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超级农业强国-第2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杨福堂会不知道吗?
他知道!哪怕甘蔗收购价格上来了,单纯种甘蔗的收益,跟打工相比也未必有优势。
但他更清楚,现在农村种甘蔗的大多是四五十岁以上的人,80后根本不会种甘蔗,十年后如果甘蔗生产的机械化水平还没明显提升,糖料产业将面临人工成本大幅飙升的困境。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把儿子叫回来。
“你知道个屁!我让你回来,是去报名参加嘉谷公司的农业培训!”
杨旭勇翻了个白眼:“农业培训?不还是种田?”
杨福堂一瞪眼:“说什么废话,你去不去?”
“哎哎,去,我去还不行吗?”老头子生气了,杨旭勇不敢捋虎须。
再说了,不就是培训吗?且看能培训出什么花来。
杨福堂自然看出儿子的口服心不服,但没有多解释——他可是了解到,嘉谷公司内像何劲松这样的一线员工,每个月的工资加上补助,比大城市所谓的白领收入还要高。
儿子如果能通过培训加入嘉谷,那可比打工有出息多了。
……
杨旭勇报名才知道,嘉谷的培训也是要通过考核才能参加的;但是,一旦通过了培训,就能成为嘉谷的正式员工,而且待遇极好。
最关键是,这农业培训,真的不是一般的种田。
其中最瞩目的,就是大型甘蔗收割机等农业机械的操作培训。
他“虎躯一震”,开大车啊,这个他喜欢。
桂省的甘蔗收割多是人工,哪怕是购买农机,也基本是小型收割机,采取半机械化半人力进行收割作业。
就拿自家来说,为了节省人工成本,他每年也要收割甘蔗,那简直是苦不堪言——靠手砍,靠肩扛,把甘蔗从根部砍倒,除掉蔗叶、尾梢,扎成一捆一捆的,每捆大概七八十公斤。每个蔗农就这样一捆一捆地扛着甘蔗,在蔗林里穿梭,再把甘蔗从肩上卸到车上,一天要砍一吨的甘蔗……
每年的甘蔗收获季,大家都要脱一层皮。
嘉谷有大机器好啊,起码一把年纪的老头子也不用这么辛苦了。
……
杨旭勇如愿地通过了考核筛选,得到了嘉谷培训的机会。
他和一群学员站在崭新的大型甘蔗收割机面前,目眩神迷。
这种“大家伙”,动辄几十万,再加上配套的一些其他设备,如运输车、技术支持、后期设备维护等,大概需要百万元以上,哪怕国家给予收割机购置补贴,也是普通农民难以承受的。
齐政看着这些对大型机器一脸痴迷表情的学员,微微一笑。
能通过考核的学员,不是“老司机”也肯定有“老司机”的基因,对这种“大家伙”最没有抵抗力了。
这是约翰迪尔的切段式甘蔗收获机!
约翰迪尔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蔗收获机械制造商,从去年开始探索研发适合国内市场的甘蔗收获机。
嘉谷糖业通过与其合作,从运输环节入手,设计开发专用运蔗车,并对糖厂装卸平台、压榨输蔗槽、撕解机等实施技术改造,实现种、收、运、产的有效衔接——莫得办法,国内尚没有能制造大型甘蔗收获机的厂家,只能依仗外企。
有了机器,还需要操纵机器的工人。而眼前这些至少是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学员,就是后备种子。
齐政面对他们,含笑道:“各位好,我是嘉谷集团的董事长齐政,欢迎大家参加嘉谷糖业的培训。”
齐政顿了一下,学员们的眼光都被吸引过来,道:“在我们嘉谷集团,一线员工是基石。所以我们制定了完善的技术岗位等级和升迁体系,等级越高,每年的薪酬和奖励就越丰厚。只要肯努力,一线成才不是梦想。希望大家能在培训中表现出自己的最高水平,也希望培训后能和大家一起工作。”
哗啦啦的掌声,带着渴望和憧憬,热切地响了起来。
……
培训开始后,杨旭勇发现,自己等人要学的,可不单单是驾驶机械进行耕种收作业。
他们除了学习操纵机械,还要结合生产经营的项目,加强标准化生产管理、病虫害统防统治、农产品市场营销等产前、产中和产后管理服务的学习。
杨旭勇有些懵,开个收割机而已,需要学习这么多吗?
