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超级农业强国-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梅花鹿?”齐政眼前一亮,倒是没想到表叔他们也想到了这个。
  梅花鹿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毛色艳丽,在全身呈红棕色的被毛上,有序地分布点点白斑,状如梅花,因而得名。梅花鹿全身是宝,尤其是取自公鹿尚未骨化的幼角即鹿茸,能够调节机体的新陈代谢,增强生理机能,特别是对年老体衰、病弱无力的人,在恢复体质、强筋健体方面有着明显的效果,是我国传统名贵中药。
  远看,我国养鹿历史悠久,是世界上鹿业生产大国之一,也是将鹿产品用于医药保健事业最早的国家。近看,普诚县里也曾经有过成功养殖的经验。
  甚至于可以结合推广文化旅游,齐政记得岛国好像是有一个叫奈良市的地方,梅花鹿甚至作为其城市标志,在城市里会和行人亲密互动,因此游人络绎不绝。
  陈元一看齐政的表情就知道他上心了,甚至于这可能就是他原本的计划之一。
  “怎么样,你觉得有发展前景不?”陈元笑着问。
  “近年来,鹿茸及鹿产品国际贸易量不断扩大,在日韩、东南亚一带国家和港澳地区十分畅销,价格不断提高,梅花鹿养殖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是发展高效畜牧业的理想项目。表叔你选择了一个蛮合适的项目嘛。”齐政淡淡笑道。
  “我知道东北有一个‘鹿乡’,全民养鹿,我们县也有过养鹿的辉煌历史嘛。如果政府能制定政策,鼓励广大农民大力发展养鹿业,也不失为一条致富之路。”
  “这么说来,你同意投资啰?”陈元笑得一脸开怀。
  “正有此意。”齐政干脆利落的答复。
  “好,那我们就先从梅花鹿养殖下手,看能不能帮助咱们林江镇老百姓找到一条适合他们的致富路来。”陈元忍不住一笑。
  “不过梅花鹿是保护动物,养殖需到有关部门取得驯养繁殖许可证和经营许可证,不然其销售、运输都是非法。证件这一块政府倒是可以帮你协调办理,但是梅花鹿养殖可不同于一般的禽畜养殖,你没有相关专业的技术团队可不好饲养。”陈元没有头脑发热,十分清楚地提醒齐政。
  齐政点头,不禁笑了:“表叔,你是不是忘了,县里可是有一位现成的专家来着?”
  陈元想了想,若有所思,“你说的是‘驯鹿老人’?”
  “对啊,这不是最合适的人选吗?有经验,有威望,有人脉。有他出马,可不单单能解决养殖的问题,鹿茸加工等也不是难题。”齐政肯定道。
  “可是他不是身体不好,不再出山吗?”陈元疑惑道。
  齐政失笑:“哪里?这是他对外的说法罢了,肯不肯出山,就要看我们的诚意了。我会亲自三顾茅庐,请他出山的。”
  ……


第17章 三顾茅庐
  “驯鹿老人”在普诚县内曾经代表着一段传奇。
  “驯鹿老人”名为王敬明,如今已是六十多岁高龄。
  而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后期,他在普诚县谱写了一段经典的励志篇章。
  王敬明年少时期,父母的离世使他不得不以柔弱的肩膀扛起家里的重担,依靠勤劳的双手和不服输的精神,在改革开放之后,他叩响了命运的大门。
  白手起家,筚路蓝缕,从一个只有七八头小鹿的小农场发展到鹿群规模达到数千的国内第一鹿场,王敬明仅用了十年时间,产品远销海内外,是普诚县第一创汇大户,也是普诚县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第一个万元户,被尊称为“驯鹿之王”,前来参观学习的人们络绎不绝。
  然后一场悲剧发生了,命运在他站在人生的巅峰之时,一脚将他踹落了人生的低谷。在他引进外资合作扩大鹿场之时,因为利益分配不均,先前的合伙人发疯地在鹿场投毒,几近将鹿群付之一炬,还造成了多名员工死亡,其中就包括王敬明的妻子——他因此一夜白头。
  事故造成了全市的震惊。家人的去世,政府的介入调查,外资的追诉下,王敬明甚至差点锒铛入狱……在这段时期他不知经历了多少苦痛和挣扎,但最后还是毅然站出来,倾尽家财,承担了所有责任。
  经此一事,王敬明回归了深入简出的简单生活。但如同当年一样,依旧每天有不少访客上门拜会,其中有不少熟悉的面孔,也有一些从未见过的陌生人。尽管此时王敬明已不再是“驯鹿之王”,基业衰败,但凭借他的人格魅力和丰富的养鹿经验,人们还是亲切称呼他为“驯鹿老人”,想请他出山的人络绎不绝,均被拒绝。
  如果故事在此落幕,那么这不过是一出并不鲜见的人生悲剧罢了。
  但在齐政记忆中,多年后,王敬明在垂暮之年重新出山再次创业,一手缔造了全国规模第一的鹿园。
  真正验证了一句话“生命中最伟大的时刻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在于坠落后总能再度升起”。
  前世齐政第二次创业失败后曾与他有一面之缘,深受其鼓励和指导,可以说,在齐政前世,对他影响深远的人中,这个老人绝对是其中之一。
  但这世,两人之前还没有机会会面。
  王敬明住在普诚县的城郊外,安静,环境好,他在后院搞了两亩地,种点水果蔬菜,一为锻炼身体,二为有个精神寄托。
  齐政前两次的拜访都无功而返。
  第一次上门,他轻松地接待了齐政,甚至都不问姓名,听了齐政的来意之后,没有在心里激起一丝涟漪,平静地拒绝了齐政的盛情邀请。
  第二次,他倒是知道了齐政的姓名,面对齐政的锲而不舍,他依旧没有松口,表示身体不好,豪情不再,只想享受自由的生活。然后在鼓励齐政一番后,将其打发走了。
