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4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万里海疆冰封,国土全境冻结,原本的边防哨站全都淹没在冰雪中,海军舰艇也都被灾难之前的海啸所冻结,这种情况下我们军方已经无法再对国境线进行巡逻和防护了。
虽然说现在这种环境下也没有什么人可以穿越边境线那至少上百公里才能看到人烟的雪原,但国家边境是不容疏忽的,即便没有这样的需求,我们仍旧需要维护边境巡逻。
尤其是在海上,欧洲方面外星生物是从地中海入侵的,这或许和当初陨石坠落的地点有关,但谁也不能排除这些外星生物的入侵和水有关,所以军方目前正在想办法重启海上巡逻和边境巡逻。
但是陈院士你知道的,环境太糟糕了,即便有动力装甲、外骨骼防护服这样的装备,我们的战士也很难在如今的环境下进行野外巡逻。
如果是之前整个蓝星都笼罩在黑夜下,那或许还没有什么太大的问题,但现在随着我国环境的变化,尤其是我们重新有了阳光,肯定周边国家是会对我国领土产生觊觎的。
即便环境并没有改变多少,但生活在阳光下和生活在黑夜里,是完全不同的两种生存状态,这些周边国家是绝不可能放过可以生活在阳光下的机会的,所以我们必须加强对边境的防御!”
军官的这番话,让陈新理解了他的想法。
他了然的点了一下头,接过了军官的话茬继续说道:“但是现在环境恶劣不提,我们还需要和外星生物进行战斗,这牵扯了国家和你们军方大部分的力量和精力,让军方派不出更多的人手去维持边境巡逻和国境线,更不用说一无所有的海上防御。
这种时候我拿出了移动基地和陆上航母,你们恐怕之前就在计划用移动基地来重新构建国境线防御,只是那个时候军方还有余力去应对,对移动基地的需求并不是特别大,所以你们打算慢慢来。
但是现在一方面要和外星生物开战,一方面我国恢复了阳光,对境外势力的吸引力变得增强了许多,在这样的情况下军方对国境线防御的需求也变得强烈起来了。
所以你们希望能够有一种移动的哨站,可以驻扎在某一点,同时辐射周边大范围的地区,自身也有一定的战斗能力,可以发现敌人的入侵,并且在遭遇敌人进攻之后也能够抵挡一段时间或者迟滞敌人的进攻以便给大部队的调动争取时间,我说的没错吧?”
“差不多就是这个意思了,本来我们只是想要一个移动基地,但是现在陈院士你拿出了3D打印技术,这个东西很有用啊!”军方代表此时看向了一旁的3D打印设备,显得十分的兴奋,向陈新说道:“有了这个,我们战士即便是驻扎在荒无人烟的地方,也可以得到足够充足的后勤保障,只要录入足够的图纸,他们自己就可以建造起一片驻地!
这样一来,只要他们在自己周围建立起三五个据点,然后以移动基地进行游走,就足以保证很大一片地区的实际控制,这对于现在的国家来说,是非常有用的!”
和军方代表的这一番交谈,让陈新了解了他们的需求。
这对于陈新来说不是什么难以做到的事情,而且军方代表所提出来的要求也是目前国家所迫切需要的。
所以陈新对此并没有什么推辞,只是对军方代表说道:“你们需要更小型的移动基地,这没有问题。不过我需要你们给出更详细一点的要求,比如说需要承载多少人,需要负担多少人的给养,同时需要多久的自持能力,还有需要配备哪些装备……
这些问题都需要你们来确认,你们将这些要求都确认好了给我,我再根据你们的要求来设计东西。
这事不麻烦,移动基地这种东西,小的比大的好弄,现在还是先把陆上航母,还有支援欧洲战场的事情先解决吧。”
军方代表听到陈新这么说,也没有反对,点了点头便离开了。
第721章 陆上护卫舰队
陆上航母的整备进行的很快,被军方调拨而来的人员也很快掌握了这艘巨大的陆上航母的驾驶方法。
不过掌握驾驶方法,并不意味着形成战斗力。
他们现在仅仅只是能把这艘巨大的陆上航母开起来,距离能够开着它去打仗,发挥出它全部的性能和战斗力,还有着很长一段距离。
但支援欧洲战场的计划却迫使他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去适应和掌握这艘陆上航母。
尤其是陈新在他们初步掌握了陆上航母的操作之后,便再次进行了升级,将原定的反重力装置安装了上去。
这下子顿时让原本已经初步掌握陆上航母驾驶方法的船员感到十分的难受,毕竟你好不容易加班加点花时间掌握了一门技术,结果第二天技术就升级换代,需要重头再来,这换谁都会觉得很难受的。
但这些军人却没有任何的抱怨,反而更加认真和投入的重新掌握着升级之后陆上航母的相关操作技术。
这一方面是来自于他们作为军人的使命感和荣誉感,另一方面也是作为这艘陆上航母的舰长的功劳。
作为舰长,他已经从陈新这里了解到了他的安排,对于安装反重力设备的事情也有所预料,所以之前便已经做了准备。
所以这些船员才能够及时的调整自己的状态,并且迅速的重新投入到工作当中去。
不过作为一位前海军军官,对于这艘陆上航母虽然各个方面都很满意,但在某些方面,这位军官仍旧有不满意的地方。
为此他专门找到了陈新,向他提出了自己觉得不满意的地方。