也难怪对文化程度有要求了,这么多的知识,没有点文化底子,学习的难度还真的相当大。
不过,除了底子薄、意志也薄的一些人退缩,更多人是咬牙坚持学习。
培训后同样要经过考核,只有通过了考核才能成为嘉谷的正式员工——他们都知道了,嘉谷的一线专业工人,分为初、中、高3个级别,全部倍于市场平均薪酬;而且在公司盈利超过资产5%到7%的情况下,还可以获得分红。
简而言之,学得越好,评级越高,得到的回报也越丰厚。
这对于他们这些出身农门的人来说,可谓是天大的机遇了。
而且,嘉谷的培训也不是一昧的课本教育,更多是与实际操作结合:跟着约翰迪尔的技师学习收割机的操作和简单维修;跟着嘉谷农资的技术指导团队到蔗田间“实习”;跟着从澳洲等国回来的员工图文并茂地体验别人先进的成果……
杨旭勇隐有所感,嘉谷这是要将他们培育成农业“多面手”?
……
杨旭勇猜得没错,他们的培训正是嘉谷体系“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计划”的其中一环。
如今的时代,“农二代”绝大部分选择“跳农门”,呈现“70后”不想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谈种地的尴尬局面。
在这种情况下,嘉谷体系的内部整合继续深化,最直接的表现是一线技术工人的比例持续增加。减少的管理人员,要么下到基层去工作,要么到培训基地去,若有不愿意的,只能自请离开。
与此同时,嘉谷一方面鼓励一线工人加强学习,提升水平;另一方面,着力建设嘉谷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体系,培育新时代的农民接班人。
“哪怕他们离开了嘉谷,也能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领军人和推动农业抱团发展的带头人!而一家能源源不断地培养出新时代农民接班人的企业,谁人能挡?”齐政曾在集团高层内部霸气地说道。
……
第423章 如何战胜他们
嘉谷在桂省因地制宜地推广蔗豆间种技术,大规模培养“新型蔗农”的举动,慢慢地引来了政府的侧目。
引进嘉谷,原意就是为了探索糖料产业的发展新路径。
如今眼看着动作频频,不但是当地政府,连竞争对手都好奇嘉谷的成效。
于是,在得到嘉谷的同意后,桂省糖协组织了一批专家和业内人士,实地考察嘉谷糖业的制糖产业链。
国粮屯河和光明糖业两家的负责人都加入了队伍中,希望借此一窥嘉谷糖业的实力。
没有甘蔗原料,糖厂什么都不是。因此第一个目标当然是甘蔗田。
其实,无论是队伍里的专家,还是其他业内人士,对甘蔗套种模式都谈不上陌生,他们唯一感兴趣的,就是甘蔗和大豆的产量。
虽然还没到成熟期,但单看甘蔗和大豆葱郁的长势,就让人对其产生极大的兴趣了。
队伍里有人就直接问嘉谷农资的技术人员何劲松了:“看这长势,大豆预测产量有多少?”
何劲松平静道:“大概是平均亩产干黄豆200公斤吧。”
“真的?”马上有专家惊呼问道。
按照他们的经验,大豆和甘蔗套种,最高亩产不会超过150公斤。嘉谷这个产量如果落实,那绝对是本省套作大豆高产的典型了。
国粮屯河和光明糖业两家的负责人对视一眼,心里默默算了起来,按当地的干黄豆市场价格,那就是说,嘉谷套种了黄豆的蔗田每亩可增收600元左右,这都赶得上一亩甘蔗的收益了,但这只需短短三个月。
这对于蔗农来说,吸引力不可谓不大——看看旁边笑开了花的老蔗农杨福堂就知道了。
至于甘蔗产量?
