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非正常音乐家-第40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反!!”
  “怎么就急功近利了?!既然有中国文化元素,那就展示啊!!”
  “因为这是欧洲的童话故事!!而且,是要区别于西欧风格的!!”
  李少杰皱眉。
  “中国的意向内容并不多,而且,为了作品本身考虑,要更加尝试去切换到以西方人的视角看中国的感觉!!”
  “而且,我本意就是在保留一丁点特色意像的同时,尽可能淡化各民族的政Z存在感,不要什么东西都那么偏执!!”
  李少杰很愁。
  要知道,西方人实际上对东方的了解,就是片面的,甚至可以说是带点偏见的。
  能够拿出来的正面印象,并且是无数人生活中容易接触到的正面印象……
  很少。
  所以,在处理的时候,李少杰觉得,在这种西方故事中,绝对不能太过于强调中国风格,这样反而适得其反。
  就像是两个不同语言国家的人沟通一样。
  你是非要上去安利本国语言,逼着对方读本国语言,这样效果好。
  还是你上去用他们的语言去讲述他们的故事,然后在其中给出一点自己国家与语言的印象与小彩蛋,然后逐渐深入呢?
  李少杰这么多作品走过来,真的是深有感触。
  就好像敦煌文化的作品一样。
  虽然同样走出世界,并且评价相当高。
  但那些老外,真的能感受到作品中最为深邃的中国文化吗?
  其实并不是的。
  他们只是从音乐作品中,感受到了东方的那种厚重文化底蕴与神秘。
  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美感。
  至于里面的东西……尤其是最为影响人的思想。
  即使是学识再高的,也真的很难get。
  虽然,严肃音乐难懂是常态。
  但李少杰觉得,起码你得能让那些能懂的人懂。
  就好像你跟人家外国人讲故事。
  中国《广虞初新志》中,黄之隽的《虎媪传》。
  保管TM说出第一句话,外国人都得当场懵逼。
  哪怕是有兴趣,也会太过难懂。
  但这个“虎姑婆”的故事,是流传于湾湾省的一个非常大众的民间故事。
  这就是文化差异的影响。
  但是,你如果换个角度呢?
  讲一下安徒生童话故事中的《小红帽》?
  都是告诉孩子们不要相信陌生人,小心上当受骗的故事。
  只不过,一个灰狼,一个老虎而已。
  好家伙,大同小异,非常类似的这个故事。
  瞬间,老外就能懂。
  然后,再去跟人说,我们也有类似的故事,XXX,早了百年。
  人家当时就会惊呼“wow!厉害厉害!神奇!”
  如果你跟外国人直接就聊武夷山的大红袍,雨前龙井和明前龙井的区别。
  人家懂吗?
  甚至会有不少人直接失去兴趣。
  但如果你从英国贵族饮用红茶的习惯中,去逐渐的切入到正统的中国茶文化……
  这聊起来是不是更容易被接受?
  所以,这一次,李少杰并不想强行的去搞什么传统正统中国文化。
  “加入了一点中国元素,但并不意味着我们作品的整体风格是中国风格的,我可以有中国文化,中国故事,中国风格的作品,但是,这个作品不是!!”
  李少杰一副吵急眼的样子。
  “我这次,就是想用外国人的视角,去描绘一个更加正面的中国意向,而且只是个短暂的片段!!”
  舞剧的合作,并不只是单纯的舞蹈家,或者音乐家,能够完成的。
  李少杰只是有一个初步的安排与作品,故事与背景。
  但实际上,作品内部细节的选择与编排,是通过音乐家与编舞师共同来完成的。
  有时候,或许会因为舞蹈动作的改变,去改变变奏风格。
  李少杰是主导。
  但并不能做一言堂。
  如果不去听取一些真正编舞师,舞者的意见,那么自己作品的整体,只能是一坨屎。
  音乐有音乐的想法。
  舞蹈有舞蹈的想法。
  舞者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如果不能发挥出三者的长处,反而互相掣肘,那么作品单点再妙,整体看来……
  就是屎。
  这就是音乐与舞蹈结合中,需要衡量的两个片段。
  陶紫的想法实际上没什么错的。
  在陶紫看来,你有这么好的巡演机会,目标本来也是让作品走向世界的同时,能够带有一点中国特色。
  那为什么,在舞蹈的编排,在音乐的选择上,不能更中国呢?
  而李少杰的想法,则是……
  这部作品,实际上算是一个过渡的实验。
  目标并不想只是局限于“中国风格”内部,而是尽可能的以世界的视角去进行。
  推广中国文化固然重要,让中国艺术走向世界也重要。
  但绝对不能做中国风魔怔人。
  一切为作品服务,不能牵强。
  我可以有很纯正,很新颖,很有创造力的中国作品。
  但不能代表我只能有中国作品。
  而且,这一次,作品内部的中国元素片段,就是一种试验,一种“不以浓厚中国风元素去勾勒一种模糊的中国印象”的实验。
  陶紫觉得,应该在表达中国元素的时候,尽可能的以中式的芭蕾风格,音乐风格,甚至一些乐器点缀,让印象明朗化。
  但李少杰却想的是给出一个模糊的印象,尽可能还是以西式为主,不然,太过突兀的反馈会让作品整体的质感产生割裂。
  所以,两人在编排的思路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


第386章 你脑子才被胡桃夹了!
