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奇案集-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想象着自己就是那个来此寻欢的胡大,脑中不断地去模拟当晚的情形。
饮酒……夹菜……调笑……如周素娥所说再饮酒……
然后呢?蒋炼站起身,仿佛喝醉了一般的往内室走。他来到书桌前,周素娥要与他一起画画,胡大一个粗鄙的泼皮哪里懂这些风雅,他挥手拒绝,周素娥又要弹琴,他更加不喜。他粗暴的抱起周素娥直接往床上走去。等等!!
蒋炼猛地回头,哪里出错了??为什么感觉如此不对?
倒回去,再来,弹琴……画画……走到书桌前……没错,就是书桌。
上次来的时候,我清晰地记得,有湖笔,宣纸,徽墨,笔架,笔筒,笔洗等物,可是砚台呢??为什么没有砚台?砚台哪儿去了?
蒋炼颓然的坐在了椅子上,他找到了那个凶杀现场所一直困扰他的的疑点。
但是之后呢?砚台能证明什么?他眼神毫无聚焦的在房中扫视着,突然他看到了一件东西,他恍然大悟。
可是如何证明自己的猜想呢?他在屋中踱着步,一圈又一圈,脑海中啪的一声,一道灵光闪过。
他夺门而出,不理会万花楼里众人疑惑的目光,骑上马直奔万年县的县衙,在那里等着他的将是决定性的证据。
第21章 万花楼无头男尸案 21
案发后的第五天,骁骑卫的刑房里,蒋炼开始了他在这个时代的第一场问案。
骁骑卫不比各级衙门与刑部和大理寺,问案不必在大堂。刑房这种阴森恐怖之地,更适合骁骑卫的这帮杀神。更何况蒋炼也没有在骁骑卫大堂问案的资格。
“周素娥,还不将你是如何杀害胡大的实情,给本官从实招来。”蒋炼大喝一声。
“民女冤枉,小女子手无缚鸡之力,如何杀得了一个身强力壮的男人?”周素娥大声喊冤。
“死到临头还不承认,真当本官用不得大刑吗?”
“大人若想屈打成招,小女子无话可说。只是大人若想用刑,直接将小女子交由万年县便可,又何必大费周章的来这骁骑卫大牢。”这会周素娥倒没了当初那副胆小如鼠的样子。
“好个牙尖嘴利,你真当本官非要用刑才能定你的罪不成。呈上来,本官今日让你心服口服。”
说话间,身旁的缇骑端上来一个看上去浸染着污泥与水的包袱。
蒋炼小心翼翼的打开,里面赫然是失踪的胡大人头,以及一把开始锈蚀的菜刀与一方砚台。
“这是本官派水鬼在你窗外的春阳湖中捞起的物证,验查之后菜刀就是万花楼后厨丢失的那把,你屋中少了砚台,而此处又恰恰多了一方。
莫不是你想和本官说这是巧合不成?这包袱皮所用的是件大袖罗衫,上面可刺着你的名字呢,你还有何话说?”蒋炼拍桌喝问。
“人是死在我房中,凶手用我房中的衣物包裹人头又有何奇怪?砚台可能是凶手怕包袱在湖中浮起故意放进去的,再加上一把不知从何而来的菜刀,如何让小女子服罪?”周素娥争辩。
“周素娥,你当真是嘴硬。罢罢罢,本官就给你好好分教一番。”
蒋炼开始了他的案情分析:“本案的疑点在于,凶手为何要砍下人头?以至于仵作都以为死者是因被人砍下人头而亡,实则不然,死者根本不是因此而死。
死者是被砚台砸击后脑而亡,人头我已找到,仵作也重新验过了,后脑确有硬物砸击的痕迹,凶手之所以砍下人头,其实就是为了掩饰死者的真实死因。
而需要掩饰这一点以避开怀疑的,只有你,周素娥。仵作一开始说,死者的头是被一刀剁下,要么凶手膂力惊人,要么凶手五短身材。可是还有第三种可能是仵作没有想到的,也就是你所用的方法……”
说到这里,蒋炼明显在周素娥的眼睛里看到了慌乱的神色。
第22章 万花楼无头男尸案 22
蒋炼没有理会,继续接着说,“我第一次在万年县衙见到你那晚的衣裙时便心有所疑,裙裾下方为何会有喷溅状的细小血点?
