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奇案集-第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听到这一条,蒋炼忽的就想起来刚刚张金武书房中的那根马槊,“既是骑马不错,可在马上舞得了马槊?”


第44章 国子监生员上吊案 15
  “学生确实试过,自己感觉舞的还行。”说到这里,杨步倒是开始自信了。
  “那张金武书房中的马槊可是你的?”蒋炼问。
  “并非是学生的。因为张金武也想学槊,便让学生陪他去买,最后花大价钱才买到那根槊,比寻常的马槊还要长上一些,学生可买不起。”杨步解释。
  “这么说,张金武颇为有钱?”蒋炼开始引导他。
  “在国子监诸生之中,他确实算是很有银钱的。不过他那根槊买了也白搭,他发现自己还施展不了,所以学生又劝他买了那根差不多长短的白蜡木长杆先练习,练好了再练长槊。”杨步回答的滴水不漏,也不上套。
  看他不上套,蒋炼只能单刀直入不饶圈子了,“你说张金武有钱,莫不是为了他的钱财才与他相交的?”
  “我与张兄意气相投,大人何处此言?”杨步一脸惊讶的问。
  “还在做戏,你看看本官手上的是什么?”蒋炼从怀中掏出了那些借据。
  杨步凑上前一看,随即解释道:“大人说的是这些呀,我确实借过张兄一些银两,一共差不多一百两左右。是因为我前些时间看中了一个玉碗,颇为精致,但手中银钱不足,所以借了一些。”
  “哦?玉碗?那玉碗价值几何?”蒋炼问。
  “是一只来自西域的玉碗,卖价一百二十两。”杨步回答。
  “还在撒谎!你这些借条足有七张,前后跨度三个多月,少的十几两,大额的几十两。
  一只玉碗,难道你还能分多次付款不成?
  而且借据上,借期短则五六日,长则二十日。你买了玉碗,难道还想转手卖出之后再还钱不成?”蒋炼直接拆穿了杨步的谎言。
  杨步一看谎言被拆,直吓得不敢再说话。
  “说!你借的钱花到哪里去了!”蒋炼怒斥。
  “花……花……花到赌坊去了。”被拆穿之后的杨步终于说了实话。
  原来他被张金武带到了赌坊,几次之后便染上赌瘾。但久赌必输,输了之后又不敢回家要钱,只得回过头找张金武等同学拆借。
  蒋炼心想,难道是还不上钱才起了杀心?
  不过堂堂御史中丞的儿子总不会为了一百多两银子杀人吧?而且照他所说,他借钱之人并非张金武一人呀……
  被拆穿之后的杨步依然在絮絮叨叨说个不停,“借钱给我之后的张兄,确实比平时对我呼来喝去的更多了,但他平时为人便是如此,我断不会为了百十两银子杀人的呀……”
  蒋炼猛地抬头,盯着杨步说:“你怎么知道张金武是被人所杀?”


