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3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其中一台在上次带回来之后就留在研究中心进行拆解研究和测绘,以便为后续的生产提供数据支持,而另一台,就是现在陈新改造成天气控制器搭载平台的这一台了。
  尽管陈新在当初设计出了战地支援用的移动基地和医疗型移动基地,但这二者都只是停留在图纸上而已,对于国家而言这两种移动基地虽然看起来很不错,但目前来说其实并没有迫切的需要。
  但是比起这两种型号来,运输型的移动基地就不一样了。
  尽管陈新制造出同位素电池和能量塔已经有很长一段时间了,国家也在大力推广应用,但是到目前为止,全国的许多地方依旧保留着旧有的能源供应方式以及传统的燃油车辆。
  能源供应方式不提,这方面国家已经在大力改造,但同位素电池的产能也还没富裕到可以用到所有地方。
  所以传统的火力发电厂依旧存在着,甚至在不少地区还起着相当重要的作用。
  至于车辆就更是如此了,虽然已经有了以同位素电池为动力的新能源车辆,但这种车辆无论是生产还是改造,都是相对麻烦的一件事情。
  并非所有人都像陈新一样,能够眼睛一闭一睁就完成一辆车的改造的,传统的燃油车辆依旧有着相当的保有量,在许许多多的岗位上发挥着自己的作用。
  只是燃油车辆的体型和高能耗,决定了它们在如今这种环境下并非是最适宜的选择。
  在疆省这种地势相对平坦的省份,一台移动基地的运输能力,甚至抵得上一百辆卡车,就更不用说它的自持能力,远不是还需要加油的燃油车辆可以相比的了。
  如果能够搭建起一个以移动基地为核心的运输网络,对于现在的物资供应来说,将会是一个巨大的利好消息。
  至于说移动基地的移动速度不快,这确实是客观存在的问题,但即便如此,移动基地也一天能移动一两百公里的距离,作为一种运输补给手段来说,只要保持稳定的补给频率,快慢与否其实并不算太重要。
  明晰了这些因素之后,陈新的脑海里以移动基地为核心构建一个物资供应网络的想法也逐渐成型。
  “看来回去之后,要加快移动基地的量产建造工作了。”虽然这个计划是否会被高层通过陈新心里并没有底,但相关工作先做好总归是没错的。
  总不可能说等到高层通过了新的计划,结果回过头移动基地还只是图纸上的草稿,连量产都做不到,那就真的白瞎了。
  不过移动基地可不是什么其他东西,这种基本上和两栖攻击舰或者轻型航母没差的东西想要量产也绝非易事,就算是在灾难之前已炎国的工业实力来说,想要量产也是一件不那么容易的事情。
第587章 造不起的移动基地
  “运输型的移动基地吗?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依旧是上次和陈新进行视频通话的领导,只不过这一次陈新已经回到了研究中心,是借助研究中心的通讯设备在和领导通话。
  面对领导这样的态度,自然让陈新觉得这个计划通过的可能性又大了几分,于是展开了手上的纳米分子,投射出这几天他设计出来的运输型移动基地之后,详细的向领导阐述了他的整个计划。
  “这是我设计的运输型移动基地,比起之前的型号,我对它的内部结构做了一些调整。”陈新向领导展示着自己的设计,并且将改造过的部分高亮标识以便说明:“原本底部的载具车库予以保留,但在这里加装一台升降机,便于物资的运输、装载,而升降机所连通的二层甲板则会改造成用来存放物资的大型仓库。”
  既然是运输型的移动基地,自然要有装载货物的空间。
  陈新在设计运输型移动基地的时候,自然也考虑到了这一点,将原本移动基地的长度拉长,负责功能的动力舱向后挪到了船体的尾部,放到底层甲板和二层甲板之间。
  再将人员舱和其他生活设施移动到顶层甲板,这样一来,整个二层甲板便空了出来,可以作为一个堪比仓库的货舱。
  而运输型的移动基地在人员配置上,也就没有战地支援型和医疗型那么多了,相应的人员舱自然可以缩小一些空间,挪到顶层甲板之后,也还是排布得下的,即便这将机库挤占去了一多半的空间。
  花费了陈新数天的时间,还用系统升级优化过图纸,这个方案本身并没有什么漏洞或者问题。
  “因为是运输型,所以搭载的载具也要做出相应的调整,我将原本搭载的全地形车调整成新设计的运载车,而机库内搭载的四架不同功能的直升机缩减为一架运输直升机。”陈新向领导继续讲解着自己对移动基地的调整。
  听着陈新的讲解,看着眼前纳米分子投射出来的演示动画,领导对此倒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只是领导在点头之余,也眉头微皱的说道:“虽然看上去确实很不错,但这个移动基地按照陈院士你的设计,应该有一百多米长吧?这么大的东西,我们有能力建造吗?造它有必要吗?”
  领导的疑问仿佛按下了暂停键,让原本兴致勃勃的陈新不由得停下了讲解。
  能不能建造出来,建造出来又要耗费多少资源,国家能不能承受的起这样的资源投入,最终取得的结果是否能够和投入的资源成正比,这样大的投入是否有必要……
  这些问题虽然看上去和移动基地本身关系并不算太大,但却是制约着陈新的这个计划和移动基地投入实用的关键。
  移动基地有用吗?当然有用。
  移动基地好用吗?当然好用。
  但是,移动基地有必要非造不可吗?
