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重生回到离婚前一天-第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之前因为开荒的事儿两边有点小小的不愉快,可后来都说开了。
  而且他们在门口种地的时候,也朝小区借过交通工具,后来还来院里跟大家讲过耕种的一些常识。
  双方也算是有过合作。
  这怎么说翻脸就翻脸,连个招呼都不打,完全没道理啊?!
  其中一个小队长擦了把汗说:“他们没想和咱翻脸,他们甚至为了怕咱看出来河水堵了,都没敢把那堤建到靠近咱这边的地方,偷摸的把堤建在他们村前头。
  要不是咱打算的就是要顺着河流一直找上去,单从山边上过一下都发现不了。”
  “那他们是为什么?”
  “他们要冲地。”
  “冲地?”
  “是。我们去的时候,他们村的人正一担一担的往田里挑水,应该是想把土里面的脏东西给泡出来,然后清掉。
  他们应该干了挺长时间,我们去的时候看到他们可多人都累得不行了。好多小孩儿也端着盆在半盆半盆的端水。”
  小队长的话说得人心里沉重极了。
  之前叫嚣着想去和迎水村的人大干一场的小伙子们也不吭声了。
  土地污染是所有人心里最大的担心,迎水村的人自力更生想办法,谁也不能说错。
  可是——
  “他们把水堵了,咱怎么办啊?咱就不用了?这也太自私了!”
  “是啊,他们要冲地咱就不冲了?咱的地不是地?”
  “咱也不说冲地了,总得喝水吧?这水眼看就要断流,喝水都没法保证了!”
  “咱下游还有地方靠这条河维生呢!这一堵,下游的人都别活!”
  “是啊,做人不能太自私!”
  大家议论纷纷。
  迎水村做的这事儿吧,从感情上来说能理解,但这做法确实太过于自私。
  现在和别的时候不一样,那是大家上下游多少个聚集点都赖以生存的河,也不是他们迎水村的。
  这样截流实属过分。
  “你们都先回去,该干什么干什么,别都在这聚着。我和老曹过去那边看看。”石磊说道。
  小队长拦住了他。
  “石队长,你们去不行。我们之前和他们争辩过了,没用的。他们跟都商量好了一样,我们说什么他们都不应,好好说他们就卖惨,生气了说他们装看不见。
  那堤就是个小土堆加点木板,咱就是带着人过去给他砸了!咱走之后他们还能再建起来。
  咱这边没走回来他们都能再重新建好喽。
  不想一个能治住他们的法子,这事儿解决不了。”
  听了小队长的话,人们再次愤怒了起来。
  “这不是咱一家的事儿,也不能只咱一家出头,去联系一下其他聚集点的人一起商量,总能想到治他们的法子!”
  有人提议道。
  石磊和老曹点了点头。
  “用不用跟镇子说说一声啊?让领导们出出面?”
  “没用。他们又不跟咱干仗,领导去了他们把那坝给拆了,领导走了他们再安上,能有什么用?对待这种耍赖的人,领导能有什么办法?”
  “那就以赖对赖呗。”也过来旁听的沈淙悄声说道。
  她说的很小声,也就挨着她的顾恺和姐姐沈溪听见了。
  顾恺看了看她,抿嘴笑了下,权当什么也没听见。
  沈溪可不行,她好奇的凑到沈淙耳朵边问:“怎么以赖治赖?”
  沈淙却没跟她解释,而是将她热乎乎的身子推到了一边,说:“接着听,肯定有人会说。”
  果然,她的话音没落就有人嚷嚷了起来:“他们耍赖咱不会耍啊?谁怕谁?!”
  “什么意思,怎么耍?”老曹第一个问道。
  他一点没觉得耍赖有什么不妥之处。
  “他们能截咱的水咱不能截他们的路啊?他们的全劳力也是要去镇子上打工的,要去镇子就得从咱小区门口过。
  咱也设个路卡,也不收买路钱,咱就堵死了不让过!反正之前咱们也说好了,这小区现在是咱们的,和他们迎水村没任何关系。咱的路爱叫谁过不爱叫谁过那还不是咱说了算?”
  “对!再跟其他几个聚集点的人说说,就算他们从咱门口绕过去,他们还能从所有的点儿都绕过去?那就绕吧,看他们一天的时间能绕多远。
  他们要是有能耐坚持每天绕那么大圈,我也服气!”
  “对,这个法子好,咱现在就去找另外几个聚集点一起商量,不行就联合起来跟他们干!
  主要是这也太缺德了,这是要把咱大家都给卡死啊!”
  ……
  人们还说了很多,沈溪后面的也没仔细再听,她只是两眼晶亮的盯着自己妹妹。
  最后没忍住伸出一根手指在沈淙的脑袋上戳了一下:“你这脑子怎么转这么快?小时候也没觉得你有这么灵啊?”
  沈淙笑了笑没吭声,脑子里却在琢磨之后的事儿。
  如果几个聚集点的人联合起来去和迎水村谈判,那么这个问题不难解决。
  迎水村的人做的这件事说白了就是个小聪明,从哪儿论他们也不占理。
  那个所谓的小堤坝长不了,估计这一两天就得拆了。
  可是这件事结束之后呢?
  按照沈淙的记忆,这场旱灾还要坚持很长一段时间,以后因水产生的矛盾只会越来越多。
  等到将来河水真的越来越少,或者真有一天要断流了,小区的人怎么办?
  全靠政府的送水车?
