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国高科-第2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分别是青山镇、江口镇,以及白淀。

    这三个镇子给出来的条件算是最靠谱的了,可能在这些人里面不算最好,但是能让张东升感觉到诚意。

    鑫辉在前面开着车,副驾驶上坐着王喜,后排座上的则是张东升和李双双。

    四个人此时正在前往江口镇视察的路上,说起来,这三个小镇中条件最好的应该就是这个江口镇了。

    相比其他两个小镇,江口坐落在长江附近的一小块平原。

    环境优美土地肥沃,在这些小镇之中,也算是条件优厚的了。

    更主要的是江口镇因为靠近长江,有一些鱼货之类的出产,所以道路修建的十分不错,交通方便。

    这也是张东升他们选择这个小镇作为第一考察对象的原因,如果可以的话就定下来了,其他两个小镇就不去了。

    只不过来到这小镇,第一时间张东升心中就有几分失望。

    就像资料中所说的那样,江口镇堤口江边,是一个鱼产丰盛的小镇。

    来来往往可以看到不少的人在运送鱼货,似乎正好赶上有船回来。

    甚至于张东升还买了几条正宗的长江刀鱼,在后世可是很难买到的,只不过,他却是彻底的放弃了把旭阳游戏,放在这个小镇上的选择。

    主要是这个小镇的环境实在是不怎么好,空气之中弥漫着一股难闻的鱼腥味儿。

    再加上在对方上交的资料中,对于占地报价实在是太昂贵。

    甚至于仔细算下来仅仅是买地的价格,都比旭日升新厂这边贵了。

    如果条件好的话,张东升或许还会考虑。但是这样的情况,已经让他彻底放弃。

    第2个选择的目标则是距离江口镇不远的白淀镇,本身白淀镇并没有什么有特色的东西。

    和青山镇的条件也是差不多,之所以把它放在第2个,主要就是因为距离江口镇比较近。

    驱车来到这个小镇,先是大致的视察了一圈,这才联系了镇上的领导。

    对于张东升来到镇上视察,领导自然是非常开心的,张东升能够亲自过来,这足以说明,至少他们已经进入了第2轮筛选。

    只不过,对于这个小镇,张东升却也没有点头。在这边吃了饭之后,张东升又前往最后的青山镇。

    对于白淀镇他没有太多的好感,但也没有什么毛病。如果最后没有其他更好的选择的话,就已经确定在这儿了。

    当然了,反正都是顺道的事儿,张东升打算把最后的一个小站也走一走看一看。

    毕竟这个小镇之前没有预约不请自来的时候,那个老赵给他留下了一个不错的印象,至今还记忆犹新。

    午饭是在白淀镇吃的,时间已经接近了下午3点多。天色渐渐的变得不是很好,头顶上的云层开始积聚,似乎要下雪了。

    果然等他们赶到青山镇的时候,猪脚盖的大小的雪花已经是一片接着一片的飘了下来,把整个世界装点的银装素裹。

    就像是他名字一样,这是一个坐落在大山之间的小镇。

    当然了,能够形成小镇而不是一个村落。这两座大山之间还是有些地方的,中间形成了一个相对平坦的山坳。

    张东升大致的估算了一下,连带着小镇加上周围的土地面积,大概有个两三千亩的样子。

    当然了,周围的这几座山也算是青山镇的范围。都加在一起的话,可要比很多的还要大些。

    对于这个地方,张东升刚刚过来就能够感觉到还不错。

    至少环境非常的可以,当然了,你需要忽略不计,那几乎不能算是路的山道。

    也就是这大红旗各项性能十分优越,动力强劲。否则的话,张东升真的不保证自己能够坐车到这里。

    虽然说这里的土地非常的便宜,连江口镇一半儿的价钱都用不了。

    但是张东升估计了一下,如果真选择青山镇,这笔钱也省不下来,都得用来修路了。



    第466章 路

    

小镇不大,对外只有这么一条并不好走的路。

    张东升先让鑫辉开着车,在镇里镇外转了一圈,感觉还算不错。

    虽然说并不发达,但是至少还可以,干净整洁。

    在镇中心的位置还有一些店铺,只不过销售的都是一些日用百货,农具和种子之类。

    唯一的一家卖吃食的是一间小面馆儿,卖的也没什么出奇的东西,只不过是一些清汤面,热干面。

    大概是给附近的小村落上镇上买东西的人,中午填肚子的。

    生意也不怎么好,张东升下了车打量了几分,人不多,但是弄的干净,还非常的便宜。

    一对儿大概40多岁的夫妻,打理这面馆,此时已经过了晌,两口子正坐那吃饭呢。

    “老板,来两份热干面!”

    张东升的进来自然吸引了老板的注意,毕竟这么个小镇,一年也来不了几趟小汽车。

    打量着张东升和鑫辉,这两个穿着西服,光流水滑的外乡人不知道是干什么的。

    听到张东升的吆喝,连忙起身去煮面,脑子里还在寻思着这事儿。

    刚刚在白淀镇的时候,镇上自然是留了吃饭。只不过镇里边一堆领导陪着,又酒又肉的,张东升并不喜欢。

    也就对付了吃了两口,眼下这又饿了。对于他来讲,地道的热干面能吃饱的,比那些虚头巴脑的要强。

    老板的面煮的很快,香浓的酱料拌在里面,味道棒极了。

    原本鑫辉不打算吃的,眼下闻到这个味道,也是控制不住自己,大口大口的把面全都塞进了嘴里,生怕张东升去抢。

    张东升看着他的模样有些好笑,不过却也没有多说什么,而是和一旁的老板攀谈了起来。

    “老板贵姓?您这面可真是地道,正宗的江城热干面。

    就凭这份手艺,别说是在这么个小镇上了,就算是去城里也足以立足。”

    听到张东升的话,老板的脸上露出了几分欢快的模样,毕竟好话谁都爱听,更何况这一份手艺一直都是他的骄傲。

    “嘿嘿,这是俺们组上传下来的手艺,可不比城里那些要差。

    免贵,鄙人姓牛,贵客叫我老牛就行。

    咱这小镇上一年到头也来不了几回外人,不知道你们过来这是干什么来了?”