  并不一定。
  移动基地并不是非造不可的东西,以现在炎国国内的形式来说,有移动基地当然会让情况变得更好,但没有也不至于说让情况变得更差。
  所以建造移动基地并不是必须的,尤其是当建造它需要的成本并不便宜的时候。
  这就好像当年苏维亚人把移动基地的前身陆地巡洋舰造出来的时候所面对的情况一样。
  这东西有用吗?有用,但也不那么有用。
  而且太贵,有这个投入,还不如多造百八十辆坦克,编个装甲师去做同样的事情。
  这也是为什么当年苏维亚人把三台陆地巡洋舰封存的原因,因为它实在是太鸡肋了。
  炎国现在面对的情况自然没有那么糟糕,移动基地在经过了陈新的调整升级之后,还是能够派得上大用场的。
  只是成本投入太高,让它显得不那么划算罢了。
  毕竟现在的炎国也称得上风雨飘摇,虽然国内各方面的情况都还算乐观,但整体形势却依旧严峻,国家并没有摆脱灾难所带来的各种影响。
  尤其是之前的西南地震,对于炎国来说,可谓是一记重拳,虽然没有大碍,但也让炎国短时间内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我明白领导您的意思,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移动基地的建造我觉得是有必要的。”陈新这里并没有使用什么话术,或者故意夸大来说服领导,而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在阐述着:“移动基地本身的高投入和高成本,这确实是它的劣势,但相对而言,一台运输型移动基地的维护成本要远远低于现在一个地区靠传统方式进行物资运输的消耗。
  从长远来看,这笔投入是值得的,而且随着移动基地的建造成功,投资所带来的回报也是可以很快看到的。
  唯一的问题就是移动基地本身的建造,以及国家能不能拿出足够的资源来建造移动基地了。”
  “不错,陈院士你分析的很到位,国家现在确实面临着困难,一时半会是拿不出这样大的投入来建造移动基地的。”领导脸上的表情也变得有些无奈。
  如果炎国现在还有灾难之前的工业建设能力,那他完全不用考虑这么多就可以批准陈新的这个计划,但现在国家的工业生产能力还在恢复之中,确实无力去执行这么庞大的计划。
  要知道按照陈新的计划,是每个省配备一台移动基地,面积较大的省份还会根据实际情况配置更多。
  单一一台移动基地或许不是很贵,国家还能够承受得起,但是三十多台……
  这已经是堪比两个完整的航母编队的投入了,不是现在国家所能够承担得起的。
  至于说先造一两台用着,改善部分地区的情况,这或许是个折中方案,但这依旧不是一件小事,影响和牵涉到的东西,仍旧需要细致的考虑。
  这样大的事情即便和陈新通话的领导位高权重,也不是轻易可以决定的事情,于是他想了想,对陈新说道:“陈院士你先完善一下这个运输型移动基地的设计方案,把该如何建造,建造一台投入有多大做一个细致的方案出来,我们需要认真讨论一下才能做出决定。”
第588章 采矿型蜘蛛泰坦
  没有足够的资源去生产移动基地,这是陈新想要推广自己的计划所面对的最大的难题。
  这就好比玩建设类游戏,想要扩大生产建设,提升建筑等级,你首先需要更多的资源。
  而想要获得更多的资源,在游戏要么建造更多的矿场或者矿工,要么就升级采矿设备,而在现实当中,其实也是一样。
  国家并非没有足够的矿场,而是自然环境的变化导致以前许多的露天矿场和小型矿场无法再使用,现在还在运转的矿场也因为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产量有所下降,导致国家一时之间无法获取足够的资源。
  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当然不止一个,但行而有效的方式中,改进采矿工具无疑是一个很好地选择。
  而陈新所在的研究中心,之前所做的工作当中就有这方面的相关项目。
  “这就是你们设计出来的采矿型泰坦吗?”陈新看着眼前正在对一块测试用的岩石进行破碎的机体,捂着头上戴的降噪耳机,通过话筒向一旁的研究员大声的喊道。
  研究员点了点头,向陈新肯定的回答道:“是的,经过我们的测试,人形不是必要的,所以我们采用了更合理一些的结构设计。”
  也难怪研究员会这么说,因为眼前的这台泰坦明显和之前陈新设计制造的那些有着本质上的区别。
  四条如同蜘蛛般机械腿维持着机体的平衡,至于说机体本身看上去很像是陈新以前玩过的奇幻冒险游戏里的蛛化卓尔,一种将人类下半身锯掉,装进挖掉了脑子的巨型蜘蛛里的邪恶生物。
  简陋的如同外骨骼一般的机体上半部分包裹着驾驶员,看上去就和普通的外骨骼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除了体型更大,手臂上连接着一只大号的风镐作为矿枪之外,没有什么特别。
  但联系起下半身的四条腿和后背如同蜘蛛腹部一般的矿斗,这玩意看上去真的很像是一只蛛化卓尔。
  然而外形并不重要,因为从这玩意的结构上来说,这种结构确实比陈新原本设计的人形泰坦要来的方便不少。
  四条腿带来的稳定性可以让机体多负载一个矿斗而不需要增加额外的平衡设计和负载,而且四条蛛形腿所带来的通行能力也不是两条腿或者轮子能够相比的。
  而这对于地下的矿井来说,就足以决定将采矿型泰坦的造型设计成一只蜘蛛了。
  事实也证明,蜘蛛的造型确实很实用,在障碍测试环境下,四条腿的蜘蛛明显比两条腿的人跑的要快很多。
  而且这台采矿型泰坦的采矿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