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能升级避难所-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从长江水道下面横穿长江的过江隧道也有两条公路隧道与四条已经通车的地铁隧道。
  只是随着灾难的降临,在建的最后一座长江大桥受到灾难以后天气恶劣的影响,至今依旧没有完工,而其他十座大桥均有不同程度的损毁。
  虽然灾难之后三镇市府和鄂省省府都花了大力气来对十座大桥进行整修和维护,但目前保持同通畅的只有其中的七座大桥,剩下的三座大桥则暂停了使用。
  并且虽然依旧通畅,但考虑到大桥的维护问题,对于能够通过桥面的车辆也是做了一些限制的,像陈新的装甲房车这样的履带式重型车辆,是不被允许通过长江大桥的。
  所以陈新只能选择从过江隧道通过,从长江水道地下穿过长江,到达江对岸。
  之前陈新已经了解过,长江目前虽然封冻,但江面之下依旧有水流流动,冰层的厚度大约在三到五米之间,通过行人或者普通家用车辆倒是不成问题,但陈新的装甲房车却很难保证一定能够通过。
  万一车开到江心,结果冰层碎裂,车身不说掉入长江,只是卡在冰面上都会是个巨大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想要获得营救都难,所以陈新还是老老实实选择了走现成的路,而不是从冰面上直接开过去。
  而且,从过江隧道通过长江,远比从江面上通过要来的省心省力。
  这也导致了尽管现在车流量远没有灾难之前那么大,过江隧道内依旧有许多车辆通过,颇有几分昔日繁华的气息。
  陈新控制着车速,跟随着车流一起向前行驶着,他这辆履带式的装甲房车自然也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甚至还有人在他身边经过的时候冲他打双闪示意。
  过江隧道里并没有如同灾难之前一样灯火通明,原本装在墙壁上的灯管基本上都熄灭了,只留下了一小部分维持着隧道内最低限度的照明。
  这显然是为了节约电能。
  毕竟城市越大,对电能的消耗也就越高,这样一座灾难之前常住人口过千万的大型城市即便是现在减少了大量的电能消耗之后,每天所要消耗的电能也是一个天文数字。
  再加上现在三镇正在积极进行灾后重建,在能够节约的地方显然都是要进行节约的。
  毕竟现在虽然发电厂都还存在着,但过去连接整个炎国的国家电网却在之前的灾难中损毁殆尽,各种高压输电线路大多在第一波冲击和火灾中被损毁。
  各个地区只能依靠自身所拥有的电厂来进行发电,在电力供应上是必然会存在一定的短缺的,而这一点越大的城市就会越明显。
  陈新所居住的城市如果不是占了城市本身就有一个大型发电厂的优势,在电力资源上可能等不到燃煤出问题就会电力紧张了。
  所以之前在科研单位参观的时候,陈新也听科研人员提起过,国家相关的科研机构目前正在想办法研究小型核反应堆技术的,虽然以前也有这方面的技术研究,但真正意义上的小型核反应堆也只是在灾难之前才刚刚有样型展示而已,技术并未开始大规模推广。
  这也是陈新之前把同位素温差电池交给张成广的原因之一,他希望炎国的科学家们可以从他提供的这颗电池里逆推出更多的核电技术,用以提升炎国本身的核电技术,为灾后重建的能源问题添一把力。
  现在看来,陈新的这个目的是肯定达到了的,而这也使得他的心情变得很好。
  出了隧道,陈新已经置身于长江的北岸,沿着道路出了城,陈新再一次面临走哪条路的选择。
  三镇市内因为实际使用的需要,加上也需要为一部分幸存者提供工作,所以市内道路积雪是每天都有人进行清理的,从而让原本的道路能够露出来。
  但是城市之外还是一副积雪覆盖,完全看不到道路的样子。
  再度让车子行驶在雪地上,陈新放出了车上的侦查无人机,再度打开了地图,思考着自己到底要选择走哪条路。
  鄂高官江以北的地区山地很多,想要走这里去皖省的话,只有一条从三镇到沪市的高速,以及一条编号为G318的国道。
  考虑到山地难行的问题,陈新其实还有另一个选择,那就是沿着长江沿岸的另一条高速,绕一个大圈,走相对平缓的地区前进。
  只是这样一来,路上要耽搁更长的时间。
  所以在对着地图认真思考了一番之后,陈新还是决定走国道。
  现在不是灾难之前,多绕一大圈耽误的时间可不是一天两天,而且这条编号G318的国道陈新也隐约记得是会经过自己老家的,沿着这条路走,肯定不会走错。
第229章 继续前进
  出了三镇,沿途似乎便看不到繁华的城区了。
  事实上沿着G318国道这条线路前进,沿途也确实没有了大城市存在。
  因为陈新所选择的这条线路是从山区穿行,这一带本身就没有较为发达的城市存在,而鄂省本身比较发达的城市不是分布在鄂省的西面,就是集中在长江沿岸。
  这和陈新所要前进的方向并没有重合的部分,所以他看不到城市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事情。
  沿途依旧还是和之前路上的景色相似,到处都是漆黑一片,视线所及,也全都是积雪。
  伸手从工作台上拿起一片之前鄂省的工作人员送的水果干扔进嘴里,陈新舍不得嚼,只是抿着那片果干上的味道,颇有一些怀念。
  认真算起来,这似乎真的是陈新在灾难之后第一次吃到水果,尽管只是果干,也已经是非常难得的事情了。
  只是吃着果干,回想起三镇城市里的样子和这沿途的漆黑一片的景象,陈新却还是感受到了巨大的差异。
  在大城市里国家已经在开始灾后重建,一般的中小型城市也已经从灾难的打击中恢复过来,开始积极恢复生产。
  因为国家、军队和警察都还存在着,一切并没有预想中的那么糟糕。
  但在远离了城市的乡村,情况又该是什么样子呢?
