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白手当家-第4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有一次,白手组装大哥大完毕,剩下的配件正好是零。

    白手开心得手舞足蹈,大声欢呼,以为自己大功告成。

    不料,丁小洁那个三岁的宝贝女儿丫蛋,不知是什么时候钻进来的,从大板台下冒出来,两只小手攥着五只小配件。

    白手哭笑不得。

    许老黑来访,白手只好暂时停止欺负大哥大和微机,陪着许老黑在沙发上坐下。

    “老许,你找我有事?”

    “明知故问,小白,你明知故问。”

    白手笑问,“你也被套牢了?”

    许老黑点点头,“我们仨,上万吨,一千七百万。”

    “你们仨?”

    “我,张孝南,方自立。”

    白手笑了,“好,看到你们仨人团结,我替你们感到高兴。”

    许老黑骂道:“去你的,猫哭耗子,幸灾乐祸。”

    白手不生气,笑着反骂,“他娘的,我是挖了一个坑,可我没让你们跳啊。”

    这倒也是,白手挖的不是暗坑,而是搁在阳光下的,谁跳进去谁只能怪自己。

    “唉,一千七百万,把我们仨压惨喽。”

    “你少来,老许。以你们仨的实力,一千七百万根本不是问题。”

    许老黑苦笑道:“站着说话不腰疼。西环路项目,根据协议,春节后才能下拨工程款。现在拨下来的钱,全用在了拆迁上。也就是说,现在我们是在垫资施工,花的是我们自己的钱。”

    白手点着头噢了一声。

    “更要命的是,年关将到,要发员工们的工资和奖金。这个钱,就是天上下刀子也得发。”

    “这个当然,必须的。”

    许老黑继续诉苦,“小白,你也知道的,我和我家方玉玲各开一家公司,我的实力大减。我说我有五百万的实力,连我自己都不相信。张孝南和方自立那两位,顶多都是五百万的实力。你说说,一千七百万压在仓库里,我们仨的现金流紧巴不紧巴?”

    “理解,理解。”白手连连点头。

    “理解?”许老黑瞪了白手一眼,“既然理解,那就告诉我你的底线,你打算什么时候结束这场赌局,我什么时候能够解套?”

    白手摇摇头,问道:“老许,你做项目十几年,有过半途而废的吗?”

    “哼,百分之百没有。”

    “那我为什么要半途而废?我如果半途而废,我自己就会惨不忍睹。老许,你死我活,我也没有退路。”

    你死我活,许老黑听得哆嗦了一下。

    这是,电话响起。

    白手拿起电话听了听,忍不住叫起来,“钢厂也进场搅局了?好,好啊。”

    许老黑脸色大变。

 第0715章 翻江倒海

    接完电话,白手放下话筒,冲着许老黑摊摊双手。

    “老许,钢厂也来补刀了。钢价下跌,势不可挡。”

    “怎么回事?”许老黑忙问。

    “钢厂的第三分厂,就是专门生产建筑用钢材的那个分厂。因为要发工资,要向总厂缴纳利润,决定按市场价,对外销售至少一万吨钢材。”

    “完了,完了。”许老黑瘫了似的靠在沙发背上,欲哭无泪。

    市场已经饱和,就像一个人吃饱了一样,肚子撑得大大的。

    这时候,白手的进口钢材,和钢厂的钢材,双双投向市场,会把市场硬生生的撑爆。

    结果就是一个,价格暴跌。

    “老许,冷静,冷静。你稍等,我打个电话。”

    白手的电话打给钢厂负责销售的副厂长姚德明。

    “老姚,我是白手。”

    “噢,小白,你好你好,你有什么事吗?”

    “老姚,这节骨眼上,你们凑什么热闹啊?”

    “啊,事先没通知你,对不起。”

    “什么情况?”

    “要过年了,钱紧呗。是总厂的命令,分厂才决定向市场释放的。其实分厂也不愿意,毕竟以现在的价格,实际利润并没有多少。”

    “具体怎么安排?”

    “每天一千吨左右吧。”

    “我只想知道,最终大概是多少?”

    “嗯,我只能说,不会超过一万吨。”

    “哦,谢谢。老姚,再见。”

    放下电话,白手实话实说,把姚德明的话告诉了许老黑。

    许老黑慢慢的恢复冷静。

    白手心里却大赞钢厂,神一样的队友,给出了神一样的助攻。

    “小白,我有三个问题。”

    白手微笑着,“请问。”

    “一,你哪来的进口钢材?”

    “这是商业秘密。”

    “二,你有多少进口钢材?”

    “这也是商业秘密。”

    “三,国家要大幅增加钢材的进口配额,这消息是真是假?”

    白手沉吟了一下,“怎么说呢,我也不大相信。要说增加,还是有可能的,因为这能平抑钢价。要说大幅增加,我看没有理由,因为必须保护国内的钢厂。”

