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1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所以炎国从一开始收到陨石将要撞击蓝星的消息时,就已经开始了迁徙计划。
  然而三个月的时间还是太短,即便有着国家整体调度,各部门通力协作,沿海地区的人口也还是主要被迁徙到了邻近省市,只有很少一部分人口被迁徙到了中部地区和西北地区。
  这也就导致了像皖省这样的和沿海省份临近的省,迁入了大量的来自沿海省份的外来人口。
  就连陈新老家的这个普通小县城,人口也从过去的二三十万人,暴增到了近五十万人,翻了一倍的人口几乎将整个县城塞得满满当当。
  如果不是迁徙来的人口是按照城市进行迁徙,原有的市政、医疗、警察等部门都建制完好,到了当地之后能够迅速的恢复运转,与当地部门一起协调运转,恐怕光这些迁徙来的人口的吃喝拉撒就能让迁入地区彻底崩溃。
  人口暴增所带来的影响也体现在了医疗资源的紧张上,陈新和父母一起来到原本的县医院的时候看到的是甚至比灾难之前还要拥挤不堪的医院候诊大厅。
  对于县医院陈新还是有不少熟悉感的,他的外婆原来就住在县医院对面,是医院里的传染科大夫,而陈新的妈妈参加工作之后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县医院。
  就连陈新自己,他离开这里之前,大部分的童年时光也是在这里度过的。
  然而对于陈新而言充满了熟悉感的门诊大楼早已不复存在,而是变成了一个类似于地堡一样的建筑。
  从敞开的防护门进入,陈新四下打量了一番,才搞清楚这里到底是怎么回事。
  县医院的历史非常久远,这块地方也从县医院建立之初就几十年没有换过,所以县医院的下面也存在着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挖掘的地下防空洞。
  灾难之前,县政府将这里利用了起来,重新修复原本的防空洞,并且加大加深,并且与地表的门诊楼和住院楼相连接,然后拆掉门诊楼一楼以上的楼层,再对剩下的地表建筑进行加固,最后用拆掉的建筑垃圾和挖出来的土层堆放到建筑表面充当缓冲层,就成了陈新现在所看到的样子。
  此刻的门诊大厅里有着大量来看病的人,不仅人声嘈杂,也拥挤异常,显然低温严寒导致了大量的病人产生。
  不过陈新并没有受到太大影响,这些人大多数都是感冒或者冻上,像陈新这样的骨折伤患并不多,所以陈新在排队挂号之后,就和父母一起前往了位于地下的科室。
  如果是在过去,陈新的父母倒是在医院有着大量的熟人,尽管这么多年下来,他们的熟人大多已经退休,但打个电话还是能找到不少关系的。
  然而现在想要找关系就变得非常麻烦了,陈新也只能按规矩来看医生。
  好在骨科确实人不多,除了陈新之外,就只有一个摔断了腿的,像是建筑工的伤患。
  等医生给那个伤患检查完,也就轮到了陈新去看诊了。
  骨科医生显然比曾柳那个只是学过正骨的药剂师要专业得多,一番询问和检查之后,便让陈新去拍个片子。
  “小伙子放心,给你正骨的人手法不错,应该没什么大问题,拍个片子主要是确认一下骨头对其的情况以及愈合情况,不用担心。”医生还特意安慰了陈新一句。
  听到医生这么说,陈新自己没太大所谓,他父母倒是安心了不少,毕竟是自己儿子,骨折对于普通人来说已经是很不得了的大事了。
  拍片检查一圈弄下来,医生对于陈新的手臂骨骼也有了一个了解,将X光片放到灯箱上向陈新解释道:“给你正骨的人手法不错,不过还是有一些没有到位的地方,看得出来手法很老道,但经验不足,所以还是要再进行一下调整,避免出现问题。”
  “还要调整?”陈新想起上次曾柳给自己正骨时的疼痛,脸色有些不佳。
  “放心,问题不大,只是小小的做个调整,让你的骨头复位更紧密一些,毕竟你看片子也能看到,你两根断骨之间还是有缝隙的。”医生似乎是看出陈新的犹豫,对他说服道:“虽然说这么放着不管也问题不大,但多少还是会有一些影响,调整一下也可以避免以后你两只手不一样长啊!”
