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如何当一名网红星际探险家-第15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姜祎成越想就越觉得自己真不该掺和到祁旻家的事儿里。这一家子都不像是正常的公元人,是她即使用公元人的逻辑也无法理解的。
想来想去,还是继续研究“蓝珀”的项目比较靠谱儿。
正好家居AI已经把档案的内容过滤了一遍,姜祎成从前往后翻了翻,大抵上跟她自己的印象差不多,都是些党建、工会、单位表彰还有节日组织活动的事儿。
其中几处被AI标红了,认为是有可能和姜祎成的工作相关的,她原本并不觉得有什么意义,因为她去联络简佚和星际探险也谈不上有多大关系。但顺便看了之后,才发现她家的豆汁儿还真的找到了点儿有趣的东西。
陈简曾经参加工会的读书周活动,在那周里他读了一本叫做《独自旅行指南·系外篇》的书。而姜祎成查了一下儿,发现《独自旅行指南》并不是一个系列,而只有《系外篇》一本,可能是作者发表的时候想写完一个系列,但实际在发表了第一篇之后就没有继续。
而在读书周分享过这本书之后,陈简跳过了几乎所有的工会活动,而最终在一次人事变动后离职。后面时间线出现了长达两年的空白,再然后就和C131107开始当星际探险家的时间能够对上了。
姜祎成认为倒是有理由怀疑,这篇《独自旅行指南》带给了陈简新的想法,让他最终决定抛弃乏味的工作;又或者是这本书影响了他的思维,加上工作不正常的高压,让他的意识变得不正常而无法胜任研发员的工作。
一本书大概是不可能成为导致人患上精神病的主因,但也许就是让陈简决定脱离人类社会的导火啊索。然而姜祎成立刻搜索了这本《独自旅行指南》,却发现线上图书馆竟然找不到这本书的电子版本。
这是不可思议的,因为按照档案的时间推算,这本书早就过了著作保护期的五十年②,理应被AI录入整理到线上图书馆中。除非它根本没有合法出版过,又或者在出版之后由于其他原因而被封禁……
不过即使被封禁了,姜祎成还是能在互联网上找到非官方整理的电子版。下载之后才发现整本书的内容很少,是纯中文的,一共不都到二十万个字。
开篇的前言就写着:“这不是一本指南。它叫‘指南’只是为了吸引人眼球,实际上您不会从这本书里学到任何关于独自旅行的知识。我希望您读这本书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杀时间③,否则我建议您还是多看点儿正常的书为好。”
————————————
注释:
①其主要原因是前文所述,火星经济圈工作机会充足,而地球已经失业率过高,在逐步减少新生人口。
②考虑到消除知识传播壁垒的重要性,此处可推测是规定现实身体死亡之后五十年内属于著作保护期。
③杀时间:对于“kill time”的直译。此处只是代表适应中英文分离语境的普通人形成的语言习惯。
第一百九十四章 :没有营养查不到书名……
姜祎成完全不想消磨时间;但为了更了解简佚,她还是耐着性子看了下去。
这本书的内容的确一看就不是指南,而完全就是以日记形式写成的。不过甚至它的书名里连“独自”的说法都不靠谱,因为很快就能看出来;这本日记应当是两个人一块儿写的;有时候一人一天;有时候连着两三天同一个人;之后又连着两三天换另一个人。
最明显的区分在于,其中一个人是会专门做饭的;而另一个人完全不管日常饮食的事儿。可以看到在一些天的记录里,《指南》的主角认真地用冻干食材准备了饭菜,而在另一些天里对于当天吃饭的描述却是:“把昨天剩下的饭拿出来热热吃了。”
还有一些细节证明了作者必然是两个人。例如书中的这位探险家曾说在飞船里闲得无聊;开始玩儿电脑里存着的离线版电子游戏,然而只要查了游戏内容就会发现这些都有内置双人模式;又或者一段时间的日记都在记录每天看书,但从随想里来看连续几天看的书并不是同一本。
不过除了内容与书名不符之外,倒真没发现这书里面有什么不得了的东西。而且在姜祎成看来,这本书的营养含量很低,除了偶尔像是起了兴致一样介绍一点儿天文学常识之外,就都是在飞船里瘫着的日常。稍微有点儿用的只是一些飞船驾驶和维护的基础知识;甚至驾驶操作都因为隔得年代太远而对于现在的读者而言毫无用处了。
总之,从书名上看就看不出来任何它可能被封禁的原因,而略看了内容就更不觉得它其中有什么值得被封禁的东西。
然而正所谓“事出反常必有妖”;姜祎成也怀疑这其中可能有什么细节之中的秘密。但要仔细地通读一遍全文未免花费太多时间;相比之下她决定使用“鸟枪法①”进行研究。
既然使用书名不能搜索到有效信息;那就换作用内容试试。使用AI从文内自动随机截取片段,放到搜索引擎中进行搜索,再识别搜索结果中的敏感信息。最后将这种方法搜索到的敏感信息进行汇总分析;就有可能可以得知这本看似平平无奇的旅行日记里到底有什么值得被封禁的东西。
这个套路的可行性倒是没什么问题,然而姜祎成写了一段代码给家居AI去跑。家居AI开始跑代码的时候,她站起来到院子里溜达了一圈儿,喝了一杯百香果柠檬茶。回来一看,却发现由于搜索结果太多而发生了溢出。
一本“被封禁”的书,随机截取内容却发现搜索结果太多?
