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2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毕竟如果临市还有幸存者,他们一但被找到,救援队就要马上投入到救援行动中去了。
  在这之中,陈新的雷达和无人机率先发现了幸存者的踪迹。
  “附近发现热源信号,初步判断应该是避难所的通风口。”雷达上热源的显示还是十分明显的,陈新只是将无人机升到了高空,然后切换到了红外模式就找到了几处比较明显的热源。
  陈新不太清楚积雪之下到底是个什么情况,但是从热源的数量和分布来看,他觉得这应该是就是临市目前存在的主要避难所了。
  得知避难所还在运转之中,几辆车上的人都不由得松了一口气,这可是非常好的消息,至少他们并没有白跑一趟,而临市也没有变成一座空城。
  除了陈新这里的消息,队长那边也联系上了临市的市府,告知了他们救援队抵达的消息。
  临市的市府对于救援队能够抵达感到十分的激动和高兴,尽管抵达的救援队人数并不多,所能够提供的帮助也有限,但这至少意味着市区此时还有余力来帮助他们,救援队的到来给他们在这寒冷的黑暗之中注入了希望。
  按照队长和临市市府联系之后所取得的信息,救援队一行人在原本临市市中心的一处原本应该是广场的位置停了下来。
  这里原本应该是一处商业广场,这附近就是临市最大的一处避难所。
  临市不比市区,只有一座大型避难所和三处中型避难所,在灾难之后容纳的幸存者总人数只有十几万人。
  而在之前的暴风雪中,一处中型避难所还被暴雪所掩埋,如今已经废弃,临市现在依旧存活的总人口数量可能已经不足十万人了。
  了解到了情况,在所有车停好以后,队长便找到了陈新,和他一起来的还有负责带队的特警,以及一名医生。
  “抱歉,陈新,只有你车上空间比较大,所以借你的地方开个碰头会。”队长对陈新说了声抱歉,这才在陈新的招呼下和其他人一起坐了下来,说起了正事:“现在我们已经到了临市,相关的情况临市市府刚才也已经向我们进行了通报,现在临市的局势很糟糕,我们必须讨论一下救援队该如何展开救援工作。”
第340章 救护站(月初求月票)
  在经过了一番讨论之后,救援队并未直接进入临市的避难所展开救援。
  一则是临市的避难所内部情况不明,贸然进入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二则避难所内需要救助的病患太多,在没有合理的分类之下,直接将救援力量投入,很有可能会无法发挥最大的作用。
  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救援队进入一个避难所对病患展开治疗,最先得到治疗的会是什么人?
  有人也许会觉得应该是重病患先得到治疗,然而事实恰恰相反,在这种情况下,最先得到治疗会是还有体力来到救援队面前的轻病患。
  因为重病患已经病得没有力气与轻病患进行争抢得到救治的机会了。
  至于说让救援队在避难所内部寻找重病患,并且对他们加以治疗……只能说这种设想很美好,如果避难所内的病患人数没有超过一个限度,这是可行的,毕竟谁都知道轻重缓急,让重症病人先得到救治,可以让更多的人活下来。
  但当病患人数突破了一个限度,尤其是避难所内已经开始有人病死,绝大多数人都已经患病的时候,所有人都会先想让自己活下来,而不是考虑自己还能坚持一下,让更有需要的人优先。
  在没有生存压力的情况下,人们或许会乐于帮助他人,有一定的生存压力的时候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也还是有人会愿意帮助一下更有需要的人。
  但在生死存亡面前,绝大多数人首先考虑的是自己该如何活下来,甚至会抢夺他人生存的机会,而不是说去帮助别人。
  所以对于救援队而言,如果想要有效的进行救援,深入避难所内部去进行对病患的救治,效果未必会好。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救援队就什么都不做了。
  他们带来的两辆物资车上,虽然装载的大部分都是药品和医疗物资,但也还是带来了一套医疗帐篷,可以在合适的地方展开,充当临时医院的。
  事实上在经过讨论之后,救援队也是这么做的。
  他们将七辆车围成了一个圈,然后在圈内将带来的医疗帐篷支了起来,建成了一个临时的医疗站。
  整个医疗站看上去有点像一个字母m的形状,两个帐篷拼在一起成了一横,另外六个帐篷接在一起成了三竖。
  两个横着的帐篷是诊疗室,而六个竖着的帐篷则是预备的病房,帐篷之间全都有封闭式的通道连接,并且入口处还特意做了一个防风的隔仓,用以保护帐篷内的热量不散发。
  帐篷本身也是特制的防寒帐篷,在内部布设了取暖器的情况下,温度还算能够接受。
  至于说帐篷的供电,原本救援队是打算用发电机来供电的,不过陈新将帐篷的电源线连接到了自己的车上,用车载的同位素温差电池供电,倒是比用发电机省事了许多。
  将带来的医疗设备在帐篷内安装完毕,救援队的临时医疗站这才正式开始运转。
  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计划,救援队的五名司机将会和两名特警一起在临市市府派来的工作人员的协助下进入医疗站附近的避难所,将避难所内情况严重的重症患者运出来接受治疗。