  听到医生这么说,陈新犹豫了一下,还是咬了咬牙,点了一下头。
  医生见状,也没耽搁,十分麻利的解开了陈新手臂上的绷带和夹板,按照X光拍下来的情况,对他的手臂进行再一次的正骨。
  好在之前曾柳已经把他的断骨复位,现在医生只需要做一些细微的调整,虽然依旧让陈新感到一阵疼痛,但比起之前曾柳给他正骨的时候来说,疼痛的程度要小很多了。
  医生一番调整,又给陈新上了药,重新包扎固定之后这才对他说道:“要是以前,你可以回去多吃一点骨头汤和牛奶之类的东西,加快骨骼恢复,但现在嘛……多吃一点有营养的东西吧。”
  医生的表情也很无奈,现在这种物资短缺的情况下,别说骨头汤了,就算是牛奶都已经绝迹了,能够称得上有营养的也就是老鼠肉和合成维生素片之类的东西了。
  陈新也记下了医生的叮嘱,并且拿着药单去药房开药了。
  不得不说,灾难降临之后有一点很不错,那就是医疗算是实现免费了。
第250章 关于养鸡
  陈新看完了胳膊,原本是要返回村里的,但时间却已经太晚,如果他们现在赶回去,可能要很晚才能到,所以陈新提议在车上睡一晚,明天再回去。
  这也是来之前陈新就和二姨父他们打过招呼的事情,所以他们就算明天再回去也没什么问题。
  让堂姐夫把车开到县城外面找了个背风的地方停好,陈新这才转头回到了生活舱里。
  生活舱里,陈新的父母正在准备做饭,不过因为不太熟悉陈新这辆车,搞不清楚东西放在哪里,正在翻找。
  看到陈新过来,陈新的妈妈赶忙向他问道:“阿新啊,你车上吃的东西放在哪里?”
  “在上面的柜子里,还有一些东西在后备箱,可以从这直接拿。”陈新说着,便走到流理台旁边,打开了靠着生活舱后面那张双人床的一扇小门,下面直接通到了这辆车的后备箱。
  这是陈新当初在改造这辆车时所准备的,既可以在不下车的情况下打开后备箱拿东西,也可以在危急关头充当一个逃生通道。
  不过到目前为止,这里所能派上的用场也仅仅只是通往后备箱的通道,让陈新可以不用下车就从后备箱里拿东西而已。
  从后备箱里拿出一些食物放到流理台上,陈新并没有让自己的父母来做晚饭,而是自己拿出了厨具,在电磁炉上加热着晚上要吃的东西。
  虽说用流理台上的电磁炉也可以烹饪一些简单的食物,陈新的车上也有足够的厨具,但食材有限,他也没有去整那么多花样,只是用脱水蔬菜和能量棒一起煮了一锅糊糊,又热了四份避难所食品,再搭配上一小包水果干而已。
  尽管看上去很简陋,但在现在来说,已经算是不错的一餐了。
  “阿新你多吃一点,胳膊有伤多吃一点才能好得快。”陈新的妈妈看着陈新受伤的右手,不住的劝他多吃一点:“避难所里你二姨和舅妈她们还养了几只鸡,回头我去要点鸡蛋给你补一补。”
  听到这话,陈新倒是十分好奇,向他妈妈问道:“现在还有鸡吗?怎么留下来的?”
