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农业强国-第2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教授也意识到这点,眼睛都眯了起来:“我们打的这口井,出水量应该相当乐观!”
  兴奋过后的魏明看着冒出的水花,抽了抽嘴角:“丫的这哪里是井啊?分明就是喷泉!”
  陈教授乐呵呵,毫不介意。
  喷泉就喷泉吧。最重要的是这口井的数据被收集起来后,可以作为后续勘探和钻采的参考。同一地块的地质状况应该是类似的,以这口井为模版,照猫画虎应该能掘出更多的淡水!
  水是生命之源。他仿佛能看到一条条主管、支管、毛管像血管一样密布整片沙漠,水源滋润着株株草木,创造一个个“绿进沙退”的奇迹。
  在沙漠中风餐露宿、夜以继日,终于打通了防沙治沙的“任督二脉”。
  ……


第325章 代表沙漠予惩罚
  在嘉谷沙漠寻水队灰头灰脸地埋头寻水之时,齐政也身处同一个沙漠,但他是在沙漠的另一边,而且是在酝酿着……“坑人”。
  在计划治理开发沙漠的时候,齐政除了引水入沙漠,还想起了几年后曝光的沙漠污染事件。
  因为事件曝光后,涉事企业被罚金额刷新了我国环境公益诉讼纪录,给齐政留下了较深刻的影响。他还记得,报道里曾提起过该处的污染其实已经持续了二十年。
  这还了得?
  总不能他辛辛苦苦从千里之外引水改造沙漠,另一边则让这些王八蛋们在不遗余力地污染沙漠吧?那还不得呕死啊?
  于是他扮成游客,到当地一探究竟。
  位于沙漠边缘的某化工园区,数十家东部化工企业来此投资建厂,主要以硫化碱项目为主。这些高污染企业每年生产的污水量惊人。
  齐政是知道的,在这个追求经济发展的时代,黑心企业污染环境真的是花样繁多的。
  比如“小散乱污”企业白天“静悄悄”,晚上大冒黑烟和污水;比如开采后裸露的矿山通过刷绿油漆来“修复”;比如把污水储存在河边,下雨时让河水把污水“带走”……
  在监管力量更加薄弱的沙漠地区,也同样逃不过毒手。无边无际的沙漠,稀少的人烟,污染物在沙子里下渗速度快,似乎成了天然的“优质排污场”。一些高污染企业,打着“生态循环经济”的旗号获得审批,也在这里集中排污,逃避监管。
  齐政注意到,靠近化工园区的沙漠形态已有明显变化,一些低洼地带,拨去浮沙立即显现出紫色或者黑褐色沙子。
  窥一斑而知全豹。
  齐政在当地一位年轻人的帮助下,找到工业园北侧一条通往沙漠深处的便道。顺小路向东进入沙漠约三四公里,沙丘后突然闪现一块巨大的开阔地,黄沙、黑水对比强烈,十分震撼。
  一打开车门,一股刺鼻恶臭顺风直扑过来,令人无法呼吸。钻回车,可刺鼻味道已瞬间灌满车厢,戴上口罩后也只能勉强呼吸。
  继续前行,可看到人为挖开的谷地与沟壑,底部布满残存的污水与黑色淤泥,散发出一股恶臭,而在周边,用来治沙的“麦草方格”留下被浸泡过的痕迹。
  很容易就发现了一根从数公里外的工业园区穿过沙漠的排污管,排污口清晰可见,这些直径至少30厘米的厚实PE管,很长时间都是漫无边际直接排放污水。
  这个年轻人戴着口罩,瓮声瓮气说道:“直排是常态,我们最担心的就是有害物质进入地下水。要知道,化工企业的废水废渣,含有高浓度酸性液体,很可能已经渗入地下。此前有人检验地下水,发现酚类超标400多倍,但没有得到重视。”
  他介绍道,直排是一种做法,填埋污染物又是另一种做法。