  齐政有些头疼,他不知道前世王敬明是因为什么原因回复满腔豪情,能在垂垂老矣之时重新创造奇迹;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自己过于年轻,不具说服力;反正王敬明都只是表现出一种不管你如何天花乱坠,我自巍然不动的态度,让他大受挫折。
  一个在几近一无所有时能白手起家的人,一个在巅峰之时被打落谷底的人,一个能在垂暮之年后重出江湖的人,如今会是心如止水?齐政不相信,他只能归结于自己还没有摸到重点,所以不能直击到他的内心。
  ……
  仔细考虑过后,齐政第三次上门。
  如今的“驯鹿老人”白发苍苍,身形略显瘦削,但是精神矍铄,行动敏捷。
  王敬明对齐政这个小伙子的执着有些无奈。
  因为怕刺激到经历曲折的自己,这些年来访的客人都不约而同地避开敏感话题,很少高谈阔论。
  不少来访的客人也经常会送些书籍来,内容多是修身养性、陶冶情操的。
  王敬明明白大家是什么心意,他已风光不再,面对人们的小心翼翼,他也学会与人轻松来往,甚至养成了不问客人姓名的习惯。经历了风霜雨雪后,王敬明发现自己的内心安静而平和,过去已经不能在他心中激起多大的波浪了。
  一般有意请他出山的人们在认识到自己的坚决态度后,基本就放弃了,大家都相信他确实是不想重温旧业。
  所以他是不知道齐政为何要如此执着。
  “王老,今天我过来主要是说一下我的困惑的,顺便聆听一下你的指导。”齐政进门就干脆道。
  “哦?”王敬明这个时候倒有些惊疑不定,不知道这话怎么搭。
  齐政坐下,就从他大学创业说起,说到庄园一砖一瓦的搭建,说到丰收的欣喜,说到被恶狼盯上不得不出手的无奈,说到回乡投身农业后同学朋友的不理解……
  “王老你知道吗?我女朋友家境很好,现在她出国留学去了。尽管她是义无反顾地选择支持我的事业,但我知道,她对未来也是忐忑不安的。选择了农业这个行业,投资大,风险高,收益低,一旦失败了,她的家庭将更加不看好我们,到时我们下一步该怎么走?”齐政叹了一口气。
  王敬明听得有些入神,不禁问道:“那你怎么就选择了踏入这个行当?”
  齐政仿佛眼里有光,“不过一腔热血与激情使然。”
  “王老,我能看到国家的城镇化进程开始加速了,谁都不想生活在贫困落后甚至连出行都不便的农村,生活设施完善、工作机会更多的大城市吸纳人口的速度将越来越快。”
  “而农用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农田水利基建滞后,使得种地成本增加,抗风险能力较弱,农民无利可图。大量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不得不放弃农业生产,把土地留给家中的妇女或者老人耕种,直接会造成农业人口老龄化、农业空洞化和农村破产化。”
  “另一方面,农民到城市务工,承受着城市的高生活成本,却也没能享受到城市居民该有的福利。大量的留守儿童和留守老人成为普遍现象,家乡的土地逐渐被遗忘至荒芜。”
  “过去二十年,无数人在江河涌动中实现了阶级跨越。但必须要承认的是,绝大多数人的阶级地位并没有本质的变化——尽管他们的生活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当时代湍急的奔流慢慢放缓时,人们渐渐发现,财富是可以继承的,而贫穷与困顿,也是一种世袭的阴影。”
  即使十多年后;
  我们国家依然有9亿人一辈子没用过马桶;
  没坐过飞机;
  他们人均每月可支配收入只有400多元,
  还有近6亿人不会或者从未上过网;
  这是属于我们国家沉默的大多数……
  “我建立嘉谷的目标,往远大了说是为了把更多的资源留在国内,留给我们的国民。但落在实地里,我希望嘉谷的责任是让勤劳而努力工作的普通人过上优渥而有尊严的生活,同时给子孙后代留下一片可发展的青山绿水。”齐政抬起头望向远方,微笑道,“未来十年,或者正在度过的十年,我们必将如履薄冰。理性与欲望的龌龊,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较量,个体实在利益获取与整体理想价值认同的矛盾冲突……博弈将无处不在。”
  王敬明沉默良久,沉声道,“齐政,你的想法真的是天马行空,我实在没想到现在这个阶段,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的思想就可以达到这样成熟而厚重的地步了。”
  不同于现在的年轻人,王敬明这一代人,有一种逃不掉的大的责任感。他们总希望对家乡、对民族、对国家做点好事。因此,他对齐政话语里的责任感有着深深的认同以及触动。
  齐政知道目前是关键时刻,能否说服王敬明,就在此举,于是继续道,“这个世界上每天都会诞生奇迹,总是有那么一些光环耀眼的人出现,但我不是。我需要一步一个脚印,把土地养好,把那些信任我的人带领好,让大家的财富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快点堆积起来!大多数人没有信仰,他们败给了面前的生活。对一件事物没有激情,是永远不可能成为掌舵者的,我要找的不是员工,而是能够为我掌舵一方的人。”
  这番话像是捅到了王敬明内心深处,让他眼神一黯,怔了半晌,不过他尚存一些分寸,“这个事情我知道了,可是就算你再有想法,我也老了,是跟不上你们的脚步了。”
  “王老,”齐政正容,“在云南,那个曾经威名赫赫的‘烟王’保外就医了。我听朋友说,他依然不肯服输,准备以垂暮之年的高龄再次创业。你的年纪比他小多了,难道你甘心剩余的人生就这样消磨,这是怎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