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无限诸天从红楼开始-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虽然赶不上两淮最大的八大盐商,但在金陵地界也是仅次于甄家的第二位,巅峰时期每年的流水不下百万两。”牛继勋点了点头。

    “刚才‘巅峰时期’的意思,就是现在做不到了?”卫旭瞬间抓住了重点,其实想想也是,薛迅死后,薛家后继无人,那就别怪外人侵蚀。

    “不错,如今这条盐路全靠一干老人自行处理,偏偏薛家在薛迅死后没找到靠山,这三年来一天天败落,盐路也丢了大半。”牛继勋的回答更干脆。

    “那就好说了。”卫旭松了口气,“小侄手里别的不敢说,武力还是有点的,我会安排曹云奇负责接手这方面业务。

    但最主要的,是小侄手里掌握了比现在‘煮盐’先进不知道多少的‘晒盐’技术,可以很轻松把成本降低最多七成!”

    “什么?”牛继勋被震蒙了。

 4。7 薛家安排、吃人世道

    第四章

    4。7  薛家安排、吃人世道

    贯穿整个华夏封建历史,“盐铁专营”一直都是贯穿始终的,而且历朝历代都没有一个能够解决全天下老百姓的吃盐问题,真正解决的时候,已经是红色时代了。

    这主要是因为历朝历代获得盐货的方法都没啥实质性改进,虽然来源很多,比如海盐、池盐、湖盐、井盐乃至矿盐等等,但始终无法满足需要。

    更重要的是,整个封建时代最大规模获取海盐的方式,自始至终都是最为落后的“煮盐”技术,消耗大、劳动强度大不说,产量还很可怜。

    华夏历史上并不是没有搞出“晒盐”技术,但因为方法落后,虽然消耗降低了,但产量反而还不如“煮盐”,因此始终没能成为主流,直到清末仍然如此。

    卫旭从《生化》世界搞到的晒盐技术,和现实中各国所用并无实质性差别,但有个问题,就是现代晒盐用的肯定是机械化,这在大顺朝根本不可能。

    那就只能逐步试验,一次次验证,最终把先进的机械化晒盐改为人力、畜力辅助,降低效率也得忍着,最主要的是把产量搞上去,成本降下来。

    但这些目前还停留在纯粹的理论阶段,卫旭从没试验过,他也找不到试验的地方,只是如今也只能死马当成活马医,先解决有没有,再说好不好。

    “你说的是真的?”牛继勋的脸色瞬间变了,他可是非常清楚,哪怕是仅仅拿下当前的薛家盐路,也能保证四王八公十二家每年不少于万两的分红。

    就当前来说,这样的收入已经足以确定卫旭继续保持当前的地位,以及今后进一步上升的可能性,更别说刚刚的所谓“成本降低七成”。

    反而是如何让薛家交出盐路的事情,牛继勋就没考虑过失败,只要勋贵集团愿意为薛家提供庇护,就是让薛夫人自己倒贴都没问题。

    “我手中有两个西洋学士,这件事想必牛伯父已经知道了,他们俩带来了不少西方的技术,比如小侄在京城时搞得小玩意,不少就是如此。

    晒盐技术目前只有资料,还没有经过任何试验,具体结果无从得知,但是根据我对这两个人的了解,应该没问题。

    再有一点,这两个西洋人原本是来大顺朝传教的,只是因为船翻了才流落下来,是我救了他们的命,才让他们活到现在。

    当时投靠我的时候,他们两个为了表现自己的价值,很是说过一些东西,有几项已经验证过了,晒盐技术想必也是真的。”卫旭把问题踢给了“进口”。

    “那就好,薛家那边我会帮你联系,但是具体的事宜就要你自己来解决了,想来并不困难。”牛继勋痛快的答应下来。

    “牛伯父,这样一来,我需要一些人手支持,因为薛家现在各地的分部都有失管失控的现象,需要我们派人重新拿下来。

    再就是目前金陵城也有不少人想要打薛家的主意,这一点就需要牛伯父安排一下了,特别是我听说,薛家内部也有不少人不老实。

    这些人既然有胆量乱动,就要做好死的准备,这一点小侄自会解决,只是他们背后的问题,也需要牛伯父安排一下。”卫旭直接提出了要求。

    “没问题,就按照你说的办!”牛继宗点了点头,“等到你那边商讨完毕,我就会通知各家安排人手过去梳理。”

