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倒卖凶宅那几年-第60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石正阳?”
石门道人点点头:“石正阳就是那个号称率领三千弟子督造地宫的制石大师。”
“是他?石正阳,石金……这么说,他们都姓石不是偶然,因为石金是那个制石大师的后人,可是他跟我说,他师父是那制石大师的徒弟的后人。”我摇摇头,感觉事情有点乱。最近接收的信息有点多,让我一时间摸不着个头绪。
“你说的那些,大体上是对的,那个小石匠跟你说的也大部分是事实。但是他隐瞒了最重要的一段事实。那就是我被称为邪道人不假,但是我却不是这地宫的始作俑者。也就是说,这地宫的建造,并不是我提议的,而是石正阳想要做的。”石门道人说道。
我一愣,这事情看来是要反转啊,于是赶忙问道:“你是说,这一切都是石正阳做的?可是这地宫分明是个道观的建筑啊。”
石门道人摆摆手:“我们的时间不多,你在这里最多有半个时辰,我想要告诉你的事情太多,我只能挑重要的说,至于你能领悟多少,能获知多少,就看你自己了。”
我点点头,首先这个石门道人从面相上看,我觉得他不像是石金说的那种阴险的邪道。所以我选择暂时相信他。
石门道人仰面朝天,闭着眼睛像是在回忆。
片刻之后,他一脸平静地看着我,淡淡地说了起来:“那还是在乾隆五十三年,当时的历史事件就是安南国事件,后来又有的安南铸出一批安南的货币。这个于这座地宫倒是没有多大的关联,这只不过是建造地宫的一个引子。皇家也是通过这件事,想到了要给王钱补充龙气的念头,这才有了建造地宫的想法。”
我点点头,我们发现安南钱也是一个偶然的机会,三叔比较心细,从那安南钱中发现了一些线索,进而才派我来到此地。
而我们进入了地宫之后,的确没有发现关于安南国的任何痕迹。所以我确信,这地宫里应该和安南国不发生关系。
石门道人接着说道:“后来的事情,你也都摸得差不多了。我本来是在源台山修行,当时驻守在本地的一个王爷和我交好,他时常去我道观和我论道。但是此人是属于被贬于此,一直想要回京城居高位的念头不断。他知道我善于看风水,便有一次问我,这大清管辖之地,还有没有龙脉可循。我当时也是修行不够,一时兴起便跟他提及了,我所修行的源台山附近,便有龙脉存在,而且这里还滋生龙气。没想到这王爷事后将我之言论上报给了乾隆爷。我自知言多必失,说出这种言论,必然要被追责,很可能搭上性命。”
石门道人所言非虚,当时是封建社会,皇权至上,关于龙脉更是国家最高机密,非皇族不可知。石门道人竟然说出了龙脉所在,按照旧制肯定是不允许的,肯定要降罪责罚,丢掉性命是最轻的惩罚。
第1115章 地宫是怎样建成的(。。。
石门道人面无表情,接着又说:“不过我当时已经虚度七十春秋,早已看开了生死,说了便是说了,我也无悔意。这里的确是一片风水上佳之选,龙气很盛。借此告知朝廷,也算是我修道多年的一点贡献了。”
我惊讶不已:“您是说,当时您已经七十了?”
石门道人点点头:“没错,你看到的,就是我当年的模样。修道之人,六根清净,看起来面嫩罢了。”
我对此唏嘘不已,这何止是面嫩啊。看石门道人的这个形象,顶多三十岁。谁能想到他已经七十多岁了。由此可见,这石门道人的修行已经达到了一定的境界了。
“当时我的弟子们都在劝我离开道观,躲避一时,天下之大,必然有我容身之所。我却依然留守在道观,后来事情却往不同的方向发展了。我没等来抓捕我的人,却等来了恭请我的人。他们将我秘密带到京城,我竟然见到了当今圣上。”
“你见到了乾隆爷?”
石门道人点点头:“主要还是那王爷向皇帝推荐了我,我才得以见到龙颜。其实皇上身边,比我有大能者多矣。当时乾隆爷屏退了周围,只留下我一人,促膝长谈。”
石门道人说到这里,脸上才显现出一丝自豪和欣慰。看来即便是修行如此深厚之人,能有机会和皇帝长谈,也是一件值得大书特书的事。要知道皇权社会,皇帝至高无上的地位摆在那里,寻常人恐怕几辈子都难见圣颜一面。
“乾隆爷和您说了什么?”我好奇地问道。此时我已经完全被石门道人代入到了二百年前的事件之中。
“开始的时候,只是和我论道。我也把我修行之后所悟到的和乾隆爷说了。后来乾隆爷若有所思,似有难言之事,在我询问之下,他给我看了他佩戴的一枚铜钱。”
“五帝王钱?是乾隆通宝?”我插话问道。
石门道人点点头:“那枚铜钱看上去很是精致,是乾隆爷随身佩戴的。只是上面已经出现了很多细碎的纹路,看上去像是要开裂的样子。我知道,那是龙气减弱的先兆,这预示着帝位不长了。乾隆爷也没有和我隐瞒,问我是否有办法能让这王钱复原如初?”
