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无限诸天从红楼开始-第2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还不是这群穷酸,哼!”永正帝气急之下,连武勋的对文官的称呼都出来了,“一个个满口忠君爱民,干事却连个武将都不如!”

    “陛下,现在还不是时候。”犹豫了一下,皇后还是开口劝道,“如今赣北战事仍在焦灼,若是朝堂上动作太大,难免会造成不利的影响。”

    “朕又何尝不知?”永正帝这么长时间的斗争下来,好歹也学了不少东西,“让这群穷酸活动一二,目的也不过是敲打,毕竟这也是人之常情。

    可是你看看,他们都干了什么?办不成事儿也就罢了,反正朕都习惯了,偏偏还让人反过来追着把柄,要不是朕圆场,说不定他们都要丢出去最少一个侍郎!”

    “陛下,臣妾。。。。。。。”皇后苦笑着摇摇头,其实朝堂上的事情,她知道的并不晚,“虽说臣妾不太方便问询朝堂之事,可也知道这卫侯爷,他身上也有功名!”

    “是啊,文武全才啊!”永正帝面色复杂,很罕见的没说什么难听的,“所以朕才安排这群穷酸敲打一二,但就是他们偷偷玩了这么大手段,竟然除了丢脸外一事无成!”

    “陛下。。。。。。。”皇后想了想,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卫侯爷的内眷也入了京,不如臣妾下个帖子,邀她们入宫一叙?”

    “哦?”永正帝表情一动,面露放松的笑容,“朕倒是忘了,梓童和那位史姑娘相交莫逆,那就这么办,正好也在朝堂之事后,展示一下天家荣宠。”

    “是,陛下!”皇后轻轻点头,只是随后就避开了永正的视线,因为她的面颊上,浮起了迷人的红晕。

 10。22 文官南下、江南近况

    第十章

    10。22    文官南下、江南近况

    同一时间段,金陵巡抚衙门后宅,面积不小的花园暖房中,虽说外面料峭的春寒仍有残余,但暖房内却早已没有了寒意,甚至有些燥热。

    一张两人小桌,四个下酒小菜,一壶绍兴黄酒,两副碗筷杯碟,林如海与兵部左侍郎韩楚相对而坐,只是两人都没有吃喝的兴致,甚至表情都有些凝重。

    “如海,你真的准备继续下去?”一番毫无意义的场面话之后,最终还是韩楚先忍不住,“天下大势,自古就是武将打天下,我等治天下,如今大顺朝立国百年,自该是我等的舞台。

    原本也确实如此,这群武勋虽然老一辈还在,但几乎全都是后继无人,甚至连位置上坐着的都已经烂透了,直到这个卫旭出世。。。。。”

    当年林如海以武勋子弟的身份高中殿试探花,水平自然是毋庸置疑的,虽然因为出身的原因,同年的进士老爷们普遍与他没啥交情,但也不是完全没有,韩楚就是少数关系良好的例子。

    “先云兄,原本我也没怎么看好。”林如海哪怕是面对朋友,也不能说自己是因为对永正失望才改的方向,“所以一开始,我的打算不过是给玉儿安排后路罢了。

    无论陛下对武勋一脉有何观感,朝堂之事总也少不了他们,平远侯天纵奇才,更是有心圣人之道,我觉得无论如何,陛下总会用得上,这才提前了一步。

    但我无论如何也没想到,陛下竟然。。。。。。这也就罢了,你们都已经在朝堂上有了如此地位,难道还不满足?真想继续搞个‘众正盈朝’出来?”

    “这个。。。。。。”韩楚面露尴尬之色,他和林如海交情莫逆,但也不可能真的无话不谈,文官的理念其实一直没变过,无非就是做到还是做不到,但林如海毕竟是武勋出身,有些话就没法说了。

    “原来,你们真想继续这样?”哪怕是早有猜测、也听过卫旭的分析,林如海依然感慨万千,“看来,平远侯猜的没错,这次江南民乱,确实有你们的手笔?”

    “如海,你为何会如此?”韩楚没接林如海的问题,也不能接,反而转了话题,“圣天子垂拱而治、百官各司其职,自会天下太平,这不是我们一直以来的追求吗?

    那些武夫虽然确实必不可少,但也不需要他们对朝政指手画脚吧?更何况自从这个卫旭崛起,他们已经不是说话的问题,而是越来越不满于现在的权力。”

    “可是在民乱之前,你们就没想过,战事最终只能依靠武将来平定吗?”林如海对他们的思维方式完全理解不能,“太宗、高宗旧事,你们都忘了吗?”

    “前明时期的武将同样需要打仗,却也没能动摇文官的位置。”韩楚表情平淡,“名传百年的戚少保又如何?不还是在张居正面前自称‘门下走狗’,不让那位看清楚,又怎么会放心让我等尽展所学呢?”

    “是啊,真的让他看清楚了!”林如海毫不掩饰的讽刺表情,让韩楚无比尴尬,“现在全天下稍有见识的人都看出来了,战事只能靠武勋,文臣就是不行!

    这也就罢了,可是现在有了平远侯,以他的年龄,怕是五十年内都能把你们压得喘不过气来,江南本为武勋根本,这百年来已经被我们夺回了相当部分,如今区区两年多,又全都还回去了。”

    “如海,难不成你也怕了?”韩楚的表情有些激动,“别忘了,你现在可是江南巡抚,放眼天下也是数得着的封疆大吏,何不尽展所学,你忘了年轻时的梦想了吗?”

    “这些日子,你在江南转悠,想必这里的情况你也看到了不少吧?”林如海却没接话,转而谈起了其他,“对这些情况,你觉得怎么样?”

