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强国-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嘉谷公司,我们最初都很感谢的,是嘉谷公司帮我们打开了大田种植的大门……”
“但是,我注意到,嘉谷公司与我们知道的信息,是完全不对等的。比如说,其实我们种的水稻,能卖出更好的价格。大家是不知道,在农村,能多卖一两分钱都是好的,我们的收入就指着这一亩三分田的产出。但在公司的安排下,不行,只能接受公司给的价格……”
他的形象是不用说的,一副老农形象,尤其是当他用恳求的语气谈起希望与嘉谷解除合作关系的时候,更是令人心生同情。
记者们眉飞色舞,满足的不行。这些话,到时候放在媒体上,简直是要爆炸啊。
观众们喜欢什么套路?是以弱胜强,是小农保护自身利益,勇敢反抗大公司的案例。
嘉谷集团、以大欺小、还有新时代下的农业经营主体,都是吸引人的噱头。
记者很满意,柳汉池也很满意自己的表现。
同情从来是因为弱小,而不是强大。当农民个体对上大鳄,天然地让他拿到不少的同情分。
不过,他心有成算,但合作社里其他人很是没底。
记者们离开后,合作社蒋干事忧心忡忡的道:“闹得这么大,怕是真的不好收场了。其实,我觉得与嘉谷好好谈谈,让嘉谷将收购价往上提一提,不是皆大欢喜吗?”
柳汉池用“你逗我呢”的表情看看他,道:“你管这叫皆大欢喜?想屁吃呢。再说了,嘉谷要是能好好谈谈,还用等到今天吗?”
“唉,我就是觉得,我们这是不是……”蒋干事想说“忘恩负义”、“白眼狼”之类的形容,但瞅瞅社长的面色,还是吞下了尾音。
但就算他不说,柳汉池也知道他的意思。
有一点是必须承认的,嘉谷给他们带来的福音是实实在在的。
在嘉谷合作社进驻前,大伙都知道要转型才能赚钱,但谁能一直将技术跟踪到位?谁能帮着农户将生产出来的农产品卖出去?这才是关键。
待加入嘉谷合作社后,越来越多的当地农民发现,地原来还可以这么种。
全程机械化播种收割,一台机器抵得上二十多个劳动力;减少化肥农药的投入,但水稻反而更加高产;呈黄褐色的土壤是越种越“肥”,踩上去感觉松软;燕子、麻雀、蜻蜓、青蛙等“害虫天敌”纷纷回归,环境肉眼可见变好……
当然,增收才是大头。从这方面来说,嘉谷还是厚道的,从来没有发生过违约“跑路坑农”。对他们来说,只要按订单种植,嘉谷便会照单全收,且不管行情如何,利润都有所保证。
五年前,这对于当地农民而言,是想都想不到的好事。但五年后,还是那家公司,还是那批农民,想法却截然不同了。
嘉谷的种植技术,大伙该学会的也学会了;水稻优质品种,又不是只有嘉谷才有,只要他们不乱来,即使换一个品种也能保持粮食品质;最关键是,有公司承诺能用比嘉谷更高的价格收购。
对于柳汉池来说,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嘉谷系合作社的管理太严格太规范了。
就拿财务来说,不仅要对全体社员公开,嘉谷还有定时的监管和不定时的抽检,几乎将可钻的空子堵得死死的。
人家一个村干部,都能上下其手捞点好处,他一个大型合作社的社长,每年除了领自己的那份分红与工资,再没捞着任何好处了,几年下来,他憋得慌啊。
不脱离嘉谷,可以想象,他还要继续憋下去,这得多蛋疼啊。
蒋干事倒是不知道柳汉池的私心,但他与所有签字的社员都有着底层人民常见的短视心态——卖谁都是卖,价格卖得高一点收入就多一点。大家辛辛苦苦的,都想多赚一点钱,对吧?
不过,他同样也有底层人民“患得患失”的心态。
而对自己的违约行为,柳汉池能轻描淡写地说是“人之常情”,他却忍不住想向嘉谷“求情”,大家各退一步,继续保持合作关系好了。
面对他的“天真”,柳汉池嗤笑:“不可能的。我们要是求情了,嘉谷只会趁机压价。到时别说想多赚点了,能赚得跟以前一样多你就偷笑了。”
“我还是觉得没底,你说合同上注明的违约条款……”
柳汉池显得并不在意,撇撇嘴道:“嘉谷是大企业,不差我们这点花,也不会和我们计较这个的。”
说完,他的眼珠子转了转,摸着下巴道:“不过你说的也对,嘉谷是大公司,记者也未必有用,我们不得不防。给我们加价的公司有个建议,让我们联合各家想退出嘉谷的合作社,一起去找记者说项。我本来还觉得麻烦,现在看来,也许就该这么做。”
蒋干事有些慌乱了,道:“这是让我们将事情闹得更大啊。”
mmp,他是知道的,包括他在内的不少社员,都是倾向于见好就收,而不是与嘉谷这样的大公司一直对着干。
“不继续闹大,你难道就这么算了?”
“当然不能算了……”
“所以,这不是提供了一个好办法吗?”
蒋干事眉头紧皱,犹豫着道:“这是要逼宫了。”
“你以为我们现在不是在逼宫?”柳汉池笑了,道:“再说了,我们现在除了逼宫,还有什么路可走?”
这话让蒋干事呕得慌,却又无言以对。
不比普通农民,觉得违约不是什么大事,蒋干事是真心觉得自己上了贼船。
原本是双方共赢的合作,怎么就变成这样了?
……
第735章 绝不姑息
嘉谷被举报垄断、媒体骂战、嘉谷系合作社公开宣布“退群”、专家声援……一条条讯息,如雪片般涌入嘉谷总部。
到底怎么了?
