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现在蓝星的环境与《流浪地球》里的环境相比倒也称得上相差仿佛,毕竟大家面对的环境问题都差不多,只不过现在的蓝星还没有到流浪地球里那么极端的情况,而现在的人类也还没有住在行星发动机下面几千米深的地下城里。
这些差距当然是由于电影与现实之间的科技代差所带来的,毕竟对于现实人类而言,挖个上千米深的洞倒是差不离,但要想挖个上千米深的地下城……
这已经超出人类目前科技所能够做到的极限了,而且人类也不需要真的挖一个那么深的洞。
《流浪地球》里是因为有实际需要才会挖一个那么深的地下城,而现实里的人类想要躲避末世天气下的极寒,虽说挖的足够深,借助地温来取暖是一个很不错的做法,但现有科技还是限制了我们这么做,而且也真的没必要。
人类现有的科技虽然可以修建地下城,诸如枫叶国的蒙特利尔市就有一个长达十七公里的地下城,修建时间甚至只是20世纪中叶,距今已经有大半个世纪了。
但这个地下城的深度仅仅只是正常情况下地下建筑的深度,也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地下人行通道或者步行街的深度,并没有夸张到《流浪地球》里那种深入地表之下五千米的深度。
事实上人类正常情况下,想要在这种深度进行施工是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蒙特利尔市的地下城虽然不深,但却也能够抵御当地每年长达四五个月零下三十多度的漫长冬季。
第46章 对取暖的考虑(求推荐 求收藏)
对于人类来说,零下几十度的环境虽然确实堪称生命禁区完全不适宜人类生存,但即便是在环境最恶劣的极地,人类还是同样修建起了永久性的极地科考站,而且科考站并没有深埋地下,而是直接放在地表。
零下几十度的低温确实堪称死亡绝境,但以人类目前的科技,想要在这种环境下修建一座温暖舒适的科考站还是没什么问题的。
以炎国在极地修建的科考站为例,集装箱房内部喷涂120mm厚的聚氨酯保温层,然后用舾装板装饰,既保暖又漂亮,完全可以抵御极地环境下零下几十度的严寒低温。
当然科考站本身并不产生温度,即便保温做的再好,热交换还是在发生,所以科考站本身还是有取暖设备的。
但这足以证明人类现有科技在面对严寒低温的时候真的不需要挖到地下几千米深。
以人类现有的科技实力,只要修建避难所的时候做好保温防护,再配备上可靠的取暖设备,就足以保证一个避难所在零下几十度的环境里也能够温暖舒适了。
不过可靠的取暖设备在这个末世降临的时代可不是那么容易保证的。
以极地科考站为例,一般所采用的取暖方式大致上有两种,电力取暖和燃料取暖。
由于科考站通常24小时发电,较大型的科考站一般采用室内电暖气取暖,这种方式安装和维护简便易行,可以随意控制温度,干净清洁,只是有时科考站大多数电力用在了取暖方面,当外部环境气温低时容易引起发电机负荷过重,使用不当还容易引发电气火灾。
而有些科考站站采用燃油锅炉作为取暖的主要设备,类似于炎国北方普通的暖气,这需要额外安装和维护取暖设备,但却不容易发生电气火灾等事故,可以有效减少发电机负荷。
除此之外,还有些小型的夏季科考站只有简易的燃气取暖设备,在室内用专用燃气暖气燃烧罐装液化气或天然气,但需要注意通风换气,随时注意空气中的一氧化碳浓度,以免一氧化碳中毒。
这三种取暖方式都是成熟可靠的取暖方式,虽然各有各的优缺,但都能胜任避难所的取暖需要。
根据陈新的了解,本市的三个大型避难所采用的都是额外修建锅炉取暖的方式,不过烧的并不是燃油,而是煤炭。
炎国的石油资源储备并不算特别丰沛,但煤炭资源却相对而言储量很足,毕竟炎国石油储量是世界第九,但煤炭储量却是世界第三。
而且石油开采出来的是原油,这是不能直接烧的,还需要经过加工变成汽油、柴油、煤油这些才能够拿来烧。
但煤炭却是挖出来直接就能烧,所以在能够保证铁路运输的情况下,烧煤无疑比烧油划得来,而且稳定可靠。
所以大型避难所采用烧锅炉的方式取暖是非常不错的选择,至于说额外的维护工作,末世之下最不值钱的就是人力了,一个大型避难所住进去好几万人,根本不愁找不到人干活。
对于规模并不那么大的避难所来说,倒是不必采取这样的方式,在还能保证电力供应的情况下,他们大可采用电力取暖的方式来取暖,没有必要加装取暖用的锅炉。
像陈新和莫卿妍的这种私人避难所,装一台可以取暖的空调或者准备两个电暖炉基本上就可以满足取暖需要了,装锅炉那就纯属有钱烧的外加脑子抽的,而且也不实用。
不过这件事倒是给陈新提了个醒,避难所升级计划里,取暖系统该提上日程了。
虽说给自己准备了电暖炉和电热毯,但升级一下让自己过得更舒服难道不好吗?干嘛非要在室内都穿着防寒服,睡觉都得裹三层被子呢?
