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流1990-第1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时仗着自己被劳教过或蹲过监狱,纠集社会闲散人员为非作歹,大恶没有小错不断,总是欺行霸市蹂躏善良百姓。
而张明海作为一个人民警察,又不能对这些家伙动手,现在有李瑜这个“恶人”磨一磨这些家伙的嚣张气焰也好。
“哦!这天确实冷的厉害,雪城的环卫工也是辛苦,这么大的城市总有清扫不到的积雪。”王明看着外面清扫的干干净净的路面,“昧着良心”说了一句。
有些责怪的瞪了一眼自己的宝贝徒弟,张明海轻咳一声:“你把这么多人聚在这,吓得人老板胆颤,我还以为雪城要出大事,以后有事能不能先报警?!”
很是无辜的耸了耸肩,李瑜的样子要多纯洁有多纯洁:“出站口归铁警管吧?你确定报警能在市局立案?!”
“额……”张明海一时间哑口无言,现在的治安形势确实很严峻,倒不是说社会秩序败坏。
而是九零年正是警察青黄不接的时间,现在不像后世有那么多的联防队、辅警、临时工能帮忙。
也不像七八十年代有民兵组织可以承接治安任务,就看雪城东隆分局的成立,不就是因为东隆区的国企经营艰难,护厂民兵渐渐被取消才造成治安空缺么。
要知道三十年后随便一个派出所都有二三十人的编制,可是现在一个分局能有二十人就算兵强马壮了。
整个雪城有编制的警察才一百多人,这可是二百多万人口的地级市,不是什么小县城、小乡镇。
这么多人口即使民风淳朴,每天的治安案件和民事纠纷,就有多少,像偷抢之类的刑事案又该有多少。
如果李瑜在市局报案,说实话就算看在李局的面子上,把应该划归铁警的案子在市局立案,以雪城警力的紧张,破案也是遥遥无期。
虽然被抢的金额也算大,五千块在九零年是个大数字,可是毕竟没有别的后果,李国安只是撕扯的时候被打了两拳,没死没残的,总不能将警力大幅倾斜过来。
要知道现在还有几件人命案压在市局没破,警力不是这么浪费的,事情总有轻重缓急,李瑜的事,怎么看也是“轻、缓”那一类。
今天如果不是惠民饭店的老板报案,说饭店里面聚集了雪城有名有姓的所有混混,张明海也不会大张旗鼓的带人过来。
短短一瞬的工夫,张明海和王明都想明白了里面的关节,李瑜自己带着兄弟们抓那些佛爷,确实无可厚非。
虽然手段有些不那么合规矩,不过有了之前赵四团伙案的配合,以张明海为首的警察们,心里也没有太多别的想法。
可是这一幕看在那些混混眼里可就不一般了,这些混混见那“于哥”三言两语就把气势汹汹的警察安抚住,一个个不由得冷汗直冒,全都不知将李瑜想成什么样的财雄势大了。
“同志们收队,王明留下跟我监控现场,车……车留下一辆!”张明海很痛快的将身后的大批警员指挥撤离。
毕竟这里完全不是他想象中的什么“江湖大会”,只是李瑜这下小子抓小偷抓的声势大了些。
这些社会不稳定因素目前看来还是很“稳定”的,没有想着搞个大新闻的想法,整个雪城各个分局的治安队和刑警队的外勤,可全在这呢,总不能一起在这等着抓几个小偷吧。
看着陆陆续续离去的警察们,李瑜摸着下巴沉思不已,他又看了看身旁满眼异彩打量那些警官的兄弟们,犹豫了一下问一边的三驴子:“羡慕?!”
“嗯……”还在追望着那些警官背影的三驴子下意识的点点头,不过马上反应过来,一脸正色的摇摇头:“不羡慕,能跟着瑜哥就挺好的!”
轻轻抽了三驴子后脑勺一下,李瑜一脸无语的说道:“跟、跟个屁啊,我又不是混江湖的大佬,你们总不能跟着我去上大学?额……我没别的意思,算了,回头我想想办法!”
