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取暖陈新也是一脸的为难,电热取暖是效率最低的方式,但却是最简单快捷的方式,陈新只需要把自己的电暖炉插上电就行了。
至于说烧锅炉也不是不行,锅炉烧水供暖这是一种古老且成熟的技术,相对而言更加的安全稳定,燃烧所产生的二氧化碳还可以供给制氧机进行氧气回收,可以说是相当不错的一种选择。
唯一制约陈新采用这种取暖方式的,也就是燃料的获取了。
想要采取这种方式取暖,陈新可能要和特警队每个月的交易中再加上煤炭了。
换取煤炭对陈新来说并不构成什么问题,煤炭毕竟不是汽油,炎国的煤炭产量也相当的高。
只是这样一来,陈新避难所的画风无可避免的会向着蒸汽朋克的风格靠近。
虽然他个人也挺喜欢蒸汽朋克风格的艺术,但这并不代表他想生活在那样的环境下,因为蒸汽朋克同样也意味着煤烟污染。
当然,现在这个末世环境,也没人来追究你的PM2。5是不是超标了,整个大气层的PM2。5都早就爆表了。
所以搞当然可以搞,但怎么搞是个很大的问题。
陈新小时候的时候,在老家还是见过那种蜂窝煤炉的,这种东西即便是现在在炎国农村都还有广泛的使用。
如果是用蜂窝煤来取暖,陈新觉得这应该是一个可以接受,也效果不错的选择。
而除此之外,之前看到的用浅层地温能取暖的地源热泵系统其实也是非常好的取暖方式,甚至于这套系统都不会增加额外的能耗,对目前能源获取存在问题的陈新而言,简直是再合适不过的取暖方式。
地源热泵技术其实在蓝星早有应用,最早提出于1912年,只是当时能源获取相对便宜,加上当时受限于科技技术,并没有大规模应用。
但在进入新世纪之后,人类的能源问题日益紧张,清洁、高效,且可循环利用的新能源就逐渐成为了人们关注的重点,地源热泵技术对浅层地温能的开发利用,自然也就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以及推广应用。
在炎国的青藏高原地区这项技术已经被应用于当地民众的取暖,只不过技术并不算很成熟,虽然有所应用,但却依旧只限于简单地取暖。
不过这项技术的优点在于其供热效率相当高。
第103章 地源热泵技术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用1kW·h的电量来产生热量,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超过1KW·h的,但如果使用地源热泵技术,却可以用1KW·h的电量带来4KW·h的热量或者冷量。
乍一听这似乎很魔幻,有点民科忽悠人的感觉,但事实上这却是实实在在的科技,而且能够达到这种效率的东西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空调。
在热力学上,能源的转换效率之比叫做能效比COP。
其中电暖炉,也就是直接电加热取暖的能效比最低,大约只有60%,也就是消耗1KW·h的电能,可以产生0。6KW·h的热量。
而除了电加热之外,能源锅炉根据燃料的不同,其能效比也是不同的,其中天然气和燃油锅炉的能效比能够达到0。9,燃煤则只有0。6。
反倒是电热锅炉的能效比相当高,可以达到0。95,也就是所谓的直接用电烤炉,不如用热得快烧开水。
能够达到0。9的能效比,已经是效率非常高了,毕竟能量守恒定律卡在这里,无论如何都是到不了1的。
但空调在制冷的时候,能效比却可以达到3以上。
这并没有违反能量守恒定律,因为空调是使用冷媒将室内的热量搬运到室外,其带动的热量并不由它产生,而是本身就存在的,空调只是将其进行了搬运而已。
事实上在炎国,能效比低于2。6~2。8的空调是根本不被允许上市销售的,而且只有达到3。2以上的才能被称之为真正意义上的空调。
而理解了这一点,地源热泵能够达到4的能效比也就不稀奇了。
至于说空调和地源热泵为什么能够达到这么搞的能效比,则是因为它们都有着包括压缩机、蒸发器、冷凝器、膨胀阀在内的一系列设备,比起锅炉之类的设备要复杂很多。
不过正因为有了一整套复杂的设备,却也带来了相当可观的能量。
用1KW·h的电带来4KW·h的热,这显然是投入>产出的。
看着这个数据,陈新脑海里不由得浮现出了一个想法,他找出一张纸和一根铅笔,打算寻思一下。
“用1KW·h的电带来4KW·h的热,就算只有一半的热量用来取暖都比直接上电暖炉或者电热锅炉来的赚……”陈新随手在纸上乱画着,他并不是要画什么,这只不过是辅助寻思的工具:“如果一半的热量用来供暖,剩下的一半热量回收之后用来发电……”
纸上画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此时陈新脑海里寻思的东西,随着他的寻思,他的脑海里也冒出了一丝灵光!
