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农业强国-第1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嘉谷乳业加大了牧场的建设规模,但即使按照提前储备奶牛建设牧场奶牛转场产奶的运行模式,从牧场开工建设到产奶,至少也需要小一年的时间。
  与其让外资奶商白白把钱赚了,不如嘉谷乳业主动走出去,用国外的乳业资源弥补国内市场的缺口。
  齐政所说的走出去的另一个方向,就是新西兰。
  进口奶粉一般有着强大的品牌光环——孩子喝奶粉腹泻了,如果喝的是进口品牌,宝妈会觉得可能是奶粉不合适,那就换一款;如果喝的是国产品牌,宝妈会觉得是国货质量不行,要找门店讨说法。
  这种光环来自他们的母国,可谓“血统即正义”。
  新西兰就是这样一个具有“正义血统”的乳业大国。
  当然,拥有“正义血统”的乳业大国有不少,但嘉谷乳业首选新西兰还有另外一个重要原因。
  “我国与新西兰的自由贸易协定谈判进行到第几轮了?”齐政问道。
  杨业想了想,说道“刚刚结束了第13轮,双方在大部分条款上都达成了一致,估计再谈两轮,就可以签署协定了。最迟明年也开始生效了。”
  齐政点头确认“我们可以进军新西兰了。”
  《中国新西兰自由贸易协定》,乳制品的降税安排及特殊机制保障是协定的重要内容之一。
  简单来说,自贸协定生效后,中国和新西兰的乳制品贸易关税大降,度过降税过渡期后将实现零关税,将使得新西兰乳制品对中国出口成本平均降低134,进一步促使新西兰扩大出口,对中国的乳制品市场供需平衡产生巨大影响。
  当然,对新西兰出口有利,自然也就对嘉谷乳业走出去有利。
  ……
  新西兰,北岛,怀卡托地区。
  怀卡托地区是新西兰最重要的奶牛养殖区域。
  齐政和杨业到达此地,与先期到来的收购团队汇合。
  不得不说,新西兰真的是得天独厚。
  四面环海,山峦起伏,属海洋性温带阔叶林气候,终年温和湿润。适宜的气候,充沛的雨水,既为牛羊了丰富的牧草,又为牛羊的生长了良好的条件。
  新西兰人口450万,国土面积只有27万平方公里。这么一个小小的国家却是世界最大的乳制品出口国,乳制品出口总量占全世界出口总量的三分之一。
  齐政在新西兰,除了满眼优美的自然风光,见到最多的就是徜徉在草地上的牛群羊群了。
  与国内的嘉谷牧场一对比,即使有灵阵的滋润,齐政也不敢说嘉谷牧场的奶牛比新西兰的奶牛生活得幸福。
  大多数国家的奶牛都是圈养喂饲料的,新西兰的奶牛则是终生自由自在地生活在天然大草场上,不用吃饲料,只吃优质的牧草。
  加上没有工业污染,牛羊们喝的是纯净的有严格标准的水,呼吸的是有天然氧吧之美誉的纯净空气,吃的是优质无污染的牧草。
  没有抗生素、激素、致癌物残留之虞,新西兰是国际公认的没有疯牛病、没有羊瘙痒症、没有口蹄疫的国家,造就了新西兰国际公认的高质量乳制品。
  同时也是牛奶生产成本最低的国家之一。
  就齐政所见,在新西兰养奶牛,不必建牛舍,也没有养牛小区,不需要建设水、电、排污、采暖等设施;草场实行私有化,牧场主自家拥有草场资源,不用投资租草场,也不用花钱买饲料,难怪牛奶的生产成本低。
  齐政都不禁产生一种感觉,为什么不早点“走出来”呢?
