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几乎不用去想,他都能猜到到底发生了什么。
一名父亲保护着自己年幼的女儿,不知为何离开了居住的避难所,在雪地里穿行,好不容易找到了陈新的避难所,以为可以获得拯救,但厚重的防护门不仅将寒冷挡在了门外,同样也将他们的呼喊挡在了门外。
厚达二十公分的防护门由钢板包裹着钢筋混凝土,就算是用大铁锤砸也很难发出什么声音,更不用说将这声音传递到地下几十米深,叫醒熟睡的陈新。
叫不开避难所的大门,这一对父女只能绝望的在风雪的寒夜之中被冻成一座冰雕。
看着这两具尸体,陈新感觉的心也有些冻结,仿佛刚才温暖的早餐已经化成了冰块,让他的五脏六腑都有一种冻僵的难受。
这让他不禁后悔,自己应该在门口装一个门铃的,如果昨晚有门铃,听到有人在外面他至少会看一眼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给这一对父女进去避难的机会。
尽管不会让他们进入避难所内部,但仅仅只是一门之隔的消洗室借他们睡一晚并不是什么问题,他们也就不至于冻死在自己的家门口了。
但很可惜,人已经死了,就算陈新想要做出什么改变也已经迟了。
叹息了一声,陈新并没有去动这两具尸体,而是回到了避难所内部,联系了秦岚,告诉她自己家门口有两具尸体需要处理。
报警之后,陈新带着一壶热水来到了大门外,用热水融化了已经冻结在大门转轮上的断手,将其放到了男子身旁。
看着这个到死都在将自己的女儿牢牢抱在怀里,尽可能为她遮蔽风雪的父亲,陈新由衷的感到一阵难过。
生命是如此脆弱,死亡却是如此轻易,仅仅只是一夜的寒冷便让两条生命离开了这个世界,而其中一个还如此的幼小,还未曾领略这个世界的美好。
第167章 执行任务的秦岚
接到陈新的消息,秦岚将这件事通知了有关部门。
并没有让陈新等多久,一辆车便载着前来收拾的人来到了陈新的家门口。
秦岚并没有跟过来,来的是一个上次来过陈新这里的特警,和两个工作人员。
看到雪地里被冻成了冰雕的父女俩,所有人都不免一阵叹息。
“真是太可怜了,这么冷的天为什么要到外面来啊!”看着死去的小女孩,上次来过陈新这里的特警或许是因为年轻,不免一阵嗟叹。
“没有专业的防护设备和足够保暖的衣物,在现在这种天气下,几个小时就能把人冻死。”前来收尸的工作人员有些见怪不怪,但面对冻死的小女孩,还是感到很惋惜。
听着他们的话,陈新不由的问道:“冻死的人很多吗?不是有官方避难所吗?”
“官方避难所只收容了八成的人口啊!”工作人员一脸苦笑,叹息了一下才解释道:“灾难之前能够及时进入避难所的人虽然占了绝大多数,但还是有一小部分人没有进入避难所,他们利用各种手段侥幸活过了陨石撞击的第一波灾难,但是他们却缺衣少食。
之前天气没这么冷,他们还能勉强度日,但是天气越来越冷,他们也活的越来越艰难,市府虽然一直在努力救援,但仍旧有不少人生活在外面,在市区经常可以发现冻硬的尸体,甚至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时候冻死的。”
一边说着,这两名工作人员正试图将父女俩的尸体分开,好装进敛尸袋里,但已经冻硬的尸体却并不是那么好分开,尤其是父亲将女儿牢牢的抱在怀里,想要分开他们只能将父亲的胳膊掰断。
见到这种情况,两名工作人员脸上的表情更加复杂,尝试无果之下,两人叹了口气,只能将父女俩装进了一个敛尸袋里。
望着被装进袋子里的尸体,无论是陈新还是年轻的特警脸上都显得很难受。
“陈哥,没事我就先走了。”见尸体被收敛好,年轻的特警不欲久待,便向陈新告辞,准备离开。
见年轻特警要走,陈新也没有挽留,只是向他问道:“阿岚今天是有任务吗?”
“嗯,岚姐他们那一队人去了县里的避难所,听说那边有人闹事。”年轻的特警点了点头,将秦岚的去向告诉了陈新,这才转身和两名工作人员一起驱车离开。
看着他们离去,陈新回过头看着自己避难所门口之前因为融化冻在门口转轮上的断手时留下来的血水,不由得又再叹息了一声。
但逝者已矣,陈新也没有继续感伤,回到避难所里关上了大门,他今天已经耽搁了不少时间,还有很多事情要做。
————————————————
另一边的秦岚正和队友们整理着自己的装备,准备执行任务。
“昨天晚上巴陵县县府接到来自巴陵县2号避难所的求救电话,有一群歹徒意图控制整个避难所,达到他们的犯罪目的。”依旧是李头带队,他正十分严肃的做着任务报告:“接到求救电话之后,巴陵县县府非常重视这件事,当即与县特警队和武警取得了联系,他们第一时间赶往了现场进行处置。
但犯罪分子占据了避难所,并且封锁了大门,县特警队和武警缺乏重武器,无法强行进入避难所,于是向市府求援。
市局的领导也告诉重视这件事,除了我们和老张那队人之外,市武警总队派出了一辆装甲车和一个中队的战士作为支援。
抵达现场后,会先由谈判专家进行谈判,如果可以通过谈判劝服犯罪分子放弃抵抗自然是最佳方案,但如果犯罪分子负隅顽抗,那武警部队就会用装甲车强行攻破避难所的大门,由我们和武警部队一起攻进去。
到时候武警部队会负责尽可能的杀伤反抗的犯罪分子,而我们则负责营救可能存在的人质。另外如果犯罪分子答应谈判,也会由我们负责保护谈判专家进去。”
介绍完了任务情况,李头看着坐在装甲车里的自己的队员,向他们严肃的问道:“都听明白了吗?”
