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海点了点头:“接上了,制氧头也按照爸你说的放到水里了。”
听到儿子这么说,李文生也点了点头,对他说道:“行了,那你回去吧,在家好好照顾你妈,还有看好妹妹,我出去送个货。”
说完,李文生就要上车,准备开车出门。
然而小海却并没有听话的回到他家的避难所里,而是对李文生说道:“爸,我想一起去!”
“一起去?不行,外面太危险!”李文生顿时就眉头一皱,毫不犹豫的拒绝了。
“爸!你就让我一起去吧!我想帮你的忙!”小海对李文生恳求着,觉得自己已经长大了的小海迫切的想要为父亲分担一些压力。
但是李文生却还是拒绝了儿子的恳求,直接上了车关上了车门,摇下车窗对还站在那里的儿子说道:“回去吧,乖乖听话帮我照顾好你妈,看好你妹妹就是帮了最大的忙了。”
说完,李文生便发动了汽车,将车开出了车库。
“把车库门关上,快回去!”李文生从车窗里探出头来,回头对还站在那里的儿子喊了一声,这才开车着离开了。
小海失望的看着父亲开车消失在黑暗之中,这才有些不情愿的关上了车库的门,回到了自家的避难所。
李文生开着车,小心翼翼的驾驶着,外面早已看不清楚道路,他全靠两旁还没有完全被掩埋的建筑物来判断道路的痕迹。
在这种时候开车就要格外的小心,一个疏忽就很可能发生各种意外。
轮胎打滑或者车轮陷入雪地里都是小事情,李文生自认还能应付得来,但如果是遇到结冰的路面,整个车子打滑,那可就非常危险了。
撞到什么东西的话,很可能就是车的损坏或者干脆撞坏。
在如今这种世道,车坏了就只能自己想办法修,再也不可能和过去一样拖去修理厂了,而且撞坏了的地方还没有零件替换。
李文生开着车来到了通往市郊的桥上,这里也是之前陈新开车进入市区所必须会经过的桥。
此时的李文生心理充满了紧张,车速已经降到了最低,十分缓慢的将车开上了桥。
由不得李文生不小心,这座桥虽然修的很结实,也有着双向六车道的宽阔,但桥面的栏杆怎么都没有一米高,此时此刻桥面上早已铺满了近一米厚的积雪,把车开上去,等若在没有护栏的雪地上行驶,不小心的话,是会冲下去的。
好在出门之前李文生就给车轮挂上了防滑链,他开的也足够慢,最终还是有惊无险的通过了这座桥。
长出了一口气的李文生这才把车速稍微提起来了一些,往陈新家驶去。
顺利的将车开到了地方,李文生这才拿出了短波电台,联系着陈新,告诉他自己送鱼来了。
漆黑的雪地里视野非常差,即便他把车头大灯打到了远光,也很难看清一百米外的东西,到处都是一片漆黑,宛如某种怪兽,又好像潜伏着某种危险,随时都会跳出来或者把他吞噬一样。
尽管有些难以启齿,但李文生确实是怕黑的,这和他小时候的经历有关。
但这话却没有办法和别人说,因为他不可能告诉老婆孩子自己怕黑。
而且作为男人,在这种时候他不站出来,难道让老婆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出门吗?
李文生自认是做不出这样的事情来的。
好在没有让他久等,陈新很快就打开了避难所的大门,在这片黑暗之中增添了一线光明。
“作家,你要的十条鱼我给你送来了,都是活的,路上怕死了我还在一直打氧,车里也开了暖气,保证没有冻死的。”李文生看到陈新,有些迫切和炫耀式的说着自己送来的鱼。
这好像有些在表功,但李文生自己也说不清楚这究竟是在炫耀还是在借着和陈新说话来驱散自己内心刚才所产生的那对黑暗的害怕。
陈新似乎不疑有他,让李文生打开后备箱,检查了一下他送来的鱼,确认都是鲜活的,这才满意的点了点头,让他把车开进了避难所。
让李文生将车开进了避难所,陈新这才关上了大门,将黑暗和寒冷挡在了外面。
“辛苦你了老农,方便的话帮我把鱼送下去吧。”陈新冲李文生客气了一下,从一旁拉过了早已准备好的拖车和放在拖车上装了水的塑料箱子。
李文生自然不会拒绝帮忙,两个人七手八脚的将李文生后备箱里的鱼转移到陈新的塑料箱里,这几条鱼果然如同李文生所说还是鲜活的,有条鱼还跳了一下,溅了两人一身水。
好不容易将十条鱼都转移到了塑料箱里,陈新为了避免水撒的到处都是,直接盖上了盖子。
李文生帮着陈新将推车和箱子送到了陈新的避难所里,虽然来过陈新家好几次了,但进到陈新的避难所里面来,对于李文生来说还是第一次。
四下打量着陈新的避难所,李文生不由得羡慕道:“还是作家你厉害,你这避难所修的可真不错。”
听到这话,陈新挑了一下眉毛,不由笑道:“大家用的都是一样的基础设计,我也就是多加了几个集装箱而已,都是一样的。”
一边说着这样的话,陈新一边打开了自己种植温室的门,将推车推了进去。
之前从李文生那里拿来的鱼菜共生设备早已安装到位,陈新一边打开了设备,一边从塑料箱里将鱼转移到了水培种植盘的水槽中。
好在之前已经对水体进行过调整,此刻游鱼入水,倒是半点阻碍和不适应都没有。
李文生此时也好奇的走进了陈新的种植温室,看着他的种植温室顿时充满了羡慕,尤其是陈新的田地里还有没有清理的旱稻根部,令李文生艳羡的说道:“作家你这稻子种的不错啊!看样子是个大丰收啊!”