    “没什么,闲着无聊,到乡下转转,不来咱这地方,又怎么能够吃到老牛你这么地道的热干面呢?”

    张东升打了个哈哈,并没有说出自己此行的目的。一旁的老刘也就识趣的没有多问,虽然说不知道这两个年轻人是干什么来的,但是从言谈举止之中大概不算是坏人。

    两个人就这么闲聊着,张东升也从老牛的口中大致的了解了一家青山镇的情况。

    普普通通的小镇,安逸平稳,没有任何的变化。

    在老牛的记忆中,十几年前这小镇就是这样,到今天这小镇还是这样。

    几十年,这小镇就没富裕过起来,但是也算不上穷的吃不上饭。

    只不过,随着城市附近各种工厂的兴起,镇上的年轻人很多都开始想着去城里打拼,去城里做工人。

    镇上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张东升点了点头,这算是越来越严重的问题,在未来的后世,情况更加恶劣。

    不知道多少的村落,都已经没几个人,甚至被取缔。

    而就在两个人相谈甚欢的时候,忽然间外面传来了一个爽朗的笑声。

    “我说张老板,您来镇上怎么不打声招呼啊,我好接您啊!”

    门口的帘子被掀开,走进来了一个身高1米8往上的大汉,身上穿着一件半新不旧的迷彩服,站在门口把光线全都遮挡了起来,给人一种压迫感。

    从声音上张东升自然能够听得出来,进来的不是旁人,正是自己前两天刚刚见过的,青山镇的镇长老赵。

    下午的时候,老赵正在地里收拾,粮食已经收回家了,但是地还需要伺候。

    结果弄到一半儿就下雪了,他正扛着家伙往回走的时候,镇上的一个半大小子就找到他跟前儿。

    说是镇上来了一辆小车,四处转悠四处打听,想找镇长看看是不是拍花骗小孩儿的。

    结果听到对方的描述,老赵略微一寻思就想明白了,应该就是张东升。

    眼下进屋一看果然正是,心里也算是松了口气。

    张东升能够来这镇上,让他也是感觉到了几分安定,至少证明自己还有机会。

    拍了拍身上的雪花,老赵找了个地方坐下。

    “老牛,你说说你,赶紧把炉子点上这大冷天的。”

    吩咐了老牛一声,这才转头朝张东升询问。

    “张老板,不知道您这次过来是想要考察一些什么?对青山镇的印象如何,要不就直接把厂子定在镇上得了。”

    听到老赵的话,张东升也是笑着点了点头。

    “说起来,这真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里山美,水美,人也朴实,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如果真要把厂子留在镇上,也不是不可能,不过赵镇长,我倒是有两个问题向您请教。

    之前我和这位老牛大叔聊天儿,略微对小镇有了些了解,现如今很多年轻人都已经跑到城里去做工,留在镇上的都是一些上了年纪的。

    如果我把工厂开在这边,能不能招到足够的工人呢?

    另外赵镇长,咱们镇上的交通条件实在是太过恶劣,想必您自己也清楚。

    来的时候就费了不少的力气,如果真的把厂子设在镇上的话,这交通也绝对是一个大问题,我需要投进去不少钱的。”

    听到张东升的话,老赵略微一思索,眉头也皱了起来。

    第1个问题倒是好解决,虽然说很多年轻人都去了城里,但是在自己家门口就有厂子,有工作的机会的话,他们当然还是愿意选择进的。

    但是第2个问题却是限制青山镇发展的根源,想要解决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老赵沉思了片刻,咬了咬牙这才开口:

    “张老板,对于道路的事情,我心里也明白,你看这样如何。

    这条路本身对于青山镇来讲也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您能够把工厂放在我们镇上。

    关于修路的钱,自然不可能让您独自承担。

    镇上愿意出一半儿,您觉得呢?”



    第467章 意外

    

听到赵镇长的话,张东升微微愣了一下,说实话,他本身也没想到提这样的意见。

    只是想着既然是修路,能不能有一些政策上的支持,比如说审批什么的快一点。

    毕竟路什么的,不是说修就能修的。

    万万没有想到,这个赵镇长竟然如此敞亮,开口就想负责一半的路费,张东升自然不会选择拒绝。

    而在赵镇长看来,如果张东升能够主动出钱修路,哪怕只拿一半,对于青山镇来讲,也绝对是一个好事。

    毕竟这条路放在这儿早晚都得修,受益的是整个青山镇。

    老赵之前早就有这样的打算,只不过就算是全镇集资恐怕也凑不够修路的钱,这才一直拖到现在。

    而有张东升牵头,就算是镇上出一半儿的钱,用的也是张东升付的地租,羊毛出在羊身上。

    到头来地租给张东升能收到钱,村民们在张东升的厂子里工作能拿到工钱,镇上还白得了一条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