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拆下自己SUV上的汽车电池,打开系统界面,投入生存点,点击升级。
1000点生存点消失,绿光闪过,原本黑白色塑料制成的汽车电池已经变成了一个金属外壳闪着绿色光芒的圆柱形核电池。
看着这个熟悉的造型,陈新不禁按了按自己的额头,这东西不是《泰坦坠落》里泰坦的电池吗?
游戏里这玩意是泰坦那种大家伙的驱动能源,只需要一颗就能让泰坦这种高大的人形战斗机甲动起来,三颗电池更是能让其在战场上纵横驰骋,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如果真是游戏里的那种核电池,将这玩意用在车辆上那当然是再合适不过。
泰坦又是开炮,又是移动,还要支撑护盾和释放各种黑科技的技能,核电池都能够带的动,更何况只是一辆车。
不过虽然将核电池造出来了,陈新还是要对其进行一番检查。
别的不说,至少电压、电流和输出功率什么的还是需要测量一下,确保使用上不会出现什么问题。
毕竟万一电流过大烧毁电路什么的,可就不好玩了。
好在经过了一番检查,陈新确认这颗核电池可以以500V电压持续出300A的电流,实际功率为150KW,换算成马力的话大约是200匹马力。
这个功率已经相当大了,灾难之前流行的新能源汽车所使用的电池也基本上是这个功率,只不过那些电池所能存储的电量大约只有几十KW·h,而这也是制约着新能源汽车续航能力的重要因素。
但这颗核电池是不同的,以长半衰期同位素作为发热源的它理论上的使用寿命长达十年以上。
当然,如果陈新是以《泰坦坠落》里那种装在泰坦上去打仗的用法,一颗核电池也用不了太久,但显然陈新也不需要那么暴力的去使用,只不过是把它当成汽车的动力源而已。
以这颗核电池200匹马力的输出功率,带动一辆全地形车自然毫无问题,毕竟灾难之前国际上经典款的瑞典Bv206全地形运输车的发动机功率也才136匹马力,只有这颗核电池的三分之二,而Bv206的车重为4。34吨,最大载重量为两吨。
而普通汽车的重量一般只有一吨半左右,以这颗电池的输出功率,已经足够陈新折腾了。
而解决了限制最大的能源问题,接下来的事情就简单多了。
底盘陈新当然中意的是履带式,但车身陈新却不想做成类似于Bv206那样的铰链式两节车厢,而是想要做成一个整体式的车体。
铰链式的两节车厢好处在于可以便捷的更换后车厢,实现不同功能模块的切换,同时铰链式连接也可以消除作用在车架上的扭转载荷,因此可以提高整个结构的可靠性,也可以极大地降低车辆在通过崎岖地域时对车辆悬挂系统的要求。
但陈新想要的并不是一辆运载车或者卡车,而是一辆更加舒适的房车,能够让他在行驶的过程中依旧可以有相对舒适的驾驶与居住环境,而不是说车厢里颠簸的如同过山车一样。
所以这自然对于车辆的悬挂、避震有着很高的要求。
而且更关键的是陈新改造这辆车是打算回老家接父母的,几百公里的长距离驾驶,陈新必然是考虑停下来休息的。
如果他选择铰链式的两节车厢,停下来休息的时候如果要使用后车厢,还得从前车厢的驾驶室下来,才能从车体外部进入后车厢,这在当前环境下来说,自然大大增强了危险性。
而一体式的车厢自然就没有了这样的困扰和危险,他大可直接从车厢内由驾驶室进入后车厢的居住舱。
而且在遇到围困或者休息时被人围困什么的,他也可以直接从居住舱进入驾驶室,直接开车走人,而不是还要下车绕一圈才能开车。
所以综合了自身的使用需求之后,陈新决定改造出来的将会是一辆有着履带式底盘,同时又有着一体式车身的房车。
如果不借助系统,陈新想要将自己的SUV改造成这种东西显然是不可能的,首先轮式底盘就变不成履带式底盘,传动结构和动力系统都完全需要重做,更不用提将SUV那小小的车身改造成房车的居住舱了。
但有了系统,那就一切都不是问题。
不过想要完成改造,除了生存点的投入之外,还需要大量的材料,毕竟不投入材料的话,生存点的花费就太高了。
而要完成改造需要的材料却相当的多,甚至比陈新整体升级避难所所需要的材料还要多。
当然,这个多指的是种类,而不是单种材料的数量,毕竟改造一辆车所需要的材料总量,是怎么都无法和一座避难所相提并论的。
只是看着系统所显示的种类繁多的改造材料,陈新也不免有些挠头。
种类繁多的改造材料中大部分都是汽车零件,除此之外还有防寒材料和改造生活舱所需要的材料,甚至陈新还在材料清单中看到水循环装置、短波通讯电台这些东西。
“要弄到这些东西……”陈新将材料清单抄写在了纸上,想着该如何弄到这些东西。
现在不比灾难之前,要弄这些东西已经不是花钱买就能解决问题的了,甚至于可以说很多东西已经不是有“钱”就能弄得到的了,有些甚至还要靠关系。
汽车零件这倒是好说,李玉龙以前是做4S店的,汽车零件陈新相信找他还是能弄得到。
至于说防寒材料和改造生活舱所需要的一些材料,陈新翻出了之前和特警队交换物资时用到的清单,在上面看到了不少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但剩下的诸如水循环装置、短波通讯电台这些……陈新有倒是有,但是却都是装在避难所里的重要设施,难道要让他为了改造一辆车而将避难所里的设备拆下来不成?