    这句话也可以理解为“哪家梳理之后,那里就是哪家的地盘”,并不是说直接占了薛家的分部,而是以后也通过该分部获取利益。

    比如说,薛家在九江的分部主营粮食业务,如果这里由牛家梳理,他们也会派出人手进驻,一方面是监督,另一方面牛家也能经营相同生意。

    以后,但凡到了粮食收购的季节,牛家也会拿出一部分资金,利用薛家的商业网络进行运作,自行收购一部分,然后用同样的方式完成运输销售。

    这些名义上是不影响薛家生意的,实际上怎么可能毫无影响?这还是好的,因为薛家每年肯定还要给各家适当的上供,按规矩一般是四六开。

    也就是薛家每年拿出利润的四成,无条件交给勋贵集团,至于他们内部怎么分配,薛家无权过问。

    是不是觉得很过分,就像是那句著名的“那我不成了跪着要饭的”?

    很遗憾,按照这个年代的标准,这已经是十二万分的讲良心,因为薛迅死后,薛夫人、薛途不知道多少次到金陵各大家族拜门,希望人家收下。

    可惜,这些吃人不吐骨头的大家族根本没有一点“合法来钱”的想法,他们的计划是逐步压迫,最终彻底压垮薛家,然后全部吞掉。

    原著中,薛姨妈后来舍弃了祖业与根基,带着儿女入住贾府,根本原因就是撑不下去了;剧情中期薛宝琴和薛科也选择了进京,因为薛途也死了,二房同样完蛋。

    在封建社会残酷的“上下尊卑”规矩下,商人不过是最后一等,哪怕是所谓的“皇商”,在大家族、勋贵眼中也不过是白手套罢了。

    类似的情况,扬州的所谓“八大盐商”,在大顺朝立国不过区区百年的情况下,已经换过好几茬,开国时的第一批,如今只有一家还在。

    名震天下的所谓“广东十三行”,其实都是各家的白手套,具体哪一家属于谁无人知晓,只是他们一向低调,这才存活至今。

    薛家原本是所谓“金陵四大家”中负责财务的家族,薛家二房其实是接下了王家的海贸业务,王家转头紧跟贾家,开始了仕途生涯。

    “牛伯父,这样一来的话,小侄年前需要拜访各家,恐怕没时间处理薛家的情况,不如年后在进行如何?”卫旭还想思考一下具体计划。

    “没问题,我们的时间很充足。”牛继宗微微一笑,他其实并不在乎薛家的事情能否成功,因为他也是准备吞掉薛家的大家族一员。

    接下来的时间自然是正常“走亲戚”程序,卫旭和牛家的子弟们亲切友好交谈,一起过来的秦可卿在后院与牛家内眷甜蜜聊天。

    再就是丰盛但却让人食不甘味的午餐,下午继续聊天,最终双方在非常友好的氛围中分开,约定以后两家经常走动。

    有意思的是,牛继勋并未向卫旭介绍牛家内眷,也就是说他对卫旭的定位是“交好”,而不是更进一步的“通家之好”。

    顺带一提,卫旭在京城的时候,虽然各家听起来好像都很亲切,但只有贾赦命贾琏介绍了贾府内眷,也就是确定了“通家之好”待遇。

    这也是卫旭与贾赦以及贾琏最为亲近的原因,哪怕是当初卫旭几乎算是救了柳家还有牛家,这两家也只是允许家中子弟与卫旭交好。

    作为一个从现代社会不明原因到了这里的灵魂,卫旭对这些东西感到无比的——恶心!

