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6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且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哪里出了问题他没注意,这可是真的能要命的事情。
好在一圈检查下来,这座避难所的建筑质量确实过关,并没有任何的裂缝或者其他损伤,甚至陈新开启了系统视角也没有发现任何需要维修的地方。
“呜呼,看来当初施工队没吹牛嘛,确实能抗六级地震。”陈新一边将一些移位或者跌落的东西归位,一边也称赞着当初帮他修建避难所的工程队。
收拾东西并没有耗费陈新太久的时间,将所有东西重新整理好之后,陈新也没了心情和体力去折腾那两台刚收回来的空调外机。
不过将这两台空调外机堆放在原本车库的位置时,陈新看了一眼自己用车库改成的工作间,忽然发现这个地方有点小。
这里只是陈新设计用来停车的地方,虽然现在把车挪走了,但空出来的地方也就大约一个半车位的样子。
摆下一张工作台倒是绰绰有余,但是要再摆点其他东西就显得有些拥挤了,尤其是陈新刚拖了两台空调外机回来,一下子就让这里显得局促了起来。
看着这个显得狭小的地方陈新倒是并没有升级工作间的想法,而是打算升级储藏室。
工作间即便升级,也是向着提升制造、加工能力方向升级,空间和面积虽然会有所提升,想来提升的程度并不会太高。
但现在陈新所需要的恰恰是一个可以放东西的地方,从这一点上来看,升级储藏室要合适的多。
尤其是这两台空调外机只能算开胃小菜,他可是还向特警队也要了物资的。
想到这里,陈新自然也就来到了自己的储藏室门前。
陈新的储藏室其实面积并不大,设计的时候只留了十平米的空间。
房间里靠墙放着六个简易的铁架子,上面摆满了陈新最初储存的各种食物,以及这几个月来从特警队以及莫卿妍那里换来的物资。
除了这些之外,最占地方的则是那台他从莫卿妍家弄回来的冰柜,里面放着这个月收获的蔬菜以及没吃完的鱼。
原本这里只是作为食物储藏室而存在,自然不需要太大的空间,够把食物都摆进去也就可以了。
但在陈新获得系统之后,储藏室的功能就不仅仅局限于储藏食物了,他通过秦岚从特警队那里换回来的物资也有相当一部分就堆在储藏室的地上,让他有点无处下脚。
而这还是把水泥都堆在外面公共空间墙角的结果。
“看来是要做个分类了,食物一间、物资一间。”看着眼前塞得满满当当的储藏室,陈新挠了挠头。
虽说他不是那种什么东西都舍不得扔,喜欢囤积一大堆东西的仓鼠癌,但看着塞满的储藏室他还是很有一种自豪感和安心感的。
只是这么塞着并不是储存物资的最佳方式,陈新还是打算把食物和其他物资分开储存,同时也把物资进行一下归类。
不过这样的前提是把储藏室再扩建一下,至少分隔出两个空间来。
“狭小的储藏室”
“升级方案一:扩展储藏空间,增加壁挂储藏架,食物存放保质期延长,升级所需生存点800”
“升级方案二:扩展储藏空间,分离物资储藏室,减少物资存放老化几率,升级所需生存点1000”
升级消耗不算大,而且陈新看了一下,两个升级方案都可以把现储藏室的面积扩充50%,只不过方案一依旧是一个储藏室,只是在墙壁上增加了货架,可以把一些东西放到墙上,变向增加了空间利用率。
至于第二个方案则是将原本一个房间的储藏室分隔成一大一小两个房间,小点的靠里作为食物储藏间,大一点的靠外,作为物资储藏室。
看了一眼见两个方案都还不错,消耗的材料也不算多,陈新也就没有多做犹豫,直接选择了两个方案同时升级。
随着物资的消耗和绿光闪过,眼前的储藏室看上去并没有什么变化,但在最里面的墙壁上却多出了一道门,墙壁上也多出了几排用长条形板子做成的架子,原本靠墙放置的铁架也被移动到了储藏室中间,整齐的排列着,同时也多出了两个新的架子。
而这并不是储藏室变化最大的地方,原本放在这里的食物和冰柜已经消失不见,取而代之的是原本放在外面公共空间的水泥和其他物资,全都码放整齐的堆在这里,而之前堆放在地上的钢筋之类的材料则都分门别类的码放在了货架上。
“升级还自带整理仓库的吗?还真是省了我不少事。”看着整理好的各项物资,陈新满意的点了点头。
这实在是省了他不少功夫,毕竟要是只有他一个人要整理仓库的话,那绝对是个大工程,别的不说,光那是十几袋水泥和那堆钢筋想要搬地方就不是件轻松的活。
穿过货架走到储藏室的最里面,打开了新增加的门,展现在陈新面前的是一个新拓展出来的空间。
面积大约只有外面物资储藏室的一半,陈新原本放在外面的冰柜以及食物都被转移到了这里。
伸手略微感受了一下,这间食物储藏室的温度比外面物资储藏室的温度还有低上一些,不过低温也更利于食物的存储,陈新对此倒是十分的满意。
检查了一遍,见所有的食物也都分门别类的放在货架上,他这才满意的关上了门,退出了储藏室。
第113章 地源热泵的制作
储藏室的升级所带来的新增储物空间并没有增大太多,只是多扩展出了五平米的食物储藏室。
不过这比起原本十平米的空间既要摆食物又要摆物资来说还是宽敞了许多,至少陈新不用面对满地的物资没处下脚了。