若如你所说只是掀开帷幔,必不会有这些血迹。这其实是你杀人时溅上的,可为何又会在裙裾下侧呢?
原来你所用的杀人方法就是,杀掉胡大之后,先轻轻砍了一刀在死者后颈,将刀固定在伤口所产生的骨缝处。
然后盖上之后用来包裹人头的大袖罗衫,再攀上床上的仙女下凡绫,最后双脚同时用力跺在刀背处,从而将人头砍下。
你所说的什么小解回房之后发现死者已被砍去人头,其实根本就是为了制造不在场的证据,那时死者只怕是已经被你灌倒趴在床上呼呼大睡。”
“你……你……你没有证据,你想冤杀我!”周素娥声嘶力竭的大喊。
蒋炼可怜的看了一眼她,“我派人查过,你家本是屠户,后来家道中落才被卖去青楼,所以在颈骨上找到关节之处对你来说并非难事。你要证据是吧?你可记得这双绣鞋与衣物?”
蒋炼展示的正是周素娥被万年县所取走的那套沾血的衣物。
“你想说绣鞋与衣服上的血是你踩在床边掀开床幔所沾染到的是吧?”
蒋炼问了周素娥一句,“你自己睁大眼睛看清楚。”绣鞋的鞋底是千层底,之前所纳的针线已经被蒋炼用小刀全都挑开了。
蒋炼一层层的将鞋底由外向内的剥开给周瑟娥看。被血水所浸染的鞋底越往里颜色越淡,直到最后在靠里的几层里面,两个鞋底都只剩一根淡淡的红色血线横亘在脚掌靠近脚后跟的位置上。
“这就是你跺的那脚所留下的痕迹,还要抵赖吗?”蒋炼问。
周素娥惨笑一声:“是我做的,他该死!”
“为什么要杀胡大?”蒋炼一看她招认了,就不急了,问一下作案动机。
“你也知道我是家道中落才会沦落风尘。你可知我为何家道中落,还不是因为这厮,平日里来敲诈勒索也就罢了,还与旁人串通用病猪来骗我父亲钱财。
旁人买了病猪肉,吃出了病,我父亲才惹上官司最后连气带病撒手人寰,我也被卖入青楼。
那日这厮居然来了万花楼,也不知是从哪里谋得的钱财,他没有认出我,我想这倒是好机会,便害了他的性命。”
“那她是共犯咯?菜刀是她偷的吧?”蒋炼看了一眼跪在一旁,一进来别瑟瑟发抖的小翠儿说。
“是我让她做的,她并不知晓所为何事,大人不要为难她。”周素娥急忙分辨。
“你们倒是姐妹情深……不过,本官只问官司,具体判案还由其他人做,你到时再去分辩吧。”
蒋炼不想再呆下去了,他愿意相信周素娥所说的是实情,可是杀人就是杀人,由不得他来判案。虽然法理他懂,但是即便是二世为人也狠不下这番心肠。
挥挥手,让手下的人把二女临时收押,蒋炼自己从一旁的缇骑手里取过文书记录,就去找沈文博交令了。
沈文博对蒋炼大加赞赏,五日便破无头男尸案,中间还破获了突厥在长安的情报网,这着实令他在骁骑卫颜面大涨。当真是好好勉励了蒋炼一番。
第23章 万花楼无头男尸案 23
忙完无头男尸案,蒋炼不想知道那两个苦命女子的后续下场,他总觉得自己有助纣为虐的地方。
就这么浑浑噩噩的又过了三日,突然有人传令,千户大人有请。
“卑职参见千户大人。”蒋炼的礼数还是很周到的。
“免礼,免礼,来文孚,坐。”自打上次的案子之后,沈文博对蒋炼倒是颇为客气。
“文孚呀,上次破获突厥探子一事,上头的奖励有消息了。你的勋官应该能升到从五品骑都尉,至于银钱布帛应该也不少,旨意这几天应该就会下来。”沈文博笑嘻嘻的说。
“多谢大人提拔。”蒋炼知道这是该表忠心的时候,连忙起来再施礼。
“别老这么客气,咱们是自己人。今天叫你来呢,还有一个事儿,你看看吧。”说着沈文博递给了蒋炼一张纸。
蒋炼一看,“宴请,祁王?”他抬头看着沈文博。
“不错,我们上次帮祁王破了万花楼无头男尸一案,他要答谢一下。两天前下的请柬,就在今晚,你陪我去。”沈文博说。
“可这请柬上,只说了大人呀,卑职去是不是有点……”蒋炼迟疑的问。
“不妨事,案子毕竟是你破的,祁王也不是拘礼之人,下值之后,你陪我去一趟便是。”沈文博解释。
“大人吩咐,卑职从命便是。只是卑职久在边军不懂礼数,不知去赴宴还要不要回去换身衣服备些礼物什么的?”
