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25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在放出小型飞艇的同时,大型飞行物依旧在逐渐降低高度。
第451章 大型搜救犬
  “陈院士,您真的没有必要下到地面,灾区现在实在是太危险了!”辰龙号方舟上,这艘方舟的舰长正在对陈新劝说着。
  这次国家调动八艘才刚刚服役的气囊方舟参与西南地区的抗震救灾工作,作为气囊方舟的总设计师,陈新主动提出要跟随方舟一起进入灾区。
  一方面是为了对气囊方舟进行进一步的测试,虽然它已经通过了试航和验收,但是否还有可以改进的地方,还是要通过实际使用才能发现问题。
  另一方面则是陈新希望能够亲自前往灾区,了解灾区现在最需要的是什么,好有的放矢的为灾区提供帮助。
  所以他才会出现在前往灾区进行救灾的辰龙号方舟上,而辰龙号的舰长则对陈新的安全问题很是担心。
  对于这位设计出气囊方舟的科学院院士,辰龙号的舰长是非常尊敬且敬佩的,同样明白像这样的研究者对于国家而言有着怎样的意义。
  而且他也明白像这样重要的研究人员参与抗震救灾和方舟试航,万一遇到危险会有怎样的后果。
  所以他一直在劝说着陈新,希望他呆在方舟上或者只是乘坐方舟上配备的小型飞艇在空中观察灾区的灾情,不要下到地面。
  然而陈新站在舷窗前摇了摇头,对舰长说道:“虽然一年多前多巴火山喷发的时候就已经预料到了西南地区可能会有地质灾害发生,气囊方舟也是为了应对西南地区的灾难而研发的,但现在灾难真的发生了,我还是要亲自前往灾区第一线,才能知道灾区真正需要什么,怎么才能为他们提供帮助。”
  “这……”舰长当然知道陈新说的是事实,但他还是觉得像陈新这样的研究人员不该亲身涉险:“就算是这样,陈院士你也还是应该呆在安全的地方,我建议您不要深入灾区,就呆在方舟上比较好。”
  在舰长看来陈新最应该做的就是马上回科研基地好好待着,但既然人都已经来灾区了,他也没办法把人送回去,也就只能让陈新呆在方舟上,这样多少还算安全一些。
  然而陈新却对此直接表示了拒绝。
  “那可不行,我还有很多测试要做,呆在方舟上很多工作都完成不了。”陈新摇了摇头,一边拒绝一边看了一眼舷窗外面,对舰长说道:“快到了,准备降落吧,我去看看搜救犬准备好了没有。”
  说完,陈新便离开了驾驶舱,徒留舰长看着他离去的身影满脸无奈。
  虽然说在方舟上舰长拥有最高指挥权,但对于陈新这样有着极高权限的科研人员来说,他还是很难限制陈新的,唯一能做的也就只能是尽可能的保护好陈新,避免他遇到危险了。
  离开了驾驶舱的陈新穿过走廊,通过与方舟主体相连的廊桥来到了悬挂在方舟一侧的小飞艇上。
  这是气囊方舟在后续制造过程中所增添的设计,在扁圆的气囊下面还有四个凹槽,用于搭载四架小型飞艇。
  这四架小型飞艇一方面可以在航行时为方舟提供额外的升力,另一方面也是作为方舟的交通艇和运输工具来使用。
  毕竟方舟很大,降落是需要很大一片空地的,通常情况下方舟的本体是不会降落到地面,而是通过搭载的小型飞艇进行物资和人员的运输的。
  这次深入灾区救灾也是一样,八艘气囊方舟一起进入灾区的时候,在天上可是堪比八个足球场一起在飞,比老万的名场面还要场面八倍,地面上想要找到这么大的地方降落几乎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这些方舟生产出来的时候,也是一艘一艘的起飞的,不是八艘一起。
  现在虽然因为任务分工的关系,八艘方舟分别去了不同的地方,但想要找到能够容纳单艘方舟降落的地方依旧很难。
  因此长度不到五十米的小型飞艇就非常实用了,这种小型飞行器想要降落还是很容易的。
  “院士,我们带来的十二条搜救犬都已经上了飞艇,除了4号和7号好像精神有点不太好之外,其他的犬只状态都很良好,随时可以投入工作。”一名工作人员看到陈新到来,赶忙向他汇报着情况。
  听着工作人员的汇报,陈新将目光转向了飞艇的舱内,五条毛皮白中带灰的狼犬正十分乖巧的趴在货舱的地板上,只是其中有两条看上去精神不太好,它们的训导员正在一旁安慰着这些体型庞大的家伙。
  这五条搜救犬就是陈新对狼类基因改造之后的结果,平均肩高一米,体长超过两米,体重在65~80KG,体型已经堪比一些矮种马,不比狮子老虎这些大型猫科动物缺少威慑力。
  并且它们还拥有极强的机动性和群体配合意识,能以约10公里的时速走十几公里,追逐猎物时速度能提高到接近每小时65公里,冲刺时每一步的距离可以长达5米,厚厚的毛皮则能够在…50℃的环境下正常生存。
  除此之外,在进行基因改造的时候陈新还特意提升了它们的智力,能够听懂较为复杂的命令,可以清晰的用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加之改造过程中融入了犬类的基因,这些经过了基因改造的狼犬非常的忠诚,几轮测试中对人类都表现出了极高的依赖和忠诚度,即便是在非常饥饿的情况下也不会对人类进行攻击。
  反之它们经过加强的嗅觉可以在复杂和恶劣的情况下准确嗅到人类的气味并且主动进行救助,可以说是非常合格的搜救犬种了。
