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倒卖凶宅那几年-第5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我回到宾馆的时候是刚过午,按照以前的习惯,三叔只要没事的时候,肯定是来个午觉。他说这时候睡个午觉,能补阳气,让身体元气满满。
所以我直接去了三叔的房间,也想看看他到底在忙什么。
三叔的房间门没锁,我直接走了进去,他半靠在床头,正盯着什么东西在看。那东西用一根线吊在了棚顶的灯上,正在三叔面前来回地晃荡。
第十二卷 九龙地宫
第961章 安南国
我仔细一看,那吊在他眼前的,竟然是一枚铜钱。
我站在门口,三叔并没有觉察到我。我看到那铜钱晃荡了一会,三叔就用手扒拉一下,那铜钱则再次晃动起来。
我实在弄不懂三叔在玩什么,就走了进去,问道:“三叔,你失眠了啊?”
三叔一愣,坐了起来:“你回来了?你说什么?失什么眠?”
我过去抓过那枚铜钱,一边说道:“不失眠,你用这玩意在眼前晃什么?这不是催眠的法子吗?”
等我拿在手里,发现那铜钱是一枚乾隆通宝。
“扯淡。我就是看着这玩意,想些事情罢了。”三叔打了个哈欠,又重新靠回了床头。
“三叔,这是我们在黄家老宅得到的那枚乾隆通宝?”我问道。
当时我们在黄家老宅的院子里,挖出了一块石磨盘。在磨盘上的那个孔上,就封着这么一枚铜钱。当时我们还以为是乾隆通宝的王钱,结果拿过来看,却发现只是一枚普通的铜钱,所以很失望。
不过三叔说这铜钱既然能封磨盘,也具有一定的镇邪作用,所以就留在了身边。也不知道他这时候把它吊起来,是何用意。
三叔点点头:“没错,就是那一枚,不过你再细看看,这枚铜钱和普通的铜钱有什么不同之处?”
“不同之处?”我狐疑着,把铜钱从那线上解下来,拿在手里翻看。
说实话,之前我还真没如此仔细地观察过,当时只是看到不是五帝王钱,就没把它放在心上。这次我仔细翻看了一下,的确发现了点特殊的情况。
由于我们之前已经得到过几枚王钱,这些王钱和普通铜钱的区别除了上面沾有王气,灵气更足之外,比较显著的特征就是王钱上面镶嵌着金线。
也就是说,王钱和普通铜钱,在外形上是几乎一样的。通常是正面刻着“雍正通宝”“康熙通宝”之类的字样,而在反面通常就是满文。但是我手上的这枚铜钱,在背面却没有满文,而是刻着两个汉字,是“南”和“安”两个字。
“南安?”我念叨了一句,问三叔:“你说的不同,是指这两个字?”
三叔看了我一眼,一脸无奈:“大侄子,是安南。难为我还说你有文化,古时的字都是从右往左念的你不知道?”
我嘿嘿一笑:“南安,安南,都差不多嘛。这什么意思啊?”
“草,差特么远了。”三叔白了我一眼,说道:“我前一阵子发现了这个不同之处,还特意去图书馆查了一下,原来这种铜钱叫做“乾隆通宝背安南钱币”,外圆也比较宽。在钱币市场上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呢。”
“收藏价值?那这一枚铜钱能值多少钱,我想三叔你现在的身家,不会为了这点收藏价值,就下大力气研究它吧?”我把那铜钱扔给了三叔。
三叔一把接过铜钱,笑道:“还是大侄子你了解我。这种铜钱存世量不多,收藏价值也不是很大,充其量也就几百块钱,品相好的不过上千块钱。我当然看重的不是这个,其实我是想从这枚铜钱的背后,看看能不能找到乾隆通宝王钱的相关线索。你看,我们现在五枚王钱,已经找到了四枚,单单就剩下这一枚乾隆通宝的王钱。如果我们不主动出击,等着它掉在我们头上,这几率太低了。”
我苦笑道:“问题是,我们就是想出击,也无处下手啊。这几率也未必高多少。”
三叔用手把那铜钱抛起来,又接住,说道:“原来是无处下手,现在未必。我盯了这枚铜钱两天了,我的直觉告诉我,这里面有故事,也许能给我们提供一些线索也不一定。”
我看着三叔,疑问道:“你还有这本事?盯着铜钱,能看到背后的故事?”