  “现在也不迟,或者说,永远都不迟。”杨业对此表示道。
  齐政想想,也笑了。
  是啊,就算没有嘉谷乳业,国内乳企迟早也要“走出来”的,而且是必须“走出来”。
  随着国内的城镇化水平提升,人均收入增多,消费升级进程加快。一杯牛奶所承载的,不再是单纯的蛋白质补充,更承载着人们对品质生活的追求。
  问题来了,我国目前的人均乳制品消费量还不到欧洲平均水平的一半。鉴于其人口规模,这提出了一个越来越紧迫的问题国家要怎样满足国人的胃口?
  13亿人口的牛奶供应量啊,想想都让齐政觉得头皮发麻。国家领导人有句话说得对“在中国,无论多么小的问题,乘以13亿都会变得很大。”
  有一点可以肯定,单凭中国本身的资源,绝对满足不了国内所需。
  一方面,奶牛牧场需要消耗大量的淡水资源,制造一升牛奶大约需要消耗1020升的水——中国本就遭受水资源短缺之苦。
  另一方面,畜牧业也被认为是气候变化的最重要原因之一。
  畜牧业约占全球温室气体总排放量的145,超过整个全球运输部门的综合。其中,和牛有关的排放量占到畜牧业整体排放量的三分之二以上。因为反刍动物的消化和排泄过程会释放出大量的甲烷和一氧化二氮(一种强温室气体)——国内的大气污染也已经够严重了。
  因此,最好也只能是“走出来”,在外国购买土地和水权,并在其他国家建立大型加工厂——这就是变相将增加的水、土地和氮污染的环境负担转移到其他国家,有句话怎么说来着,“死道友不死贫道”。
  ……
  嘉谷乳业并购新西兰的乳业公司的过程倒是没起什么波澜。
  主要是因为并购标的公司——塔图乳制品公司在新西兰不是什么重要角色。
  塔图是120个奶农于80多年合作成立的公司,虽然在怀卡托地区占据着一定的地位,但在整个新西兰来说,不值一提。
  通过谈判,凭借着自身良好的企业形象和带领塔图走向更强大未来的企业实力,嘉谷乳业以5800万新西兰币(约3亿人民币)的溢价正式收购新西兰塔图乳制品公司100的股权。
  此次成功收购塔图,嘉谷乳业的全球化布局真正增加了一个强有力的支点。
  但塔图的原奶供应量仅占新西兰原奶供应量的2左右,想要获取更多优质、稳定的新西兰奶源,嘉谷乳业还是避不开新西兰的庞然大物——恒天然。
  ……


第291章 中国牛奶世界造
  不到新西兰,不知道恒天然公司竟大到“身系国运”。
  恒天然公司作为新西兰最大的乳业集团,它拥有全新西兰乳制品产业90以上的生产能力,它的出口占全国出口收入的20,占新西兰gd的7。
  这样一家近乎垄断了新西兰的牛奶供应的霸主,嘉谷乳业如果想要在新西兰站稳脚跟,就不得不与恒天然打交道。
  这次轮到齐政拜访恒天然的ceo安德鲁·费里尔了。
  安德鲁·费里尔当然知道嘉谷乳业进军了新西兰,对于齐政找上门来也没有任何意外。
  虽然此前恒天然想要入股嘉谷乳业被拒,但毕竟不是撕破脸,两家也谈不上敌对,因此安德鲁·费里尔对齐政的态度还算热情。
  事实上,安德鲁·费里尔看到齐政,只是感到有些怅然。
  恒天然今年也算是倒了血霉了。
  毒奶事件让中国奶业遭受重创是没错,但恒天然也同样里外不是人。
  去年刚刚投资了9亿元与山鹿集团达成合作,他怎么也没想到,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这笔投资就打了水漂。
  相比之下,嘉谷乳业在这次事件中乘势而起,成为了最大的赢家。
  如果当初是入股了嘉谷乳业多好啊!安德鲁·费里尔时常感叹道。
  就算不入股嘉谷乳业,没有投资山鹿也好啊,也不用落得现在因为没有及时揭发三聚氰胺事件,在中国形象大损的下场。
  安德鲁·费里尔不知道始作俑者就是眼前这家伙,不然绝对不会如此心平气和地招待齐政。
  “费里尔先生,我们嘉谷乳业打算在新西兰投资建设一个乳业生产基地,原奶供应上就要和恒天然合作了。”齐政微笑道。
  安德鲁·费里尔捉摸不透地问道“哦?这是好事,欢迎来到新西兰投资。对了,生产基地设计的产能有多大?”
