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35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陈新当然看出莫卿妍想要养宠物的想法,毕竟她在灾难之前就一直很想养一只猫。
只是一方面是她因为经营店铺的关系没有时间去饲养一只猫,另一方面也是因为她曾经尝试过一次,结果碰到黑心商家导致送来的小猫没有两个月就去世了,这给莫卿妍留下了很大的心理阴影。
这也就造成了莫卿妍一方面很想养猫,但另一方面却又不敢轻易养猫,怕遇到当初同样的情况。
而在灾难之后,想要饲养宠物就更不可能了,人都不一定吃的饱,哪有多余的食物去养猫呢?
不过对于现在的陈新来说,他倒是觉得自己可以满足莫卿妍的这个愿望。
通过实验室的手段,培育一只猫送给她做宠物,并不是什么很费功夫的事情。
而且陈新也在认真考虑,是否要在穹顶城市开放宠物饲养的问题。
只是陈新到底对这方面不是很懂,他决定去请教一下更懂行一些的专家。
“李教授,您身体怎么样了?有没有好一些?您可要好好保重身体啊!”陈新来到科研中心的疗养区,看望了正在接受治疗的李教授。
其实李教授的情况并不严重,只是人老了确实精力不济,加上身体确实变差和老化了,一点小病也可能发展成大毛病。
所以即便李教授自己表示一点小毛病不需要兴师动众,唐棠还是不敢怠慢的安排了医生和最好的疗养病房,让李教授好好修养。
李教授看到陈新也很是高兴,和他简单的寒暄两句,便问起了工作上的事情。
“工作上的事情您不用担心,唐主任会处理好的,而且您的学生不也都是您一手培养出来的吗?您还信不过他们?”陈新向李教授解说了一下最近科研中心工作上的事情,便宽慰起了老教授。
面对陈新的安慰,李教授笑了笑道:“我那些学生我了解,虽然都是好样的,但还是经验不足,需要我这个老头子给他们把把关。这也算是我这个老头子的一点固执吧,对这些年轻人总是不放心,也是老头子的老毛病了,总是闲不住,还爱担心这担心那的。”
尽管李教授口中的年轻人其实都已经是四五十岁的中年人了,但在李教授眼里他们依旧还是当年的那些听他讲课的学生。
对于李教授这样的态度,陈新也不好多说什么,只能继续宽慰了李教授几句之后,这才说起了自己来的主要目的。
“教授,国家目前正准备建设穹顶城市,需要在城市中构建生态体系,目前科研中心这边正在组织对动植物的培育,您觉得这方面主要需要哪些动物呢?”陈新虚心向李教授请教着。
听到陈新的问题,李教授脸上原本乐呵呵的表情顿时变得认真起来,他在认真思考了一下之后这才回答道:“这个问题不好回答啊!在灾难之前城市环境下的动物主要为城市发展过程中残存下来的野生动物,主要以老鼠等小动物、昆虫和鸟类为主,大型野生动物在城市里是绝迹了的。
除此之外就是人工驯养和引进的动物,这些共同组成了城市环境下的野生动物种群,但它们也只是整个生态体系的一部分。
像是河里的鱼虾、青蛙、浮游生物、微生物,甚至是包括生活在城市里的人类自身,其实都可以纳入到整个生态体系中动物的类群之中。”
李教授的话让陈新不由得挑起了眉毛,同时也赶忙拿出了一个本子,记录下了李教授所说的话。
看到陈新拿出了本子记录,李教授也调整了一下自己的思路,更认真的讲道:“以一座城市来看的话,城市的生态体系中的动物和植物两大类群是要联系起来看的,比如说你在城区搞绿化,就要考虑到投放的动物和你所使用的绿化植物之间是否存在关系。
如果你投放的动物不能食用这种植物,又或者食用之后会产生中毒反应等等,这些都是需要考虑到的问题。
所以需要将它们综合起来看,搭建一个稳定的食物链和供求关系,让这个生态体系下的每一种动植物都能够参与到生态循环当中来,使得它们当中的每一个成员即使消费者也是生产者。
打个比方,你要投放鸟类,那作为生态体系当中的消费者,鸟类所需要的食物主要是昆虫,那你就要投放昆虫,以满足鸟类的消费需要,而鸟类本身也是生产者,它们的尸体、粪便是可以回馈给整个生态环境的。
而昆虫则主要以植物为食,虽然过去我们对于各种昆虫一直都是尽可能的治理、灭杀,这其实对生态循环来说,并不是一件好事,所以在这个方面我建议小陈同志你多注意,还是尽可能的以控制为主,食物链上缺了哪一环都是不行的。”
听到李教授这么说,陈新也更加觉得这件事需要慎重,于是点了点头,将李教授的这番话记录下来,并且着重做了标记。
而在聊过了这个话题之后,陈新也向李教授问道:“那教授你觉得在未来建成的穹顶城市里开放宠物饲养合适吗?”
