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18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真正适合秦岚的武器应该是高精度、大威力、高穿透的顶级狙击步枪,最好是有效射程内无风偏,无视风阻,子弹能够击穿坦克装甲,这样的枪才适合狙击型的动力装甲。
  至于陈新自己的动力装甲,有了万用机械臂之后他就是铸造大师了,根本就不是往上战场发展的,所以有足够的自我防卫能力就够了,而且就算有什么需要战斗的地方,他也完全可以现场用机械臂上的3D打印功能造一把火神炮出来横扫四方,不需要专门装武器。
  在说着这些的时候,陈新也完成了对秦岚的动力装甲的改造。
  这一次陈新改造的地方并不多,除了调整动力装甲本身的重量、防护和出力模式,让其更加轻盈灵巧之余,也只是提升了其敏捷性和隐蔽性能,让它更适合狙击手使用,以及那个加装在头盔上的瞄准镜了。
  重新改造完成的动力装甲纤细了不少,头盔上多出了五个叠装在右眼部位的瞄准镜,除此之外并没有太大的改变。
  但对于秦岚来说,却不知怎么得就一下子喜欢上了这套动力装甲,在陈新说改造完成之后,便迫不及待地穿上了它,想要试试性能。
  对于这一点,陈新并没有阻止,毕竟动力装甲在改造之后,确实需要测试性能。
  而且他自己的这一套也不仅仅只是装了万用机械臂,他还做了一些其他的细节修改,正好也可以一起测试一下性能,让自己熟悉一下这套动力装甲的能力,以便更好的使用。
  不过除此之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要根据这两套动力装甲来推算出通用型动力装甲的设计图纸。
  在现在这种暴风雪的天气下,一套动力装甲所能够做的事情可是很多的,陈新需要动力装甲的图纸和外骨骼防护服的图纸一起交给国家,让他们制造出更多的外骨骼防护服和动力装甲,这样才能够在这样暴风雪的天气里更好的自救。
第306章 生产线的安排
  升级完了动力装甲,陈新便又和秦岚一起风风火火的赶回了市区。
  本来韩平和韩泽两兄弟倒是想要一起跟着陈新的,韩平可是陈新的保镖,没有理由不跟着陈新,而韩泽则是被韩平喊着一起,为陈新作事打个下手。
  然而陈新却拒绝了两兄弟的提议,而是把他们继续留在了自家的避难所,至于理由也非常的充分。
  “这里住着我爸妈和我两个朋友,他们需要人保护,韩平你既然是我的保镖,那就保护好我的家人,我自己的话有这套动力装甲,没人伤得了我的。”陈新对着想要跟着自己一起去市区的韩平如是说道。
  面对陈新如此充分的理由,韩平也只能继续留在避难所里,负责保护陈新的父母以及莫卿妍姐妹。
  而陈新和秦岚又再次穿越了暴风雪,回到了市区。
  不过这一次他们没有去市警察局或者理工学院,而是去了被市府划分出来作为同位素温差电池生产线的小避难所。
  市府显然已经派人清理了这里,尽管在零下七十多度的低温环境下,就算这个小避难所已经开了供暖锅炉也是冷的令人瑟瑟发抖,甚至泼水成冰的程度。
  但在市府的动员下,加上如今各个避难所的情况稍有好转,还是有足够的人手来清理这里,并且开始着手按照陈新之前的要求,拆掉一些隔墙。
  这些隔墙都是灾难之前为了分割避难所内部空间所加装的隔断墙,它们有的只是普通的轻质隔断墙,只需要拆掉固定卡扣就能轻松拆掉,但有些却是起到支撑作用的砖墙,这一部分就很难拆了。
  即使是在正常情况下,想要拆掉一堵砖墙也需要费一番功夫,而现在零下几十度的低温,就算是泥土都能冻得比花岗岩还硬,一锤子砸上去只会留下一个白印,在这样的情况下想要拆掉一堵用水泥和砖头搭建的砖墙,可不是大锤八十能搞定的事情。
  穿着动力装甲抵达这里之后,陈新也尝试过以动力装甲来拆除一堵砖墙,结果以动力装甲一拳可以打出1。25吨以上出力的力量,砸在砖墙上,也只不过是开了洞而已。
  而这还让动力装甲手部的机械结构出现了轻微的变形,显然这种最大出力的击打硬物还是对动力装甲的机械结构有所损伤。
  不过这显然不是动力装甲的正确用法,虽然这样做可以,但就像任何一个有脑子的人都会选择用锤子砸墙而不会是用手砸一样,动力装甲可以抡拳碎墙,却没有没必要。
  激活了后背的机械臂,陈新操纵着这只钢铁之手切换到合适的工具,然后顺着自己刚才一拳砸破的地方,十分轻松的就将拳头大的破口扩大了,并且越拆越大,很快就拆出了一个一人高的大洞。
  这样的效率无疑是惊人的,但却是动力装甲应有的发挥。
  而秦岚则问工人借了一把铁锤,单手拿着便直接往墙上抡,几轮下来,也成功将另一堵墙砸出了一个凹陷,一脚踹上去踹出了一个大窟窿。
  这样高效的拆墙速度当然比工人们自己抡锤子砸墙来得快,事实上就算是被陈新和秦岚拆了一半的砖墙,工人们拆起来都很费劲,通常要吭哧吭哧半天,才能拆掉那么几块砖头,进度相当慢。
  只是即便如此,陈新和秦岚也没有再用动力装甲帮着拆墙,而是找到了施工负责人和对方确认起了这个避难所的结构。
  虽说这里被确认成了同位素温差电池的生产线,但生产线的具体施工图纸还没有出来,因为图纸本身是需要根据场地的结构来进行修改的,尽管正常情况下是厂房根据设备要求来修建,但也有设备需要根据场地来安装的。