    “虽然刚刚经历了战事,但整个江南称得上是安居乐业。”韩楚一脸佩服的说道,“看来如海的能力终于得到了施展,让这里逐渐恢复正常。

    只是,这江南之地,是不是太过看重奇技淫巧了?但凡是沿海的大城,都少不了工坊或者匠房,不少还有了很大的场面,只是这些,朝廷为何没有任何消息?”

    “你知道吗?其实这些和我都没多大关系。”林如海叹了口气说出了实情,“想必你也看见了,绝大部分江南的官府,其实早已成了摆设,真正负责政务的另有人员。”

    “哼!”说到这里韩楚就非常愤怒,“这卫旭是想造反不成?竟然在大部分地方另立官府,少部分仍然运行的,也成了他的人,简直大逆不道!”

    “你们现在才知道?”这次轮到林如海发愣了,然后看到韩楚尴尬的表情无奈摇头,“你们的一点小手段,让整个江南天翻地覆,可惜结果却不是你们想要的。

    不知道什么原因,平远侯对平民百姓的爱护有些让我都不能理解,这并不妨碍他的做法,即使是平乱时,他也尽可能的减少百姓伤亡。

    但对士绅官民,他从来没在乎过,攻城也好,野战也罢,甚至是行军中,从没管过当地豪族士绅,完全是任凭乱民戕害,以至于你们在整个江南的势力损失殆尽,甚至连消息来源都闭塞到如此地步。”

    “哼!”说到这里韩楚就无比恼火,他来之前根据战前的江南地区文官势力分布安排路线,原本是想把线路重新组织起来,却发现绝大多数“节点”都已经成了废墟。

    “如今江南士绅十不存一,绝大部分的田产都被平远侯以‘恢复民生’的名义安排给了当地百姓,但也事先声明,若有人能拿出可信的证据,可以随时追回田产。”林如海叹了口气说道。

    “真是厚颜无耻!”韩楚对此无比恼火,“士绅官民多被戕害,何来追回田产之人?这天下本为天家与士大夫共治,他如此做法,不怕没了下场吗?”

    “你们已经有所安排了对吧?”林如海语气冷淡,“却没有想过,赣北战事依然焦灼,江南就在相邻之地,这里的稳定有多重要,你们就是想动他,动得了吗?”

    “这。。。。。。”韩楚表情尴尬,“王尚书也不赞同现在动手,只是李尚书一心活动,又得到了沈大人的支持,这才。。。。。。。但我也是不赞同的。”

    “不重要,你们只记得他是国朝武侯,却忘了他也是江南解元吗?”林如海被他们的骚操作搞无奈了,“若只是个秀才,其实无关痛痒,可是江南解元需要的,不仅仅是几本四书五经!

    不要忘了,乡试也是有策论的,能让考官们明知道他的身份,还要给与解元功名,你们就没想过,看看他当年的文章与策论,好歹了解对手啊!

    若是没什么意外,你们所谓的‘动作’,现在怕是已经失败,而且绝对伴随着严重的丢人现眼,就是陛下那里,恐怕也会失分严重!”

    “如海,你真的决定了?”韩楚眼看无法说服,干脆直奔主题,“你现在是江南巡抚,江南行政之事,自可一言而决,再上一步就是礼绝百僚的朝廷阁老,何必如此仰人鼻息?”

    “先云兄,你只看到了表面,却没注意到江南的情况吗?”林如海表情复杂的看着这位朋友,“如今我虽是朝廷巡抚,但对

    你知道吗,我在刚刚担任这个位置的时候,其实也没拿他们根本不是朝廷的人。

    一般而言,朝廷公文到了地方,肯定是会打折扣的,但在他们那里,没有!只要是没有明显错误的行政指令,他们会在三天内落实下去,半月内落实到位!”

    “这不可能!”韩楚表情猛变,“就是官府愿意,很多时候地方上的事情,不是官府一句话就能解决的,还需要得到地方士绅的。。。。。。”

    “明白了?”看到突然卡住的韩楚,林如海表情不忍,但还是继续捅刀子,因为当初他也是这副样子,“你们的‘手段’几乎清空了地方乡绅,基本扫清了障碍。

    还有一点想必你也发现了,江南军在每个县都有一个加强百户的驻军,任何官府行动遇到地方阻力而又确认是有人捣乱的时候,军队会直接扫平麻烦。

    江南各地,当年最大的地方势力甄家又如何?不只是他们,如今连盐商都被清扫一空,朝堂上有多少人遭了损失?可平远侯根本不在乎,也不需要在乎!”

    “是啊,有这八万精兵,他又需要在乎哪个?”韩楚苦笑着说道。

 10。23 人才培养、财务行政

    第十章

    10。23 人才培养、财务行政

    “他哪里弄来的这么多人?”突然想到了什么,韩楚猛地抬起来头,“既然能够任职一县之地,至少也是举人之才,可是天下虽大,读书人却是有数的。

    如今整个江南之地,每个县至少安排了四到五名,整个江南没有五百人根本不够,这些人才他是从哪里找来的?为何朝廷一无所知?”

    “这也是我同样搞不明白的地方。”林如海对此一样蒙圈,“这些人的办事风格、行政习惯几乎一致,很明显是经过了统一培养,可是我从未听说过。

    更何况,平远侯的人才培养习惯放眼天下都不是秘密,那就是他只会用自己培养出来,或者是提拔后再培养一次的人,整个江南体系中完全没有外人的余地。

    军方如此,行政也是如此,想必你们也发现了,他在金陵东北的山区中有一处地方,类似于讲武堂或者将贲堂之类,就是为了培养自己的军官。

    但另一处你们可能不知道,他其实还把原本的江东门千户所改了用途,里面培养的是行政方面人才,但这也不算严重,最大的问题。。。。。”

    “他培养这些人的时候,既没用我们的人,也没用我们的书。”韩楚表情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