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3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虽然靠着流血牺牲也能够赢得战争,但能够用装备代替人命去消耗,同样换取胜利,谁又会不愿意呢?
第673章 量产与特装
军方要求的搭载超载模式的量产泰坦对于陈新来说并不难完成,只需要对之前已经基本完成的新型号泰坦的设计图做一些修改,调整一些参数,将超载模式加入到新型号泰坦上就可以了。
换成别人可能对此还比较难在短时间内完成,毕竟超载模式对机体本身是一个巨大的影响,机体从结构设计到材料选择都要做出调整才行。
虽说是在已有的图纸上修改,但工作量可并不比重新设计一份新图纸来的小,甚至可以说这就是重新设计一份图纸。
不过对于陈新来说,在新泰坦上加超载模式,也只不过是对着图纸升级一次的事情而已。
当然,陈新为了稳妥起见,在图纸修改好之后,也交给了研究部门去复核,并不是直接就拿去生产了。
这东西虽然说以系统升级的结果来看,不会有什么大问题,但还是稳妥一点,让其他人再过一遍更保险一些,说不定自己手下就有惊才绝艳的人物,能够做出什么让人眼前一亮的修改来呢?
至于说答应军方的特装机,这个就简单多了,到时候拉一批量产机,直接升级改造就是了。
事实上如果不是特装机的出产必须他过一道手,用系统升级来实现,以常规生产技术连最初的白龙都复制不出来,陈新早就把所有的泰坦全都升级成白龙这种档次的机体,在战场上平推了。
升级一台特装机泰坦虽然成本很高,但对于现在的陈新来说,拉个几百台特装机他还是承受得住的。
但是很遗憾,别说几百台特装机了,就是几百台泰坦现在都只是勉强在挤牙膏一样挤出来,想要拉几百台特装机在战场上平推基本没戏。
不过现在既然军方打算组建由特装机组成的小队,这多少在战场上还是能起到积极作用的。
陈新对此也很上心,之前几次动用白龙,都是他自己亲自上,这只能说是没有办法的办法,毕竟他也不是什么战士,真这么拼命他自己也发憷。
这并非是说他非要自己开着白龙上战场,去显摆什么,而是白龙、朱鸾和鹿蜀这都是当初他为了好玩,也是为了验证技术而做出来的特装机,本身在操作上和普通泰坦有着很大不同。
加之陈新也不希望自己的东西拿给别人用,这才没有让其他驾驶员驾驶这三台机体。
而现在军方组建了装备特装机的精锐小队,这无疑也让陈新可以不用再上前线了,有什么需要出动高端战力的任务,可以交给这支精锐小队去完成。
甚至如果效果好的话,之后还可以组建第二支、第三支精锐队伍。
至于说打造精锐小队的特装机所需要的资源,这对于陈新来说其实属于次要需要考虑的内容,手握系统的他虽然没有办法量产特装机,但打造几台特装机对于他来说还是不费什么事的。
倒不是说陈新没有办法量产特装机,而是量产特装机投入太大,需要改造整个生产流程所涉及到的方方面面,基本上相当于升级整个国家工业体系,这既不是一时半会能弄得完的事,也不是眼下最关键的事情。
纵观整个人类的战争史,其实就可以看得出来,军队真正需要的是可靠、耐用、便于量产和维护的装备,至于说装备是否先进,那是在满足了前面几项要求之后才应该去考虑的问题。
先进的技术装备当然好,但如果不利于维护,无法大规模量产,只能小批量装备,那这件装备在战场上能够发挥的作用也就相当有限。
这一点,从世界上卖的最多的枪是AK47就能够看得出来了。
虽然有人刻意贬低AK47,说这把枪其实质量并不好,是当年苏维亚在AK47上投入了大量资源才让这把枪变得这么经典,但无可否认的是,AK47确实是一款相当皮实耐用的枪。
无论是沙漠、沼泽、雪原还是热带雨林,就算枪管里进沙子、泥水、冰雪,都不会影响AK47的使用,而且就连非洲那些没上过学的黑叔叔都能自己造,可谓是相当的便于生产和维护了。
而这也缔造了AK47在国际上的盛名与地位,成为了杀死人类最多的武器。
通过AK47的例子便可以看出来,在出现科技代差之前,装备最重要的还是前面说过的易于维护、可靠耐用,以及便于量产。
所以特装机的泰坦虽好,但军方真正需要的不是那几台特装机,而是能够大规模量产,装备全军的通用型。
因此,陈新并没有将精力花在如何量产特装机上,反而花费了更多的力气在新型号的量产通用型泰坦上。
不仅改进了设计,让其更加便于生产,也优化了结构,精简了零件,让其更加容易维护,同时也增加了机体的耐用性。
与此同时,陈新还将泰坦的生产工艺流程制定出了标准规范,生产线也做了调整和优化设计,让国家在其他地方建立新的泰坦生产工厂,并且将相关的技术和设计图纸都给了几家主要的军工厂,让他们能够尽快改造生产线,用以生产泰坦。
在这样一番努力之下,按照陈新的估计,接下来泰坦的产量会有一个质的提升,他这里可以一个星期二十台,其他地方加起来,一个星期生产一百台应该不是什么问题。
固然这可能还需要不少时间才能让生产效率提升到这个地步,但终归是可以解决泰坦大规模装备的问题了。
只要军方获得了大量的泰坦,相信在稳住战局之后,就可以开始计划反攻了。
