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2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说一个星期的时间确实紧了一点,但我还是有信心搞定这件事情的。”
  “话虽然是这么说,但陈院士你真的有把握吗?”专家向陈新确认着,他还是很担心陈新是不是真的能够完成任务:“运9的设计我也算了解,要不我来给你帮忙吧!”
  “谢谢您的好意,但您自己那边应该也有重要的工作要做吧?请相信我,我既然敢做出保证立下军令状,就有足够的把握完成任务。”陈新谢绝了专家的好意,有系统帮忙陈新有足够的把握自己解决这件事情,当然不需要耽误别人的时间来帮自己。
  见陈新如此的信心十足,代表和专家也只好无奈的默认了他要独立完成这件事的做法。
  “说起来为什么不用飞艇呢?齐柏林飞艇的话虽然速度有点慢,但在现在这种环境下应该还是能派上用场的吧?”陈新想起了一种古老的飞行工具,有些疑惑的向代表询问道。
  飞艇最早出现于19世纪,在当时来说虽然这确实是一种新式的飞行器,但却并不怎么成熟和实用。
  直到1900年,汉斯的齐柏林伯爵造出了世界上第一艘硬式飞艇,这种飞行器才真正的成熟起来,并且开始大放异彩。
  不仅用于民用,在那个还没有飞机的年代,这种可以飞上天的大型飞行器在军事上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由此也催生出了人类历史上最大的飞行器——兴登堡号飞艇。
  这艘长达803英尺的庞然大物有着无比惊人的体积,可以容纳72名乘客在那个飞机还没有能力飞跃大西洋的时代仅用两天时间就能飞到大洋彼岸,用五天时间跑完全程,在当时那个跨越大西洋只能靠邮轮的时代可以说是无比惊人了。
  当然,这么大的飞艇其实荷载能力并不高,当时为了能够保证飞艇的顺利升空,飞艇上的一切都做了减重处理,也依旧运载能力不高。
  尽管它有着堪比泰坦尼克的巨大体型,但最多的时候连同工作人员一起,它也没有搭载过一百人。
  而且随着1937年兴登堡号遭遇空难,以短短32秒的时间彻底烧毁也宣告了飞艇时代的没落,自那以后人类再也没有建造过大型飞艇,相关研究也是近些年才逐渐又重新兴起。
  不过飞艇虽然存在着各种问题,但在现在这种飞机派不上用场的环境下,它还是能够起一些作用的。
  然而代表却摇了摇头,颇有些无奈的说道:“飞艇确实可以派上用场,但是它们的性价比太低了,软式飞艇造价相对低廉,但载荷不高,运几个人或许没问题,但想要运输物资还是需要大型硬式飞艇。
  可是大型硬式飞艇的造价……不说成本,造出来了以后运载能力和飞行速度都不行,还不如去造老式螺旋桨飞机呢!”
  “这倒也是……”陈新摸了摸下巴,确实没有想到这一点。
  代表和专家见陈新心意已决,也无意再劝说,于是说了几句有需要就开口的话之后,便告辞离去了。
  之后不久,陈新所需要的运9设计资料便被人送了过来,而他需要的飞机则在渝市的一处战备机场里就有。
  如果是在过去,运9的设计资料光是图纸就能装满一架运9,但现在却只需要一个硬盘就能搞定。
  对着电脑翻看着运9的设计图纸,陈新虽然不太懂这些东西,但图纸还是能够看懂的。
  运9本身其实可以承载在现在这种恶劣环境下的飞行任务,但关键还是在于发动机的进气口上。
  即便运9使用的是涡轮螺旋桨发动机,对进气量的需求也仅仅只是比涡喷发动机小那么一点点而已。
  运9上一共有四台发动机,所使用的型号是炎国自主研发的涡桨…6C发动机,输出功率高达5100匹马力,合3751KW,想要用活塞式发动机去替代,是显然不太可能的。
  就算陈新能够用系统升级直接把飞机上的发动机改成活塞式,想要给全国所有的飞机换发也是一项大工程。
  所以陈新能够提供的解决方案必须是在短时间内能够解决问题,并且投入不大的方法,不然的话虽说谈不上没用,但对于国家而言就不那么实用了。
  毕竟如果是换发的话,换发的成本、时间和发动机生产的成本、时间都是一个巨大的消耗,在目前这种即将面对危机的情况下,可没工夫慢工出细活。
  因此对于陈新而言,最能够解决问题的方式当然是像在直升机上做的那样,改进飞机的进气涵道,并且安装空滤装置。
  要知道在多巴火山喷发之后,空气中除了之前陨石撞击所带来的灰尘和颗粒,还将有大量的火山灰悬浮。
第429章 地勤技师
  渝市的一处战备机场内,一架本已经存放许久的运9被维护一新,和一群地勤一起等候着陈新的到来。
  自从灾难降临以来,全国所有的飞机就被封存,这些原本维护飞机的地勤们自然也变得无事可做。
  虽说还要维护飞机不至于因为封存而出现老化或者损坏,但这和平时的工作量相比,实在是少太多了,以至于这些地勤都变得清闲起来。
  当然国家并没有说让这些人一直闲着,他们除了每隔一段时间要来对封存的飞机进行一次维护之外,还要被借调到其他部门去干活。
  现在这支地勤团队都还是得知陈新需要一架飞机做改造研究,才临时召回的。
  这样的临时召回对于这些地勤来说也有些突兀,在接到命令之后他们几乎是连夜完成了对这架被封存的运9的维护,简单的休息了一下就又聚集起来,等候着陈新的到来。
  “你们说上面突然把我们召集起来到底什么意思啊?难道说这些飞机又可以飞了?”一个体型敦厚的地勤技师向其他人打听着,也在猜测着国家把他们突然召集起来的目的。
  另一个地勤技师看上去有些疲惫,面相也有些耷拉,看上去就像很久没休息好了一样,他接过话头回答道:“应该飞不起来吧?之前我被借到陆航那边,帮他们给直升机装空滤的时候问过了,他们说喷气式的飞机暂时还没法飞。”
  “诶?给直升机装空滤?谁想出来的啊?有用吗?”体型敦厚的地勤技师听到这个消息露出了惊讶的表情,顿时猜测道:“会不会召集我们是来给运9也要装空滤啊?”