  陶紫确实有点生气了。
  本来,在舞蹈设计讨论的时候还好好的。
  一开始确实非常愉快。
  双方的很多设想不谋而合,进展非常的迅速。
  直到来到了其中涉及到中式风格的地方。
  两人就开始起了冲突。
  要说有冲突,那是常见的。
  但李少杰的要求,不仅看不懂,甚至有点迷的过分。
  对音乐方面,陶紫并没有指手画脚。
  虽然音乐的底子是纯西洋化的,也并没有刻意凸显五声音阶,只不过,多少是有那么一点点朦胧的感觉的。
  就像是用外国视角去看中国。
  而舞蹈的设计上,李少杰却提出了要求。
  不要加中国舞蹈的元素,底子依然是要用到芭蕾,甚至不能用中式芭蕾。
  舞蹈动作既要美观,又要有一定的质量,还要在不使用中式舞蹈的基础上,去表达出朦胧的中国风格,但整体的质感还要是往西洋靠。
  简单来说,那就是……
  你得做一道牛排,但却要吃出那么一点中餐的味道,让人感觉有中国味道,可本质还是要西餐,而且牛排不紧要外型美观,做法与风格还不能是西欧的,得搞北欧的。
  然后就是哇啦哇啦的一大堆其他的附属条件。
  陶紫越听越上火。
  你踏马怕不是在为难人。
  真想梆梆给你两拳。
  这个感觉,是真的有点像是一个搞音乐的正在对搞舞蹈的,从舞蹈基础上指手画脚。
  是,姊妹艺术。
  但这跨行业的指手画脚,是真的有点不合规矩。
  但陶紫知道,这还真不是李少杰真的逾越。
  这种跨半个专业的合作,经常会遇到类似的问题。
  因为,舞者,是基于舞蹈本身,去思考整部艺术。
  而音乐家,则是基于音乐本身。
  这整体的艺术,既不是舞蹈,也不是音乐,而是一种双方的结合体,是一种复合艺术。
  舞蹈是为了用肢体表达音乐的,是为了让抽象的音乐形象化。
  但从不同的角度考量整体,总会有不一样的结论。
  就类似于小说作者和编剧。
  小说作者可以尽情想象,一切为了剧情服务,但编剧需要考虑到演员能力,现实条件,小说作者不需要考虑角色对话的信息,可以依靠“旁白”,但编剧不可以,编剧要尽可能的考虑通过对话,神态,表情,道具,去散布信息。
  所以,处理上会产生分歧是很常见的事情。
  此时,两人便是如此。
  “我这么阐述道理,你应该明白了吧!”
  李少杰深呼吸几口气。
  “我们可以做中国文化的宣传者,但千万不要成为中国风的魔怔人,中国风是好,但不是什么东西加了中国风都好的!!”
  “……”
  陶紫咬了咬嘴唇。
  TMD,道理我都懂。
  但你这一大堆的要求,确定跟我没啥仇?!
  这不仅仅只是一个中国风的问题。
  这是一个童话故事的作品。
  这一段的四等分中,描写了一个欧洲上层阶级茶桌上,拟人化了的一段剧情。
  西班牙舞曲,代表着巧克力,阿拉伯舞曲,代表着咖啡,中国舞曲,代表了茶,最后,以俄罗斯舞曲,奔放欢欣的特列帕克预示着桌上齐舞的热闹。
  几乎所有的要求都很类似。
  就是“取其意,去其形”。
  MD狗B!!
  原本这段编舞,在陶紫看来,很简单啊。
  就直接搞各自风格的曲子,然后用西班牙舞蹈,阿拉伯舞蹈,中国舞蹈依次,最后用俄罗斯舞蹈结束。
  这不就完了吗?!
  还可以凸显出各地风情,顺带着传播一点中国文化。
  但这人的要求,怎么就拐弯抹角?
  “但这样的话……”
  陶紫气的胸闷,为难到本不存在的淡淡都开始暴痛起来。
  “我就只能先考虑舞蹈动作了,舞蹈动作的要求到时候会非常多,你的音乐或许有很多的细节要改!”
  “呵,问题不大!”
  李少杰一仰头。
  “平庸的作曲家才会受限于编舞的诸多要求!!”
  “爷不一样,爷是天才。”
  “?”
  这句话一出,陶紫好悬没被气死。
  好奥。
  合着你不平庸,我平庸是吧!!
  讲真。
  在中芭做编舞,真不是人干的事情。
  上面的任务多。
  李少杰所说的“中国风魔怔人”,实际上大多都出自于上面。
  他们不会从艺术的角度以及专业角度考虑,考虑的一切目的都是基于政Z目标。
  所以,经常会产生各种“中国文化魔怔人”的要求。
  强行要自己加入中国元素。
  加不了的,也得加!!
  因为这个,陶紫属于是……又被上面施加压力,又被网友施加压力,又得顶着舞蹈团的压力。
  这次好不容易感觉自己能自由发挥了。
  陶紫却蓦然的发现。
  这个反而很适合加中国元素。
  那这个自己擅长啊!!
  好不容易有一个能够正经展示自己这么多年研究的机会……
  然后,就被李少杰否了。
  反而要走另一条路。
  不仅B事儿多,绕远路。
  这踏马陶紫就不愿意了呀!!
  简单的方式你不搞,同样是到了目的地。
  你偏要绕一大圈?
  然后告诉我你绕这一大圈是为了画出了一个非常好看的牛马形象?
  这不是纯纯有大病吗?
  而且,即使李少杰解释了,自己懂了……
  陶紫还是觉得,这么处理,像是有大病。
  最可气的是……
  李少杰居然说自己是中国风魔怔人?
  那我可真是太谢谢了。
  要说生气的时候,令你生气的那个人总会说出点更上头的话。
  李少杰也是急了。
  这些东西,左右解释起来太费劲了。
  于是,碎碎念之余,忍不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