第45章 国子监生员上吊案 16
  “啊?”杨步结结巴巴的回答:“难道不是吗?秦大人刚才明显是来收尸的……结果却是空手而走……而骁骑卫的诸位一直在岛上……还不让我们下岛……难道不是因为是命案吗?”
  “哼,你们倒是不傻。”蒋炼冷哼了一声。
  “大……大人,若是想问谁与张金武有仇,莫不如查查范旭……”杨步小声说。
  “范旭?范旭怎么了?”蒋炼问。
  “有一次我们饮酒,喝多了之后范旭曾指着张金武说,你那些诗文还不是我的。”杨步解释说。
  “哦?还有这种事儿?此时当真?”蒋炼问。
  “学生也不知道是真是假,因为说完那一句范旭好像也自知失言,没有再说。不过范旭与张金武自幼同窗,应该不会说假话吧?
  而且,范旭的诗文学问确实极好,几位博士都是称赞过的,在国子监也是很有名气。”杨步说。
  杨步出去后,蒋炼又翻出了张金武书架上之前写的一些诗文,确实风格差异很大。
  张金武大多数的诗文用词都狂放大气,但是却言之无物,有些书空咄咄,这可能也和他涉世未深有关系。
  另有几篇诗文风格细腻醇厚,笔触上也都是以小见大。偏偏张金武在长安城为人所知,所称道的也恰恰是这几篇细腻醇厚的诗文。要这么看来,那就真的有点意思了。
  蒋炼让人传范旭进来后,示意他先坐下。既然几个人都猜到了张金武是被人谋害,蒋炼也懒得绕圈子了,“你可知张金武并非自杀?”
  “学生确实猜到了一二。”范旭回答。
  “既然如此,那本官问你几个问题,你要如实回答。”
  “大人请说!”
  “听闻你与张金武自幼相识?”
  “是的,学生与张兄自幼便是同窗,相识已经十几载了。”
  “既是自幼相识,那你与他学问上谁高谁低呢?”蒋炼问。
  “张兄自幼聪慧,经史子集无一不通,诗文更是名满长安,我不及他。”
  范旭回答的很谦逊,但是蒋炼明显看到他在回答完之后,嘴角有一丝不自然的抽动。
  这是内心不屑的一种控制不住的表现,看来杨步所说恐怕十有八九是真的。
  “可我怎么听说,张金武的很多诗文都是剽窃你的?”蒋炼歪着头问。
  明显看到范旭有一丝慌乱,他镇定了一下说:“大人说笑了。张兄大才,长安皆知,怎么可能会剽窃诗文?而且,张兄的才学当今圣上也颇为赏识,如何能做出剽窃之事?”


第46章 国子监生员上吊案 17
  一听到范旭搬出皇上的名头来压自己,蒋炼反而倒是更肯定了自己的判断。
  “本官之前也曾在国子监读过几年书,虽然比不上你们这几个才子,自问也在习文上下过一番苦功。
  莫不如我差人去把你的诗文拿来,再对照着张金武的诗文好好比较一番,看看究竟是孰高孰低?说不定我们还能在文稿中有别的发现……”蒋炼盯着范旭问。
  “这……”范旭一下蒙了,没想到蒋炼居然会使出这么一招。
  看着蒋炼那张青白色的死人脸,心中天人交战了许久,终于长叹一声,“唉……不过是几篇诗作,大人何必苦苦相逼?”
  看到范旭终于承认了此事,蒋炼追问,“你是诗文被抄,所以心有所恨才害了张金武的性命吗?”
  听到蒋炼把张金武被害一事安到了自己头上,范旭吓的面容失色,“大人何出此言?学生自幼与张兄相识,情同手足,如何会去害他?”
  “难道你诗文被抄,心中没有怨恨吗?”蒋炼严厉的问。
  “不过是几篇诗作,况且不是他剽窃,而是我送与他的,何来怨恨之说?”范旭急忙解释。
  “你送给他的?”这个说法蒋炼倒是没有想到,“自古文人相轻,我还从未听闻过送诗文给人,成就其名声的道理。”蒋炼问道。
  “唉……大人可知家父在朝中的职位?”范旭叹了口气说。
  “我听闻令尊乃是兵部职方司郎中范翎奇。”蒋炼随口回答。
  “不错,正是家父。”范旭又长叹一声,接茬说:“兵部职方司主管谋划筹备,仗打赢了夸主帅,仗打输了骂职方,自古以来皆是如此。
  家父接任职方司郎中两年,已经被先帝和当今圣上发文斥责了三次,只怕再有两次,便要解职还乡了。
  家父苦读十余载方才进的朝堂,如何甘心被贬斥?只有求助吏部。
  可家父这些年呆的都是清水衙门,好不容易熬进了兵部,可进的既不是驾部司也不是库部司,偏偏是进了背黑锅的职方司,哪有银钱来走动疏通?
  唯有让我好好巴结张金武,希望能借此让秦仲卿秦大人能帮衬一下,好挪动一下。不然我又何必把好好的诗文送人?”范旭说的有些悲切。
  “原来是这样?”蒋炼真的没想过居然会有这么一个故事在里面。难道范旭也与张金武被害无关吗?
  范旭退下之后,蒋炼拿着一旁缇骑所记下笔录,又重新捋了一遍三人的供词。
  刘同川被张金武所伤;杨步欠张金武钱;
  范旭又送诗文给张金武……如此说来倒是和三人第一次的口供对上了。
  在那份口供里,刘同川倒是没什么;
  杨步昨夜不想去饮酒,想来是缺钱的缘故;
  范旭阻拦张金武去青楼,看他诗作的文风确实不像是留恋风月场所之人……