第177章 制作净水器
陈新并不打算拆自己避难所的设备,所以改造车辆就必须再另外收集资源,或者自己制作零件。
好在他有着工作台,改造车辆所需的材料中的有一部分零件他可以自己加工,真正需要他去交换和收集的主要还是一些原材料以及自己加工比较繁琐、靠交换收集更方便一些的材料。
这其中诸如汽车零件、防寒材料,还有车辆改造所需的各种钢材陈新必须通过与李玉龙和特警队的交换才能够获得。
但像是其他的一些诸如避震弹簧、履带零件、水循环装置之类的材料他就完全可以自己来制作了,所消耗的无非是少量的生存点以及原材料而已。
不过陈新储备的原材料大多是为了原本计划中的整体升级避难所而准备,其中大多是水泥和钢筋这样的建筑材料,剩下的也多是隔热板之类的东西。
像用来制造避震弹簧、履带零件这些的高性能钢材却并没有多少,仅有的也只是几块打算用来加固避难所建筑结构的钢板。
“所以说还得去收集一批钢材啊!”看着列出来的材料清单,陈新无奈的叹气。
虽说有着系统存在,哪怕只是最简单的金属材料都可以充当原材料,甚至不是金属材料都可以,但考虑到成本与投入问题,以及后续的使用,陈新觉得还是弄一批钢材比较合适。
好在除了这些需要金属材料来加工的零件之外,像是水循环装置之类的东西并不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属材料,虽然用金属材料制作效果更好,可也能用其他材料代替。
所以陈新决定先用手头现有的材料把能做的东西都做出来,不能做的也看看能不能做一些下级替代品,然后再用生存点升级来补足。
系统升级的功能虽然强大,但对生存点的消耗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虽然他目前已经有接近五位数的生存点,但按照清单上列出来的各项消耗,如果陈新毫无顾忌的使用系统功能来制作这些东西,他手上的生存点至少要用掉五分之一还多。
所以能节省还是要节省。
制作水循环装置其实不算太难,也不用消耗太多的材料,其中最关键的还是对废水和污水的回收,以及净化处理之后循环再利用。
废水、污水的回收这个不用操心,将水循环装置安装到车辆上的时候用水区域的管道就能够完成污水回收,真正的重点还是净化处理。
简易的污水净化处理并不复杂,只需要用活性炭、砂石之类的材料对污水进行沉淀和过滤就行。
但这样简易的过滤效果不佳,污水中可能残留的化学污染物质和重金属离子并不会因为这么简易的过滤就被分离出来。
陈新购买过野外生存所必须的便携过滤器,也拆开过研究里面的结构。
除了基础的砂石、活性炭过滤之外,最关键的是其中的滤膜,这层滤膜可以有效过滤水中细菌和其他有害物质,让原本的污水重新回复到可饮用的程度。
以前陈新在玩野外生存的时候用过这种便携式的净水过滤器,在难以寻找到干净水源的时候或者缺乏烧水的条件无法把水烧开饮用的时候,这种过滤器确实是很方便的设备,可以便捷的获取干净的饮用水。
这种过滤器用来作为水循环装置的净水部件,不说大材小用,但也绰绰有余了。
不过陈新并不是直接将自己的那个便携过滤器作为零部件来制作水循环装置,也不是将其拆开了获取零件,而是打算自己做一个出来。
锯一截PVC管作为主体,再多切下来一些管道作为辅助材料,用系统加工功能改造结构,把作为辅助材料的管道变成端盖,剩下的便是往作为主体的管子里填充过滤材料了。
滤膜材质特殊,陈新手头是没有的,虽说借助系统功能也不是做不出来,但陈新并不需要那么麻烦。
既然要借用系统功能,何不直接升级呢?
在将泥沙和炭填入自己做好的过滤器主体之后,陈新对比了一下自己做滤膜和直接升级过滤器所需要的消耗,果断选择了直接升级。
毕竟这只是一个小东西,自己制作滤膜要消耗10点生存点,但直接升级它只需要添加一点材料就只用消耗15点生存点,两相对比之下,这一点生存点陈新还是花得起的。
而在将自制过滤器升级到了和买来的便携过滤器同水平之后,陈新便将这个过滤器作为净水部件,组装到了同样自制的水循环装置之中。
这样一来,作为车辆改造的重要部件之一的水循环装置就完成了。
在清单列表上打了个钩,陈新看着清单上罗列的各项材料和零部件,思考着自己接下来到底要做什么。
然而就在他思考着的时候,他的电台却忽然响了起来。
————————————————
此时陈新的避难所门外,一辆警用装甲车正停在他家门口。
“陈新说马上就来开门。”车上,一名特警队员放下了手中的对讲机,冲李头和坐在他身边一名没穿警服,像是官员模样的人报告着。
两人都点了点头,没有对此多说什么。
之前的行动虽然李头的这只小队因为之前的行动不仅秦岚受伤住院,还有其他数名队员也同样受伤在医院治疗,但即便缺乏人手,在眼下这种全市动员进行大范围摸排的情况下,他们依旧被派了出来,和联合调查小组的工作人员一起进行非官方避难所的摸排工作。
“这里住的是和我们特警队有合作的一名群众,他主要是给我们特警队提供新鲜蔬菜以换取一些生存物资,之前我们就来排查过了,没有什么嫌疑。”李头对着身旁官员模样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