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3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能够打破这种标准答案的框架,做出创新,展现出不一样的地方,才是各家设计院真正的设计功底的体现。
  诸如那家和设计院合作的设计所将能量塔和生态大棚放到穹顶之外的操作,其实在各家设计院提交上来的设计中并不算少见。
  陈新所接到的大部分设计中或多或少都会有一些这样独到的设计,只有极少的一部分设计稿没有什么创新设计,也没有什么独到的地方。
  这种没有这些独到设计的设计稿对于陈新来说,显然就没有什么吸引力了。
  当然,他也不至于说就这么将这些没什么特色的设计稿淘汰,毕竟中规中矩的设计虽然没特点,但却有一个好处那也就是标准答案不会有什么缺点。
  比起一些为了创新而特意去采用特立独行的设计来说,中规中矩的设计更加符合中庸的思路。
  特立独行的独特设计有的时候并不一定适合所有人,也不一定符合所有人的需求和审美,但中规中矩的设计就不会存在这样的问题。
  标准答案虽然不惊艳,但至少它能让所有人都接受,更适合大范围的推广。
  不过陈新还是更喜欢有一些独特设计,或者说有创意巧思的方案。
  中规中矩的答案大部分人都做得出来,但奇思妙想的创意却不是每个人都有,能够在标准答案之外做出自己独特的地方,这自然更能吸引人。
  比如陈新现在正在VR中观看的这一份设计,设计者创造性的采用了环形街道的设计,以三个大小不一的圆环相内切作为整个穹顶城市的街道模式,并且将其架高到了空中,在地面留出了足够的绿化空间,就是一种非常具有巧思的设计。
  这有些套用了立交桥和立交桥下搞绿化的模式,但不得不说这样的设计很有意思。
  三个相切的圆环,每一个圆环自身都是封闭的单向,三个圆环的道路方向都是同向,这样一来自然也就不存在什么十字路口堵车的情况了,这可以说是从另一种思路出发,解决了城市交通拥堵的问题,连红绿灯都不需要了。
  这样的设计无疑是极具巧思和创新的,打破了传统道路走直线的设计,虽然乍一看好像有点不方便,但细想一下却能够发现这样的道路的方便。
  而像这样的设计巧思,在陈新所拿到的这些设计方案中,每一份都或多或少的具有自己独特的地方,让陈新很是惊喜。
  只是穹顶城市的设计最终只会采用一个方案,陈新就算想多通过一些方案,最终也还是会筛选掉其他所有的方案,只留下一个最终方案的。
  如果可以的话,陈新其实挺想将各家设计方案中的优秀之处综合起来,然后集中到一套方案里,博取各家之长,做出一份融合了各家设计方案优点的设计来。
第602章 融合方案
  看过了所有的设计方案,其中各项优秀的设计无疑让陈新感受到了极大地惊喜。
  各家的设计都有着其独到之处,其中精彩之处甚至能让人忍不住拍案叫绝。
  但是也正是因为看到了如此多精彩的设计,在陈新的脑海里诞生了一个全新的想法,那就是将各家惊艳的设计糅合在一起,汇聚成一个博采众家之长的设计。
  比如说,那个套环式的公路布局,就是非常精彩的设计,但只有其中一份设计方案采用了这个设计。
  而另一份设计方案中,将绿化带和走道以建筑本身承载,形成类似于空中花园式的设计也非常令人眼前一亮。
  更不用说之前就被陈新所看好的,那份将能量塔和生态大棚移到穹顶之外的方案。
  这些方案当中都有其各自的优点,所以为什么不把这些有点集中起来,而非要在这些精彩的设计当中只挑选其中一份,只选择一处优点呢?
  陈新是这样想的,同时也是这样做的。
  他将各个方案当中自己觉得精彩的地方挑出来,然后将这些设计汇聚到了一起,将其调整成了一份新的方案。
  在这份方案中,陈新采用了将能量塔和生态大棚移出穹顶的设计,将二者放在了穹顶覆盖范围之外,然后将整个穹顶城市的地基下挖了十米,形成了三层地下空间,扩充了城市所能容纳的人口上限。
  这是分别来自两个不同方案的设计,陈新将它们应用到了一起,为穹顶城市平添了更多的可使用空间。
  而一直被他看好的环形公路自然也不会缺席,不过陈新并没有直接采用那个环形公路的设计,而是将其变成了三个不同高度的圆环,只在切点重合相交。
  其中最大的外环被他放到了地面,贴合穹顶的地基变成了环城公路,便于各种物资的运输和重型车辆的行驶。
  而中间的环则在被抬高之后贯穿了沿这条环形道路所布置的各个功能区,将行政、商业、教育、医疗等各个功能区集中到了这一条线路上。
  而内环则是城市的居住区,这里则安放了来自另一份设计的一个大型生态聚居群落式的建筑。
  这座建筑也是陈新收到的所有设计中,唯一一份将整个居民区作为一座整体建筑来设计的方案。
  其他设计方案中,虽然也有将整个居民区作为整体来设计的方案,但在这些方案中,居民区还是由一栋栋居民楼所组成,并没有干脆只有一栋建筑。
  这套设计最大的亮点在于不是将居民区以传统的方式设计成一栋一栋的住宅楼,而是将其设计成了一个大型居住综合体。
  在综合体内部,有设立的各种功能服务设施,让居民可以做到不出这栋楼就能满足基本生活需求。
  而且减少了居民楼与居民楼之间的空间浪费,更加有效的利用了空间,使得这里的居住人数大大的上升。