“陈院士,陆上航母是条好船没错,武力也很强大,但是只有一条船是不是太单薄了?伴随的舰队呢?”这是舰长对陆上航母最不满的地方,也是感到最不理解的地方。
作为海军的军官,在舰长的印象里,海军小船不说,大舰出动的时候从来都不是一条船。
尤其是作为舰队核心的航母,每次出航那都是要带着整个航母编队作为护卫的。
虽然有人吹嘘航母自身的抗打击能力和生存能力很强,还拿当年吃过几次核爆没沉的航母说事,但事实上真正了解航母的人都知道,航母本身是脆弱的。
它的强大依赖于舰载机和它的护航编队。
单纯的一艘航母,只需要一艘潜艇就能够击沉,甚至一艘鱼雷艇抵近都能够把一艘巨大的航母送入海底。
所以各国在使用航母的时候,都会为航母配备庞大的护卫舰队。
但是陆上航母显然没有,不光是没有护卫舰队,甚至连护卫都没有。
当然,这主要也还是陆上航母并不是真正的航母,想要组建护卫舰队既没有先例可寻,也没有经验可以参考。
毕竟陆地上开航母,和在海里开航母,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不过当舰长向陈新提出这个问题的时候,他自然也将这件事情重视了起来。
只是这件事显然不是可以一蹴而就的事情,纵使陈新有着系统帮忙,想要打造一支能够匹配陆上航母的护航舰队也绝非一件易事。
所以面对舰长的要求,陈新也只能暂时先答应会考虑这件事,而无法给出他一个承诺。
“关于护卫舰队的事情我暂时也没办法帮你解决,就算我能够完成护卫舰艇的设计,以国家目前的形式,想要打造这样一支舰队也是不太可能在短时间内完成的。”陈新向舰长解释着,这也是实情,毕竟就算有系统他也不可能无中生有。
不过陈新还是向舰长安慰道:“你也不用太担心这件事,你的船上有3D打印设备,等你们进入欧洲之后,可以向欧洲各国要求物资,打着给他们生产装备的旗号,占据一个矿区。
然后可以用3D打印设备制造更多的移动基地和坦克,用移动基地和坦克来构建陆上防御体系,虽然比不上你们海军以前的大舰队,这也还是能顶用的。”
陈新这话也不算只是安慰,毕竟3D打印设备确实可以做到这一点。
没有舰队?不是问题,只要你一路走一路挖,挖到矿石就精炼成原材料,然后用3D打印设备来打印,只要矿管够,对于3D打印设备来说要多少舰队都没问题。
所以在听到陈新给出的这种说法之后,舰长也只能无奈的离开,毕竟现在的局势就是如此,国家也确实不可能给他造一整个舰队。
只是在舰长离开之后,陈新却并没有放弃考虑这件事情。
就像舰长说的那样,航母确实是需要舰队来配合才能够发挥出最大的作用。
而且就算暂时不能建造护卫舰队,思考一下陆地护卫舰该怎么设计总费不了什么资源。
和海上的航母相比,陆上航母其实并没有太大本质上的差别,只是陈新在设计陆上航母的时候更强调了它的打击力量,可以发射更多的导弹,同时不能像海上航母那样把飞行甲板造的那么大。
这也就导致在护卫舰的设计和考量上来说,陆上和海上其实差距不大。
现代战争已经不流行大炮巨舰,当年联邦造军舰恨不得用塑料,号称世界最先进的驱逐舰更是使用了碳纤维作为材料。
但是这样造船成本高昂到联邦那样的世界第一经济体都承受不住,而且对于陆地来说,一定量的防御力还是必要的,至少不能被民船撞一下整个船舷就跟纸一样被撕碎。
毕竟陆地上要面对的问题和攻击远比海上来得多。
海上你不可能让一队蛙人潜水过去在船底装炸弹炸军舰,但在陆地上,让一队特种兵在移动基地或者陆上航母的前进路线上埋点地雷炸药什么的,简直不要太容易。
所以防御是必须要点的,而且还要有一定的清障能力,可以为陆上航母开辟前进道路,同时还要兼具火力平台的打击能力。
简而言之,陆上航母需要的护卫舰至少要有抵挡步兵进攻的防御力和火力,同时也能够配合陆上航母,进行伴随行动……
而要实现这些目的,这样一艘陆上护卫舰的设计需要考虑的东西就太多了,陈新也不得不求助于其他人。
第722章 设计思路的争执
关于陆上航母护卫舰的设计,陈新找来了陆军和海军两方面的武器专家。
陆上航母当然属于陆地上的载具,该怎么设计护卫舰的防御,又该使用那些武器来进行战斗,陆军的武器专家无疑是最有发言权的。
但是这种大型武器平台在陆军来说,还是从未有过的,即便有着移动基地作为参考,也还是需要海军方面的武器专家来提供一些宝贵经验。
毕竟比起陆军来说,海军才是玩这种大家伙的老行家。
“像这样的陆地护卫舰,我建议不要设计的太大。”首先发表意见的是海军的武器专家,他对陈新说道:“作为护卫舰,它存在的主要意义是用来保护陆上航母,因此一切都应该围绕这个目的来进行。
海军以前的船做得那么大,这是根据实际需要来的,远洋航行对船体大小是有要求的,做小了不行。
毕竟海上风浪那么大,船体小了抗风浪能力也就小了,一个浪过来,整艘船都被抛起来了,那还谈什么作战。
但是你这是在陆地上用的,那能够搭载足够的防御武器就行了,不需要考虑远洋航行自持,不需要做得那么大。”
听着海军武器专家的话,陈新还在微微点头,觉得人家说的有道理的时候,一旁陆军的武器专家却不乐意了:“什么叫我们陆军不需要造的那么大,合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