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14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得到了陈新的回复,曾柳这才点着头,没有再说什么。
  ————————————————————
  事情似乎确实向着一个不太好的方向发展着,岳西县的县城里陈新依旧没有找到还在运作之中的官方避难所。
  这让曾柳他们心里顿时蒙上了一层阴影,对于他们的前路也越发的不看好了。
  对于这件事陈新倒是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岳西县也和之前在鄂省陈新途径的两个县一样,地处山区不说,县区内除了公路之外,没有其他交通方式连接,在现如今的大环境下,将人口迁出并不是什么不可能或者很奇怪的事情。
  至于说他的老家舒州县,陈新反倒不怎么担心会被迁移人口,因为舒州县是有铁路的。
  只要铁路运输不被断绝,物资可以源源不断的输入,那么该地区的避难所就都还能够运转下去,并不需要考虑人口迁徙。
  毕竟,人口迁徙固然可以保证某一地区的大部分人都活下来,但同样这会对迁入地区造成很大的压力,所以如果不是必要,国家也不会轻易迁徙一个地区的全部人口。
  所以尽管曾柳他们显得很忐忑不安,一直在为自己的未来所担心着,陈新却并没有在意这些事情。
  他现在所想的只是赶快走完这最后一段路途,抵达自己的老家去接自己的父母。
  因此陈新也没在已经没什么人的岳西县继续耽搁,而是直接穿城而过,朝着自己的老家开去。
  在陈新的记忆里,老家亲戚所在的村子离岳西县城并不算太远,过去开车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能到,即便是现在走过去也要不了一天时间。
  走在已经让他觉得渐渐熟悉起来的道路上,陈新的心情也变得有些激动和期待。
  虽说以前他和父母也是很长时间不见面,但在灾难之前怎么说都可以打电话或者用其他方式联系,并且陈新可以随时知道父母的情况,像这样大半年的时间完全和父母断绝联系的事情是陈新以前从未经历过的。
  这使得他现在越发迫切的想要见到自己的父母,以至于车速也被他越开越快,让一旁的曾柳不得不出声提醒陈新减速。
  被曾柳提醒了一声,陈新这才将车速重新慢了下来,对她说了声抱歉:“不好意思,我有些激动了。”
  “我能够理解,如果是我的话,我也会很激动的。”曾柳的话语有些伤感,她虽然没有经历和父母家人的分别,但她的父母家人却全都已经留在了那座县城里。
  陈新微微点头,只是调整了一下自己的心情才说道:“我会先去见我的父母,灾难之前他们给我的最后的信息是他们和我家的亲戚一起生活在村里的避难所,希望那里没有被迁移,不然的话我们就必须再走一天进入县城了。”
  “陈新先生你不想去县城吗?”曾柳看向陈新,觉得他似乎对县城有些排斥。
  “谈不上,县城还是要去一趟的,至少我会把你们送到县城。”陈新并没有解释什么,只是简单的回答了一句,便又专心开车了。
  曾柳若有所思,但她并没有再多说什么,就这么沉默了下来。
  从岳西县到陈新老家的这段路并不长,虽说山路崎岖,但花了三四个小时之后,陈新还是抵达了距离他父母和亲戚所在的山村最近的小镇。
  让陈新有些意外的是,他都做好了小镇上空无一人的准备了,然而这座小镇上却反而有着还在运作中的避难所。
  而且尤其让陈新惊讶的是,镇上的人比他印象里的要多了好几倍,甚至连避难所都不止一个的感觉。
  陈新的车进入小镇,理所当然的被镇上的人发现,大家警惕的注视着这两一看就不一般的履带房车,迅速的叫来了镇上的警察。
  “同志你好,你们是从哪来的?”在陈新停下车之后,警察很快便来到了车窗旁边,等到陈新降下了车窗,便向他询问着。
  “我是从湘省过来的。”陈新回答着警察的问题,为了不引起不必要的误会,陈新还主动解释道:“我老家也是这边的,回来是为了接我爸妈过去。”
  “你从湘省开车过来的?现在这种环境,你居然能把车开过来,也是好本事!”警察听到陈新说是从湘省过来的,顿时冲他露出了惊讶和钦佩的表情。
  陈新对此没有太多表示,只是笑了一下,虽然这一路上确实走得不容易,他自己练胳膊都折了,但这种事情就没有必要和警察细说了。
  “我家是XX村的,那里现在情况怎么样?我记得陨石砸下来之前家里人跟我说那里修了避难所。”陈新向警察打听着老家亲戚们的情况,心里不由得紧张了起来。
  警察听到陈新的询问,也没觉得有什么奇怪,只是想了片刻便回答道:“XX村?哦,那边情况好像还行,县里每个月会把物资运到镇上,再由镇上一个星期一次分批送到这些村子里。说实话这些村里的避难所比镇上的避难所只怕还要舒服一点,镇上人实在太多了。”
  听到这话陈新终于放下心来,心里悬着的一块大石落了地,他最怕的就是老家的村子出了事情,或者干脆村子里的人被迁走了。
  放下心来之后,陈新不免也被警察话里提到的另一件事吸引了注意,于是好奇的问道:“镇上人怎么这么多?我记得以前镇上没有这么多人吧?”
  “你没记错,全镇以前也就两万多人,而且大部分人还都在底下乡里和各个村里,镇上人确实不多。”警察点了点头,这才向陈新略有些无奈的解释道:“但是之前国家为了防灾,把沿海城市人口全都内迁了,皖省因为挨着浙省和苏省,这两个省很有一部分人口是迁到我们皖省来了,分流安置下来,就算是我们这个破镇子现在也有五万多人了,光避难所都修了三个,我们也是忙得焦头烂额。”
  听到这话,陈新不免也跟着摇了摇头,同样感叹了一声,这才向警察问道:“那现在我要去XX村的话,路还走得通吗?”