“听明白了!”所有人吼了一声,便静默下来不再说话,只是严肃的调整着自己的状态,握紧了手中的武器。
而作为狙击手的秦岚则在将自己手中心爱的狙击枪的子弹一颗一颗从弹匣里取出来,然后又一颗一颗的按了进去,如此反复。
这是她每次执行重大任务时才会有的举动,为的只是让自己的内心得以平静与专注,让自己能够以最冷静和专注的状态去执行任务。
狙击手是没有第二枪的,这是秦岚最初接受狙击手培训时她的教官告诉她的话。
那位教官告诉她,在战场上狙击手必须绝对冷静,而且每一枪都必须做到有绝对的自信命中,因为不会有第二次补射的机会,狙击手开枪就必须一枪命中。
因此在开枪之前,必须冷静下来,集中自己全部的注意力。
秦岚这样拆装子弹的举动,正是她借此让自己注意力集中的小动作。
周围的队友早已熟悉秦岚的习惯,并没有打扰她,而当车辆抵达任务地点之后其他人都下了车开始准备作战的时候,秦岚也终于将最后一发子弹按入了弹匣,将弹匣装入枪身,站起身进入了车顶的射击位,架起了枪。
因为是强攻任务,虽然需要狙击手掩护,但并不需要额外寻找射击位,车顶的射击口就是最合适的位置。
秦岚并不喜欢卧姿射击,一方面是趴着打总是让她胸口有种受压迫的感觉并不舒服,另一个原因则是如今这种天气趴在车顶上的话,很快就会被连人带枪一起冻在上面。
相对而言站在车身里,只是把枪和上半身伸出去更能让她保持最佳的射击状态。
外面,特警和武警都已经就位,数辆警车车灯都朝向了巴陵县2号避难所的大门,一旁武警开来的警用装甲车上,一门12。7mm转管机枪已经对准了避难所的大门,以其每分钟两千发子弹的恐怖射速和大口径子弹的穿甲能力,足以将避难所大门撕开。
请假条
实在很抱歉,今天突然头痛,写了几千字全都废掉了,自己都不知道写了些什么鬼,可能要断更了,我晚上会尽可能再写两章出来,真的很抱歉,突然之间没灵感,不知道自己要写什么了。
第168章 翻地
特警和武警的五辆装甲车停在了巴陵县2号避难所的大门口,摆出了围攻的阵势。
尽管五辆装甲车中只有一辆武警的装甲车车顶装备了重武器,其他四辆装甲车都只是轻型运兵车,但攻破避难所的大门,也只需要这一挺转管重机枪就足够了。
机枪并没有响起,尽管射手已经将手指放到了扳机上,机枪的瞄准视界内的准心也已经对准了眼前避难所的大门。
“还是没有回应吗?”李头看着眼前被五辆装甲车的车灯照的一片雪白的避难所大门,向一旁的另一名带队的特警问道。
他和这名特警,以及武警部队负责带队的军官,再加上巴陵县特警队和武警的指挥员,五个人一起构成了现场的临时指挥,采取何种策略解决这次事件,以及是否强攻,所有的决定都将由他们五人组成的临时指挥小组来决定。
“电话打通了,电台也进行了呼叫,但里面一直没人应答。”带队的另一名特警姓张,因此也被称作老张,但他的脾气却有些急躁:“要我说还是强攻算了,不需要用重机枪,在大门的四个转轴装上炸药就能把这种防护门卸下来。”
巴陵县2号避难所的大门所使用的只是普通的人防门,在老张这种爆破专家看来,想要把门打开方法有很多。
对于老张想要强攻的想法,李头其实心里也比较支持,这么冷的天让所有人都在备战状态等着,可不是个事,万一手下的兄弟冻出点什么毛病出来,李头觉得把那些犯罪分子扒皮抽筋都划不来。
现在可不比以前,对峙几个小时无非是比耐心而已,现在的对峙比的还有队员们能否承受这零下几十度的严寒。
没有道理说犯罪分子在避难所里舒舒服服的和警察磨时间,而警察只能在冰天雪地里吹风受冻。
负责指挥的武警军官其实同样倾向于直接进攻,虽然战士们还能坚持,但这种对峙很难在短时间内取得突破,他也不希望让手底下的战士们受冷挨冻。
“发最后通牒,再等十分钟,他们不开门我们就攻进去!”最终,这名军官做出了决定。
接到命令,旁边立刻就有人按照指示执行了下去,而李头和老张以及其他两名指挥员也纷纷命令自己手下的战士们做好了进攻的准备。
十分钟的时间转瞬即逝,眼见大门还是死死地关闭着,半点没有要打开的迹象,负责指挥的武警军官下达了强攻的命令。
然而就在他们准备采取爆破的方式拆掉巴陵县2号避难所的大门的时候,门上的转轮动了一下。
原本紧闭的巴陵县2号避难所的大门,终于打开了。
————————————————
推动着小型的耕耘机,看着机器上的刀片将土壤和土里剩下的稻子的根茎一起打碎,陈新愉快的哼着小曲。
在将这个月的蔬菜完成了收割之后,他也开始进行翻地,准备种今年的第二茬稻子。
虽说有意将旱稻改成水稻,不过因为目前条件还不具备,所以这第二茬稻子还是种的旱稻。
目前稻种已经开始育苗,他需要在秧苗长出来之前,把地先翻出来。
陈新的脸上带着防护面罩,因为才施完肥的种植温室味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