  陈新不知道,也没有去调查,但从他目前所看到的景象和所掌握的资料来推断的话,恐怕越是远离城市的地方,情况会越糟糕吧?
  毕竟越是远离城市的地方,在灾难之前能够被称得上地下掩体的地方就越少,绝大部分可能就只是农民家里自家的地窖了。
  就算在灾难来临之前的那三个月,国家紧急在乡村和城镇修建了避难所,虽说能够让大部分农村居民有地方躲过之前的灾难,但那些避难所在建造的时候时间已经相当紧迫,很难说修建了足够的数量以及能够保证没个避难所都提供必要的生存条件。
  缺衣少食、医疗服务和药品短缺、电力和淡水供应不足……陈新甚至不需要细想就能够数出一大堆可能出现的问题。
  尤其是之前在他所在的城市里发生的缺氧问题,小型避难所的通风或许会好一些,加上只有一两层,或许深度不够,不会有二氧化碳沉积之类的问题,但同样这种挖的不够深的避难所,很难有良好的保温效果。
  即便能够保住温度尽可能的不逸散,但内部如果没有足够的取暖设施的话,还是会很快冷下来,变得如同一个巨大的冰窖。
  尽管比起直接面对零下三四十度的低温来说,有一间避难所遮挡寒冷已经能够让很多人活下来,但低温之下人会需要更多的高热量食物才能维持体温,并且低温环境下人也更容易生病。
  而这二者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玩过《冰汽时代》这个游戏的陈新清楚的知道,一旦饥饿和疾病人数达到一定程度,暴动和不满就会滋生。
  游戏里刁民要病死饿死到一定程度不满值才会发生暴动,把管理者赶走,但现实里恐怕有人开始病死就会爆发出诸多问题和矛盾,让事情变得不可收拾了。
  这也让陈新不由得担心自己的父母,他们和家里的亲戚一起住在老家,那边只是一个县城,父母和家里的亲戚更是不住在城里。
  虽说住在一起的都是家里的亲戚,灾难之前便一起生活了好几代人,就连供奉先人的祠堂都是同一个,不至于说有什么乱七八糟的事情发生,而且灾难之前陈新也特意交代了他们改如何囤积物资、建造避难所,但陈新心里却依旧充满了担心。
  只是担心并不能让陈新走得更快,他现在的行进速度已经比他预期的要快不少了,过了三镇整个路程已经走了一半,花费的时间从他出发开始算起也才过去了五六天而已。
  这已经比陈新所预估的快不少了,按照他现在的速度,他有把握在五天之内抵达皖省,算上返程的时间,刚好差不多可以在一个月之内赶回去。
  就算接到了父母之后还有什么事情要处理,也最多耽搁几天时间,不会有太大的变数。
  想到这里,陈新心里又放心了一些。
  现在车上就只有他自己一个人,陈新必须想办法调整情绪,让自己不要太过急躁,不然的话车虽然是可以加速没错,但速度快起来了也同样意味着危险。
  这一点,从陈新眼前这段完全被积雪覆盖的道路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
  眼前这一段公路原本应该是依山修建,在山体上开凿出来的公路,一侧是山壁,一侧是山谷。
  但是现在随着积雪覆盖了整个道路,前方已经找不到一点道路的痕迹了,积雪已经将整个山坡变成了一个整体,让人根本看不出原来的道路在哪。
  “积雪实在是太厚了!”陈新看着眼前的积雪,眉头紧皱,正在思考着自己究竟该如何穿过这段路段。
  道路被积雪覆盖,想要走原本的道路已经是不可能的事情了,除非陈新能够清理开道路上的积雪。
  但陈新有清理积雪的功夫和精力,他不如想办法换条路走或者给自己的车来一次升级,让它能够在这种斜坡一样的雪地上行驶。
  虽然按照设计,即便是这样倾斜的斜坡,这种履带式的底盘也有足够的抓地力可以保证车辆不至于往山谷滑落,但那样开实在是有些过于冒险,一个不小心可是会直接栽入下方的山谷里的。
  陈新犹豫了一下,让两架侦察无人机都飞了起来,打算扫描一下周边的整个地形,看一看是否能够有平缓的地方,让他可以通过。
  尽管这里周围都是山,但山势却谈不上陡峭和险峻,山谷中还是有相对而言较为平坦的地方,可以通过的。
  只不过相对于走原本的道路来说,从山谷走明显路程要更加蜿蜒曲折。
  不过现在摆在陈新面前的也就只有这一种选择了,除非他想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走另一边的高速。
  走高速只能是迫不得已之下的选择,虽然高速的路线更直,道路起伏也更少,但在这种到处都是山的地方修高速,必然是到处都是桥和隧道的。
  隧道倒是还好说,但是桥梁的话……
  回想起自己这一路行来所见到的垮塌的桥梁,陈新很直接的让自己放弃了这个打算。
  毕竟就算炎国基建力量再怎么出色,基建狂魔也修不出能够承受陨石撞击而不会垮塌的公路桥。
  很快,无人机便将扫描出来的结果回传到了操作台上的地图上,以色块的方式显示了出来。
  看着山坡上一片黄色和红色的区域,陈新只能将目光投向了山谷中相对而言较为平缓的绿色区域,控制着无人机继续向前扫描的同时,也重新发动了汽车,沿着绿色区块的标示继续前进。
  这样一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