  “直升机那边还挺有用的,至少直20是能飞了,不过运9的话……”疲惫的地勤技师摇了摇头,打了个哈欠才继续说道:“运9的进气量比直20大多了,装空滤不一定能解决问题吧?
  而且我听那边的地勤说虽然是能飞了,但是飞机的载重下降了不少,空滤还是对进气量有影响的。”
  “唉,别管叫我们来干啥了,能回来修飞机都是好的,我是不想再去仓库里天天搬物资了。”另一个地勤技师也不由得发表了一番感叹。
  就在一群地勤技师闲聊着的时候,陈新也终于和几名工作人员一起抵达了这个战备机场。
  “别聊了,来人了!”有人眼尖,看到了进来的陈新等人,赶忙喊了一下其他人。
  所有的地勤技师赶忙止住了话题,都站到了一起,颇有几分紧张的看着陈新等人走到了他们的面前。
  “我来介绍一下,这位是科学院的陈新院士,他将在接下来的一个星期内负责对运9运输机的改造项目,你需要协助陈院士在这一个星期里完成相关的改造任务。”工作人员向地勤技师们介绍着陈新,也说明了这次的任务。
  在工作人员强调着这次任务的重要性的同时,陈新也在打量着这群地勤技师。
  这群地勤技师虽然不至于面黄肌瘦,但由于长时间没有晒过太阳,大多都有点脸色发白,加上多少有一些营养不良,看上去都大多气色不是很好,其中有几个脸上甚至还有黑眼圈,一脸疲惫的神色。
  陈新知道他们昨晚才紧急完成了对运9的维护,累一点倒也可以理解,于是在工作人员说完之后,对这些地勤技师说道:“昨晚你们应该是连夜对这架运9做的维护吧?太累的人可以先去休息,我现在也用不到这么多人,留下几个人帮忙就可以了。”
  说完,陈新又转过头看向了工作人员,将手里的一个U盘递给了他:“这里面是改造所需要的一些零件,麻烦安排人给我尽快做出来。”
  “好的,我这就去安排。”工作人员接过U盘,点了点头没有再客套,便转身离去了。
  一个星期的时间确实工期紧迫,没有时间用于寒暄和客套。
  工作人员离开后陈新看向了眼前的地勤技师们,有几个确实面色疲惫的似乎快扛不住的想要去休息,但却又有些不好意思,不想第一个离开。
  陈新见状也没有多说什么,只是点了两个看起来状态比较好的地勤技师,带着他们朝着运9走去。
  剩下的地勤技师互相看了看,几个实在太累的这才和其他人打了个招呼,去到一旁的房间去休息。
  这里是战备机场,还是有给这些地勤技师们休息的地方的。
  而陈新则来到了运9的机翼下方,抬头看向了其中一个发动机的进气口,向身旁的地勤技师问道:“你们能把整个发动机连同进气涵道还有螺旋桨都拆下来吗?”
  “工序比较麻烦,但拆得下来。”之前那个体型敦厚的地勤技师站在陈新身旁,点了点头表示没有问题。
  “那先拆一个下来,空滤我让人去做了,先看看引擎和进气涵道有没有能够修改的地方。”陈新对身边的地勤技师说了一声,而他自己则让人拿来了梯子,架在了机翼下方,爬了上去近距离的看着进气涵道。
  运9的进气涵道并不小,虽然没有喷气式飞机的引擎那种引擎正面都是进气那么夸张,但依旧能够让人直接爬进去。
  事实上飞机的进气涵道检查和维修,也确实是需要人爬进去检查的,往常做这些事的就是地勤。
  比如说战斗机在飞行回来之后,甚至进气涵道内的温度还没有散去,这些地勤技师就必须爬进去检查进气涵道内是否存在异常或者损伤,然后及时的进行维修和处理。
  此时陈新站在梯子上看着眼前黑乎乎的进气涵道,摸了摸自己的下巴,从手腕上的腕表里放出了一些纳米分子,构成了测量工具,对着进气涵道做起了测量。
  虽然改造对于陈新来说就是一个念头的事情,但这个念头究竟该是怎么样的,却还是需要他来仔细思考。
  而在陈新思考着的同时,几个地勤技师也找来了工具,开始按照陈新所说的对发动机引擎开始了拆卸。
第430章 改造方案
  几个地勤技师都是熟手,虽然拆卸一个引擎不是一件轻松的活,他们还是在废了一些功夫之后,将整个引擎连同进气涵道一起拆了下来。
  虽然陈新已经看过了运9的设计图,但图纸和实物之间还是不一样的,有些东西只有亲眼看到实物才能确定,或者说知道该怎么做。
  而陈新在看到了引擎的实物之后,也明确了自己的思路。
  按照陈新的设想,能够在一个星期之内完成,同时又能兼顾成本和改造效率的方式当然是在进气涵道上加装空滤,这是最简单实用,同时也是最经济实惠的做法。
  既不用对飞机进行大的改动,同时也不需要太大投入。
  这个方案也是陈新的首选方案,新式的空滤已经安排人去做,而他现在要做的是看看能不能再在飞机上做一些文章。
  毕竟如果只是单纯的装空滤,飞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