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3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此时队长也不禁庆幸,他们是在营地搭建到一半的时候就遇到了雪崩,大家有时间去拿起背包,展开应急生存舱来避险的同时可以把自己的背包带上。
要是他们营地都搭建好了,大家都把身上携带的物资和外骨骼卸下来了,准备休息了再遭遇雪崩,那他们此时的情况可就要糟糕太多了。
现在他们只是相当于遇到了一点小麻烦,只要安心待到明天早上,就可以一边想办法自救,一边等待救援了。
而眼下他们要做的事情就是赶紧填饱自己的肚子,然后好好休息一晚上。
第611章 救援完成
经过了一夜的休息之后,考察队的队员都陆续的苏醒过来。
应急生存舱的内部空间十分的狭小,人呆在里面的时候,只能蜷缩着身体,就连腿都很难伸直,身形稍微高大一点可能整个人都要受到挤压。
在这样狭小的空间蜷缩一晚上可以说是非常难受的一件事情。
这也导致了当所有人醒来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揉捏自己因为蜷缩了一晚上而感到分外难受的身体。
但是呆在应急生存舱里过一晚上虽然难受,却总好过直接暴露在外面寒冷的雪地里冻一晚上要来的好很多,因此倒是也没有什么抱怨的情绪。
醒来之后的考察队的队员们在通讯频道里互相报了平安,确认没有人有问题或者失联,伤者经过包扎休息了一夜也已经没有什么大碍之后,大家这才准备进行自救。
因为雪崩的冲击,应急生存舱当时很是翻滚了一阵,这也就导致入口的朝向变得五花八门。
有的朝上,有的朝下,有的在背后,有的在屁股底下,虽然说大家都能理解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能够活下来已经是万幸,但这样的局面还是为考察队员们的自救带来了不小的麻烦。
不过好在大家都有着外骨骼辅助,加上各自携带的背包里也有应对的求生工具,在废了不少力气之后,总算所有的考察队成员都顺利的将自己从积雪下面挖了出来。
因为大家一开始都在一起,虽然之后被雪崩冲散,但靠着身上携带的定位器和通讯器,并没有人走失或者走散。
“队长,我刚清点了一下物资,我们携带的帐篷和主要的仪器设备都被雪崩冲没了,现在只剩下大家随身携带的背包和一点随身物资。”一名队员神情沮丧的向队长汇报着,虽然遭遇雪崩能够活下来已是万幸,但损失了大量的物资,无疑意味着他们这次的考察任务失败了。
队长听到这话脸上的表情也变得难看起来,帐篷和物资的损失倒是小事,但他们携带的仪器设备却是他们能够完成这次考察任务的重要保障,现在全都损失了,显然也意味着他们的没有办法再继续进行这次任务了。
这才是真正无法挽回的损失,尤其是他们这一次任务中止,之后国家还要再组织一只考察队来重新继续他们的任务,这当中耽误的时间、需要额外付出的资源,都是十分沉重的代价。
而深切的明白这一点的队长和其他队员,自然也难有什么劫后余生的庆幸。
但事情既然已经发生了,雪崩这种意外也是谁都不想的,大家也没有什么能够改变眼前局面的办法,只能等待救援了。
好在昨晚他们遇险的情况就已经通报给了负责看守车辆的两名队员,他们也已经向国家发出了求救的讯息,在得知了救援队这边已经完成了自救,正在等待救援之后,救援队很快便抵达了。
因为考察队遇险的地方是在山区,所以救援队是乘坐直升机来的。
看着天空中打着探照灯,同时机腹下方还吊着一个巨大的人形身影的直升机,队长忍不住惊讶的看向了一旁的队员,向他问道:“那个该不会是泰坦吧?救援需要用到这种东西吗?”
现如今泰坦已经逐渐为人所熟悉,看到泰坦倒也不至于说会很惊讶,但看到救援直升机上还吊着一台泰坦,这就让人有些惊讶了。
救援直升机降低了高度,将泰坦先行放了下来。
看着巨大的泰坦落到雪地上,溅起一片雪花,考察队的队员们都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直到泰坦平整出一块可供降落的地面,同样巨大的直升机降落,救援队的人从直升机上下来,考察队的队长这才和几名队员一起迎了上去。
“感谢你们的营救,有几名队员受伤了,虽然已经进行过包扎,但还是请你们处理一下。”队长向救援队的人一边这样说着,一边看着那台巨大的泰坦问道:“说起来救援我们需要用到泰坦吗?”