以齐政为首的嘉谷管理层,也想问这个问题。
嘉谷体系内气氛紧张。所有嘉谷人都意识到了,这是一场有预谋的针对嘉谷的狙击。
高层细细分析形势之时,信息局负责人齐一平踩着地板步入会议室。每个人看到他都暗暗皱眉,因为这个其貌不扬的家伙是整个嘉谷体系最神秘的人物,他掌握的信息局被誉为“嘉谷黑暗中睁开的眼睛”。
但这次“眼睛们”却出了个大纰漏,连齐政都很不满,一进屋就质问道:“这是怎么回事?这么多合作社是什么时候与外人走到一起的?这么大的动静,筹划的时间肯定不短了,我们无论如何都能听到些风声吧,信息局怎么一点反馈都没有?”
齐一平脸色也极为不好看。信息局的主要职责是对内保密,对外收集情报,每年开支那么大,却在这次波澜中没有任何亮眼的表现,绝对是失职了。
其实嘉谷系合作社每年都遇到不少挖墙脚的人,但因为体系内对产业链的有力掌控,让他们都不得不折戟而归。次数多了,信息局自然会放松了警惕。因为信息局也不能无限的扩张情报网,正值完善全球情报收集和分析体系之际,到处缺钱缺人,被钻了空子也不足为奇。
但这些话怎么能和齐政说呢?
面对齐政的一连串问题,齐一平不得不拿出刚准备好的文件:“boss,这是我们初步掌握的线索,都在这里了。”
不得不说信息局还是挺强大的,短短几天内就将始末大致梳理清楚。
不提公开向媒体嚷嚷着要“退群”的合作社,下决心“退群”的合作社数量其实已经占到嘉谷系合作社的8%;有“退群”意向,趁机想和嘉谷重新谈条件的合作社数量,也达到了11%;也就是说,加起来,近两成的嘉谷系合作社变得极不安分了。
其中,水稻、水果、蔬菜三个领域的专业合作社,成了重灾区。
原因在于背后有人接盘了。
从名单上看,接盘的是一连串陌生的公司。但报告中也指出了这些公司背后的股东——岛国丸红株式会社、三井物产,美国嘉吉、邦吉、陶氏农业,新加坡丰益国际……
很好,都齐活了。
而最让齐政吃惊的是,这里面还有国内同行的身影——新希望、华闰五丰……
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几乎所有的国际粮商都在增加投资。但国内的政策决定了,在农业生产(耕种,养殖)、收储等环节,外资是不被鼓励的。
当然,国际粮商对各种模式都有丰富的运营经验。在中国很难进行全产业链布局,提升企业在某一环节的话语权也不错。
譬如岛国的丸红和三井物产看好中国持续成长的对饲料的需求,纷纷与新希望等国内企业合资建厂;而美国的嘉吉和ADM集中在动物蛋白(鸡肉)和植物蛋白等领域投资……
但是,无论怎么投资,他们都发现避不开一堵墙——嘉谷体系。
这些年,在嘉谷的带动下,农牧业企业都在布局和实践全产业链模式,这也就算了,毕竟这一模式对企业资源整合、生产基地获取、管理水平,以及资金持续供给的能力要求极强,大多数企业还是需要合作的。
但嘉谷体系完全不一样。
人家是真正的一体化经营,这还没完,通过联盟建立起泛产业链优势,将供需内部化,将成本内部化,嘉谷系的影响力是越来越大。
譬如丸红投资了猪饲料,但作为中国最大的生猪养殖企业,嘉谷农牧有自己的饲料厂。行吧,你建自己的全产业链驾轻就熟,丸红认了。但坑爹的是第三大养猪企业牧原股份同属嘉谷系,他们的成功,很是影响了中国生猪行业“自繁自养”模式流行,嘉谷系的猪饲料标准也随之流行。
又譬如投资植物蛋白精细加工的ADM也是蛋疼,中国最优质的大豆原料都掌握在嘉谷系手中,想获取优质原料?可以;想获取廉价的优质原料?呵呵……
更令人绝望的是,嘉谷还不是那种“大而不强”的角色,人家的研发投入规模即使放在美国,也算恐怖级别的。
要知道,他们至今都没有摸清嘉谷培育良种的秘密——鬼知道嘉谷是如何在较短时间内培育出各种良种,又鬼知道同一个品种,为何嘉谷培育出的性状更加优异?而且随着嘉谷对种质资源控制越来越严,摸清嘉谷的秘密也越来越难。
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再让嘉谷这条大章鱼的触手无限延伸,大家趁早膜拜吧。
所以连信息局的报告都说,这一次是图穷匕见。选择在嘉谷系控制相对薄弱的合作社环节下手,哪怕是以亏损换亏损,也要打断嘉谷上升的势头。
……
看完信息局的报告后,不少人苦笑。所以,这是群狼的獠牙?别说,这次露出的獠牙还真不少。
“各位!从表面上看,这是简单的原料争夺,但我想你们都应该知道其中的影响。”同时看完报告的王昱业语气深沉:“这是多年来嘉谷体系面临最严重的一次挑战,我不得不告诫诸位……恐怕我们需要做好接受一场战争的准备了。”
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做生产不是你想做多大就做多大,往往是需求驱动的,也就是有多少需求安排多少产能。
在嘉谷体系中,合作社毫无疑问是一个既提供产能又提供需求的基石。
嘉谷系合作社如果乱套了,上游的生产资料(种苗,饲料,肥料,生产工具)供应体系也会大乱,而且这种波动会沿着产业链传递,中下游的加工体系、销售体系都会跟着心惊肉跳。
“那么就开战吧!我决定,对于合作社,直接公事公办。立刻审视与合作社的合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