第47章 国子监生员上吊案 18
  可问题出在何处呢?最让蒋炼疑惑的一点就是,为什么要把张金武伪装成上吊呢?
  照几人所说,昨夜张金武明明喝的烂醉,估计只要将他往水中一丢便会溺死。
  为什么要如此麻烦的伪装成上吊呢?
  把人吊上房梁并非易事呀,现场那些奇怪的痕迹又是为何呢?
  思索之间,耿忠已经把艄公苏七领了进来。“老人家,请坐!”蒋炼示意苏七不必那么紧张。
  他有些局促的在凳子上坐了半个屁股,“大人招小老儿前来,想问些什么?”
  “是呀……”蒋炼心想,“我想问些什么呢?”
  看着眼前的这个六十来岁的老汉,身上典型的衣服艄公装扮,高挽的裤脚,半敞着怀,紫红色的皮肤,光着脚丫,常年摇橹的手臂看上去要比寻常的老汉更为结实一些。
  “没什么,我们就是随便聊聊。上次你说,你之前是渔民,怎么就被他们请来做渡人的艄公呢?”
  蒋炼这时也不知道该问些什么,索性就开始先从聊家常开始。
  “小老儿本在渭水上打鱼,一日里几位公子来渭水河畔游玩,从小老儿这里买了几尾鱼,后来也不知是怎的,便邀我去做艄公……”苏七回答的很谨慎。
  “那老丈家里还有什么人呢?”蒋炼亲切的问。
  “家里还有个老婆子,儿子在丰州从军,没别人了……”
  “你自己一人在这里摆渡,留夫人一人在家行吗?”蒋炼还是一副关切的样子,也不知是真心还是假意。
  “有什么不行的?在这边每月四两银子,比打渔赚得多。有时候,几位公子会把喝剩的好酒给我两壶,也省下了酒钱。还有什么不满意的?”苏七瞪着眼睛回答。
  “呵呵呵,赚得多了也不舍得给自己买双鞋?”蒋炼看着他的赤脚揶揄他。
  “大人有所不知,我们在水上讨生活的,常年赤脚使船,所以脚面宽阔,寻常的鞋子穿不进去的。平日里都是赤脚,只有冬季天冷才会让家里人自己纳缝鞋子来穿。”苏七认真的解释。
  “原来如此……”蒋炼沉吟了一下,“今日岛上的这三位公子你都熟识吗?”
  “谈不上熟识,我一个使船的,如何能够和国子监的士子熟识?不过是认识罢了。”
  “哦?”蒋炼觉得一个弄船的艄翁居然会把字眼分辨的如此细,这事儿有点意思。
  “张公子每月给你四两银子,可给的及时?有无拖欠?”蒋炼问。
  “有时候张公子确实会忘,但是找他他都会给,只能说是有拖无欠。”
  苏七说到找人要钱,似乎有些不好意思,嘿嘿的干笑了几声。


第48章 国子监生员上吊案 19
  “你之前告诉我你一直住在码头边的草庐,那你吃饭都怎么办?”蒋炼随口问了一句。
  “一般小老儿都去国子监外面随便买点,有时候钓到了鱼,便交与五郎,让他来做,也给我留上一口。”苏七咂摸着嘴唇。
  “哦?岛上做饭都是五郎来做吗?”蒋炼饶有兴趣的问。
  “嗯,若是张公子回岛上,饭菜都是五郎来准备。那手艺当真不错。您是没见过,五郎不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