“就算效率再低,只要能有0。6的能效比,这套系统也能自持运转下去!”陈新用力一拍桌子,整个人都兴奋了起来。
这并不是什么扯淡的永动机,只不过是工业上很常见的余热回收发电,当然陈新回收的余热有点多,多到足以让这套设备形成自持。
想要实现这一点并不困难,因为冷媒在将热量从地层中带上来之后,需要进行蒸发散热释放出大量的热量,在这一过程中无论陈新是准备烧开水还是温差发电,都能够产生足以维持整套系统运转的电力,并且还有足够的热能去进行供暖。
至于说想要实现这套系统需要往地层里打孔什么的,陈新住的可是地下避难所,他头顶上就是两百多米厚的土层,可以约等于地下两百米。
这一点从陈新的避难所在外界气温…34℃的情况下,依旧还能有7℃的温度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果不是通风系统在不断的进行通风换气,造成了一定的热能散失,避难所的温度其实还可以再高一点的。
所以陈新想要利用地温,并不需要太麻烦,只需要把管道埋进地里就行了,甚至直接埋进他的种植温室的土壤里都可以。
虽然这么做很有可能造成种植温室的土层地温降低,影响作物生长。
但陈新完全可以只是在种植温室的土层里搭建这套系统,然后利用系统升级进行重新规划,把管道埋到更深层的地层当中去。
事实上陈新的整个避难所都是被厚厚的钢筋混凝土与隔热保温层所包裹,陈新如果想要把管道埋入真正的地层之中,是要打穿至少40公分厚的钢筋混凝土的。
如果没有系统帮助,陈新会直接放弃这个想法。
而在有了系统之后,陈新所需要做的只是用系统进行升级。
事到如今,陈新已经彻底理解了这个系统的恐怖,虽然只有一个简单地升级功能,没有其他系统那么多种多样的花样和兑换什么的,但是就是这么一个简单的功能,如果用好了简直可以玩出花来。
系统确实不能凭空变出东西来,必须有基本的物品作为基础,但实际上系统的升级依旧非常恐怖。
陈新是写小说的,而小说家都是脖子以上是黑洞的怪物,加上他又喜欢寻思,所以陈新也曾经试图分析过系统升级的原理。
然而得出来的结论是,系统的升级远不是他所想象中的储存了高科技,然后自己一步步升级解锁。
而是更加恐怖的概念升级。
举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如果系统是科技升级,那么如果陈新有一根树棍,那么他可以有选择将这根树棍加工成长矛、棍棒、刀剑或者弓箭,并且在随后的升级中,添加新的材料将其替换,改造的更加先进。
这一切应当是有脉络可寻,有规则可依的,毕竟每一种科技的发展必然是有其前置科技的。
但是系统的升级虽然状似也是如此,实际上却要恐怖的多,因为根据系统附带的信息态概念模糊这个功能,陈新分析得出,系统所谓的升级,是在概念和信息意义上将某一件物体变得更强大。
既然这个高等文明可以修改一件物品所蕴含的信息,让人认为它合理,那自然也可以修改物品所蕴含的信息,让它变得具有更多的概念,而陈新对升级方案的选择,正是赋予概念的过程。
第104章 风雪之灾
系统的功能到底能强大到什么程度,陈新不得而知,他所分析出来的结果也只不过是网文作家脖子以上的黑洞寻思之后的产物。
但这并不妨碍陈新使用这个系统,并且知道怎么使用才能够让系统达到自己的预期想法。
“不过在这之前,还是先做正事吧!”陈新深吸了一口气,合上了自己的笔记本电脑,将吃完的早餐残余收拾干净之后,便来到了电台之前。
昨夜的突然降温对于他这样有着坚实可靠的避难所的人都造成了很大影响,难以想象市区的那些避难所会变成什么样。
尤其是市区的几位群友,陈新可还欠人家六台制氧机呢!这六百点生存点没有收上来之前,陈新可不想他们就这么扑街了。
“呼叫呼叫,这里是作家,昨夜突然降温,大家都没事吧?”打开了电台,尽管现在不是大家约定好的固定通讯时间,但陈新还是进行了呼叫。
“这里是种菜老农,昨晚市区突降暴风雪,气温狂降了三十度,现在只有…35℃,我昨晚直接被冻醒了,温室里的菜有一半都打了霜,损失惨重啊!”最先回应陈新的是李文生,他的声音里充满了心疼,显然昨晚的降温让他的损失很大。
通过李文生的话,陈新了解到了昨晚到底发生了什么,同时也对昨晚突降的这场暴风雪造成的影响有了清晰的认识。
陈新这有着山体的阻挡情况还算好,李文生的避难所可是直接修在他家别墅下面的,在保温和隔热性能上来说,无疑要差的很远。
从李文生的话里陈新可以得知,他家避难所的温度至少已经跌破零度了,不然的话他温室里的菜也不至于打了霜了。
想到这里,陈新不禁为他们感到有些担忧。
私人避难所虽然和官方避难所一样修建在地下,有钱一点的人也能做到像国家修建的官方避难所一样的隔热保温措施,但这无疑是要大大增加成本的。
就像陈新的避难所,他在墙体里就做了一层聚氨酯隔热层,而这也在他当初修建避难所的成本里占据了很大一块。
但这却不是每个人都足够的资金去弄的东西,比如“医生”家,陈新就知道他因为资金问题并没有做聚氨酯隔热层,而是用的泡沫塑料。
李文生比“医生”情况好一点,他用的是超细玻璃棉,而莫卿妍家用的则是和陈新一样的聚氨酯。
泡沫塑料和超细玻璃棉都是飞机座舱和驾驶舱内会用到的隔热保温材料,泡沫塑料的性能虽然也还算不错,但比超细玻璃棉的效果要差上一些,就更不用说和聚氨酯相比了。
至于其他群友家的避难所虽然也都加装了隔热保温材料,但大部分都是和“医生”家一样的泡沫塑料。
这种相对便宜的材料作为隔热保温材料虽然性能一般,可价格却很实惠,对于没有太多资金打造私人避难所的人来说,确实是不错的选择。
只是面对这种一夜降温三十度的暴风雪,泡沫塑料能够起到多大的作用就不得不打一个问号了。
好在随着李文生的出声,其他人也都在听到呼叫之后进行了回复,毕竟暴风雪所带来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