随着石门道人的讲解,事情的经过似乎已经往我们之前所推断的靠拢了。
果然,石门道人当时就告诉乾隆爷,想要修复王钱,只能补充龙气。
乾隆爷显得很兴奋,他说听那位王爷说起过,在源台山附近,就是龙脉,可以补充龙气。
石门道人说这的确是个可行的法子,不过这事说来容易,做起来不易。需要很详细的计划,可能还需要进行一系列的建造工程。
乾隆爷说,这事只能秘密进行,他不想让世人留下话柄。
我点点头:“作为皇帝来说,他在位六十年的时候,肯定是要禅让的。而他给王钱补充龙气,目的是要让自己继续帝位有个冠冕堂皇的理由。他当然不会让这补充龙气的做法公之于众,只能是秘密进行。他和你见第一面的时候,就能和你说起这些,看来乾隆爷对你是极其信任的啊。”
石门道长笑道:“你说的对,其实这个我也很意外。”
其实这个石门道长,在他身上,从里到外都散发着一种特别的气质。可能在乾隆年间还没有气质这个说法,但是他就是有那种让人一见就很信任他的感觉。我刚刚就是如此,石门道长询问了我一些事,我竟然毫无保留地告诉了他。
我以为只有我这种小人物有这种感觉,没想到乾隆爷身份那么高贵的人物,竟然也会对石门道长如此信任。可见石门道长的修为已经达到了相当高的境界了。
石门道长又苦笑了一下,说道:“这种信任有时候也不是好事。乾隆爷对我和盘托出自己的想法和计划,这其实就是给我指出了一条路来走。他请我来帮他督造一座地宫,因为地宫涉及一些玄诡之事,所以我的任务就是在风水和道术上保证整个工程的顺利进行。我知道自己一旦接受了这个任务,可能就把自己搭进去了。即便是地宫有朝一日建成,乾隆爷也不会让我重新回到道观的。”
石门道长的意思我明白,乾隆爷为当今圣上,他是不能允许自己的私心被世人知晓的。即便石门道长一定会守口如瓶,但是作为皇帝来说,未必会相信。只能采取措施,让石门道长不能开口,要么软禁,要么……灭口。
我又问道:“那既然道长不愿意帮皇帝做这个事,大可以拒绝啊。我想你一个出家人,皇帝又是如此信奉道法,也未必能逼你吧。”
石门道长摇摇头:“你错了。乾隆爷既然已经和我说起了他的想法,那说明我已经没有退路了。你想想,如果我谢绝了这件事,乾隆爷会让我回到道观吗?他不怕我把消息走漏出去吗?所以他在告诉我他的想法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已经被皇帝给套住了。”
我叹息道:“没想到乾隆爷是这么精于算计的人。”
石门道长摆摆手道:“其实乾隆爷是一个很好的皇帝。只是处于帝位,他想的肯定要比我等寻常人要多得多。我们做事还可以有失误,有差错,但是他做事,一定要做到万无一失。这就是皇帝和普通人的区别。我理解他,而且我觉得他是一个好皇帝,如果他不在帝位了,我不知道下一位皇帝是不是能做到他的成就。所以说到底,我也愿意舍弃我自身的利益来帮他,我帮他是我自愿的。说句大一点的话,我是为了黎民苍生才帮他的。”
我点点头:“后来你就带了一百名弟子参加了地宫的修建。”
石门道长摇头道:“没有那么多,我本没有想带弟子去建地宫。但是这地宫范围是在庞大,我身边没有人手也不行。我只带了亲传弟子十人,另外还有五十名道士是皇家在各地找来的,统一由我来调遣。还有就是像你说的,这地宫的建造极为复杂,除了我们道士这边,还有号称天下第一制石师的石正阳带着属下弟子参与……”
第1116章 地宫是怎样建成的(。。。
在和这个石门道长见面之前,我所了解的情况大多属于猜测和推断,还有不少内容是听说的。这次居然见到了亲自参与过建造地宫的人,我也很想从他那里听到更多的线索。
所以听到这里,我好奇地问道:“那石正阳真的带了弟子三千参与修建?后来这些弟子都葬身在地宫之中了吗?”
石门道长摇摇头:“石正阳号称天下第一制石师,也是皇家御用的建造师,天下弟子三千肯定是不止。不过他带来修建地宫的,应该是在八百到一千人左右。这些人都是他精挑细选出来的精兵强将,干活都是以一当十的。还有一伙人是以九龙护卫为首的清军士兵,负责保卫和监工。而我们三伙人,又统一在原来的云贵总督黄继业麾下听令。黄继业受命钦差,负责整座地宫的建造,有先斩后奏之权。由于这件事是秘密进行的,乾隆爷也把整个工程交给了黄继业负责。他自己已经不再过问此事,也就是说,这件事最终成或者不成,名义上都和皇帝无关了。”
石门道长的讲述和我们之前掌握的情况也差不多少。那个黄继业,就是黄文栢念念不忘的黄家先祖。我们已经在九龙鼎记里面知晓了,我相信那篇九龙鼎记的内容一定是经过皇帝过目的。他能在鼎文里提到黄继业,可见他对这个黄继业也是极为看重的,怪不得他能将建地宫的统一指挥权交给黄继业。
我脱口问道:“那这个黄继业岂不是权力很大?”
石门道长摇摇头:“你说错了。我说过了,乾隆爷处于帝位,他考虑的事一定比我们要多。他之所以安排了这么几拨人参与建造,目的就是让我们互相制约。由于这几伙人的出身不同,所处的地位阶层也都不相同,所以他们的想法和行为也不可能一致。建造地宫不是一日两日,一月两月之功,所以时间久了,各个势力之间都生出了隔阂。我是化外之人,我们这一方道士,不参与任何一方的争执,偏安一隅,只守好自己的本分,尽好自己的职责便可。而另外两部分人,则不是这样……所以有时候出了冲突,黄继业也无法摆布。”
“另外两部分人?石匠和兵士?他们有何冲突?”
“要说大的冲突倒也没有。因为大家分工不同,各司其职,干活的时候也没有交集。但是那个石正阳,为人尖酸势力,他仗着他负责主要的建造,不把我们放在眼里不说,更不把黄继业放在眼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