  有些企业将未经处理的废水排入排污池,让其自然蒸发。然后将黏稠的沉淀物,用铲车铲出,直接埋在沙漠里面。
  在一个足球场大小的洼地,有的是暗色的泥浆,有的是黑色黏稠状物质,积累到一定量后,就会出动推土机将沙子推进填埋。
  年轻人说,附近有多处这样的排污点,每天臭气熏天,如果不戴口罩,没多久,不仅头疼,嗓子也受不了。
  年轻人最后感慨道:“以前这边是以小灌木为主的荒漠草原,很漂亮,自从工业开发之后,环境就不如从前了。”
  齐政看着眼前的污染情景,心里只想问候黑心企业家的祖宗们。
  “一旦地下水被污染,千百年来牧民们生存的栖息地不仅将失去。更重要的是,沙漠地下水一旦被污染后,修复几乎是不可能的。”一位著名的草原生态学家这样说过。
  眼前的这一幕,昭示着建国以来几代人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才创造出来的“人类治沙史上的奇迹”,输给了黑心企业不顾环保、只顾钱包的发展模式。某种意义上说,在这边沙漠里排污,属于“享祖宗福、造子孙孽”的愚蠢做法。
  无论是为国为民,还是为了嘉谷的战略目标,这颗“毒瘤”,都要彻底拔除!齐政暗下决心。
  ……
  又是风沙将至。
  园区内,美例纸业公司的负责人很是淡定。在沙漠边缘,风沙是避免不了的。好在这边的沙漠经过防风固沙治理,严重的沙尘暴基本看不到了,一般风沙的话紧闭门窗就是了。
  他安排后做好防护措施后,就躲进办公室喝茶了。
  但很快,他就察觉到不对劲了。
  外面风沙呼啸,尤其是打在窗子上发出“噼里啪啦”的响亮声。他不淡定了,这可不像是一般的风沙啊。
  侧耳听着,前面的院子里更是传来“哐当”的一声巨响,似乎还能闻到一种难闻的气味。
  这是神马情况?负责人有点忐忑不安了。
  好不容易等动静小了点,他立刻带人打开大门。
  浓烈得几乎令人窒息的刺鼻气味扑面而来,定睛一看,目瞪口呆好吧,没有“口呆”,恶臭熏得人连呼吸都屏住了。
  只见公司外面一片狼藉,黑色的沙土铺满地面和墙上,又脏又臭;院子里还横七竖八地歪着几根管道,细一看,这不就是公司的排污管道吗?
  负责人一个激灵,夭寿了,这难道是排放的污染物?怎么可能?不是都埋好了吗?要多大的风才能把它们吹上天啊?
  没等想出个所以然来,首先关上大门再说味道还是太大,熏得实在受不了。
  很快,手下过来汇报,不仅自家公司,整个园区都被带味道的风沙“光顾”,惨不忍睹。
  该负责人心里无端冒出一个想法:“这是自作孽吗?”
  如果被齐政听到,肯定会一脸鄙视,难得你心里还有点数!
  “天罡无极阵触发,主金水两系,范围:方圆250公里。效果:极压,生风。能使控制气压,风生水起。”
  正常的风沙是不可能将污染物“原物归还”的,但某人插一手就一切皆有可能了。
  有灵阵的“平地起风”,不但将污染物卷上天,甚至还将排污管道折断,趁着风沙“送还”给排放沙漠边缘的化工园区。
  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你敢随便排污,我就敢代表沙漠给予惩罚,齐政发狠道。
  这还没完。
  美例纸业公司的负责人正在与其他工厂的老板交流讨论这从未发生过的现象,下面的人又火急火燎地过来汇报:零零散散的污染物还随着风沙落到了居民点和城里,已经引起了轩然大波。
  该负责人闻言眼前一黑,完蛋了……


第326章 不开发难道留着污染吗?
