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逆流1990-第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已经一脚踏进了院门的老王听到李瑜的话,一下站住了回头对李瑜三人招呼:“有事进来说吧。”
李瑜笑笑带着薛冬至和姜世勋推车进了小院,一进院门薛冬至一步档在了李瑜身前,目光炯炯的盯着靠墙位置的一个狗屋。
狗屋高有近一米,按照这个狗屋的大小,里面养的狗肯定不小,但是在狗屋门口又没有栓狗的橛子和铁链。
几人看到薛冬至的动作一愣,姜世勋是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把车往薛冬至身前一横,也挡在了李瑜前面。
老王顺着薛冬至的目光看到狗屋,眼里一丝痛惜的神色闪过,没好气的呵斥:“怕什么?狗早没了,隔壁二毛子趁我不在家,勒死了我家大黄还他妈呼朋唤友的吃狗肉!”
拍了拍薛冬至的肩膀,李瑜上前一步对老王说道:“老爷子,二毛子以后没机会作孽了,他罪有应得进局子了,估计这辈子出不来。”
老王看看李瑜:“听你意思,你和他们不是一伙的?”
“昨天还和他们死磕了一架,怎么会是一伙的,二毛子还是我们亲手送进警局的。”李瑜知道不解释清楚,老王是不会给他们好脸色的,所以赶紧表明身份。
老王“哦”了一声也不说话,自顾自的拿了个小板凳坐在堂屋门口,也不招呼三人进屋坐坐。
对老王的冷淡态度,李瑜也不介意,他又上前两步低声和老王说道:“今天过来是想请王老爷子帮帮忙。”
老王从兜里掏出一个小铁盒,拿出一小卷报纸从小铁盒里倒烟丝,低头的卷烟,听到李瑜的话,只是“嗯”了一声等待下文。
“想麻烦王老爷子,帮着改个三轮车。”李瑜掏出“红梅”烟弹出一支敬给老王,见老王抬头接烟,顺手指向靠在院门边的两台自行车。
老王看了看两台自行车冷笑起来:“老头子不会改车,你另请高明吧,没什么事你们该干嘛干嘛去。”说着站起身就要进屋。
薛冬至见李瑜进来后这么客气,这老王还要撵他们走,不由得上前一步,姜世勋怕薛冬至说话太冲坏事上前拦住了他。
回头看看自行车,李瑜想了一下笑笑:“这自行车,是昨天和二毛子那帮痞子赌球赢来的,我们真不是二毛子一伙来赚你改车。”
“你赢来的?”老王听到李瑜的解释,停下脚步狐疑的回头看向李瑜。见老王肯听自己解释,李瑜便将昨天的事情娓娓道来,听的老王目瞪口呆。
“小娃娃,你跟老头子在这说评书呢?按你这么说你比‘***’还厉害了。”听完李瑜的话,老王咂咂嘴调侃了一句。
“不敢当不敢当,可不敢和先烈比美。”李瑜笑呵呵的回答,好像没听出老王话里的嘲讽。
老王见李瑜装傻,他不由翻翻白眼:“行,你这故事讲的不错,老头子听的挺乐呵,不管你说的真假,看来二毛子进去是真的了。”
三人一起点头,本来二毛子就进去了,所以表情都很诚挚。
老王点燃李瑜刚才递给他的香烟,走到两台自行车边上看看:“这两台都是加重的永久,改个三轮没什么问题,你拿五十块工钱和料钱,我给你弄。”
姜世勋和薛冬至闻言大喜,一台三轮起码六七百,关键有钱都不知道上哪里去买,现在五十块就可以改一台出来,两人都觉得听李瑜的果然有便宜占。
听到五十块改装费,李瑜却不觉得是占便宜,他笑嘻嘻的说道:“老爷子,我就一穷学生,哪来那么多钱?”
见老王转头看向姜世勋,李瑜赶忙说道:“姜老师家是外地的,在咱雪城就是教几个学生踢球,更是穷啊。”
老王撇撇嘴:“怎么?你是想空手套白狼?总不能让老头子给你干白活吧?”
