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白手当家-第2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童国君一边走,一边念叨,“大旱天,大旱天。手,真要大旱天的话,咱们白村吃水都有问题呢。”

    白手不以为然,“平原水网地带,说没水吃。国君哥,你也不怕人家笑话。”

    “你不懂,我小时候经历过一次干旱,跟爸妈去十几里外挑过水。”

    “呵呵,你才比我大几岁啊。”

    “手,那时你还在地上爬呢。”

    “哎,真的假的?”

    童国君道:“事实胜于雄辩,咱先去村部,到时候你就知道了。”

 第0364章 大旱的前兆

    白手和童国君来到村部。

    副支书陈根林正在村部值班。

    童国君问陈根林,“根林叔,老地主那口老井还在吗?”

    村部和村小,是陈姓老地主和童姓老地主的房子。

    陈姓地主的房产,就是现在的村部,也是陈家祠堂所在地。

    村部有三进院子,中院有一口水井,号称全乡最深的水井,有二十几米深,传说从来没有枯过水。

    土改的时候,陈姓地主跳井自杀,从此这口井就被封掉,再也没有用过。

    陈根林道:“国君,那口井已封了三十多年,连我都没见过,你想干么?”

    “我听说,那口井有三四百年的历史。如果那口井没水,肯定会有一场大旱。”

    陈根林点了点头,“这个我听老人们说过。而且据说,县里的什么县志,也是这么记载的。”

    童国君起身道:“拿两个手电筒,咱仨去看看。”

    仨人拿着两个手电筒,穿过堂屋来到中院。

    村部的三进院子,前院用作办公,后院三分之一是村小的厨房,另三分之二现在用来办老人协会。

    就是这中院,以前生产队时做过粮仓。现在已很少有人走动,还摆着陈姓和童姓两个家族的祖宗牌位,总给人以阴森森的感觉。

    还别说,陈根林姓陈,童国君姓童,到了这里,都不敢随便吭声。

    也只有白手,十岁就敢躺在人家坟头睡觉的家伙,天不怕地不怕,更不信什么牛鬼蛇神。

    那口老井就在中院院子的正中、央,除了石板压着,石板上还有石头。

    石头足有两百斤重,白手和童国君二人合力,三下两下就被推到了一边。

    石板很厚,少说也有两寸,再看长和宽,粗粗一算,应该在三百斤以上。

    周边有积泥和杂草,石板上也满是青苔,显然是久未动过。

    石板和泥粘得连入手的地方都没有。

    童国君找来两根木棍,白手捡来两截砖头,用木棍撬动石板,再把砖头塞进去。

    接着,仨人齐心合力,在童国君的吆喝声中,石板被掀开,老井露了出来。

    井口不大,直径肯定不过六十厘米。

    一股沼气味从井里飘出,仨人不约而同,急忙退开几步。

    仨人各点上一支香烟,过了一会,才敢靠近井口。

    确认臭味不再,仨人才伸脑袋往井里看。

    黑乎乎的,两只手电筒打开,两束光柱直照井里,竟不见井底。

    童国君拿起半截砖头扔到井里。

    砰的一声闷响,不是水声,而是砖撞泥的声音。

    再扔半截砖头,还是同样的声响。

    仨人一致确定,这口老井已经干枯,但井底有淤泥,枯水时间应该不长。

    陈根林道:“听老人们说过,老天不下雨,老井没了水,老井枯了底,半年难下雨。国君,小白,真要大旱了。”

    白手道:“奇了怪了,我家后院的水井,水还满得很啊。”

    童国君道:“反正要有备无患。手,你家有个砖头砌成的大水池,少说也能装十吨水。可咱村里好多人家,不仅没有水井,连水缸也没有几只呢。”

    陈根林建议,村里开个会,研究研究这个事。

    支书主任都说同意。

    白手回到家里,又跑到自家的水井,掀开井盖,拿着手电筒照了老半天。

    自家的水井,总深十米半,雨季时水位离井口约两米半。现在是枯水季,水位离井口也不过才三米半,很正常啊。118

    白手又出了后院的门,来到十几米外的河边。

    河水水位确实退得厉害,河堤裸露,水线明晰。

    白手捡来一根树枝,跳下河岸,在水线边做了个记号。

    与别人家比,白手更应该操心用水问题。

    皮箱厂六十几人,喝的用的洗澡用的,一天不知道要用多少水。

    水井的水,是用来喝的和洗菜煮饭的,平时用的和洗澡用的,都取自河水。

    白手心道,童国君说得对,有备才能无患。

    从河边回到后院,白手迎面碰上了二舅。

    “手,你干么呐?”

    “可能要大旱了。”

    郭二桥来自半山区,对干旱的体会更深。

    “手,你不说我都忘了,我也觉得,这天老不下雨,今年过年要缺水。”

    “二舅,咱家人多,要早做准备。”

    郭二桥道:“要不这样。咱还有一堆砖头,去街上买点水泥,在前院和后院各再砌一个水池,临时用用。”

    “行。二舅,这事就交给你了,要干就早点干。”

    白手没有经历过干旱,但也挺重视。

    可晚上村两委开会时,大家的关注重心,却不是即将到来的大旱。

    这得怪童国君,心机不够,提前把工业区在白村招人的事捅了出来。

    “总之,上面呢,给了咱们村两个名额。”

    白手举了举右手,打断童国君的话,“我插几句。两个名额,一个是要公开招聘,另一个是上面直接指定的,就是咱们的童支书。所以,实际公开招聘的就一个名额。”

