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强国-第3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为国家消化库存,换取国家在农牧废弃物能源化上更多的政策支持,某种程度上,这算是等价交换。”齐政轻松地靠在办公椅上说道。
王昱业苦笑道:“我只怕临储压力会越来越大……”
不是怕,是肯定越来越大!齐政默念道。
如果说,国内粮食基本自给自足是基本国情;在玉米上,一个严重的“病症”却是产能过剩!
这一切,始于08年的玉米临时收储政策。
国内执行临储收购政策后,因为效益明显且稳定,玉米种植面积逐步增加,产量也随之增加。去年,玉米种植面积就超过了小麦,成为国内种植面积最大的粮食作物。
按理说,我国是世界上第二大玉米生产国,也是第二大玉米消费国,巨大的消费需求差不多与产量相当——但玉米产能过剩实实在在地发生了。
根本原因在于成本。
嘉谷作为玉米需求方,对于成本是很看重的。拿今年的进口玉米来说,美国进口玉米到港完税价格比我国南方港口玉米成交价格低80元吨,而这个成本差距还在拉大。
当然,玉米进口有配额限制的。每年玉米进口配额是720万吨,看似相比于国内2亿吨左右的玉米年消费量微不足道,但它的示范效应极坏。
好比在网购,同样的产品,这家敞开供应,价格更高;而另一家价格便宜的多,却经常断货……想来,多数人会去等一等那个便宜的。
一等,就完犊子了——于玉米而言,很多的玉米替代品就来了。
大麦、高粱,甚至是嘉谷垄断的牧草进口,都可以算是玉米替代品。最关键是,这些替代品没有配额保护,都是极低的关税,价格相当便宜。
这种情况下,国产玉米消化不了那么多了,只能存起来了——但有进也要有出啊!
齐政得到的数据是,今年国内的玉米总供给量超过2亿吨,但总需求量稳定在1。8亿吨左右,年度库存则超过了4000万吨。
结合快速增长的玉米产量来看,高库存的压力不可谓不大——齐政知道,不出十年,国家玉米库存量就突破2亿吨,每年单单是储存成本就高达500亿元!
此时,国内的有识之士已经开始意识到,日渐高企的玉米库存,就像大动脉的血栓一样,阻碍了玉米上下游产业的链接,损害了上游的勤劳的农民、种子企业,割裂了中国玉米与下游饲料、工业加工的互动联系。
——这成了农业政策顶层设计者的心病。
日后,有个“供给侧结构改革”,首先在玉米产业动刀,就是基于这个原因。但在当下,创造新的需求是首先考虑到的。
像美国,是鼓励生产玉米乙醇。但在粮食安全为大的国内,玉米乙醇很容易就与人、与畜牧业争粮,造成粮食供应紧张,玉米乙醇生产是走不远的。
而作为国家战略储备体系的一员,又有消耗玉米的大户——嘉谷农牧,嘉谷自然而言就进入了“为国分忧”的队伍。
“将过剩的玉米转化为优质肉食,辅以生产生物质能源和有机肥,形成一个闭合的产业大聚落,别的不说,肯定比生产玉米乙醇更有前途。”
随着嘉谷农牧养殖规模的飞速扩张,齐政是有底气说这话的。
王昱业倒也不反驳,按照嘉谷农牧如今的发展势头,嘉谷体系的玉米需求量突破千万吨只是时间问题,这对于消化国家库存来说,肯定是极大的利好。
但他担心的是:“这样会不会造成国内猪肉的长期过剩?”
齐政一笑:“怕啥,这不是还有国际市场吗?”
……
第492章 未来是我们的
要想赶超国际水平,唯有向强者学习。
近年来,随着国际交流越趋通畅,不少组织、企业甚至个人远赴欧美,或亚洲临国,学习国外先进养猪技术、理念,以期赶上国际先进养猪水平。
如果看国内,能接近国际先进养猪水平的,大概也就前两大养猪巨头温氏股份和嘉谷农牧了。所以,向两家学习的养殖企业也不少——牧原股份就是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死心塌地地加入嘉谷的阵营。
但温氏股份和嘉谷农牧又是不同的。
温氏股份的养猪业务起步更早,而且在养猪前好歹还有十多年的家禽养殖组织经验,其养猪业务的崛起可谓是顺理成章;但嘉谷农牧,却好像“哐”的一声,养猪场就遍布全国了,简直堪称奇迹。
在嘉谷农牧2011…2015年的未来五年养猪发展规划研讨会上,全程缔造了嘉谷农牧的李东亮都半开玩笑道:“有时候,我都不知道公司怎么就发展到这个规模了……”
在一片笑声中,只有齐政心里有数——所有成就,都不是从天而降的。嘉谷农牧或者说嘉谷系企业,幸运的地方在于,在发展的过程中有他开挂“保驾护航”,从而有更多的底气大幅变强。
就拿嘉谷农牧的养猪业务来看,灵阵的存在,在拒绝了猪瘟疫情侵袭的同时,还提升了猪肉的品质——这使得嘉谷猪肉一开始就走出了同质化的困境,得到了更高的附加价值。
也是在这个基础上,嘉谷农牧才能踏踏实实地引进先进技术,并与实际相结合,一步步地建立起“自动化硬件设施、遗传改良育种、科学系统防疫、生态环境保护、肉品安全管理”的养猪先进体系。
至今,嘉谷农牧已经走出了野蛮生长的阶段,开始了高质量的扩张之路。
“但是,东亮,嘉谷农牧的下一个五年养猪规划是不是激进了点?”集团总经理王昱业发出疑问。
根据嘉谷农牧2011…2015年的发展规划,5年内养猪规模将扩大到年出栏2000万头以上,相比于现在年出栏近600万头,扩充了两倍不止。
整个规划投资超过200亿,即使平摊下来,每年也要投入超过40亿——当然,资金不是王昱业担心的。
嘉谷农牧的养猪业务,已经可以支撑起每年数十亿元的投入。从目前的趋势来看,养殖巨头重磅扩张养猪规模已经成为常态,而且都是重金,10亿、50亿,甚至100多亿。
所以说,这年头,养猪的都是“土豪”——听起来“土”,但绝对“豪”。
故而李东亮底气十足道:“这一轮养猪业扩张,我们已是兵精粮足!”