琢磨了一阵老王继续道:“行,看在你收拾了二毛子的份上,我给你白干,工钱我不要了,料钱你得给我吧?”
听到老王说工钱不要,只要料钱,李瑜还是觉得不满意,倒不是一定要占老王多大便宜,而是手里真的没有什么钱。
白手起家,每一分钱都得好好算计一下才对,现在三人加一起只有不到八十的资金,万一见义勇为的奖金没弄下来,就靠这八十块开工了。
看看墙边的狗屋,李瑜思量了一下扯过薛冬至到一边耳语几句,薛冬至连连点头,回身推了一台自行车就冲出院门。
李瑜笑嘻嘻的对诧异的老王说道:“我让我兄弟去取‘工钱’了。”
老王点点头见姜世勋和李瑜一直站着,回屋拿了两个小马扎递给二人,自己又坐回小凳子上,拿出烟丝准备卷烟。
见状李瑜把马扎放在老王边上,又递了根烟过去,笑眯眯的和老王开始天南海北的扯淡。
从京剧聊到二人转,从抗联聊到剿匪,从老美访华说到撒切尔摔跤,把老王哄得迷迷糊糊的,不知不觉就把价钱讲到了二十元。
过了大概半个小时,薛冬至一手推车一手抱着一只黄绒绒的小狗。
老王从薛冬至进门就死死的盯着他怀里的小狗,等薛冬至把车停在一边,抱着狗过来,老王早已泪流满面。
“大黄、大黄……”颤声说着伸出两手就要抱小狗,薛冬至看看李瑜,见他点头顺手把狗递给了老王。
老王把小狗抱在怀里用脸轻轻的蹭着,那狗也不知是不是通了灵性,用小舌头一下一下的舔老王的泪水,喜的老王连声说:“好好,我不哭不哭。”
老王抱着狗进屋拿出一个小木盒子,里面铺着雪白的棉布褥子,小心的把狗放了进去,又拿了个青瓷大碗往里倒了点苞米面,倒上热水搅拌成糊糊放在小狗前面。
见得小狗“吧唧吧唧”的吃的香甜,老王笑的眼睛都眯成缝,头也不回的说道:“车放那,五天后来取。”
李瑜笑笑,招呼姜世勋和薛冬至就走。
出了院门薛冬至几次欲言又止,李瑜见薛冬至憋的难受,就对他说道:“想说什么就说,你这样我看着憋的慌。”
“你咋知道,老王会改车?”薛冬至憨声憨气的询问。
李瑜犹豫一下说道:“听说的。”薛冬至撇撇嘴明显不满意他的回答,姜世勋也斜眼瞄了李瑜一眼没说话。
姜世勋在火车修理厂住了快两年了都不知道,李瑜住在雪城市中心,不踢球都不来火车修理厂的,怎么听说的?
李瑜看到两人的表现,也没办法解释,难道说:“啊,老王啊,他可厉害了,三年后他当兵的儿子转业,爷俩就开了个自行车装配厂,专门进配件自己装自行车卖,后来卖摩托、电动车,最后卖汽车,全是老王自己的手艺撑起来的买卖,我也是后来看雪城日报,报道他的事迹,才知道他和二毛子住过邻居,被偷过狗。”
“那这王老爷子,怎么最后就不要钱了呢?”薛冬至见李瑜不解释为啥知道老王会修车,便又问了一个问题。
抬头看看天上的白云,李瑜笑了起来:“因为我给的比钱值钱。”
姜世勋若有所思点点头,薛冬至却听的更加迷糊,嘟囔着:“比钱值钱?更大的票子?”
一缕残阳,把三人的影子拖的老长,风中似乎隐约还传来李瑜的笑声:“最大的票子!”
第二十章 重回校园
三人走到去姜家的巷子口,姜世勋侧身邀请:“小瑜,你俩上家去吃了晚饭再走吧。”
“不早了,不去家里打扰了,晚上我和冬至回家吃。”李瑜笑笑拒绝了姜世勋,天色不早他决定和薛冬至早些回家。
几人的关系经过昨天的事情和以后一起做买卖的原因,早已过了需要反复客气的程度,李瑜不去他就不会再竭力邀请。
“那就先这样,明天我和冬至再来找你,咱们去查一下磁带和小说的货源。”李瑜安排了一下明天的事情,就想招呼薛冬至一起回家。
结果姜世勋和薛冬至对视一眼,两人奇怪的看着李瑜,直到李瑜感觉心里发毛低声喝问:“我后面有人?!”