    童国君接着说了说招聘的条件,和化考试的安排。

    会议室里一阵沉默。

    白手立即感觉到气氛不对,脑子转了转,便明白了是怎么回事。

    有一点点尴尬。

    白手拿出中华香烟,除了女委员邵美芳,每人分了一支。

    大家吸着烟,这才回过神来,纷纷向童国君表示祝贺。

    陈云平还笑着说道:“国君,你得请客,在九夏叔的饭馆里多摆几桌。”

    童国君笑着答应。

    白手笑着解释道:“咱们也别宰得太狠。国君哥去工业区上班,是一手托两家。上面说了,即使他去工业区上班,但还会兼任村支书一职,大家不能轻易得罪哦。”

    大家都笑起来,刚才的尴尬一扫而空。

    对童国君的进步,在座的人没一个有意见。

    大家在意的是另一个名额。

    只是情况不同,心思也不一样,各有各的盘算。

    但是,大家不能忽略白手的存在。

    支书进步了,下一个进步的人,排队也该轮到村主任。

    于是,大家不约而同,把眼睛瞄向了白手。

    白手忙道:“都别看我。我肚子里的墨水太少,怕耽误革命工作。所以在此郑重宣布,我没有心思追求这个剩下的名额,绝对绝对的没有。”

    顿时,大家的心思又活泛了起来。

 第0365章 铁饭碗

    去工业区上班,对城里人来说是铁饭碗,而对农村人来讲,就是不折不扣的金饭碗。

    不动这个心思的人,不是傻就是二。

    除了白手和童国君,八个村干部,至少六个动了心思。

    动不了心思的是陈云平和邵美芳。

    陈云平年龄不对,孩子又小,弟弟是盲,小姨子倒是高中生,可她又不是白村人。

    邵美芳小学毕业,化考试这关肯定过不去。她有自知之明,现在的机会与她无缘。

    剩下的六位,都有自己的小算盘。

    陈根林、马新民和童九夏,年龄都在四十岁以上,但他们的家里,都有孩子符合招聘要求。

    杨建华、童建设和陆水洋,都是二十几岁,都是初中毕业,都没正经职业,能去工业区上班的话,就等于鲤鱼跳进了龙门。

    可是,大家都好面子,都不说话。

    白手笑道:“都别绷着了。有想法的,到我这里报名啊。”

    陈云平道:“手,我没想法。”

    邵美芳道:“手,我也没想法。”

    白手道:“美芳姐,明天出个公告,再广播一下。通知村里人,有想法的到村部登记报名。”

    邵美芳点了点头。

    陆水洋道:“小白,我现在就报名。”

    白手嗯了一声,在笔记本上记下陆水洋的名字。

    有人开了头,必有紧跟人,杨建华和童建设也报了名。

    那老三位还没开口。

    童国君冲着白手笑了笑。

    白手会意,人家不开口,他得主动戳穿。

    “根林叔,新民叔,九夏叔,你们三个老家伙,自己是端不上铁饭碗了。但你们有女儿或儿子,你们仨难道不想替他们考虑考虑?”

    仨人都不好意思的笑起来。

    童九夏心直,马新民老实,也就陈根林心机重些。

    “根林叔,你先说。”白手点名,还专挑最难搞的。

    陈根林嘿嘿而笑,就是硬不开口。

    “新民叔,要不你讲讲?”

    “小白,你别难为我,你别难为我。”

    马新民总是这样,不当出头鸟,但一旦有人领先,他也是不甘落后的。

    白手冲着童国君摊了摊双手,“都不好意思啊。”

    童九夏终于没有憋住,“手,我还没说呢。”

    白手呵呵的笑起来,“把我九夏叔给忘了。对不起,九夏叔你说。”

    童九夏干脆直接,“我替我家孩子报名。手,男女年龄,你都知道的。”

    白手一边做记录,一边头也不抬,“根林叔,新民叔,你俩呢?过了这个村,可没了那个店哦。”

    陈根林和马新民虽然扭扭捏捏,但还是替女儿和儿子报了名。

    白手都做了记录。

    只是气氛又有点尴尬。

    白手踢了童国君一脚。

    童国君心领神会,宣布会议结束,防旱抗旱的议题,下次会议上再进行讨论。

    大家起身离开。

    白手没走,童国君今晚值班,也没有走。

    过了一会,陈根林走回来了。

    陈根林刚坐下,马新民和童九夏也回来了。

    白手和童国君会心的大笑。

    “你俩,你俩猜到我们会回来啊。”陈根林惊讶道。

    童国君指了指白手,笑道:“是他猜的。他说你们仨,拿孩子跟杨建华他们仨竞争,肯定不好意思。”

    马新民拿手拍了拍自己的脸,“是有点脸红啊。”

    童九夏点了点头,“冲动了,刚才报名,是冲动了。”

    陈根林道:“真是不好意思。咱们三个好歹有家有业。童建设杨建华陆水洋他们仨,家里条件都不好,都没有结婚,陆水洋连个对象都没有。再怎么讲,这机会也应该先让着他们。”

    “你们仨,说得既有道理,也没有道理。”

    仨人齐齐看着童国君。

    “国君,这话怎么讲?”陈根林问道。

    童国君道:“小白说的。他说咱们是一个班子,一个班子好不好,就看团结牢不牢。有好处先让别人,这很有道理。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你们的不好意思很没道理。”

    这一番话,把仨大老粗说得一愣一愣的,因为太深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