  所以这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更何况虽说是场地什么的都已经准备的差不多了,但实际上因为完全没有先例可以参考,生产线还只是陈新脑子里的构想,完全没有化为成品。
  当然,这对于陈新来说也完全不是问题,有构想就足够用系统的升级功能来把生产线升级出来了。
  按照陈新的构想,整条生产线应该包括原材料加工、金属零件铸造、放射性装料加工、高精度零件生产等数个方面,最终汇聚到总装线上。
  这当中比较难布置的是金属零件铸造和放射性装料加工这两个部分。
  金属零件铸造主要是用于电池内部的辐射隔离,保证电池内部放射性同位素所释放出来的辐射不至于泄露,所以这部分会采用铅合金作为材料,进行高精度的整体铸造。
  而铸造零件最关键的问题就是需要一个高温的熔炉,将材料融化到可熔铸的状态。
  当然,采用冲压成型的方式制造也不是不行,只不过现在这种环境下,用水压机显然不太合适,反倒是熔炉更适合一些。
  好在既然已经做出了同位素发电机,足以负担电热熔炉的用电需求,完全不需要操心能源的问题。
  电热熔炉的耗能好解决,但这玩意在工作时释放出来的热量就不是那么好解决了,毕竟是在封闭的地下,使用熔炉带来的各种问题都需要去考虑。
  熔炉工作时需要消耗的氧气、释放的高温、冷却时需要的精确控温环境等,都不是轻易拍脑袋就可以决定的事情,如果陈新没有系统,想要安排好这些事,可是需要详细的论证和计算,最终得出结果之后才能去准备熔炉的安装的。
  至于说放射性装料加工,这个倒是比熔炉好安排一些,只要做好防辐射措施,甚至让国家在其他地方将作为原材料的放射性同位素加工好送来都可以,这边只需要负责装填就完事了。
  虽说防辐射工作不好做,但考虑到这个生产线基本上除了最初的原材料加工之外每一个环节都能够接触到辐射,整个小型避难所就是需要做到全程防辐射的地方,这其实只能算是硬性要求,反倒不需要另外计算和安排了。
第307章 工艺参数
  虽说布置生产线很麻烦,也需要很多的专业知识,但好在专业的事情有专业的人做,具体规划的事情陈新只需要将同位素温差电池的图纸提交给他们,并且说明需要的材料,相关生产线自然有专业人士来负责规划。
  陈新原本是打算自己来出这个生产线的设计图的,但他还在那个小型避难所和施工人员确认场地情况的时候,专门负责和他合作的专项小组就已经通过军用光纤线路将绘制好的设计图发了过来,甚至都已经打印完成了。
  这倒不是说国家就牛逼到这种程度,设计图可以在这么短的时间就出出来,这种事情就算把设计师都逼成秃子他们也交不了稿,这不是确定方案的问题,而是单纯的把图纸画完就不是这么短时间能搞定的。
  事实上这份图纸也确实不是现画的,而是国家在拿到了陈新提供的同位素温差电池样品时就已经开始生产线的设计了。
  那个时候情况还没有现在恶劣,加上国家还是保持着一定的通讯手段,所以各方面技术的交流沟通也比较顺畅,图纸自然很快就确定了方案并且拿出了草稿。
  不过同位素温差电池的逆向破解进度没有这么快,关键性的技术指标一直没有确定,虽说在实验室里试制出了10KW的样品,但距离定型生产还有着相当远的距离。
  所以图纸也就一直处于草稿状态,并没有完成最后的细节。
  这一次陈新这边主动提出要建立生产线,专项小组接收到这个消息之后,便想到了这套半成品的图纸。
  于是花了一点时间,以几个设计师薅掉了大把的头发为代价,完善了设计图,并且通过军用光纤线路发了过来。
  当然,尽管薅秃好几个设计师,但没有具体的技术参数,这份图纸虽说已经完善了,但要想靠着这个把生产线建立起来还是不可能的。
  因为没有具体的技术参数,就不知道该用什么样的设备,勉强把设备定下来凑合着用,也不知道到底该生产个什么东西。
  毕竟他们要生产的是同位素温差电池这种有着高放射性的危险物品,不是什么黑作坊里凑合着用的三无产品。
  这种高放射性的产品在生产工艺上精度要求极高,任何一点细小的误差都很有可能造成辐射泄露或者酝酿出更可怕的后果,所以科研人员在拿到了图纸之后,便找上了陈新,想要和他确认生产线的工艺标准。
  然而这却为难陈新了,他虽然能够做出同位素温差电池,也可以靠着系统的升级能力把生产线做出来,或者是等生产线布设完成之后直接将其调整到最佳状态,但要让他说出相对应的生产线工艺参数,这显然不属于他能够回答得上来的问题。
  不过这也并非无法可想,国家既然能够试制出10KW的同位素温差电池,显然是已经对这项产品和技术有了足够深入的了解才会尝试试制,陈新完全可以借鉴他们仿制的技术参数。
  通过这些数据作为参考,先将生产线建立起来,然后陈新再通过系统升级来对生产线进行“调试”,就能够使生产线满足生产需要了,甚至还可以提升一下生产线的效率,让生产出来的产品良品率更高,避免浪费材料。
  对于陈新让他们直接使用现有的数据作为参考,这显然让研究机构的科研人员感到一阵难受。
  毕竟一条生产线的确立必须先把要生产什么产品、生产多少数量、产品的具体工艺参数都确立了之后,才能够根据这些数据去确立和设计生产设备,因为这个世界上不存在能够可以生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