说到上大学,李瑜突然意兴阑珊起来,这些兄弟都没读过什么书,现在即使让他们学习,也顶多是认点字,不是睁眼瞎。
至于让一帮二十来岁,很多斗大字不认一箩筐的大小伙子,复习复习参加高考,那也太惊悚了。
不过……李瑜又看了看带着王明一起登记混混姓名、住址的张明海,脸上浮起一丝沉思的表情。
“姓名懂不懂?我问你外号了么?最近快过年了,别给人民警察添麻烦,你们也不想在看守所过年吧?!”张明海把握机会的能力绝对超群。
反正这些混混都被李瑜弄到了一起,没抓住那几个佛爷之前,肯定是不能放走的,李瑜能想到的,他这个老公安肯定早想到了。
那么就不如趁这次机会,把雪城这些不稳定因素都整理一下,这些混混大多居无定所,现在也算做一下摸底,另外挨个威胁一番,多少能让雪城的治安好上十天半月。
惠民饭店的门又一次被推开,李国安和郑红一起走了进来,已经回家洗漱过的两人,换过李瑜买好的高档服装,看起来整个人气质大变。
此时李国安正穿着一件带貂领的黑色呢子大衣,下面是一双类似军用皮靴的黑色高帮皮棉鞋,看上去就像主旋律电影里的地下党,毕竟他那张国字脸配上浓眉大眼。
这身衣服一趁他的气质,怎么看都像当初在常凯绅委员长身边潜伏的我党谍报人员,主要是穿的太好,不够朴素。
而郑红却是一身雪白的羽绒服,脚下是一双使鹿人送的鹿皮小靴子,原本是诺诺列送给安然的,结果被李瑜“抢”过来孝敬老妈了。
“咦?老爸老妈,你们怎么找到这来了?不在家多休息休息?!”李瑜见到他们夫妻进来,连忙大步迎了上去。
从羊城坐火车回到雪城,可以说是完全横穿了整个华夏,尤其现在的火车还是大绿皮,根本不像后世的高铁,那速度实在是太感人了。
尤其他们两口子还带了那么多的行李,这一路肯定累的不轻,加上一下火车又被人抢了,李瑜怎么也想不到,两人竟然换过衣服,又找到了火车站前的惠民饭店这里。
“我和你妈哪里呆的住,你小子不回家,我们两个怎么能放心,这是……”李国安一边说着,又扫视了一大厅看起来就贼眉鼠眼的家伙,直到看见穿着警服的张明海师徒,才稍稍松了一口气。
“哦,抓那几个抢你们钱的佛爷……额,就是小偷,这些……这些是、是误抓的,你们来了也正好,估计快抓到正主了!”一不小心李瑜就说了黑话,打了一个磕绊,才继续说下去。
不过在讲到这满满一大厅的混混的时候,李瑜也只好说是误抓的,可是说完就又后悔了,要知道他可是一直跟父母说自己只是一个小生意的小股东。
帮助大伯李国平斗倒赵四的事情,父母可是一直蒙在鼓里的,现在因为李国安被抢,搞出这么大的声势,李国安和郑红也不傻,怎么可能看不出问题。
果然听到李瑜这么一说,李国安和郑红彼此对视一眼,然后又打量了一下那些西装革履的李瑜兄弟们,一时间默默无语。
第二百五十章 父母的震惊
此时此刻的李国安和郑红大脑里思绪纷杂,一会是儿子刚出生那天嘹亮的哭声,一会是蹒跚学步的小娃娃咿咿呀呀的欢笑。
最后所有的声音和形象汇总到眼前这个英武的青年身上,那多少还带有一点点少年人腼腆的笑容,让他们也露出会心的笑意。
不管怎么样面前的这个男孩或者男人还是李瑜,是自己的儿子,那么不论他做了什么,成为什么样的人,永远都是自己的儿子。
更何况有了如果李瑜没有走正道,李国平是不会放任不管的,就算李国平顾及亲情纵容他为非作歹。
这惠民饭店的大厅里,可还有两个不认识的警察呢,总不能所有人都帮李瑜打掩护,儿子只要不是做坏事,那么别的就不用太在意了。
短短的一瞬间夫妻二人想明白了很多,他们知道李瑜这半年肯定经历了很多,远不是他自己说的那么简单。
夫妻二人彼此相视一笑,一起坐到一边等着看李瑜把事情解决,老话说得好,前三十年看父敬子,后三十年看子敬父。
现在儿子有本事,只不过提前了十一二年,现在就是李国安和郑红因李瑜而骄傲、自豪的时候了。
见父母没有再多问什么,李瑜稍稍松了一口气,他知道起码现在是应付过去了,至于回家肯定要重新交代一番。
心态放松李瑜下意识的从兜里掏出一盒香烟,很自然纯熟的叼上了一支,摸了摸兜没发现打火机,记得高壮跟在身后,就想回头借个火。
侧身的瞬间,正看到两眼圆睁蹬着他的父母,李瑜嘴角抽了抽,恨不得抽自己两巴掌:“这下完蛋了!”