  齐政淡定回答道“设计年产婴幼儿奶粉12万吨。”
  安德鲁试探道“一个宏大的计划啊……如果我说恒天然也有兴趣加入投资,齐总怎么看?”
  齐政笑了起来,看向远处矗立着的一座覆盖着斑驳积雪的火山,在火山的阴影下,有一个由许多不锈钢大桶、烟囱和巨型仓库组成的大片厂区。
  “恒天然在这有了华勒亚工厂,哪里还看得上我们的小工厂呢?”
  这就是恒天然集团旗下的华勒亚工厂,一直是全球规模最大的乳制品加工厂,它每周生产的奶粉、奶酪和奶油,填满三个奥运会规格的游泳池都绰绰有余。正是该厂助力恒天然集团成为全球最大的乳品出口商。
  这是被拒绝了?安德鲁不置可否,面无表情地看着齐政。
  恒天然当然不需要嘉谷乳业的加工厂,安德鲁想要的,只是与嘉谷乳业加深合作。
  虽然恒天然在中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但依然很看好中国乳业市场未来10年的前景,根本不打算放弃中国市场。
  说白了,安德鲁是不甘心。
  这次在中国的折戟沉沙,再加上其他外资乳企的黯然败走,让他真正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明枪暗雷;不过另一方面,中国毕竟已经是全球最大的乳制品消费潜在市场。
  这让恒天然对中国市场一直心旌摇动,暂时的蛰伏不过是以退为进,冀望的是在中国奶业整合得差不多的时候还能卷土重来。
  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嘉谷乳业将是中国乳业未来的领军者,与嘉谷乳业加深合作,对恒天然重返中国市场百益而无一害。
  但齐政貌似再次拒绝了他。
  在安德鲁的地盘,面对他颇具压迫性的目光,齐政保持微笑,平静以对。
  安德鲁·费里尔突然一笑,说道“既然嘉谷乳业有想法,那就算了。至于原奶供应,嘉谷乳业愿意成为我们的重要客户,我当然是求之不得了。”
  齐政倒是点头道“在乳业生产基地上,嘉谷乳业有能力独自承担。不过在其他方面,我确实是有一些想法,想与恒天然进行合作。”
  峰回路转,安德鲁奇怪地道“哪些方面?”
  齐政说道“如果恒天然有意,我们打算联合你们,再拉上新西兰顶尖科研机构,开展全产业链的科研合作,从研发源头进行产品创新,打造适合中国市场的产品……”
  安德鲁·费里尔听着,眼睛就亮了起来。
  虽然恒天然是世界第五业公司,但恒天然更多的是为其他国际乳业巨头充当原料供应商,而不是在超市货架上与它们展开直接竞争。
  最直接的短板就是在产品品类开发上。
  建立恒天然集团的初衷是推动新西兰乳业在价值链中上移,努力让它成为具有全球性品牌的公司,只是一直未能如愿。
  作为一种大宗商品,奶粉有6个月的保质期,一直是新西兰20多年来的核心出口农产品。事实上,这个南太平洋国家在国际全脂奶粉市场上的占有率在三分之二左右。
  问题是,恒天然将所有的鸡蛋,或者是几乎所有的鸡蛋,都放在了全脂奶粉的篮子里了。
  恒天然将自己锁定在了这个单一产品里,而因为缺乏资金,也因为股东的限制,无法快速改变发展方向——新西兰采取高度一体化的合作社式经营模式,恒天然的大部分股东,就是全国成百上千的牧场主。这种合作体系在利益分配上极具优势,但在变革上就显得迟缓了。
  如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