    “走了。”许老黑起身,跺跺脚走了。

    白手心肠似钢如铁,目送许老黑,连句安慰的话都没有。

    在进口钢和国产钢的双重夹击下,今天的钢价,跌到了每吨一千两百块以下。

    交易量更少,只有三千五百多吨。

    腊月初二初三初四,钢价继续走低,已跌至每吨一千一百块以下,交易量累计不到八千吨。

    白手也发出通知,所有合作者统一行动,只出不进。

    汤云平的进口钢材,已经标价每吨九百九十九块。

    一千块是一个心理价位,标价九百九十九块,就是摧毁心理价位的导火索。

    腊月初四是总经理老李的阴历生日。

    老李的孩子都在外地,白手给老李过生日,亲自跑去买了一个生日蛋糕。

    乔教授买了不少菜,就在白手家烧。

    白手只邀请副总老顾作陪。

    还没开席,常清扬来了。

    白手笑着骂骂咧咧,把常清扬接到三楼客厅。

    常清扬先祝老李生日快乐。

    老李和老顾陪常清扬说话。

    白手帮乔教授烧菜,很快烧好了六个菜。

    常清扬也不客气,翻墙倒柜,把白手藏的好酒搜了出来。

    一瓶茅台一瓶五粮液,三瓶进口红酒。

    加上老顾买来的四瓶进口红酒,今晚的酒肯定足够。

    酒分上下半场,知己千杯嫌少。

    上半场真喝酒,推杯换盏,五个人喝了一瓶茅台两瓶红酒。

    下半场说事。

    常清扬道:“小白,你翻江倒海,把国内的整个钢铁行业和整个建筑行业都惊动了。”

    白手笑笑,只顾吃菜。

    乔教授微笑道:“老常,你这评价很高嘛。”

    老顾问,“老常,何谓翻江倒海?”

    “长江的江,上海的海。”

    老李问,“老常,业内人士如何品说?”

    “三句话。一个土包子,搞得上海滩鸡飞狗跳。一个小不点,耍得一伙老菜帮团团转。一个小流氓,让两个行业提心吊胆。”

    乔教授与老李和老顾都是捧腹大笑。

    白手笑骂道:“狗日的老常,把你肚子里的酒和菜,全给我吐出来。”

    常清扬没笑,一本正经道:“小白,我是来向你学习的。你给我说说,这个胜负局,当初你是怎样设计的?”

    白手笑道:“现在胜负未分,暂时无可奉告。”

    “去。我一个局外人兼外行人,都能看出胜负已分,你再假谦虚就说不过去了。”

    乔教授问道:“老常,你凭什么说胜负已分?”

    常清扬道:“明摆着的事情。胜负局的两边,一边高价抢购钢材,把自己撑得死死的。另一边手里拿着现金,就是手里拿着刀子。而钢价刷刷的下跌,谁赢谁输,一目了然,傻瓜都能看得明白。”

    老李问道:“老常,你那里一定有大概的数据吧?”

    点了点头,常清扬道:“全市一千零七十一个包工头,有九百多个参与此次炒钢。钢贩子原来有四百多个,现在猛增到一千一百多个,阿猫阿狗都跳出来想捞一把。”

    老顾问道:“那胜负局的两边呢?”

    “你们这边,大概有五分之二不到。他们那边,大概有五分之三,约一千两百三十多人。据估计,这一千两百三十多人,手里攥着一百三十万吨钢材。除去项目工地仓库的库存,应该有一百二十万吨是用来炒的,人均多达一千吨。”

    顿了顿,常清扬又道:“我让人做过初步统计,这一百二十万吨钢材,最终进价是平均每吨一千七百块。这是什么概念?就是说,这一百二十万吨钢材价值二十点四亿块,人均一百七十万块。”

    白手不以为然道:“算人均没意义,关键看那四家联盟,看他们手里攥着多少钢材。”

    常清扬道:“这我也摸过底了。俊峰公司六万吨,超越公司五点五万吨,沪兴公司四万吨,五美公司三点五万吨。他们四家,手里至少攥着十九万吨钢材。”

    白手脸露笑容,坏坏的。

    老顾道:“他们快完了。”

    常清扬道:“小白,该你说了,你怎么会选择这个时候设下胜负局呢?”

 第0716章 腊月经济

    白手道:“老常,有一位高人指点过我。他说在中国做生意,要特别关注和研究农历十二月这个月份。”

    “为什么?”常清扬问道。

    “他没告诉我为什么,而是让我自己去研究。我哪会什么研究啊,不过后来我想,我可以自己去体验,站在自己的角度去关注。首先我发现,对国内的经济活动来,一年的开始不是阳历一月份,而是春节以后的农历正月。同样的道理,一年的结束不是阳历十二月,而是农历的十二月即腊月。”

    乔教授道:“小白,这个发现很了不起诶。”

    “我暂且称之为腊月经济。但我的经济活动,仅限于农村和现在当包工头两个阶段,我就从这两个阶段说起。农村给人们的印象,第一应该是穷,与城市相比,农村是全方位的穷。但农村的腊月,是经济活动最丰富多彩的时段。哪怕是最穷的人家,在腊月时,也会展现它必须的经济活动。”

    老顾道:“这是给我们上课。小白,我们四个都没有在农村生活过。”

    “就拿我家来说吧。我小时候就知道,我家在我们村里,一定是最穷的人家。我十岁开始管家,到十五六岁脱贫,整整五年时间,我深深的体会到极度贫困的感觉。那时还是生产队时期,我家人多,又没有壮劳力,所以每次分口粮时,都得自己掏钱付口粮钱,没钱只好赊帐。”

    常清扬点头道:“这我听说过。我有个农村亲戚,他说的跟你说的差不多。”

    “赊帐,欠帐,是我最早认知的经济活动。那时候有个好处,就是你最没钱,哪怕上一季的口粮钱还欠着,也不能拿下一季的口粮钱抵债,生产队也得把口粮分给你。我当家以后,年年欠生产队的钱,直到落实家庭联产承包制。但是,虽然年年欠帐,我却练就了厚脸皮的能耐。厚脸皮,正是做生意的必备素质之一。”

    四个四五十岁人都笑了,因为白手确实厚脸皮,而且不是一般的厚。

    “虽然我家穷,但穷人有穷人的活法,有穷人的算计。比方说我养猪,就养一头猪,养到腊月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