  “只有几只母鸡和一只公鸡,是你二姨想出来的法子,一开始留的几个鸡蛋,然后孵出小鸡来。”陈新的妈妈向陈新解释着:“小鸡比大鸡吃得少,也好养一些,所以这才把这几只鸡养活,每天倒是都能摸到几个鸡蛋。”
  妈妈介绍的情况让陈新不由得瞪大了眼睛,同时也有些懊悔,自己如果当初也这么干的话,那自己的避难所里现在完全可以养几只鸡,每天都能吃到鸡蛋不说,也能为自己提供肉食。
  想到久违了的鸡汤和鸡腿的香味,陈新忍不住咽了咽口水,向自己妈妈问道:“二姨养的是什么鸡啊?”
  “就一般农村里的土鸡,靠吃剩饭剩菜养起来的。”陈新的妈妈十分随意的回答了陈新的疑问。
  听自己妈妈说是农村的土鸡,陈新心里就有了底,明白这些鸡应该就是很常见的柴鸡。
  所谓柴鸡是炎国农村非常常见的一种品种,也被叫做笨鸡,可以粗饲,并且适应性极强,饲养成本很低,在灾难之前是非常适合家庭养殖的鸡种之一。
  尽管比不上白羽鸡那种40天就可以达到屠宰标准的肉鸡品种,但柴鸡依旧是一种不错的鸡种,虽说五个月的成熟期有点长,却也还算可以接受。
  而且最关键的是这种鸡什么都能吃,人吃不完的剩饭剩菜什么的都可以用来喂鸡,非常好养活。
  要知道陈新的避难所里可还有上次收稻谷之后脱下来的糠,那玩意可是养鸡用的绝佳饲料。
  想到这里,陈新对自己妈妈说道:“妈,你能帮我找二姨要一点能够孵小鸡的鸡蛋吗?我带一点回去,在我那也能养鸡。”
  “你那里养鸡?有地方养吗?”陈新的妈妈还没答应,他爸爸倒是对陈新的话产生了疑问。
  陈新点了点头,肯定的回答道:“我在来之前,把避难所整体做了一次升级,很多地方都进行了改造和扩建,现在住人也好,养鸡也好,都有地方。而且我那的温室也有足够的产出,现在有蔬菜、稻谷和水果,能用烂菜叶子和糠来喂鸡,没有问题的。”
  说完,陈新便向自己的父母说起了自己是如何利用温室产出换取材料,然后一步步改造自己避难所的。
  在陈新解释的过程中,陈新的父亲向他问了不少问题,让陈新险些招架不住,不过好在系统提供的信息态概念模糊让一切都变得合情合理,陈新倒是通过一番解释,把事情圆了过去。
  “那这样的话,也就是说阿新你那里现在不仅一个月能收获上千斤的蔬菜,还能有水果和稻米?”堂姐夫在一旁听完了陈新的解释,不由得心生羡慕,于是向陈新问道:“那你能不能帮我们这个避难所也改造一下?虽说现在避难所也有一点产出,但这个产出真的不高,大家日子都过的挺艰苦的。”
  堂姐夫这么说,倒不是为了他自己,而是为了他的两个儿子,大的才小学一年级,小的去年才出世。
  作为父亲,当然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够过得好一些,不至于从小就跟着父母吃苦。
  陈新想了想说道:“这当然没问题,不过具体怎么改造我需要好好想想,而且这事得和二姨父他们好好商量一下,毕竟真要这么搞改造的话,需要很多材料的。”
  堂姐夫的请求刚好也正是陈新之前想做的,所以在想了一下之后他就答应了一下来。
  不过具体怎么改造,要改造哪些地方,这些改造的升级是消耗生存点数,还是通过材料来进行升级,都是需要陈新通盘考虑的事情。
  在没有想好一个具体并且切实可行的方案之前,陈新并不会去贸然尝试对老家的这个避难所进行改造。
  毕竟这次改造所影响到的将会是自己的亲人,陈新并不想贸然行事。
第251章 升级优先项
  休息了一晚,陈新和他父母,还有负责开车的堂姐夫一起再度回到了村里的避难所。
  回到了避难所里,自然又是一番免不了的嘘寒问暖与关切,陈新应付过去之后,这才找到二姨,和她说起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