此时李瑜有种哀莫大于心死的感觉,比自己在雪城所有势力都暴露在父母面前还要慌张,实在是老妈的“威力”太大。
要知道李国安吸烟都是偷偷摸摸的,因为郑红对烟味过敏,从小李瑜就被老妈耳提面命,长大了敢学他老爸抽烟,老妈原话:“腿打折!”
谁知夫妻二人盯着他看了一阵,一起恍若未觉的移开了视线,老妈郑红看向了自己右边墙上的一副挂画,似乎在欣赏里面的山水。
而老爸李国安也将视线转到了左边柜台处,似乎在看那满满一柜台的白酒,研究那些酒的品牌。
将嘴上的香烟拿了下来,在手里团了团扔到一边,李瑜回头看看满大厅吞云吐雾的家伙,沉声喝道:“把烟都掐了,公共场合,禁止吸烟!有没有素质?!”
一大厅的地痞、无赖、混混、炮子全都傻乎乎的看向李瑜,此时他们的内心是崩溃的,是万马奔腾的,当然那匹马的学名叫“羊驼”。
“大哥你让我们讲素质?有素质的也不能被你‘请’到这啊,刚才谁说我们是‘臭鱼烂虾’的?谁说的?现在又让我们讲素质,再说什么叫公共场合禁止吸烟啊?怎么没听说过啊!”
当然他们也就是在心里胡乱叫嚷几声,实际上所有人都第一时间将烟头捻灭,虽然确实不明白李瑜说的:“公共场合、禁止吸烟”是个什么讲究。
九零年的时候可不像三十年后,满大街都是禁烟标志,现在就算坐火车逛百货大楼,抽烟都顶多被烦烟味的皱眉看两眼。
就连六年前的央视春晚,相声大师都能在舞台上说香烟相声,顺便点上一支,九零年的时候,就不要提什么禁烟了。
原本正侧着脸看挂画的郑红,听到自己儿子呵斥那些一看就不是好人的家伙灭烟,她虽然没有回头,不过牵动的嘴角,还是暴露了她内心的喜悦。
而李国安就不像自己老婆单纯为儿子的孝顺高兴,他若有所思的看了看一大厅的混混,缓缓点了点头。
虽然刚才李瑜已经说了,这些人都是被误抓过来的,可是谁年轻时候,不喜欢说点大话、吹点牛皮。
可是现在一见这些人,确实都非常听从李瑜的话,甚至有些人捻灭香烟以后,还谄媚的对着李瑜笑笑。
这让李国安心里更加狐疑,不管怎么想也想不明白,到底这半年的时间,儿子在雪城经历了什么,怎么就钱也赚了,兄弟也多了,还有这么大的威风。
仔细将自己家往上导了三代,好像没有华侨、高官、富商啊,根正苗红的贫下中农子弟,估计自己大哥李国平,算是老李家最出息的一个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