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82章 喂花生米
  陈新要的钢筋、水泥、玻璃和真空泵这些物资在一个星期之后就被送了过来。
  只不过这次来送东西的就只有丁宁一个人,秦岚今天并没有过来。
  带着防毒面具的丁宁从车上跳了下来,冲来迎接她的陈新打着招呼。
  今天的天气实在有些差,因为没有下雨,空气中各种污染物实在太多,不带防毒面具已经无法再户外呼吸。
  “阿新,你要的东西送来了。”戴着防毒面具说话声音不免有些瓮声瓮气,但声音大一点的话,还是能够听得清楚的:“钢筋、水泥,还有你要的玻璃和真空泵,水族箱实在是弄不到,市区以前的花鸟市场只剩一堆碎玻璃了。”
  听到丁宁这么说,陈新也不以为意,冲她点了点头:“没事,大不了我自己加工一下,先把东西弄进去再说。”
  说完,便和丁宁一起搬运着车上的物资。
  因为运来的东西不多,很快两人就将所有的东西都弄进了陈新的避难所。
  “这天可真难熬,不敢想如果没有防毒面具,要怎么在外面生活。”关上了两道三防门,丁宁这才摘下了脸上的防毒面具,长出了一口气。
  “现在外面情况很糟糕吗?”陈新不解的看着丁宁,他这段时间没有出门的需求,所以一直没出门,对外面情况的变化也不是很了解,只是觉得今天天气很恶劣而已。
  丁宁拍了怕身上衣服上刚才落得灰,这才对陈新解释道:“市区周边几个化工厂都爆炸了,尤其是炎国石化的那几个球罐区,阿新你家原来也是化工厂的,你知道那玩意爆炸了是个什么效果。”
  听到丁宁说化工厂的球罐爆炸了,陈新的脸色有些发白,无语的点了点头。
  那东西他当然知道,他父母原来就是化工厂里上班的,对这种东西了解很深。
  简而言之一句话概括,所有的球罐都是国家特级防火单位,一旦爆炸,一个球罐一朵蘑菇云。
  “之前一直在下雨还稍微好一点,空气里粉尘不那么多,但这几天雨停了,而且气温快到零下了,所以呆在外面非常难受。”丁宁见陈新点头,于是继续说了下去。
  事实上现在外界的环境已经不能简单的用难熬来形容了,那已经是不适宜人类生存的绝境了。
  如果没有专业的防护设备和防毒面具,人在外界环境的空气中暴露半个小时就会因为吸入过多有毒有害的气体与粉尘而产生严重的生理反应。
  再加上现在已经接近零度的低温,就算是丁宁这才来,也是全副武装,不仅脸上有防毒面具,身上也是穿上了专门配发的保暖冬装。
  “是吗?那岂不是说外面现在没有幸存者了?”陈新不由得感慨了一句,如果环境像丁宁说的那么恶劣,就算有幸存者也差不多该死绝了。
  然而丁宁却摇了摇头,并不赞同陈新的说法:“活下来的人还是有一些的,之前岚姐和特警队的人就在市区搜索可能的幸存者,还是找到了不少人的。”
  “他们能活下来运气可真好!”陈新越发感慨,感叹这些人的好运气。
  能够在没有坚固避难所的情况下挺过末日降临之后的这一系列灾难,没有一点好运气克不成。
  尤其是他们在天气变得越发恶劣的时候,能够被特警队救助,这运气就更好了。
  不过刚才丁宁话里提到了秦岚,陈新不由的问道:“对了阿岚今天怎么没过来,她有任务吗?”
  “岚姐他们今天去清理市区的避难所,国家配发的第二批制氧设备到了,但还是不够所有的避难所分的,所以市府决定将一部分小型避难所的人口迁到中型避难所里。”这并不算是什么机密信息,所以丁宁也就没有保密。
  陈新顿时了然,不过却也担心的问道:“合并避难所,能住下那么多人吗?”
  “没什么问题,市区六个中型避难所是按容纳两万五千人设计的,扩容之后挤一挤能够容纳三万人,现在基本上都是没住满的。”丁宁摇了摇头表示没有问题,并向陈新解释道:“把这些小避难所里的人迁进去,虽说地方一时有点挤,但总好过在外面缺衣少食,连氧气都不足。”
  对于政府的做法,陈新很能理解,这正是炎国政府的传统,这个国家、这个政府、这个民族,从来都没有抛弃自己同胞的习惯。
  “看来国家还是有准备啊!这样也好,把人都集中在一起,既便于管理,也可以集中资源。”陈新点了点头,对市府的做法很赞同。
  虽说人类内心的幽暗比我们想象的深,这样把人都聚集在一起也会产生许多的问题,但总不可能说因为担心会出现问题而眼睁睁的看着这些人去死。
  “我爸他们也是这么说,虽然人多了问题也多,但总比各个避难所分散开了,有什么事不能及时处理要好。”丁宁并没有告诉陈新,有的小避难所发生了一些让人不忍言的事情。
  那些事情实在是太过挑战人类的承受能力,即便只是想一想丁宁都觉得头皮发麻、后背冰凉。
  至于说那些做出挑战人类道德底线事情的人,一颗花生米是他们最好的归宿。
  这些事情丁宁知道,秦岚知道,甚至喂那些人吃花生米还是秦岚亲手做的,但这些事她们却并没有告诉陈新。
  至于说原因,哪有那么多为什么,硬要说的话也就是她们是警察,而陈新只是老百姓。
  这些陈新自然不知道,但对于有些事情他却能够想得到,于是他对丁宁说道:“现在这种世道,指不定什么时候就有不好的事情发生,阿宁你有时间帮我劝劝龙娘,让她搬去和你住吧。她那……有个什么事,救都难得救。”
  “我知道,我也劝过妍姐,不过她还是舍不得自己的地方。”丁宁作为莫卿妍的好闺蜜,自然不可能没有劝过她:“不过官方的避难所……说实话,也就是安全性好一些,能够衣食无忧了。和你们这些私人避难所比,生活条件差太多了。”