看看蔗田里挺拔的甘蔗,两人在心里暗暗踱量,自家甘蔗区里的甘蔗长得有这么好吗?
答案是否定的。
虽然还有含糖率等重要指标,也有可能会出现高产低糖的情况,但那不过是自我安慰罢了。
随后专家们的测产也显示了何劲松所言不虚:“嘉谷充分利用了高矮错落和早期空间,既抑制了蔗行间的杂草生长,又减少了土壤水分蒸发,提高了甘蔗的抗旱能力,从而提高甘蔗的产量,最终实现甘蔗、早黄豆双丰收……”
专家组一致认为:嘉谷在应用大豆与甘蔗等作物间套作效果显著,是目前桂省大豆与甘蔗等作物间套作方面水平最高的企业。
这个结论一出,队伍里心思各异。
……
榨糖厂倒是没有什么好说的,各家都是大同小异,真正吸引了众人注意力的,是嘉谷糖业对甘蔗资源的综合利用。
大家都知道,嘉谷糖业在澳大利亚拥有最先进、附加值最高的蔗糖产业链,但明显可以看得出,嘉谷糖业没有在国内照搬这个模式。
譬如澳大利亚的蔗糖产业一般用蔗渣发电和为蒸汽机提供燃料,这是澳大利亚政府最支持的产业。
但在国内,没有政府的补贴,这显然是不经济的。
国粮屯河和光明糖业的负责人对此还有些遗憾。
何劲松介绍道:“我们探索用甘蔗制糖产生的废液制造有机肥还地,甘蔗梢用来养牛,牛粪入池发酵产生沼气,沼液还田,即使是甘蔗渣也用来育菇……”
展现在众人面前的,就是正在建设的一个中型养牛场;以及已经建好的育菇棚。
出乎众人意料的,是育菇棚里已经开始种植蘑菇了。
何劲松解释道:“在甘蔗渣、甘蔗梢中添加牛粪,经过堆积,发酵,翻堆,可制成适合姬松茸生育的最佳培养料。现在甘蔗渣有限,我们只是试生产……”
“松茸?”不少人大吃一惊,这里能培植珍贵的松茸?
“哦,虽然是一字之差,但姬松茸与松茸是完全不同的菌类,它又叫巴西蘑菇,价格比松茸便宜多了。”何劲松连忙解释道。
姬松茸原产地就是巴西,后来被岛国人证实,有抗癌、提升免疫力的效果,因而声名大燥。
“有抗癌作用?那价格肯定也不会低吧?”有人不淡定了。
何劲松轻描淡写地说道:“还行吧,按照我们公司培育的姬松茸品质,加工后价格大概在每斤150元左右。”
因为姬松茸的产地、品质、市场的不同,所以它的价格天差地别。当然,嘉谷培育的姬松茸,品质基本是达到了顶级,价格自然也是最高。
一个占地仅为0。2亩的菇棚,一年可采十茬菇,每年可产菇三千公斤,年产值四十多万……看着眼前并排的上百个菇棚,众人默了。
这哪里是育菇棚啊,简直就是“金窝窝”啊!
都不用看其他项目了,单单是甘蔗渣作为原料培育姬松茸,就能看到,嘉谷糖厂的甘蔗资源综合利用产业链,能带来多大的附加效益了。
国粮屯河和光明糖业两家的负责人心情莫名沉重。
何劲松没有说,他们也不知道,除了传统白砂糖、赤砂糖外,嘉谷食品实验室还通过合作研发了精制糖、高端药用红糖、液体糖浆、低聚果糖等产品,准备谋划着与日韩进口糖浆展开竞争。
就拿低聚果糖来说,市场价是普通蔗糖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