  “路是走不通了,不过你沿着河上去的话,还是可以到XX村的,以你这个车的样子,没问题的。”警察看了一眼陈新车底下的履带,冲他竖了一个大拇指。
第245章 终于回家
  按照之前警察的指引,陈新将车开到了小镇附近的河滩上。
  “看来这里倒是变成一条通道了。”看着原本应该是河面的地方还有新鲜车辙,陈新不由得笑了一下。
  或许是离自己的父母越来越近,陈新心情变得十分的高兴。
  曾柳等人已经被陈新放在了镇上的避难所,四人当中宁姐和老唐倒是显得很高兴,虽然对于陌生环境还有一些忐忑和紧张,但能够遇到有大量人口居住,并且还在运作之中的官方避难所安定下来,这对于宁姐和老唐来说是梦寐以求的。
  小叶子也对此没有什么疑问,反而陷入了还要重新上学的焦虑之中。
  只有曾柳似乎有些不太适应,下车的时候也显得有些迟疑。
  陈新对此没有注意,或者说即便发现到了曾柳的异常,他也不会有什么表示,毕竟只不过是四个随手救下的陌生人,能够把他们送到这里已经是仁至义尽了。
  所以在将他们四人交给镇上的官方工作人员之后,陈新就急匆匆的开车走了。
  沿着原本河面上的车辙印前进,陈新不由得想起了他妈妈跟他讲过的故事,在他妈妈还小的时候,她住在老家的山里,那个时候还没有公路,下雪的时候就会封山,村里人进出大山很不方便,只能靠这条河封冻之后从河面上走。
  不过那是陈新妈妈小时候的事情了,这些年这条河已经很少封冻,而且村里早就通了公路,已经很多年没人冬天走过这条河了。
  但是现在,显然这条河再度发挥了它充当交通线路的功能。
  沿着河道向上,随着两侧的河道越来越窄,陈新知道自己快要到家了。
  虽说他从小到大从未在这里住过,但家并非是指某个地方或者某处房子,而是有家人所在的地方。
  有家人所在的地方,才能被称之为家,是心灵的归宿。
  终于,陈新将车开到了老家所在的山村前。
  这里虽然被积雪所覆盖,但陈新还能够辨识的出大致的地形。
  村子里有条穿村而过的小河沟,尽管早已被积雪填满,但从雷达扫描出来的结果以及无人机的摄像头拍到的画面,陈新还是能够依稀辨认出这条自己小时候在里面抓过螃蟹的小河沟。
  河沟边上的田地是外公经常挂在嘴边自家的田,他老人家年轻的时候还在这田里种过芝麻,虽然后来这块地早已变了归属。
  村子里那小块的平地是以前的稻场,村子里用来晒稻子的地方,只不过这些年晒稻子的人越来越少了。
  陈新将车停在了村头,村子里并没有太宽敞的路,以前开车倒是可以进去,但现在陈新的这辆大车,显然是不可能开的进去的。
  停好了车,陈新换上了防护服,虽然说一只手骨折了穿衣服不太方便,但陈新还是手口并用,很快将防护服套在了身上,并且戴好了防护面具,做好了准备。
  打开车门,陈新左手握着一根雪杖,脚上也换上了特意准备的雪地行走靴,一只手拄着雪杖,颇有几分艰难的朝着村子里走去。
  村子里似乎是为了方便能够接受镇上运过来的物资,还是在河岸边扫开了一块积雪,这一块地方的积雪倒是没有那么厚,陈新行走起来也不算特别麻烦,只是偶尔有些站立不稳,需要雪杖来支撑身体。
  即便如此,他还是很快就走到了村子里。
  村子里早已和陈新记忆里的不一样,所有的房子都被积雪所掩埋,就连村里人最重视的祠堂,那栋从明朝留下来的老屋如今也为积雪所压塌,完全被积雪埋在了下面。
  而除了这些之外,最大的不同还是在村子旁边原本是片山坳田地的地方,多出了一个被积雪覆盖的小山包,地上被扫开的积雪刚好往这里延伸着,让陈新不用去思考都能够判断的出这里就是村子的避难所。
  陈新看得出来,这里并不是那种完全往地下挖坑修出来的避难所,而是挖了一半修好避难所的建筑部分,然后再将挖出来的土层覆盖到建筑上,从而以这种简单方式快速构建出足够厚的土层,而不是用耗费成本更高的方式真的在山里挖个洞。
  事实上炎国能够在三个月内安置全国大部分的人口,这种方式修建的避难所要占很大一部分功劳,毕竟全国有相当一部分的农村人口住的就是这样的避难所。
  陈新沿着道路走到了避难所的门口,地上还有车辙和脚印,陈新看得出来应该是这里有人进出留下的,而且地上的积雪没有冻硬或者被掩盖,显然留下这些印迹的时间并不会太久。
  不过陈新并没有去关心这些,而是站在避难所的大门前,拿出了无线电台按照之前镇上警察告诉自己的通讯频道,对着无线电喊起了话。
  “有人在不?有人听得到我讲话不?”陈新用老家的方言对着无线电喊着,虽然周围寒风凌冽,狂风吹起的雪花几乎瞬间把他变成一个雪人,就算穿着防护服也是一阵寒冷,但陈新还是感到心里一阵火热。
  他就要见到自己的父母了,这又怎能让他不激动!
  很快,无线电里传来了一个说话的声音,那熟悉的乡音让陈新激动的差点连手里的无线电台都拿不稳:“哪一个啊?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