陈新这样想着,又习惯性的摸出了自己的笔记本,在纸上写写画画,考虑着接下来避难所的升级计划。
笔记本上现在按照陈新之前记录上去的顺序依次写着供电、光照、食物和医疗四个项目,陈羽想了想便在光照之前加入了取暖这个项目。
供电系统必然是最优先升级的选项,因为笔记本上其他四个项目里,除了并非优先事项的医疗之外,其他的三个项目都会造成避难所用电量的增加,所以升级供电系统,提升避难所的发电量是必然要做的事情。
而且陈新还必须考虑发电所带来的燃料消耗问题,要知道按照他现在的用电量,平均下来每天用来发电的汽油需要十升,而随着用电量的提升,油料的消耗也是必然会提升的,陈新必须考虑汽油的补充以及获得更加持久高效的发电方式。
如果是正常情况,陈新能考虑的长久自持的高效发电方式只有核电这种他几乎接触不到的方式,但对于拥有系统的陈新来说,地热发电、地磁发电这些目前对于人类来说还处于科幻和实验室研究阶段的发电方式都在他未来可期的升级方案之中。
所以对于如何获得高效持久的发电方式,陈新并不担心,一直升级避难所也就是了,只要不断升级,有足够的生存点,陈新相信哪怕是反物质反应炉又或者是人工太阳这样黑科技的发电方式也是可以升级出来的。
尽管这些科幻级的科技对于陈新来说太过遥远,需要的生存点也是天文数字,但在系统的强大威能之下,这些确实是可以期待的东西。
虽然未来可期,但现在惦记这些东西还为时过早,眼下最重要的还是先对温室里之前采收蔬菜之后空出来的地重新耕种,播种新的蔬菜,以待下个月能够有足够的收获去找莫卿妍换升级所需要的物资。
不过想到换取物资,陈新觉得自己应该先列个清单出来,看看自己现在到底需要哪些物资,这样也好在找莫卿妍换物资的时候有的放矢,并且可以让她提前准备,好能够节省时间。
要知道就算莫卿妍那边有着丁叔的关系在,想要弄到物资也是需要时间的。
第47章 耕地与升级材料
既然决定了蔬菜换物资,那种植温室显然是陈新现在最需要升级的地方。
目前陈新的种植温室里一半的土地种着胡萝卜,大约还需要两个月的时间才能收获,而另外一半的土地上之前种了生菜和白菜,现在刚采收完,陈新需要对土地重新施肥,然后翻土重新播种新的种子。
在重新对土地进行施肥的同时,还需要进行翻耕,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犁地或者耕地。
这样做是将土壤结块的部分敲碎,让土质疏松,更便于作物生长,同时进行施肥的话,还可以把肥料翻入土层深处,让作物可以更好的吸收肥料中的养分。
翻耕是整个农耕过程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同样也是所有农活中最累人的,这也是为什么古代会有耕牛,甚至是用战马来耕地的原因所在。
因为单凭人力想要翻完一块地实在是太累了,使用畜力的话可以极大地节省人力,同时也可以提高耕地的效率并且节省时间。
毕竟牛耕地和人耕地,那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
不过陈新的种植温室地方太小,他也没有耕牛可以用,所以只能自己拿锄头去一点一点的翻地了。
好在陈新要翻的地面积不大,而且种植温室温度恒定,他也不用赶什么农时,只要翻完了把种子种下去就好。
然而即便如此,陈新也花了大半天的时间才将五十平方米的地耕完,重新洒下了种子。
看着自己耕完的地,陈新锤了锤自己的后腰,颇有一些感慨干农活果然是个累人的活,同时也想着升级种植温室的时候是不是该升级一下自己手里的农具,好提升一下耕地的效率。
随着种植温室的升级,种植面积肯定是会增加的,而种植面积增加,随之而来的必然是工作量的提升。
虽说在避难所里也没有其他事好做,干干农活也不错,但这种体力劳动对于人生前三十年完全没有干过农活的陈新来说,实在是让他觉得有些够呛,而且单凭人力去耕种,面积小还无所谓,当种植面积增大之后,使用机械的力量才是提高效率的正确做法。
或许自己可以找莫卿妍换几台小型农机?宝贵的生存点虽说可以用来升级农具,但陈新觉得还是不该这么浪费,毕竟小型农业机械即便是在这个末世降临的时代,也不是什么很难入手的东西。
除了小型农机之外,陈新还打算再弄几台补光灯,这东西是种植温室里的必备用具,也是升级种植温室所需要的材料。
至于种植温室升级的其他材料就只是钢材和水泥了,基本上就是扩建种植温室所必然会用到的建筑材料而已。
当然,陈新如果在升级用的材料里添加上水培种植所需要的各种设备,那么在升级种植温室的时候,陈新除了扩张种植温室的土地面积之外,还能够多出一层水培种植盘来,让种植温室的种植面积可以翻倍。
这也是使用材料升级与使用生存点升级的不同之处,使用生存点升级,只能在系统给出的升级方案里二选一,没办法在一次升级里选择我全都要。
但使用材料升级的话,就没有这样的困扰,只要能够满足升级所需要的全部材料,就根本不需要去考虑二选一的问题,完全可以一次升级两种选择全都要。
对于两种升级方式所带来的功能上的不同,陈新理解为这可能是高等文明在制造这个系统的时候,为了增添生存游戏的乐趣性所设定的功能。
毕竟对于能够玩生存游戏的高等文明个体而言,他们想获得的是更好的游戏体验。
如果只是宅在某个地方,然后靠堆积生存点升级物品来玩末日生存,显然让人觉得有些消极,而且游戏体验也贼差,毕竟没有什么实际参与感。
或许前期会花点时间给自己搭一个藏身之处或者生存小屋什么的,但是随着生存点的存储,就完全可以放弃外出收集资源和自己干活改善生存条件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