“这个问题如果你是从生态环境的角度来问我的话,我只能说宠物也算得上是城市生态环境的一员,虽然对城市生态环境影响不算太大,但如果一座城市存在宠物,也还是需要认真考虑它们所带来的影响的。”说到这里,李教授似乎有些精力不济,看上去显得有些疲倦了。
陈新见状没有再说下去,只是对李教授说了一些好好休息之类的客套话之后便告辞离开了。
通过和李教授的一番交谈,陈新明白生态环境的构建确实不是说单纯的添加一些物种,人为的把它们凑到一起就可以的。
想要构建一个平衡的生态系统,需要考虑整个系统中每一个物种与其他物种之间的关系,以求达到所有物种都能共存,才是最理想的状态。
所以这件事还是交给更专业的人士去研究,在他们得出一个可行方案,并且验证这个方案可行之前,还是不要乱来比较好。
第625章 失败的实验
一座穹顶城市内,漫天飞舞的都是昆虫,它们不断啃食着栽种的植物的叶片,让原本充满生机的环境变得残破和荒芜。
大量的昆虫肆虐,就算是其他动物也无力抵挡如此可怕的灾难,街道上到处都是倒毙的小动物,而它们的尸体同样遭受了昆虫的啃食,甚至成为了孵化新的昆虫的温床。
“又失败了啊!”看到这一幕的陈新不由得长叹了一口气,而他身边和他一起看到这一幕的研究人员更是变得十分的沮丧。
“果然想要人工构建出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太难了!”一名研究员不由得有些自暴自弃,几乎失去了继续下去的信心。
这是他们第十七次失败了,虽然这一次整个生态系统坚持的比之前他们做过的任何一次测试都久,但最终整个生态系统还是因为鸟类的逐渐死亡和昆虫几乎成指数级的繁殖数量而导致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而在这之前,他们做过的十六次尝试也同样以失败告终。
第一次因为没有控制好植物的种类导致昆虫食用了植物叶片之后产生毒素毒死了鸟类、鸟类的尸体又导致其他动物间接中毒,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第二次虽然注意到了植物种类的问题,但城市里的鸟类因为宠物猫的猎杀而数量失衡,最终你还是导致昆虫泛滥成灾,整个生态系统崩溃。
第三次是鸟类数量激增,吃光了所有的昆虫;第四次是放入了猎食性的鸟类意图维护平衡结果导致普通鸟类因为领地问题被猎杀一空;第五次……
陈新翻看着实验记录,已经不想去回想之前究竟都是怎么失败的了。
在目前全部的十七次试验中,他们坚持最短的生态系统只坚持了七个月,而最长的就是这一次,虽然一共维持了十年,但最终还是崩溃了。
“问题到底出在哪里了?我们已经充分考虑了整个食物链上所有的动物的需求和产出,为什么还是会崩溃呢?”一名研究员不甘的质问着,似乎是在质问其他人,同样也是在质问自己。
面对这个问题,陈新很是无奈的叹气道:“生态平衡本身就非常的脆弱,任何一点变量都有可能轻易打破原有的平衡,想要形成一个稳定的结构对于自然界来说也是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形成稳定的共存关系的。
我们现在这种想要通过人为的将几种生物撮合到一起,构建出一个平衡稳定的生态系统的想法……实在是太理想主义了。”
虽然陈新并不觉得这是做不到的,但是在失败了这么多次之后,即便是他也必须承认,真正稳定的生态环境远不是添加几种生物就能够构成的。
或许某两种生物之间确实存在着天敌的关系,但种群数量、环境承载能力以及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往往会导致结果并不如预期当中的那么理想,理论结果和实际结果之间往往可能只是某一点变量的不同,就会导致天差地别的差异。
“是不是我们的思路错了?”虽然连续十七次的失败让大家都很沮丧,但仍旧有研究员提出了新的想法:“我们之前的每一次试验都是把动物一次性的投放进去,结果因为繁殖速度的不同,导致种群之间发展速度不一样,结果不能构成一个平衡的生态体系,导致每次生态体系都很快陷入崩溃。
这一次我们尝试了将物种的种群繁殖到一定规模再分批投放,整个生态体系十年才崩溃,坚持的比之前的每一次都久,所以我们是不是该调整一下思路?”
“你这话有道理,生态平衡应该是一种动态的平衡,不同种群之间的数量应该是存在一定弹性,让整个生态体系有一定的容错率和自动校正的功能的,我们或许确实应该转变一下思路了。”陈新听了这名研究员的话,也不由赞同的点了点头。
他们之前的实验主要还是借助李教授研究生态农业体系时的成功经验,将几种存在共存关系的动植物按照食物链上的消费与供给关系进行组合,以为可以构建出一个平衡的生态体系。
但是很显然,生态体系并不是这样简单地几种物种组合就可以构成的。
尤其是环境因素的变化,对于物种的生态都是会造成影响的,而不同物种之间也存在着相互影响的关系。
在这样的情况下,其实影响最终生态平衡的变量是相当多的,虽然陈新这里可以模拟出来各种环境变量所带来的影响,但却没法计算出一个正确答案。
或者说有正确答案,但是他们提供的条件还不够充足,以至于无法计算出最优解。
面对眼前这样的局面和连续十七次的实验失败,转换思路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说起来我们好像忽略了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啊!”此时一名研究员正在尝试将刚才的测试进行复盘,只是看着复盘结果,他忽然发现了一个盲点。
听到这名研究员这么说,陈新顿时好奇的看向了他:“你发现了什么?”
“我们所需要构建的是一个城市生态体系吧?可是到目前为止,我们好像一直都没有将城市作为一个变量代入到整个生态体系里啊!而且一直以来我们所模拟的都只有动植物的生态,没有计算人类自身的存在。”这名研究员大声的说着自己的发现。
“话是这么说没错,可是我们在忽略了城市和人类活动的情况下都无法构建出一个稳定的生态体系,要是再加入人类活动和城市作为影响变量的话,这恐怕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