  这次进入灾区,陈新特意带上了这段时间科研基地培育的全部六十条成犬,除了十条分给了去露西亚救援的两艘方舟之外,剩下的犬只都集中在前来灾区进行救援的八艘方舟上,辰龙号上也有五条。
  待会它们将跟随第一批进入灾区的搜救人员一起降落到地面,对灾区进行搜救,参与救援工作。
  而陈新则会和它们一起下去,了解第一线受灾地区需要什么的同时,也会对这些大家伙进行进一步的观察和记录。
第452章 降落地面
  无论是小型飞艇还是气囊方舟,所使用的材料都是陈新的科研基地所研发的新型轻型材料。
  这种全新的轻型材料被陈新叫做“云钢”,虽然听上去挺烂俗的,但却能很好的反映出材料的特性,轻和坚韧。
  当初陈新的科研基地正式投入运转之后,他帮助物理实验室改造了石墨烯的制备设备,改进了生产工艺,让石墨烯的生产速度大大提高的同时成本也下降了不少,这才使得他所需要的轻型材料得以顺利的被研发出来。
  之后自然是建立生产线大批量的生产,这才能够在短短四个月之内完成气囊方舟从设计到服役的全部过程。
  这种轻型材料除了用于气囊方舟和小型飞艇的制造之外,在航空制造领域也开始投入使用,嘲风战斗机在定型之后,飞机上的部分零件就由这种材料来制作,以减轻飞机本身的重量。
  而其他飞机也在开始采用云钢制造的零部件,尽管应用的规模并不大,但却标示着一个开始。
  而这大半年的时间里,除了狼类基因改造、轻型材料研发、气囊方舟制造、嘲风战斗机改进等任务之外,陈新的科研基地在生态领域的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并且依据陈新的研究基地所取得的成果,国家重新在两湖地区建立起了大量的温室种植基地,目前已经有第一批粮食和蔬菜产出了。
  这些粮食和蔬菜中主要是稻米、大豆、红薯、黄瓜、西红柿等常见农作物,它们在通过人工方式加工之后会被做成合成食物块,有些类似于压缩饼干,但营养更加丰富,也更加顶饿。
  一小块大约250g的合成食物块,足以满足一个成年人一整天的营养需要,而且因为食物块是压缩过的,吃完以后大量喝水还能提供足够的饱腹感,在很长时间内都不会感觉到饿。
  在陈新这个中级厨师的调味下,这东西的口感和味道其实都还算不错,算是不错的一种食物,不仅人可以吃,动物也可以。
  也正是因为有这项技术在,陈新他们才养得起基因改造之后的大型狼犬,不然的话这些大型动物的食量可是很夸张的,就算他们能吃素,也不是随便可以养得起的。
  这次方舟深入灾区救灾,所携带的物资里就有大量的这种合成口粮,用于第一时间给灾民发放食物。
  除此之外,方舟上携带的就是应急救灾帐篷和取暖设备以及医疗物资等灾区急需的东西了。
  气囊方舟按照陈新原本的设想是打算设计成空中避难所的,一应设施俱全,在灾区将灾民救上来之后,就可以直接安置,然后飞到后方再把人卸下来。
  但在考虑实际情况以及方舟的运载能力之后,陈新还是放弃了空中避难所的设想,转而将气囊方舟设计成了运输船的形式。
  不是说空中避难所不行,而是没有必要。
  以这次西南灾区救灾为例,气囊方舟的飞行时速是240kmh,这个时速当然不慢,但方舟起降麻烦,而且小飞艇转运效率也比较低。
  方舟虽然一次可以运载1200人,极限搭载1500人,但将人从灾区运送到安全地区进行安置,一来一回差不多就是一天没了。
  就算是就近安置,以方舟的速度,这次参与救灾的八艘方舟一天也就能救几万人而已。
  如果只是一个城市受灾,当然可以这么干,但这次是整个西南地区都受灾了!
  虽然大部分地区的受灾情况并不算太严重,并没有安置和转移的必要,但灾区的核心地区却仍旧有至少十几万人需要救援。
  所以靠方舟转运受灾人口的话,讲究效率和速度,大部分人可能就在船上待几个小时,确实没有必要把方舟设计成长期居住使用的避难所,还不如把空间腾出来,好安置更多的人。
  所以现在的气囊方舟确实和陈新最初的设想相背离了,变成了一艘大型运输舰,而不是空中避难所。
  但这样一来,也节省出了更多的运力,可以搭载更多的物资或者运载更多的灾民。
  至于小型飞艇,就只是往来地面和方舟之间的交通艇了。
  可以系泊于方舟上,有两台电动螺旋桨发动机提供动力,搭载的是同位素温差电池供电,可以运载三十人或者2吨左右的物资。
  现在辰龙号搭载的四艘飞艇都在装载物资和救援人员,不过陈新他们所在的这艘上还有五条搜救犬。
  花了一些时间降落到地面,飞艇上的两个工作人员先通过垂下的绳索到达地面,将飞艇扔下来的固定锚和缆绳固定住,这才能一点一点的将飞艇拉到地面上。
  毕竟这玩意是靠气囊提供升力的,不比热气球可以完全靠自身落到地面,降落的时候还是需要一点辅助的。
  等到飞艇的舱底接触到地面,陈新等人才从飞艇里走了下来。
  几名救援人员飞快的搬运着飞艇上的物资,而几条搜救犬则被牵了下来开始准备展开搜救工作。
  而飞艇本身还要返回方舟,继续转运物资下来。
  陈新没有在意身后飞艇卸下物资之后又再度升空,眼前宽达十几米的裂隙已经深深的震撼到了他。
  刚才在天上的时候他就已经注意到了地上的裂缝,但之前还看不真切,现在降落下来才能够清晰的看到,原本那十几米深的积雪已经全部因为地震造成的破坏而裂开,形成了巨大的裂缝,露出了底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