他掰起手指算到:“资金不必多说,如今嘉谷农牧的土地储备已经完全能够支持这个养猪规模。而且由于公司全产业链的优势,使公司在和地方政府谈判拿地时,备受各级政府的欢迎。”
“最关键是,我们是掌握了养猪产业链最核心的环节——育种!”
“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今年农业部正式实施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我们的种猪场入选了首批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而且,我们选育的‘嘉谷肉猪配套系’,已经正式通过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审定,成为公司首个自主选育的优质瘦肉型猪配套系……”
这并不算意外,但也是一件喜事。
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遴选100家国家核心育种场,作为全国生猪育种的核心体系。但实话实说,即使在目前通过遴选的几十家国家生猪核心育种场名单中,大部分种猪场都没有实实在在地育种,充其量算作是育种的初级阶段。
真正在做育种的寥寥无几,其中,嘉谷农牧和温氏股份是育种工作做得最好的两家。
这充分说明了,大,才是硬道理——规模太小不容易配套,规模大才能优中选优。无论是嘉谷农牧,还是温氏股份,都能从数百万头生猪中挑选出优秀的父本和母本,生下来的小猪自然一代比一代强。
而其中,有灵阵加持生猪缓慢进化的嘉谷农牧显然更胜一筹。
种猪销售的好坏基本上取决于该品种的知名度——国家通过对新品种或配套系加以认定,有利于嘉谷种猪的推广。
嗯,虽然这只是锦上添花。嘉谷种猪的知名度随着嘉谷猪肉的知名度水涨船高,一向是供不应求的。
技术上大家都有信心,那么需要关心的是……
“人才储备呢?好料的发挥需要建立在好的体系上,好的体系需要好的人才来执行。嘉谷农牧有足够的人才执行到位吗?”王昱业紧接着问道。
李东亮胸有成竹道:“没问题。这几年我们一方面在遗传育种上发力,另一方面则是根据我们的养猪管理体系培养了大批懂得信息化管理的养猪技术人员,人才储备足够深厚。”
有知识才能养猪,这说起来还有一个有趣的地方——拜高颜值的嘉谷养猪场所赐,着实吸引了不少“看脸”的大学毕业生,再然后才彻底被嘉谷农牧的薪酬和分红体系打动,心甘情愿地成为一名“猪倌”。
啧,这年头,养猪都不仅看钱,还要看“脸”!
但他们是嘉谷农牧扩张的又一王牌,不仅能深入到猪场一线当中,帮助猪场进行“种、养、料、防”等全方位的养猪管理体系建设,还能用软件记录数据、用数据来分析问题,实现现代化养猪……
得,有能把技术管理体系执行到位的人才,那基本上就没有问题了。
嘉谷高层一致通过了嘉谷农牧2011…2015年的五年养猪发展规划——国内生猪产业悄然开启了新一轮变局。
李东亮意气风发:“生猪业的未来属于两类群体,一类是体量小、掌握了专业技术、精干细致的家庭农场;另一类则是具有雄厚实力和开放态度,能在全球范围内获取技术、市场、资源的大型畜牧企业,比如嘉谷农牧!”
又接到日韩追加订单的李东亮确认过眼神,再次肯定道:“嗯,未来是我们的!”
……
第493章 嘉谷猪肉东征记
岛国,东京。
周末,美奈子走进食品超市八百幸的精肉卖场。
家里准备举办一次烧烤聚会,恰逢八百幸正在推出主题为“烧三昧”的促销活动,共推荐了猪排、牛排、铁板烧的20个单品。美国进口牛肉、新西兰进口羊肉、澳洲进口牛排和九州产的本地牛肉……以及琳琅满目的关联食材。
美奈子不紧不慢地按照推荐挑选着各类食材,但轮到猪肉时,她有些犹豫了。
在猪肉上,八百幸特别推荐了一款中国进口猪肉作为促销单品。
美奈子仔细看了看,没错,这确实是中国进口的。
采用仿木纹型材料托盘包装的冷鲜肉,外观美观,给人一种回归自然的感觉,但这不是国产的——岛国国产的猪肉都会在包装上贴上“国产”两字。当然,这不是关键,关键是价格。
一般来说,岛国国产冷鲜肉价格会比进口的猪肉高出13,本国人也更乐意购买国产高价猪肉。
中国进口的猪肉本来就很少见,更遑论这中国进口猪肉售价居然跟国产猪肉一样,甚至还被食品超市作为猪肉促销单品?
同等价格下,一般人可能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国产猪肉。但作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家庭“煮妇”,美奈子深知,这种情况,只会在进口猪肉品质更优,超市方面也极其看好其销售前景才会出现。
而她的眼睛也告诉她,这外观上完全具备了好肉的特征——无冰,肌肉呈均匀红色,脂肪呈乳白色,如同雪花纹分布在瘦肉间……
不再多作迟疑,美奈子就遵循自己的经验,选择了这款中国进口猪肉。
当天的烧烤很成功,这款中国进口猪肉比美奈子想象的还要受欢迎——口感细腻,肉质滑嫩,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