薛冬至摇摇头奇怪的问道:“你不上学了?”
姜世勋也好奇的看着李瑜,他也好奇这小子为啥突然不上学了?
听到薛冬至的问话,李瑜有些磕磕巴巴:“上……上学?啊,对上学……不对啊,这不国庆放假嘛!”说了两句他突然想起现在是十月初,是国庆假期。
看到李瑜迷迷糊糊的样子,姜世勋也好奇不已:“你过糊涂了?是有三天假期,不过今天已经三号了,明天四号都要上学上班,冬至明天也得去装卸队办停薪留职,你该上学上你的学,找货源的事我和冬至能办好。”
听了姜世勋的话李瑜也反应过来,现在还是一九九零年,国庆是没有长假的,只有三天法定假日,而且作为高三学生,全国估计除了雪城三中这个奇葩高中,没有一个是放三天假的。
权衡了一下上学和现在直接创业的优劣对比,李瑜觉得现在还不是离开校园的时候,不管以后有什么打算,书还是要念下去的。
而且上一世虽然自己重读考上了一个二流大学,这一世为什么不考一个好些的大学,也让父母高兴高兴。
心下计议已定,李瑜点点头:“那就麻烦姜老师你们了,有什么事解决不了,第一时间让冬至找我。”
姜世勋欣然应诺和李瑜二人挥手告别转身进了巷子。
两人漫步往市中心的家走去,薛冬至一路嘟嘟囔囔着:“磁带……万元户……小说、人民币。”李瑜一路看着“阔别三十年”的风景,也不搭话溜溜达达往家走去。
两人一起先回到薛冬至家,发现薛澈的房间灯已经关了,估计老爷子睡的早,看到桌上有一盘馒头和一碗白菜汤,两人中午喝酒没吃主食,也不嫌凉唏哩呼噜的吃了个干干净净。
饭后李瑜和薛冬至打个招呼,翻墙回了自己家院子,打了盆水洗漱一下,一头扎在床上。
身体十分疲惫但是精神却兴奋旺盛,翻了个身李瑜看着天花板喃喃自语:“其实凭我现在的大脑去不去学校都一样吧,而且三中……哼哼,能学什么啊?”
李瑜支起上身靠在床头,从枕边拿起香烟点燃,深吸一口吐出烟气,看着淡青色的烟雾在眼前弥漫。
“学校那些上一世嘲笑讽刺我的老师同学,有必要再见一次他们虚伪的嘴脸么?”李瑜想到这里一丝冷笑挂在嘴边。
“可是……她,好吧!就再去混半年。”思考良久李瑜把烟头捻灭,翻身睡了过去。
一夜无话,第二天却是个难得的好天气,天高云淡日头不像前几天那么毒辣,只是平和的把温暖的阳光洒在大地上。
起来洗漱后,李瑜在衣柜里翻了半天,发现自己除了踢球的球衣就没有一件看得过眼的衣服。
倒不是现在家里条件不好,而是这个年头谁家都差不多,有钱都不知道上哪去买衣服,现在可不像几年后,遍地专卖店,各式各样的衣服随便买。
最终勉强找了条藏青色的劳动布裤子,远看有点后世“战地吉普”工装裤的感觉,又翻出一件纯棉的“海魂衫”,鞋就没办法了,继续穿球鞋。
穿戴整齐的李瑜,到院子里冲薛冬至家喊了一声:“我先走了,早饭别带我的。”也不等隔壁回话,直接出门凭着记忆向雪城西面走去。
母亲郑红以前是火车修理厂厂办医院的护士,父亲是铁路局工会干事,所以高中前李瑜是在火车修理厂上的学,而高中则考到了当时还是铁路子弟学校的三中。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