  要知道那个通道到现在还无法过车呢,那送水车将来怎么过来还是个问题。
  最好的办法是打井,而且要尽快开始行动。
  水越来越紧张之后,能想到这个主意的地方必然会越来越多,到时候打井队肯定会特别吃香,也肯定特别难请。
  最重要的是——价格也会越来越贵。
  但是,就算是现在要请,打井队去哪儿找?
  还有,请打井队要花费的开支从哪儿出?
  沈淙越想越头疼。
  她捶了捶头,无声的叹了口气,只觉得自己有病。
  又没人给她发一分钱,怎么天天操的都是领导都操不了的心。
  事情的发展果然如沈淙想的一样,迎水村这次并没有坚持很久。
  在几个聚集点的人一起组织起来去找了他们,并且也撂下了重话之后,小河的水再次恢复了正常。
  可这件事给大家心里留下的不安却并不是马上就能够被忘记的,没等沈淙提醒,小区的人已经自发的开始讨论要找人打井的事儿了。
  只是打井肯定要花钱,而这笔开支肯定是人们此时无法承受的。
  所以讨论的人很多,到后来这个话题还是不了了之。
  毕竟光说也没什么用,大家此时都还处于为明天的早饭担忧的境地,更远的事儿一时也顾不上了。
  政府之前说的话也没错,关于土地污染这件事上面确实很关注,之后也先后派了好几拨人走了很多地方去做实地考察。
  只是考察归考察,结果怎样却无从得知。
  那些人来之后也不过就是重新收集些土壤,然后就走了。
  一直也没有给大家一个实在的说法。
  比起别的地方,小区的氛围还算好。
  沈家给的那点土虽然起不到大用处,但对于缓解焦虑还是有点帮助的。
  小区里已经开始有人在院子里深挖了。
  大家都觉得他们小区距离加油站啊,污水厂啊都挺远的,就算是那些地方泄露似乎也流不到他们这里。
  沈家就是例子!
  大家都是住在一个院里,他们家与别家唯一的不同就是消杀的时候把整个屋子包裹住了,除此之外他们家也没干别的。
  他家土地没污染,那就意味着小区的土地最大的污染源还是药品,而并非传言中的其他污物。
  这样的讨论越来越多,参与到深挖土地,从深处取土的人家也越来越多。
  人们已经放弃了之前在院里开出来的荒地,全部改成沈淙最早建议的用容器立体式种菜。
  一些细心的人不仅深挖土地,重新取土种植,还特意记录了从不同深度的地下取出的土壤种出来的菜生长情况。
  以备后续参考。
  另外还有一些脑子活的,私下里找到沈家,再次提出用玉器宝石去交换他们家的土壤。
  当然这回人们换走的土不再单纯的用来种菜了,好些人会把那土与自己深挖出来的土按照不同的比例配置,用配好的土来种。
  反正每一个人都在为了生存做出自己最大的努力。
  又过了半个多月,小区很多人家的菜都长出来了,而且有相当一部分人家的菜长得极为茁壮!
  甚至看上去不比沈家自己种的差。
  毕竟沈家现在种的各种菜啊,苗啊的太多,精力有限不能分摊到每一种菜上,而别人就不同了。
  别的人恨不得把自己所有的除了谋生之外的剩余精力都花费在这些菜上。
  心劲儿用在哪儿都是能够看得出来的,那些菜苗也给了人们应得的回报。
  小区这次真的支棱起来了,每天都会有专人去往镇子上的收购点去送菜。
  一次两次,次数多了就再次引起了所有人的瞩目。
  因为现在别说其他地方了,就是镇子里种子公司,还有镇里专门成立的攻关小组自己搞的实验田也没有种出这样水灵的菜!
  小区,还有沈家又一次成了众人关注的对象。
  不过这一次沈淙他们全家都相当的淡定,对于这样的情况并不担忧。
  毕竟家里的土壤都被那些专家组取样好几回了,也没见他们研究出来个什么结果。
  要是那土壤里含的生机能够被测出来,估计老早就有人找过来了。
  作者有话说:
  感谢在2022…07…23 13:21:24~2022…07…24 00:00:5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一穷二白 10瓶;雯紫小透明、青橄榄树 5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2章 
  调研组来了。
  这个调研组来的人大家都还认得; 就是之前最早来小区取土去做检测的那批人。
  这些人来了之后也没干别的,依然是先挨个参观了院里几户种菜最好的人家,然后把他们种菜用的土取样拿去检测。
  这种事现在都属于基操了; 隔三差五来一遍; 大家也都没什么感觉,让他们随便。
  可他们这次并没有很随便。
  他们竟然就在小区里住了下来。
  而且他们小组成员似乎还做了分配,哪个人负责哪几家都是固定的。
  之后的日子里; 每天这个人就会在他负责的居民家里转; 看他们怎么种植,还事无巨细的问一些问题。
  问他们一些诸如这盆菜是几号种的,几号开始发芽的?
  什么时候收获的第一批菜,大概收了几斤?
  问得详细极了。
  不仅问询,他们还会盯着居民干活。
  按理说他们一个个都是专家,懂得应该更多; 可是对于怎么种菜他们并没有给居民们什么建议; 就是在一边静静的看,认真记录。
  问的话就笑眯眯一句:“你们按平时操作就可以; 我们只是来了解一下情况。”
  态度很好; 却看得人心里说不来的感觉。
  沈家自然也是有人负责的。
  而且因为院里人最早的土壤都是从他们家挖的,负责记录他们家情况的人还是这个考察组的负责人。
  这人年龄在组里算是大的; 五十多岁了。
  许是年龄大的人觉少,他每天来沈家的时间可规律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