  零散的、带有毒性或腐蚀性的沙土被掀开,曝光了沙漠污染现象,瞬间引起了媒体的关注。
  奥运将至,相关部门反应迅速,第一时间派驻调查组启动污染处置工作。
  一方面,责令涉事企业承担污染环境修复资金,并且将高污染的企业关闭或搬迁;另一方面,在专家指导下,制定较为完善的污染治理方案,拨付专项资金用于污水处理设施建设等。
  齐政对这个处理结果谈不上非常满意,但也知道目前只能这样了。反正伤疤被揭开了,他也会继续保持一定的关注,只要还有污染,这事儿没完。
  与此同时,寻水队顺利在沙漠里找到水源的消息传来,集团管理层又惊喜又头痛,齐政也要回去主持大局了。
  惊喜的是,有了品质合格的淡水资源就意味着沙漠有了开发的可能;头痛的是,开发沙漠,它就是个无底洞啊!
  今时今日的嘉谷集团,已经不再像是几年前那样,能够不管不顾的只朝着一个方向去了。固定的产业需要固定的人员和固定的资金来维持,虽然有几个现金奶牛,可要开发荒地荒漠,人员和资金永远都是缺乏的。
  但走到了这一步,放弃是不可能的。但不管是怎样开发,第一步首先得跟政府交涉。
  嘉谷意欲大规模开发沙漠的计划,一提交上去就惊动了阿拉鄯政府。
  开采地下水开发沙漠究竟会对生态造成什么样的影响,对这个问题全世界至今尚无定论。嘉谷开发沙漠的计划,将带来什么后果,也不得而知。阿拉鄯政府为此召集了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论证。
  嘉谷实验室的陈建章作为代表参加论证会。
  会上,不少专家对开发沙漠持谨慎甚至反对意见。
  生态学家表示:“沙漠就像草地、森林一样,是地球生态系统中重要的成员,它在整个陆地生态系统中发挥的功能,我们还知之甚少。人类不应简单无序地开发沙漠,而要爱护沙漠、保护沙漠。”
  地理科学家更是列举了一系列反例:“大自然有时是非常严酷的,不是任由人类打扮的新娘。”
  “上世纪60年代未到80年代,国际机构资助在非洲无水草原上打井。但水井建成后,在水眼周围,寸草不生的荒漠化向四周逐年扩大。当地百姓说,水多了,但草少了;牛多了,但奶少了。”
  “中亚、西亚过去就曾大量开发沙漠地下水用以种植棉花,一度是利用国土95%的土地种植棉花,结果导致周围的河流、海子、淖尔全部干涸,现在90%的土地已经完全盐渍化,难以利用了。”
  “即使是我国,在上个世纪人们认为沙枣抗旱,从而大面积种植,但后来发现由此带来的水资源的蒸腾量很大,地下水位迅速下降,沙枣也随之大面积死亡。”
  “从既往经验来看,在很多方面,一开始都会呈现很好局面,但过一阶段又会出现此消彼长的局面……我建议要谨慎再谨慎。”
  当然,也有相当一部分专家赞同适度开发沙漠。
  荒漠化治理专家、中科院资深院士袁院士认为:“虽然西北地区由于气候干旱,蒸发量大,水主要赋存于地下。从水资源总量看,西北地区在全国是居于前位的。所以,西北地区水的问题关键不在数量多少,而应着眼对现有水资源的科学有序利用和管理以及生态环境的保护。”
  “具体到沙漠开发,沙特的沙漠绿洲最为可观,圆形绿洲一个连着一个,宛如镶嵌在大漠中的明珠;以色列也是处处浓阴匝地,繁花似锦,瓜果飘香。”
  “与以色列和沙特的人工绿洲比起来,我国的绿洲太自由散漫了。你们看,沿着穿越荒漠的一条条河流与海子,庄稼和植物轻轻松松地长了起来。但西北荒漠里可用水的利用率并不高,许多水资源都白白流失了。如果我们学习缺水国家的经验,把水资源充分利用起来,我们的西北会更富饶。”
  “当然,我也赞同要谨慎开发沙漠。尤其是大面积开发,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