“考虑到你们可能被困雪下难以脱困,泰坦还是有必要的。”救援队的人向队长解释了一下,同时也赶忙让这些考察队的队员登上飞机。
在他们全都上了飞机之后,飞机便直接起飞了,而泰坦则留在了原地,似乎是在挖掘什么。
————————————————
科研中心内,陈新从唐棠那里得知了考察队遇险的消息。
这倒不是说救援的事情需要陈新去过问,而是在考察队遇险后不久,救援队就把电话打到了他这。
因为考察队遭遇的是雪崩,又是在山区,救援队本身的救援力量不足以完成对整个考察队的救援,所以才希望从科研中心这边借一架大型直升机以及一台泰坦,以便在山区的雪地里进行救援。
唐棠作为科研中心的行政主管同意了这次借用,不过因为太晚,就没将这件事立刻告诉陈新,直到第二天早上,陈新来上班了,他才知道这件事。
“能够救人,借用就借用吧,无所谓的事情。”陈新对这件事倒不是很在意,毕竟是用来救人,东西借给别人用了就用了,只要不是刘备借荆州那种借法就行。
不过说到这件事倒是让他想起了另一件事情,于是他开口对唐棠问道:“我记得这个考察队出发之前,应该配备了一批应急生存舱吧?他们遭遇雪崩能够活下来,应该是使用了这个东西,能够让泰坦回收一下用过的应急生存舱吗?带回来我需要检查一下使用效果。”
“我会通知泰坦驾驶员那边。”唐棠点了点头,将陈新的交代转达给了去救人的泰坦驾驶员,让他在救人之余,也将那些用过的应急生存舱带回来。
只是唐棠和陈新都没有想到,应急生存舱的效果很好,所有的考察队员都自行脱困了,并没有用到泰坦去进行救援。
反而是埋在雪里的应急生存舱不太好挖,让泰坦挖了半天也只挖到了几个。
加上这东西使用之后表面硬化,体积膨胀的太多,就算有大型直升机也带不了多少,最终也只带了几个回来。
第612章 后续改良研究
研究中心的试验场内,工作人员正从直升机舱里将几个一人多高的银色圆球卸下来。
“院士,能够带回来的应急生存舱都在这里了。”机组人员向陈新汇报着,这些圆球就是他们所能够带回来的全部应急生存舱了。
陈新看着从机舱里卸下来的银色圆球,点了点头说道:“辛苦了,你们去好好休息一下吧,另外把这些送到我的实验室去吧。”
“是,院士。”一旁的工作人员答应了一声,将这些圆球用小推车装好之后,往一旁的电梯运送过去。
虽然说这些圆球其实都很轻,而且可以轻松滚动,但工作人员还是没有做出直接把这些圆球滚到陈新的实验室的举动。
等到陈新检查过那台用于山地救援的泰坦,并且从驾驶员那里询问过相关情况,回到实验室的时候,这些银色圆球已经都被送到了实验室里,几名研究人员也已经开始了对这些圆球的检查。
陈新换上了实验操作服,穿戴好了防护用具这才走到其中一个圆球前,向一名正在检查的研究人员问道:“这些应急生存舱的情况怎么样?”
这些应急生存舱就是之前送到陈新这里来的那一批老菜脯一样的野外生存舱,不过在陈新对其升级改良之后,这东西的实用性得到了改变,所以也就作为一款应急求生用品配备给了考察队,以用来在提供保障之余进行实际测试。
尽管陈新和灾害应对研究所都没有希望以这样的方式进行实际测试,但很显然考察队遭遇了雪崩之后,第一时间便使用了这些可以用来逃生的应急生存舱。
所以尽管第一次使用测试并不是陈新所期待的样子,但既然已经使用了,那还是不要浪费这宝贵的机会,来检查一下这些应急生存舱的使用情况。
这些应急生存舱已经不是之前陈新见过的老菜脯的样子,使用过的生存舱一个个都是这样充满了气的银色圆球。
这层银色并不是刷的漆,而是一层特殊的隔热材料,之所以是银色的也是为了隔绝热辐射。
陈新拿起一把美工刀,尝试在这层材料上划了一下,却并没有留下什么痕迹。
对此陈新感到十分的满意,他刚才可不是轻轻的划一下就算了,而是以刺破应急生存舱的外层的力道去划的,但这样都没有将这层材料划破,足以说明它已经足够可靠了。
这样就算是在野外遇到了什么碎冰或者石尖,至少也有一定的抵御能力了。
不过即便如此,陈新还是用另一件工具将这一层外层隔热材料划开了。
只是有些出乎意料的是,虽然划破了应急生存舱的外层,导致它的内部漏气了,但整个生存舱却还维持着球形的形状,并没有塌陷下去。
陈新对此并没有感到意外,而是继续将整个应急生存舱的外层剥开,露出了里面一层的黑色网格。
这些黑色的网格呈三角形分布,每一条线都有大约圆珠笔的笔芯粗细,看上去就像是用黑色的线在应急生存舱的内层织出了一层网格,使其成为了应急生存舱的结构支撑一样。
事实这么说并不算错,这些黑色的线所构成的网格确实是应急生存舱的结构支撑,只不过它不是用的线,而是之前灾害应对研究所使用过的非牛顿液体材料。
这种材料在收到冲击之后会迅速的变硬,而陈新正是利用这一点,在应急生存舱的内层先用柔性材料做出一层三角网格状的管道,再在这些管道内充满这种非牛顿液体材料。
这样一来,当平时不使用的时候,柔性材料和液态非牛顿液体材料就可以十分容易的折叠起来,不会占什么空间,可以安装到背包上作为类似于汽车安全气囊一样的存在使用。
但是当它被释放出来,并且充气之后,受到内部气体的积压,原本液态的非牛顿液体材料就会迅速的凝固变硬,成为支撑起应急生存舱结构强度的支撑。
这种非牛顿液体材料在变硬之后具有很高的强度,即便用力按压也很难将其弄断或者让其变形。
这就使得即便应急生存舱的外层被破坏,内部漏气了,它依旧可以有着一定的外层强度,保护内部人员,不至于受到外部冲击而受到伤害。
当然,这比起灾害应对研究所最初的将外层完全充满这种材料来说,在防御上是要弱一些的,但考虑到成本的话,还是这样的设计比较省钱。
原本陈新是想用记忆金属作为应急生存舱的结构支撑的,这种材料有着绝佳的性能,在温度剧烈变化的时候能够迅速的恢复形状,且拥有金属的强度和韧性。
即便将记忆金属做成的东西压扁或者揉成一团,只要温度改变,它们都能够自动复原。
这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