    “这样的世道,真的是非常该死啊!”回到家中,与秦可卿、史湘云叙述了一天的经历,卫旭最终苦笑着说道。

    “旭哥哥,我们现在还没能力做什么,只能先随波逐流下去,有什么想法也要忍着。”跟了卫旭多年、被玉佩灌输大量知识、想法也趋于现代的史湘云轻声说道。

    “可是,夫君,世道不是一直如此吗?”秦可卿露出完全无法理解的茫然神色,“正所谓‘士农工商’,高低贵贱,自古皆然啊?”

    卫旭和史湘云对望了一眼,没有再说下去的意思,这大概就是所谓的“三观不合”,无论说什么都没用,只能以后慢慢转变了。

    “旭哥哥,年前还得继续和各家走动,我现在有些同情你了。”史湘云面露心疼的神色,“可惜我们只能继续如此。”

    “算了,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我们现在必须安稳下来,确保这些苦难不会落到我们自己身上。”卫旭摇了摇头,放弃了那些暂时不切实际的想法。

    “我先去安排一下明日的节礼,我们该去理国公府南宗柳家对吧?”哪一家送什么级别的节礼,同样也是有定数的,这事儿也是秦可卿的责任。

    “嗯,辛苦你了,可儿。”卫旭笑了笑,揽住爱人轻轻一吻,“明日还要继续和他们应酬。”

    “夫君,妾身不介意!”秦可卿妩媚一笑,转身出了房门。

    (

 4。8 初入薛家、初见宝钗

    第四章

    4。8 初入薛家、初见宝钗

    大顺朝永正十一年,正月十六,卫旭正式以“通家之好”的名义到薛家拜望,而且这次不仅带着秦可卿,连史湘云都没落下。

    这个春节,卫旭总算是觉得不这么冷清了,有了妻子,有了房子,有了妹子,有了一大群仆妇,还有总算走上了正轨的事业,他觉得自己这才算是起步了。

    哪怕是卫旭从未见过薛家的任何人,哪怕是就在前几天才通过牛家的关系与薛家联系上,那也必须是“通家之好”,因为薛家目前是薛夫人掌家。

    虽说继承人薛蟠今年也已经十七,已经和卫旭同岁,但这位纨绔子弟根本就不上台面,这种关系到家族生死存亡的事情,他根本接不了。

    以卫旭外男的身份,想要见薛夫人,那就只能是“通家之好”,否则对双方都会不利,不论是“私相授受”还是“敲寡妇门”,这样的名声两边都扛不住。

    “可是卫家二哥?小弟薛蟠有礼。”刚到薛府门口,一个看起来人模狗样的男青年,礼节周到的上前拱手,正是传说中的“薛大傻子”。

    凭良心说,这小子长相非常不错,毕竟是薛宝钗的哥哥,不可能长得丑,身量大概接近一米七五左右,算是不小了,此时的表现也算中规中矩。

    “龙兄弟客气了,我不过是趁着过年来看看伯母,何必如此正式。”卫旭大笑着跳下了宝马追风,上前一把将薛蟠抱住,看起来真像这么回事。

    招呼薛府仆人把马车从侧门赶进去,卫旭才拉着薛蟠说说笑笑的进了正厅,那里薛夫人已经等着了。

    “可是卫家二郎?我也是久闻大名了。”薛夫人则要严肃的多,也没搞什么“通家之好”的样子货,直接正式见礼。

    一番客套之后,卫旭实在忍不了,干脆进入正题。

    “薛夫人,我这次过来的目的,想必牛家也已经说过了,他们已经提过条件了对吧?”卫旭严肃的问道。

    “不错,比较起来,这次只是想要盐路的条件已经让我无话可说了。”终于谈起了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