尤其是墙壁上多出来的货架,在将钢筋和一些小零件摆上去之后,储藏室的地上可谓是干净了很多,除了水泥以外,已经没有什么东西需要放在地上了。
这样一来,便腾出了不少的空间。
至少陈新可以把那两台堆在工作台旁边的空调外机拖进物资储藏室,而不是堆在那里碍事了。
将两台空调外机拖进了储藏室,陈新回到了工作台前,又打开了系统界面。
系统出品的工作台除了可以制造各种设备,并且借助系统加工各种零件之外,其实它还可以用来拆解各种东西。
这当然是工作台本身就具备的功能,只不过借助系统的力量,陈新可以将拆解工作变得更轻松,回收资源也能够做到更高效。
比如他现在坐在工作台前,在系统界面就能够看到那两台已经塞进储藏室里了的空调外机,并且显示是可拆卸回收资源的状态。
显然,在系统的伟力之下,陈新已经可以坐在工作台前,直接拆解储藏室里的东西了。
看着显示为可拆卸状态的空调外机,陈新只是略作迟疑,便点下了拆解,将其中一台拆成了零件。
零件并没有出现在工作台上,而是依旧放在储藏室内。
不过点完了拆解的陈新还是很好奇的再次来到了储藏室,想要看看系统拆解之后的空调外机到底还剩下些什么。
此时的储藏室里,原本被陈新靠墙堆放的空调外机已然少了一台,而旁边架子上原本空置的位置则多出了不少被拆解的零件。
陈新走到架子旁拿起了被拆解下来的零件,辨认出这正是空调外机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的压缩机。
这也是陈新制造地源热泵设备所必须的零件,虽然有系统帮助陈新可以造出地源热泵来,但这些零件他却因为工作台的等级不足而造不出来。
面对这种好像游戏里设置某些零件造不出来,只能靠野外收集或者做任务获取的设定,陈新却并不感到奇怪。
在有现成零件的情况下,通过对管道的改造、零件的拼接,造出一台可用的地源热泵设备并不是什么难事,甚至于只要零件没有问题,就算不借助系统,陈新也能将地源热泵设备组装起来。
然而仅凭现在的工作台上那些工具,想要自己造个压缩机出来,这简直是天方夜谭一样的事情。
虽然空调上用的压缩机看上去只是一大一小两个长罐子接在一起的样子,但是里面的结构却相当复杂。
陈新在成为专职作家开始写网络小说之前,也是做过其他工作的,因为工作关系他也接触过机械制造方面的事情。
他清楚的知道,一台压缩机的制造并不是靠手工作坊就能够搞定的,甚至于这一台压缩机拆成零件交给他,他也未必能够把所有零件原样装回去。
或者说,就算能够装回去,陈新也不确定这台压缩机到底还能不能用。
因为压缩机在工作的时候内部是处在高压状态的,在这种情况下,哪怕只是一丝泄露或者装配不到位的地方,都有可能把压缩机变成炸弹,造成严重后果。
所以这种东西的制造和加工,需要的是真正工业级别的加工制造能力,而不是车库手工作坊。
对于这种情况陈新其实并不在意,他对这种设备零件的需求不高,靠着特警队那边所能够提供的物资,已经足够满足他的需要了。
而且有着系统,实在获取不了的话,陈新也可以通过不断升级工作台和工作间,让其最终可以生产他所需要的零件和设备。
本来已经没什么心思干活的陈新看着被拆解出来的零件,不知怎么的来了兴致,又回到了工作台前,打算将第一台地源热泵制造出来。
地源热泵设备并不像武器柜的工作台上的枪械图纸那样有系统图纸可以参照,凭借系统强大的功能傻瓜式操作。
没有图纸和参照的地源热泵设备需要陈新自己一点一点的进行组装,系统所能够提供的只是一些辅助而已。
就好像陈新之前造制氧机一样,系统最多帮他加工材料、提升零件精度和质量,并不能取代他直接把材料加工成零件。
不过这也难不倒陈新,地源热泵系统虽说结构有些复杂,但在陈新的笔记本上有着相关的结构流程图和线路总图,对照着图纸,陈新还是能够将整个设备组装起来的。
只是虽说能够装起来,陈新所组装出来的东西依旧粗糙。
而且有一点是陈新之前所没有想到的,那就是地源热泵设备在他看到的资料里所使用的的冷媒通常都是水,而不像家用空调所使用的冷媒是化学冷媒。
水是自然界中蒸发潜热最高的一种介质,从液态到气态所携带的热量也是最大的,但对于家用的小型空调来说,使用水作为冷却循环介质的话,却并不适合。
家用空调所使用的冷媒都是体积小、效果快,可以常温汽化、压缩冷凝的化学介质。
至于说使用水作为冷却循环介质的空调并不是没有,大型中央空调或者类似于地源热泵这种需要冷却循环介质携带更多热量的工作场合,水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这其实就像小货车和大卡车的区别,小货车拉得少,但是速度快且灵活,适宜小规模使用;而大卡车拉的多,但体积大速度慢,适宜大规模使用。
不过现在陈新并没有考虑直接把这些设备里残存的冷却介质直接换成水,而是先把设备组装起来再说。
毕竟,这只是家用中央空调的外机,它里面所使用的冷却循环介质依旧是化学介质,这也就导致了它的循环管道其实很小,蒸发器和冷凝器也都是为化学介质所设计,并不适用于水。
如果不是有着系统,陈新就算想这么做也不成,但有了系统,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