蒋炼这倒没说假话,这一世的他之前因为老爹清廉不喜结党,所以也没什么走动,更没参加过什么宴会。
“哈哈哈,文孚果然是实在人。礼物就不必了,我会替你准备。衣服也不用换,我们穿官服去便可。”沈文博笑着说。
从沈文博的官房出来,蒋炼有些奇怪,这一世极少人会穿着官袍去拜客,更何况是骁骑卫的圆领睚眦袍,这衣服在百姓看来与锦衣卫的飞鱼服一样,是些恶鬼的代名词。沈文博为何要穿着官袍去呢?
哦,他懂了。穿着官袍就代表着这是以公人的身份前去赴宴,是想告诉其他人他沈文博与祁王并无私交。
既然不去赴宴会得罪祁王,那么他便将这事儿的影响变得小一些。只是不知道祁王自己会如何想呢?
第24章 万花楼无头男尸案 24
当日下值之后,蒋炼便随着沈文博前去祁王府赴宴。沈文博准备的礼物也当真寒酸,除了素心斋的几色点心外,便只有旭草堂的一盒湖笔。
来到祁王府的正门,走大门是不要想了,这俩人的分量加到一起都不够,侧门的门房听到是骁骑卫的千户来访,急忙向内跑去禀报,想来也是之前被交代过了。
不多时,祁王次子杨浅便迎了出来。祁王长子杨泯体弱,所以祁王府需要代父出面的事宜往往是由次子杨浅来做。
祁王的次子出来迎接,对于一个五品官的千户来说,这已经是非常大的礼遇了,也吓了祁王府的下人们自己一跳。
杨浅二十余岁,肤白貌端,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世家子弟的雍容之气。
他笑着说:“沈大人何来之迟?父王已经久候多时了,快请快请。”
“有劳世子出来迎接,罪过呀。拱卫司衙门杂事多,来晚了,还望王爷和世子莫怪。”沈文博也笑着打哈哈。
谦让间说说笑笑,也就到了中庭大堂,蒋炼见到了传说中各路王爷中最会赚钱的祁王。
祁王是当今圣上的四子,三十余岁的年纪体态保养的甚好,面貌威严而不失亲近之色,难怪市井间有人说祁王也想窥伺大宝。
“沈大人来迟了,待会可要罚酒三杯。”一看沈文博和蒋炼进来,祁王先笑着发难。
“害王爷久等,罪过罪过。”沈文博笑着赔罪。
“沈大人是骁骑卫的千户,小王不过是个闲王,等等大人也是应该,何来罪过之说呀。”
“哎哟哟,王爷这话说的。迟到了罚酒三杯倒是不怕,王爷要真是这样说话,只怕卑职要喝死在王府上才能赔罪咯。”
听完这话,祁王杨棂哈哈大笑。又说了会话,祁王杨棂说:“我听闻沈大人的长兄给事中沈文渊大人曾在太学追随大儒平不易习文,大儒当年也曾指点过小王,说来我与令兄虽无同窗之谊倒也份属同门,大家都不是外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