姜祎成看了一眼,就意识到她简直犯了一个太离谱的错误。
搜索结果里大量出现的符合语句和官方书友论坛上的公开评价,都表明事实上这本书压根儿就不是什么不能进入线上图书馆的禁书。很多人都看过这本《独自旅行指南·系外篇》,只不过他们看的东西并不叫这个名字,而是在星际航行爱好者杂志《驴游星海》精选集里名为《两人三百天——出太阳系日记》的一篇超长投稿。显而易见,在正式出版的刊物中,这篇超长文章的名字是反映了其内容的。
虽然这篇收录进杂志精选集的读者投稿,相比于《独自旅行指南·系外篇》少了大概三分之一的内容,但经过文本比对可以发现,那三分之一的内容都是些没什么营养的闲扯。例如吐槽飞船生活区太乱(肯定是指同伴导致的),抱怨昨天的饭太清淡(大概是因为昨天另一个人做饭),嫌周围太吵了无法安心打游戏(飞船本身不可能突然变吵,显然是有人在旁边吵)等等。删减部分中甚至还有一大段明确写着“昨天的日记里明显有一个地方错了……由此可见,昨天的笔者是一个缺乏常识的懒鬼”,这样在日记里和“自己”吵架的情况,还是姜祎成第一次见到。
这么一看,这确实是一本连它的作者都评价为“读它的唯一目的是为了杀时间”的没营养的书。如果陈简当年是读了这本书之后想到辞职远离人类社会,那恐怕也只能说明他当时早就想脱离社会了,只是关于星际航行的文章启发了他一个脱离社会比较方便的方法而已。
姜祎成喝了一口柠檬茶,觉得自己真是脑抽了才在这本破书上浪费这么多时间。
不过当她要关闭搜索结果的汇总页面时,却突然多了个心眼儿。
当年《驴游星海》杂志并不小众,所以一个类脑体公司研发部的职员看了精选集收录的投稿,这是非常正常的事儿。但他为什么会把这篇文章称作《独自旅行指南·系外篇》?因为他当时哪怕是通过这个名不副实的书名接触到这篇文章,在工会读书活动上做展示时,随手一搜这文章的内容也会发现它正式发表的名称。
姜祎成略微想了一下儿,便猜到可能是时间顺序的缘故。
后来者在查阅资料时,往往会忽视事件发生的前后时间顺序。但实际上很有可能,是陈简先读过这篇文章,而后它才在《驴游星海》正式出版的。这也并不罕见,因为很多文章在正式出版之前都发到过网络论坛上,而正式出版之后改了名字,五十年后线上图书馆便只会收录正式版本的名称。因此陈简当时只知道它发表时作者自己拟定的、名不副实的题目,也是正常现象。
姜祎成又回到她之前搜索到《独自旅行指南》非官方整理版的地方,发现上传者的署名是“Jian”。这么看来,这多半儿是陈简当年自己上传的。除了这个来源之外,别处也很少有记录提及这个非正式书名了。
这么一看,这《独自旅行指南》或者说《两人三百天——出太阳系日记》的作者,应该跟陈简是有点儿社会关系的。在正式出版之前,这篇文章应该没什么名气,陈简会读到并且还专门整理上传了,很有可能是因为他本来就知道作者那两个人。
于是她翻到《驴游星海》精选集里看了一下儿,惊讶地发现上面作者的署名是“秋收”和“金田”。
秋收、金田,这两个名字未免有点儿熟悉。
但姜祎成也不能就简单地认为这两个“秋收”和“金田”就是她认识的那两位,毕竟这两个名字又没有什么特殊之处,搭在一块儿听起来也合理。
姜祎成同时精确搜索②了“秋收”和“金田”,意料之中地搜到一堆地球时代的中国近代史资料。即使加上了“两人三百天”和/或“出太阳系日记”,以及“作者”、“旅行”等相关限定词,也搜不到除了这篇投稿之外的其他相关信息。
看来取一个跟教科书上历史事件或人物无关的名字还是很重要的,名字取得太大众化的后果就是,想了解的时候连查都没法查。不过除了原文章之外什么都查不到,恐怕也是因为这两位作者除了《独自旅行指南》之外并没有其他什么创作。
当然,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去问问她认识那位“秋收”。不过姜祎成考虑到她的身份,还是犹豫了一下儿。倒不是畏惧于所谓的权贵,而是这旅行日记里面可是有不少黑历史——特别是金田吐槽秋收的内容的严重程度,可比秋收吐槽金田“厉害”多了——可能也就是得用笔名出版的原因。
但是抛开化名的常见度,这两个秋收和金田,单从身份上倒是很有可能是她认识的那对百年情侣。毕竟这篇旅行日记的作者很可能是陈简原本就知道的人,而那个人是他工作单位的部门老大,当然也是符合逻辑的。
可是鉴于这未删减版的日记里面充满了“秋收”的黑历史,姜祎成倒不认为陈简真的认为作者得真实身份是他的上级。而且从那位秋收的态度来看,她也确实跟陈简这个研发部的小研发员不熟,至少没熟到能让他在工会活动上展示自己黑历史的程度。
所以说,这应该只是巧合?是作者偶然起了相同的化名,又或者是下属偶然读到上级的化名作品,这些似乎对于姜祎成的工作而言都不怎么重要。
那到底什么重要呢?或者说,祁旻把简佚几十年前的档案信息发给她,到底有什么用意……
姜祎成抓了抓头发,果断决定还是直接去问。哪怕真是黑历史又能怎么样,她是为Meme工作,个人形象的事儿都是小事儿了。
————————————
注释:
①鸟枪法:指鸟枪法测序,即把全基因组打成片段,进行测序之后再拼接。这一方法可以避免待测片段超过测序长度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