第83章 避难所的对比
  丁宁自己住过莫卿妍的避难所,也见过了陈新的避难所,还被自己老爸抓回了官方的避难所,回到警察局的这些天也见识到了市区的其他各色避难所,对这些避难所在末世之后的生活条件自然有所了解,也有了一个鲜明的对比。
  要说舒适度,那自然是莫卿妍的避难所排名第一。
  建在灾难之前的避难所虽说并不是为了应对这场灾难而设计,但各项生活设施与条件都非常完备,而且经过了莫卿妍多年用心经营,自然住起来舒服。
  但莫卿妍当初修这个地下避难所,主要还是为短期避难设计,计划是以储备物资渡过一到三年左右的时间。
  所以她的避难所在自持能力上可以说是约等于无。
  至于说物资丰沛,却还是官方的避难所。
  虽然是末世,各项物资都变得紧缺而宝贵,但官方避难所在灾前有着国家储备的物资,在灾后也有事先规划好的各项应对措施,再加上国家整体的物资调配与规划,在目前来说官方避难所确实称得上什么都有。
  只是官方避难所考虑的只是怎么让人活下去,至于住的舒不舒服,吃的好不好,已经退居到了次要位置,在所有人都活下来,且有余力的时候才会去考虑这些。
  这就好像冰汽时代里一样,搭个帐篷先让刁民有地方住,然后才会去考虑慢慢的升级房屋,应对严寒。
  而陈新的避难所论舒适度确实不如莫卿妍的避难所,集装箱式房屋埋入山体修成的避难所在住宿条件上来说,并不能算优秀。
  不过在这种末日来说,能有这样的地方住已经是非常幸运的事情了,市区的一些小避难所在防寒上做的不好,里面现在温度虽然说不至于不能住人,但也要穿上棉衣了。
  而且最关键的是陈新的避难所是有种植温室,可以产出食物的。
  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因为只有能够自持的避难所才能够在这样可能持续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恶劣环境下保障幸存者的生存。
  否则的话,单靠物资支撑,在得不到补充的情况下,储备再多的物资又能使用多久呢?
  “阿新,你这里现在靠什么发电?汽油吗?够不够用啊?不够的话回头我让我爸跟你交换物资的时候多换一点给你。”丁宁向陈新询问着,她刚才就想到了这个问题:“你这个避难所什么都好,就是可惜能源成问题,万一油烧完了,你这可就要停电了。”
  想到这里,丁宁也动了心思,于是向陈新说道:“要不我回头跟我爸说说,给你弄一台柴油发电机来吧!柴油比汽油耐储存一些,阿新你也可以用的久一点。”
  “谢谢小丁你的好意了,不过我有后招。”陈新并没有对丁宁说自己打算弄藻类制氧发电和沼气燃料电池的事情。
  这些都是要后面借助系统进行升级,升级之前不好解释,升级之后有系统的信息态模糊也不用解释,所以陈新干脆懒得说。
  至于说丁宁说要帮他弄的柴油发电机,虽然柴油发电机从效率和能耗上来说都要比汽油发电机强,但一方面是这一点点提升对于拥有系统的陈新来说意义并不大,另一方面也是他实在是没有地方再弄一个柴油的储油罐了。
  ————————————————————
  既然丁宁送来了材料,陈新也可以开始着手个莫卿妍做藻类制氧机了。
  比起他之前自己手搓的那一个,陈新给莫卿妍做的这个制氧机,在材料上倒是富裕了很多。
  至少他不用再拿口径不匹配的管道用胶带缠上硬接了,丁宁送来的材料里,各种口径的管子和接头都有。
  不过之前他自己做制氧机的时候,因为材料简单,加上也不需要做的多精细,陈新也就直接拿武器工作台上的工具凑合了。
  现在要给莫卿妍做制氧机,陈新看着丁宁给他弄来的玻璃,想了一下还是要做个工作台。
  毕竟武器工作台上的工具凑合用没问题,但加工玻璃、连接管道与焊接电路这些,还是用专业一些的工作台更合适。
  “还好这次小丁送来的东西不少。”站在储藏室门口,看着里面丁宁送来的各种东西,陈新笑了一下。
  从储藏室里找出了几块板子,钉在一起作为桌子和台面,再在上面摆上工具,一个简易的工作台就算凑出来了。
  这种工作台以前家里装修以及之前修避难所的时候,陈新曾经见搞装修的工人做过。
  三两块板子拼起来就是一张桌子,也是加工工作的台面,十分的简单,但却胜在方便实用。
  只要加装工具和设备,就是一张非常好用的工具台。
  做好之后,陈新也没有过多审视和检查,只是打开系统看了一眼升级材料之后,就花了20点生存点将工作台进行了升级。
  升级之后的工作台登时变了模样,原本只是几块木板钉起来的结构变成了一张更加结实的桌子,台面上也铺上了一层绿色的橡胶垫,台面后面也和武器工作台一样多出了一张挂板。
  只是和武器工作台的挂板不一样的是,工作台的挂板上面挂满了工具,而台面上则干干净净,留出了极大的空间。
  看着眼前的工作台,陈新在工作台前的凳子上坐了下来,试了试台面的手感,光滑平整的台面顿时让陈新有了马上做些什么的冲动。
  不过工作台虽然令人满意,但陈新是在车库里做工作台的,这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