而想到反攻,陈新更担心的还是那些深藏在地下,迄今为止都未曾露面的外星生物的上级个体,现在这些子体只不过是炮灰,就连母体都只是外星生物的繁育机器与下级节点,上级节点人类到现在为止还一个都没见着,到时候真的进入反攻阶段,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事情。
第674章 外星生物的进食
生物实验室内,三只被抓回来的战斗子体的活体样本被关在之前陈新提供的特制笼子里,周围一群生物学家正在对它们进行着各项研究。
笼子里的三只战斗子体显得有些萎靡不振,这并非是因为试验做的太多让它们透支了,而是自从抓回来之后,生物学家尝试了各种方法,却没有找到这些战斗子体的食物,以至于到现在为止它们也没有吃过任何的东西。
对于生物学家来说,这当然是非常坏的消息。
这三只战斗子体可是费了很大功夫才抓回来的,要是就这么饿死了那显然是一个极大地损失。
更惨的是如果他们什么都没研究出来,不说为了抓捕这三只战斗子体付出了很大代价的军方和陈新,就是他们自己都会想要掐死自己。
但是遗憾的是,这三只战斗子体确实没有吃过任何东西,即便他们搞来了所有能够搞来的食物,都无法吸引到这三只战斗子体的关注。
因此当陈新来检查他们的研究进度的时候,所面对的除了这三只被饿的萎靡不振的战斗子体之外,还有来自生物学家的求助。
“嘶,你们这可是给我出了一个难题啊!”面对这个问题,陈新也感到很是棘手:“这种外星生物,我咋晓得它们吃什么啊!这种生物到底吃不吃地球上的东西都是个问号。”
这并非说是陈新推脱,而是他真的想不到什么好办法。
如果说生物学家们想要的是什么更好的研究仪器,想要对外星生物进行更细致的分析什么的,那对于陈新来说就只是一句话的事情。
但这种要搞清楚它们到底吃什么的问题,这就太难为陈新了。
然而面对陈新的抱怨,生物学家们也只能一脸苦涩的说道:“我们也是实在没办法了才只能病急乱投医向陈院士你求助了,再这么下去,这几头珍贵的活体样本就真的只能饿死了。”
听到生物学家们这么说,陈新也只能挠了挠头,硬着头皮上了。
他走到关押着三只活体样本的容器前,仔细的观察了一下这三只活体样本,这才对生物学家问道:“你们收集过它们的粪便吗?不是可以通过对粪便的成分进行分析,可以判断出吃过什么东西吗?”
“我们也想到了这一点,但是这些外星生物根本没有拍谢过,它们身上甚至没有排泄孔和泄殖腔,就连我们之前对尸体的解剖,也没有发现它们的身体里存在排泄器官,而只有消化器官,就好像它们只吃不拉一样。”生物学家说到这里,脸上的表情简直就像是被人开了个天大的玩笑一样。
然而陈新听到生物学家这么说,却有了不一样的想法,向他问道:“如果有一种食物,吃下去之后能够被它们的胃部彻底消化,那是不是意味着就不用排泄了?”
“理论上是这样,但是这不符合生物进化论啊!生物进化不可能将整个消化器官进化成这样一种闭环,自然界也不存在这样可以完全消化吸收,不用排泄的食物啊!”虽然觉得陈新提出的假设有一定的可能,但生物学家显然觉得这还是很不可能。
但陈新却摇了摇头,向生物学家说道:“外星生物本身是一个族群,这些子体都是由母体繁育的,如果子体一开始就不需要消化,那么随着时间的慢慢推移,是有可能让它们蜕化掉排泄功能的。”
“这……理论上确实有可能,但这未免……”生物学家不由得摇了摇头,虽然说自然界千奇百怪,各种可能都有,但这就算是外星生物,也未免太过夸张了。
不过陈新却对此没有什么额外的想法,只是对一旁的研究人员问道:“我们之前弄回来的母体尸体还保存完好吗?弄一些母体的体液来,看看它们吃不吃。”
听到陈新这么说,一旁的生物学家自然也没有阻止,他们联想到了哺乳动物在幼年时期,是靠母体分泌的**来存活的。
以人类新生儿为例,在新生儿成长到三到五个月之后,随着肠道功能的完善,消化能力增强,如果只喝母乳的话,是会很长时间才会排泄一次的。
而以这种外星生物来看,它们显然已经成长完全,消化功能完善,如果陈新的判断是正确的,那确实可能存在不需要排泄的可能。
但生物学家还是感到不可思议,颇为感慨的说道:“这到底是怎么进化出来的?自然进化再怎么神奇,也不至于说进化出这种东西来吧?”
然而面对生物学家的感叹,陈新却摇了摇头,带着不确定的说道:“这种生物恐怕不一定是自然进化出来的,有可能是被引导或者干涉出来的。”
“引导、干涉?陈院士你难道怀疑这是外星人的生物兵器?”生物学家显然想到了某种科幻小说中的常用桥段。
“有可能,但更大的可能是这个族群存在着高智慧的上级个体,可以引导可控制下级个体的繁育和进化,如果是集群意识或者类似于虫群那样的存在,它们是有可能在进化过程中逐渐分化成这个样子的。”陈新的脑洞显然要更大一些,他想生物学家提出了自己的猜测:“假设如果蚂蚁这样的生物能够不断的进化,进化出了高等智慧,以蚁后对蚁群的控制,它们真的不能控制工蚁的进化和繁殖吗?”
“这……”生物学家并未设想过这样的可能,但在认真分析了一番之后,这些生物学家们也不得不点了点头肯定的回答道:“确实有可能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