  同时医疗站也会对普通病患开放,对他们进行必要的救治,以帮助他们恢复健康。
  但与重症患者会被收治到病房中不同,轻症患者在得到救治之后,并不会在医疗站滞留。
  在出发之前,本市的市府就已经为救援队全员配备了防护服,而来的这一队负责安全的特警也是装备了才发下来的外骨骼,可以说安全上还是非常有保证的。
  在医疗站开始工作之后,很快便有从积雪之下的避难所里出来的幸存者前来就诊了。
  考虑到医疗站的接诊能力,也为了避免秩序混乱,每次只有大约五十名轻症患者前来进行治疗,在救援队的医生将这五十名患者处理完,他们回到避难所内之后,才会有新的患者前来就诊。
  在临市市府的工作人员的指挥和协调下,这一工作进行的还算有序。
  不过这其中大部分的患者身上都有轻重不一的冻伤,个别严重者还需要进行截肢。
  这无疑让很多人不愿意,毕竟没有人愿意自己缺胳膊少腿,即便他的手脚已经开始发黑坏死,不截肢很有可能危及生命。
  面对这种情况,除了说明情况、尽可能的说服患者接受截肢手术之外,救援队也没有太好的办法。
  虽然不是说不能强行截肢,但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救援队的医生还是希望能够说服患者自愿接受手术,尽管他们其实也没有多少时间去说服患者。
  好在绝大多数人虽然不情不愿,但在不截肢可能死、截肢就能活的选项中,基本上都会选择活下去。
  只是仍旧有个别的人觉得医生是在害他,想要把他好好地手脚切了去,让他从健康的人变成残废。
  如果只是说抱着这样的想法,对医生的治疗拒不配合,那也不过是他自己作死而已,但极个别的人却还想要对医生动手。
  尽管严重冻伤到需要截肢的人基本上都没有什么行动能力了,即便想要和医生动手也不过是转瞬之间就会被维持秩序的特警镇压的水平,但这还是带来了很不好的影响。
  对于临市的幸存者来说,他们本就处于一种应激状态,在寒冷中熬过了暴风雪,却只能拖着病体等死,现在好不容易有医生来对他们进行救治,却还有人闹事,这是很容易吓坏这些幸存者的。
  人在应激状态下一旦受到刺激和惊吓,很容易行为过激,甚至引发骚乱。
  好在负责维持秩序的特警们都是全副武装,还穿着特意做成了警用配色带着警灯的外骨骼防护服,在威慑力上还是很足的,足以维持住秩序。
  至于说被警察控制住的想要捣乱的人,他们会被采取强制措施。
  虽说不至于被放弃治疗,但显然也会要让他们的脑子清醒一点,并且为自己犯下的错误负责。
第341章 意外发现(月初求保底月票)
  临市的情况确实过于糟糕,救援队在建起了救护站之后,仅仅只是几个小时的时间,原本预备的六个帐篷的病房就已经被各种重病患所塞满了。
  救援队所带来的急救帐篷并不小,一个帐篷里一共可以摆开八章床,六个帐篷挤一挤足够容纳50~60名病患。
  这个数量虽然不是很多,但对于一个临时的救护站来说,能够提供这么多的病床已经很不容易了。
  要知道就算是避难所里的卫生所,能够提供的病床数量也无非是这么多而已。
  但几个小时的时间里,六个帐篷里的病床还是很快就被各种重症患者以及刚做完截肢手术的病患所填满。
  而与此同时,还在有源源不断的病患被送到这里。
  面对这种情况,一名护士找到了正在和陈新商量事情的队长,向他报告了病房已经满员的现状:“队长,现在所有的病床都已经满了,但还有患者被送来,我们已经接收不了了!”
  听到护士这么说,无论是陈新还是队长都不由得惊了一下,但两人都没有表现出惊慌失措的样子。
  队长在表示知道让她回去工作之后,这才对陈新说道:“这样下去不行,这才几个小时!真没想到临市的情况居然严重到这种程度,我们这点救援力量就是在杯水车薪!
  必须想办法扩充急救站能够容纳病患的人数,不然的话我们的救援根本起不到什么作用,反而会把我们自己也拖垮!”
  “让两辆物资运输车跟着我的车跑一趟,回市区求援吧。”对于现在这种情况,陈新也没有预料到,此时他所能够想到的方法,也只能是派人先回去求援,让市区那边运送更多的物资过来了。
  不过除了求援,陈新觉得他们也不能就这样干等着,他想了想之后对队长说道:“除了求援,我们还需要想想别的办法。”
  “别的办法也没那么好想啊!帐篷就只有那么大,就算再怎么往里塞也最多一个帐篷塞进去十二个人抵死了。”队长对这种事情似乎很有经验,他摇了摇头,显然是没法再继续往病房里加人了:“病房不像安置点,安置点可以架双人床,帐篷里多塞几个人也无所谓,病房里你总不能把病人架起来啊!”
  “那能不能找临市的工作人员想想办法,让他们在避难所里腾一块地方出来用于安置病患?”陈新想了想,觉得这个办法应该是可行的。
  救护站安置的患者大多数都是因为低温环境所引发的各种病症因为长时间得不到治疗而病情加重,在有了医生的治疗之后,只需要好好休息配合治疗,就能逐渐康复。
  不过这一部分患者当中有一部分是需要医疗仪器进行支援的,他们只能继续安置在救护站的病房内。
  但另一部分并不需要医疗仪器支援,情况稍好一些,只是需要卧床休息的,则可以转到其他地方安置。
  至于另一部分因为冻伤而导致截肢的病患,在渡过了手术的危险期之后,其实也是可以转到其他地方安置的。
  而且大部分人切掉的并不是整条腿或者整个胳膊,只不过是手指或者脚趾之类的地方被切掉了,其实并不需要在救护站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