  而填充其中的空中花园和生态公园组合,则又保证了足够的绿化面积,并没有因为减少了居民楼之间的绿地空间,而使得整个居民区绿化不足。
  再搭配上空中走道的环绕和连通,使得整个居民区远比老式的居民楼设计显得更加实用。
  数个方案的最终综合,虽然看上去像个究极缝合怪,但综合了各个方案的优点之后,这个最终产物却并没有想象中那么不堪,反而因为融合了各个设计的优点而比这些方案本身更加具有优势。
  看着这个最终成型的方案,陈新摸了摸下巴,通过VR设备自己进入其中亲身体验了一下,并没有发现有什么不合理的地方之后,便将这份方案定了下来。
  当然,陈新所谓的定下来,并不是说就打算使用这份融合方案了,而是说将这份融合方案转化成设计图纸。
  陈新打算将这一份融合了其他所有设计的方案发还给各家设计院,让他们参考这份融合方案来修改自己原本的方案。
  毕竟陈新不是专业的设计师,这份融合方案也只不过是融合拼接的产物,只能说作为一个参考,真正的设计还是得专业的设计师来。
  不过陈新这样做的目的,却也是希望各家设计院之间能够将彼此的优点和优秀设计结合起来,能够汇聚各家的优势最终设计出一个完美的方案。
  而不是因为筛选的关系,将一些有着特色和亮点的方案淘汰,让人觉得可惜。
  而且说到底,这个设计最终是设计一座城市,各家设计院完全可以只负责自己方案中最具特色和亮点的部分设计,将一座城市的设计拆分成若干个不同的分项。
  这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毕竟这是一整座城市的设计,即便只是一个袖珍城市,却也完全可以按照分段招标的方式,将整个设计分成若干个技术包,让各家设计院去设计自己擅长的那个分段。
  做出了这样的决定之后,陈新联系了高层,和他们商量了一下之后,陈新的想法得到了高层的支持。
  于是乎原本的评审方案被修改,陈新手上的那一份融合方案被分发给了各家设计院,让他们参照这份图纸各自进行修改。
  对于各家设计院来说,这无疑是一个让他们觉得难受的事情。
  毕竟,原本是大家抢食,各家凭本事,最后独吞这份工作,结果现在变成了各家凭本事,只能抢到一小块,无疑让大家还是很不爽的。
  但是融合方案本身却给了他们很大的震撼,毕竟能够被陈新看重,觉得是有特色的的设计都是各家设计方案的精华所在。
  能够将这些精华融汇在一起的方案,自然也保留了这些精华设计的优点。
  虽然说汇聚在一起可能给人的震撼没有那么强烈,但是对于这些本身就是专业设计人员的设计师来说,却能够从中感受到其他人的设计功力和设计思路,启发自己的灵感。
  不少设计师在看到这份融合方案之后,尤其是发现自己最得意的地方在这份方案中的体现之后,顿时便有了更多更新的想法。
  而这些想法,也让他们最终拿出的设计变得更加精彩起来。
第603章 地质问题
  穹顶城市的事情推进的相当顺利,如果穹顶城市能够顺利建立,这对于现在的炎国来说,无疑是一个极好的事情。
  能够让民众重新回到地表生活,即便还是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但穹顶城市再怎么样也要比地下的避难所开阔一些。
  人如果长期居住于地下,多多少少还是会造成一些问题的。
  事实上在各个避难所里,管理者通常所需要面对的,就是这方面的问题。
  压抑且封闭的环境,无疑是会加重一个人的心理压力,并且使其产生很多心理问题的。
  有些人可能只是简单的心情不好,但有一些人无疑是会变的抑郁或者暴躁易怒的。
  在这种末世的环境下,人所承受的心理压力本身就要比灾难之前更大,许多人的神经都是一直紧绷着的。
  虽说随着国家的情况逐渐恢复,生活条件也在慢慢的改善,但这种改善和变化终究是有限度的。
  生活上可能只是每天多出了一些新鲜蔬菜,主食从陈米做的应急食品变成新米做的,看似不起眼的变化无一不在昭示着生活的变化。
  但同样这些变化对于普通人来说,是很容易忽略过去的。
  就好比如果你每天都只有萝卜青菜,突然有一天吃上肉了,并且之后还能隔三差五的吃,这对于你来说是生活上巨大的变化。
  可是如果你之前是每天萝卜青菜,现在只是在萝卜青菜之外多出了莴笋或者韭菜,你可能就感受不到这种变化。
  而无法切实的感受到生活变好,对于普通民众来说,也就无法削减自己内心的压力,始终对现在的生活存在着警惕,而内心也容易积累更多的压力。
  压力积累之下,在很多时候就容易变成心理疾病和各种心理问题。
  普通一点的心理疾病和心理问题靠自我调节和心理医生的疏导就可以解决,而国家也正是注意到了这一点而尽可能的为每一个较为大型的避难所都配备了心理医生。
  即便小型避难所没有心理医生常驻,也会定期有配备了心理医生的医疗队进行巡诊,为的就是尽可能的疏导民众因为环境压抑而产生的心理问题。
  如果穹顶城市的计划能够顺利推行,让民众从原本压抑的地下避难所转移到地面的城市来生活,良好的自然环境和相对而言更开放的生活空间,这是可以极大地缓解环境压抑所带来的心理压力的。
  而且更重要的是,生活环境的改变,更能够让人感觉到生活质量的提高,增加民众对国家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