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白手当家-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白手家也不甘示弱,到下午三点,三亩水稻就全部割完。
童家两兄弟讲信誉,不仅把打稻机搬过来,还一起上阵帮着打稻。
这个速度就快了。童家两兄弟负责打稻,白手和白当负责运稻,二舅妈和方玉兰负责递稻。
二舅是山里人,不会农活,但负责起谷,在小外甥白面的帮助下往麻袋里装稻谷。
大妹小妹也有任务,麻袋装满后,她俩负责扎袋口。
童青青也来了。
白手立即来劲,却被二弟察觉。
白当读书时脑子不好使,这种事却特明白,他冲着童青青道:“青青姐,我累了,你帮我大哥,我歇会。”
“好嘞,你去吧。”童青青踢了拖鞋,跳到水田里。
白手的任务,是把搁在河岸上和田埂上的稻子,叠放到稻船上,再把稻船推到打稻机边。
等另一只稻船空了,把空稻船拉开,把满装的稻船推上,再拉着空稻船去运稻子。
白手和童青青推着稻船,在水田里慢行。
“喂,你怎么不说话不愿意我来帮你。”
“青青,我不叫喂,也不叫哎。”
“嘻嘻,现在很流行这种叫法的。”
“我是乡下人,不喜欢喂哎嗨的。”
“嘻嘻,那我破个例,还叫你手哥。”
“这还差不多。”
满稻船到位,白手推着空稻船继续。
童青青抢着跳上了空稻船。
载一个人,白手反而推得更快,因为是童青青在稻船上。
“手哥,我发现你最近变化很大诶。”
“什么变化比以前更俊了还是更能干了”
“首先么,你比以前有钱了。”
“请问何以见得”
“听说你买了个新闹钟,嘻嘻。”
白手不得不承认,他买新闹钟,是在变相的炫富。
“呵呵还有呢”
“还有么,你跟玉兰婶子的关系,有那么一点不正常。”
白手大吃一惊,“青,青青,你是好学生,你可不能瞎编你堂婶的坏话。”
“你紧张个啥。我是说,玉兰婶子,当然还有我爸我叔,他们敢公开来帮你,说明你在村里的地位大有提高。”
原来指的是这个,白手暗暗的松了口气,“青青,大家是互相帮忙。分田到户后,有的活需要互相帮忙才能干成。”
“所以呀,要是看不起你,谁会来帮你呢。”
“对对。青青,别忘了你自己,你也在帮我。”
“算你说了句良心话。嘻嘻,要记住哦。”
“记住,记一辈子。”
“去你的。”
男女搭配,干活不累,白手越干越来劲。
大家都很来劲,因为早稻丰收,就意味着这一年不缺吃的。
到黄昏掌灯时分,三亩早稻不仅完成收割,稻谷也顺利地运回家中。
只有稻草也散放在河岸上,那不要紧,可以慢慢处理,晒干了再运回家。
当然,夏收夏种才刚开始,还不是庆祝和松劲的时候。
吃过晚饭,白手让弟弟妹妹们早点休息。
二舅二舅妈要继续留下来帮忙,他们住母亲的房间,母亲暂与两个女儿住。
明天,得完成方玉兰家两亩早稻的收割。
第0074章 白氏耙田法
方玉兰家三口人,加上公婆二人的一半,正好是两亩田,除去秧田,实有早稻一亩八分。
大早上的,白手率领二舅和二弟三弟,带着板车和稻船来到方玉兰家的田头。
方玉兰自己已干了一会。
童九阳不在,白手颇有当家作主的派头,让二舅和两个弟弟下田割稻,自己跑到方玉兰这边,与她并肩战斗。
打稻机要到下午才能轮到,所以也是昨天白家的办法,先割下稻子放在河岸上和田埂上,打稻机到位后,再一边搬运一边打稻。
“姐,你来了有一会了吧”
“嗯,一个小时左右。”
“你家只有一亩八,今天割得完,你不用来这么早的。”
“早干完早轻松么。”
天亮了。
白手一边割稻,一边老往方玉兰身上瞅。
方玉兰拿胳膊推了白手一下,“别这样行不行。”
“这样干活带劲。”白手腆着脸道。
方玉兰挪开,有意与白手保持距离。
白手也不敢过分,因为周边的稻田里,同样有不少割稻的人,不好与方玉兰挨得太近。
到八点半,二舅妈已把白手家稻谷晒开,和白米白雪也来帮忙。
一个上午不到,一亩八水稻全被割倒。
方玉兰请白手他们全家去她家吃饭,白手他们当然不去。
下午只用了一半的时间,就把方玉兰家的稻谷打完。
帮人帮到底,白手和二舅一起,还把方玉兰家的稻谷运回家。
干了两天农活,连白手都感到累,他宣布放假半天,自己也在床上躺了一个上午。
下午二舅和二舅妈要回家,白手送他们到河埠头,先送给二舅妈不少布票。再乘班船抵岸时,又悄悄的塞给二舅不少烟票和酒票,哄得二舅眉开眼笑。
再到自家田头,白手捆稻草,一把一把的,捆好了再分晒在河岸上。
这个活也累人,还得有手劲,也要有技术,不然就捆不好稻草。
白手又忙到掌灯时分,总算捆完了稻草。
沿着田埂往家走,走到方玉兰家的田头,年到一个人在捆稻草。
走近一看,是方玉兰。
方玉兰也不容易,里里外外,就她一个人干活,白天要晒稻谷,只有收完稻谷后才能出来捆稻草。