第162章 种子包
“算不上丰收,只能说种的够一个人吃罢了。”对于李文生所表露出来的羡慕,陈新只是略微矜持的摇了摇头。
田地里的稻谷虽然产量不错,但确实谈不上丰收,尤其是他种的是旱稻,产量和水稻相比,只相当于水稻的60…70%。
听到陈新的一番解释,李文生也只能理解的点了点头,对陈新的看法表示了赞同,不过他也提出了一个想法:“作家你这里可以改水田吗?你种稻子的话,还是水田产量会比较高吧?”
“水田?在地下弄水田吗?”陈新皱起了眉头,觉得这有点不实际。
然而李文生却解释道:“地下弄传统的那种灌溉式的水田当然不行,但是如果作家你是用水培呢?在水培盘上种水稻,用水上种植法的话,应该是可以的。”
李文生的建议给了陈新很大的启发,他赶忙追问道:“水稻本身就是水生作物,不就是直接种在水里的吗?怎么还有水上种植法?”
“水稻虽然是直接种在水里,但也还是有要求的,水不能太多,不然就涝了。”李文生好歹是正儿八经种过地的,对这个自然有所了解:“而且水稻也只有根茎部分泡在水里,叶子如果也泡在水里是必然要生病的,所以种水稻水也不能太多。至于说水上种植法就是用定植盘把水稻固定在水面上,根系依旧泡在水里,但其他部分位于水面之上。”
听李文生这么一解释,陈新顿时了然,他点了点头说道:“听你这么一说我明白了,不过这种种植方法说起来简单,但实际操作起来应该很难吧?”
“是不容易,我以前看人搞过,不是很容易,不过那是在湖上搞,你这是种植温室,还是有差别的。”李文生承认这么种水稻确实存在技术难度,但也不是说完全搞不成。
陈新了解的点了点头,没有再说什么,而李文生也见机告辞离开。
送走了李文生,陈新回到避难所里,依旧在想着李文生提到的水上种植法种水稻的事情。
如果说可以用水培的方式来种水稻的话,陈新当然能够算得出来产量有多大的提升,这是一个足够诱人的想法。
旱稻的亩产量正常情况一季也就在八九百斤左右,而水稻的产量却要多得多,即便不算炎国那些亩产奔着吨这个单位狂奔的超级水稻,就算是一般的水稻,亩产也能到一千斤到一千两百斤,高产一些的品种甚至能到一千五百斤左右。
加上炎国大部分地区水稻可以一年两熟或者三熟,种地的农民只要稍稍勤快一些,以科学的方法种植,一年下来从地里种出一两吨粮食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换成旱稻的话,即便是像陈新这样用温室来种,一年种三季才能获得一吨以上的产量。
尽管高产水稻非常依赖稻种的杂交培育和肥料的使用,但即便如此,能够多种出一些粮食来,对于陈新而言也是非常具有诱惑力的。
或许自己下次升级种植温室的时候,可以对现在的种植模式进行一个修改?
陈新认真的思考着这种想法的可行性,有系统在手,哪怕他真的是将眼前的土地改成水田都可以,他并不担心自己的想法无法实现。
————————————————————
除了李文生送来的十条鱼,李玉龙那边也很快送来了答应给陈新的种子。
辣椒、茄子、菠菜、香菜、西红柿、白萝卜、莴笋、茼蒿、长豆角、扁豆角、红苋菜、空心菜……
陈新数着一包一包李玉龙送来的种子,脸上露出了相当幸福的笑容。
原本他购买的种子包里就包含有这些常见的作物,按照陈新原本的设想,他应该是在自己的种植温室里,一半的土地种粮食,四分之一的土地种蔬菜,还有四分之一的土地种水果。
这样一来,即便从外界获取食物的渠道断绝,他依旧可以在地下避难所里不愁吃喝。
但人算不如天算,谁能想得到他买了种子,快递却没有给他送到呢?
搞的陈新还以为自己末日以后就只能吃白菜、生菜和胡萝卜了呢。
不过现在陈新已经没有这种困扰了,在有了李玉龙送来的这批种子之后,陈新大可过上想吃什么种什么的日子,大大的丰富自己的菜谱,不至于让他的中级厨师证变成废纸一张。
而且这其中还有尤其让陈新感到高兴和激动的东西,那就是十几种水果的种子。
有芒果、西瓜、草莓、枣子、哈密瓜、猕猴桃、橘子、荔枝……尽管这其中有一些品种已经不太好种植,但像草莓、西瓜、葡萄这样的,陈新完全可以在自己的种植温室里种出来。
天可怜见,他可真的有快大半年没吃过水果了。
这让他拿到种子就已经忍不住想要先种点什么出来,好好慰劳一下自己期盼已久的胃了。
好在陈新克制住了这种冲动。
他的种植温室现在水培种植盘要拿来种蔬菜,在这一批蔬菜收获之前,他是不可能说把现在种着的蔬菜提前拔了,改换成水果的。
而田地虽然现在空了出来,但陈新在考虑了一番之后,还是决定继续种水稻,而不是把田地挪出来种水果。
当然,在这一批胡萝卜采收之后,陈新也还是打算减少一定的胡萝卜种植面积,腾出一小块地来种点草莓什么之类的,改善一下伙食。
除此之外,陈新也必须考虑李玉龙给自己这么多好处所想要从自己这里得到的是什么。
要知道李玉龙来陈新这里几次,除了那台果蔬机不算什么值钱东西之外,他送来的两条火腿和这一大批种子,都是在末世非常吃香的硬通货。
陈新并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