白手二话不说,就在另一边开始帮忙。
方玉兰看是白手,理所当然似的,也不说话。
“姐,接下来的活,让我帮你吧。”
“耙田、拨秧和插秧,你全包了”
“对啊,我全包了。”
“好呀,我给你钱。”
“你给钱,我不干。”
方玉兰有点累,坐到稻草堆上,笑道:“你不要钱,我不让你干。”
白手东张西望,确定没人,也凑过来,在方玉兰身边坐下,“你给钱,我不干。”
方玉兰也是仰起脖子,看看没有人,就拿胳膊来推白手,“不要钱就不要钱。”
“自己人,当然不能要钱。”白手也拿胳膊去推方玉兰。
“还得把活干好。”
“保证把活干好。”
“得拿事实说话。”
“事实就在眼前。”
互相推搡,你来我往,推着搡着,推到了一起,搡成了一团。
新的一天,又要去田里忙活。
晚稻插播前,也得先把田整好,要搁在以前,也得让牛犂田,先把田里的土翻一遍。
白手不这样干,他不租牛,也没人邀他搭伙租牛。
邻村有拖拉机,套上耙犂直接耙田,但白手算了一笔帐,一亩田要花十块钱,三亩大田就得三十块,实在划不来。
白手叫上二弟三弟,拉上板车,把水车运到田头架好,让二弟三弟车水。
自己沿着河岸,拿着锄头,查补各种蛇洞或黄鳝洞,防止大田漏水。
童九春和童九夏兄弟二人,也正在自家由头,正琢磨要不要租牛或雇拖拉机来耙田。
主要还是田泥有点硬,又加上早稻的稻根,晚稻秧不好插播。
洞补好,水灌满,白手仨兄弟回家。
童家俩兄弟想问,又不好意思开口,种田几十年的老把式,怎么请教乳臭未干的毛头小子。
下午的时候,白手扛着从原生产队拿来的轻耙,又出现在田头。
耙有重耙和轻耙,重耙需要牛来拉动,轻耙却只需一个劳力拉动。
轻耙的主要作用,就是把水田里的泥土压平,便于晚稻秧的插播。
都说水稻种植讲究深耕细作,这些年来,轻耙已很少使用。
可白手却反其道而行之,把轻耙扔在水田里,轻耙中间有个圆形的固定木盆,白手从田里取泥,把木盆装满。
白手把轻耙的两根粗麻绳结在一起,套在肩头上,拖着轻耙不紧不慢的在稻田走起来。
童家俩兄弟也来了,他们不明就里,一边干活,一边关注着白手这边。
但就是看不出什么名堂。
白手就是拉着轻耙在田里傻走,田里的水被搅得又浑又浊。
第二天还是这样,白手自己往田里扔猪粪,让两个弟弟拉着轻耙瞎转悠。
到了第三天,白手居然还是这招,让两个弟弟车水,把大田灌得满满的,白手自己往田水扔化肥。
扔完化肥,白手让两个弟弟拉着轻耙在田里走,自己拿着耙谷的木耙,跟在轻耙后面,像耙谷那样耙着田里的泥水。
再到第四天,白手和俩弟一起,居然从秧田拨了稻秧,运到大田开始了插秧。
童家兄弟实在搞不懂,这就能插秧了二人走过来,下到白手的田里,用脚踩踩,还用手探了探。
田里的泥土,像被犂过似的,又软又松。
童九春冲着童九夏叹道:“你我兄弟这几十年,算是白活了。”
童九夏冲着不远处的白手喊道:“小白,你这田是咋搞出来的”
白手笑道:“我这叫白氏耙田法,九夏叔,你我天天都在田里,你都看得到的啊。”
“就那么搞搞,就能把田弄成这样”
“对,上农业课时,老师讲过,书里也有。不断的把水搅浑,就能让泥土又软又松,只是多费一些功夫而已。”
童九春问道:“小白,我们这样搞还来得及吗”
“九春叔,当然来得及。我这虽然费功夫,但能省几十块,相当于二三百斤稻谷呢。”
童家兄弟赶紧回去,照着白手说的如法炮制去了。
第0075章 找门路
白手仨兄弟干得很快,一天就完成了两亩的秧苗插播。
白当白面两个,早稻插播时,白手没让干。
可这两亩田,种的是杂交水稻。
杂交稻的秧苗又长又粗,不怕插歪插偏,拨秧时也是一棵一棵拨的。
俩弟弟还小,不懂农活,杂交稻秧苗的拨和插,正适合他们学习。
更何况杂交稻的间距也大,不怕俩弟在插的过程中,脚印把压平的泥土弄坏。
最关键的是,杂交稻每三到四棵一窝,初学者可以数着往田里插。
不像早稻和粳稻及糯米稻的秧苗,又细又短,每窝下插时,全靠拿秧的左手分株,靠的是锻炼出来的手感。
杂交稻秧苗的移栽要趁早,而粳稻和糯米稻的秧苗移栽,还要等上三四天。
白手跑到方玉兰的田头,用大半天的时间,帮着她把一亩杂交水稻插完。
方玉兰没让白手帮着耙田,她雇人租牛耙过的,泥土更软更松。
和白手家一样,方玉兰家还有一亩田,七分种粳稻,三分种糯米稻。
白手还有一亩半,一亩种粳稻,做秧田的半亩种糯米稻。
移栽粳稻和糯米稻的秧苗,白手没让俩弟弟帮忙,都由他自己一人完成。
至于方玉兰家的粳稻和糯米稻,白手责无旁贷。
夏收夏种算是基本完成,后期的稻田管理,不需要天天盯着。
白手又开始琢磨,接下来该干点什么,反正闲在家里是不行的。
陈翠花家的活,看来是干不下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