三叔嘿嘿一笑:“大侄子,你三叔的本事大着呢,这你不是不知道,世上只要我李洞宾想知道,就没有不知道的事。来,你坐下,我给你讲讲这安南铜钱的故事……”
三叔应该是心里早就有了想法,却苦于一直没人听他倾述。他是一个心里藏不住事的人,好不容易把我盼回来了,他这是要不吐不快。
我看到那比较特殊的安南钱,也被三叔提升了不少好奇心,便坐下来听他说。
“大侄子,你知道这安南的意思吗。”三叔神秘兮兮地问道。
“好像以前有个联合国秘书长叫安南。”
“滚蛋。乾隆年间和联合国秘书长有个屁关系?”
我笑着摇摇头:“那我就不知道了。”
“安南呢,是古代的一个国家,也被叫做交趾,大概位置应该在现在的越南境内。传说安南国当时的国王叫做黎维祁,在乾隆53年的时候安南国遭遇政变,当时安南国国王黎维祁就被一个叫阮惠的人给逼出了安南国,黎维祁当时就逃到了我们现在的广西境内。”
三叔喷着唾沫星子,滔滔不绝地讲起来,说的煞有介事。
我疑问道:“三叔,你说的这些是编的故事还是确有其事啊?这又是越南又是广西的。”
“废话。你三叔别的没有,多的是知识储备。这都是历史知识,懂吗?别看你是大学生,知道的未必有你三叔多。”三叔大言不惭地说道。
“三叔三叔我错了,您接着说。”我笑着说道。
“我说到哪了,操蛋你光打岔……”三叔骂骂咧咧,想了想,拍拍脑袋继续说道:“对了,说到那个安南的国王跑到了广西,当时的乾隆皇帝知道这件事后,就派当时的两广总督孙士毅带领广东、广西、云南的兵马,帮助黎维祁去夺回政权。事与愿违,清兵最后失败了。但是已经夺得安南国政权的“阮惠”也是怕大清继续发难,就宣布拥护大清朝的统治,愿意作为清政府的附属国,所以乾隆也就没有再派兵攻打安南,于是安南国的政权统治者阮惠为了表示忠心,就于乾隆55年的时候铸造了这种乾隆通宝背安南钱币。这就是乾隆通宝背安南钱币的由来。”
第962章 帝王的秘密
听三叔说完,我再看那安南钱币,似乎从那钱币上也看到了其中蕴含的丰富的历史渊源。
有时候,某一件文物,某一处古迹,只要深究起来,都有着其背后的故事。
“三叔,那从这钱币上面,能找到乾隆通宝的线索吗?”我问道。
三叔说道:“这个我也不敢打包票,但是凡事不尝试就不知道会不会成功。我觉得这乾隆通宝背安南钱的出现,会让我们按图索骥找到王钱的线索。”
我疑问道:“那这枚安南钱,怎么会出现在黄家老宅的呢?”
“大侄子你还记不记得,我曾经问过黄长富的祖上和那祖宅里的东西。他说他的祖上曾经很有名号,曾经做过大清乾隆年间的云贵总督?”
我点点头,黄长富的确是说过这件事。
三叔接着分析道:“在乾隆元年,是分设云南总督和贵州总督的。但是到了乾隆十二年,就把两处总督合为一处,设置了云贵总督,并成定制。所以黄长富说他的先祖做过云贵总督是靠谱的。而且我分析任期应该就是在乾隆五十五年的时候。因为那一年有了这种安南钱币,所以黄长富的先祖才会将这种钱币收藏带回。”
“可这里面,并没有提到五帝王钱,也就是乾隆通宝的王钱的消息啊。”
“嘿嘿,你三叔是什么人,没有消息我能说起这个吗?我刚刚说的关于安南钱币的事是历史记载,而我下面说的,则是历史记录中找不见的,关于乾隆皇帝所佩戴五帝王钱的消息。”
我笑着对三叔说道:“三叔,看来我在五山堂练习内功的时候,你这边也没闲着啊,居然有了五帝王钱的消息?”
“那是自然。”三叔不无得意地说道:“关于乾隆皇帝的王钱,其实还和这种安南钱有关。安南国造出安南钱的时候,是乾隆五十五年。那么乾隆在位多少年你知道吗?”
“乾隆皇帝在位六十年嘛,这个谁不知道?”
“对了。”三叔点点头:“也就是说,在乾隆五十五年的时候,乾隆皇帝的帝业已经走到了末期。历史上乾隆在五年后把皇位传给了嘉庆。但是乾隆传位并不是因为他驾崩了,也不是身体不好,而是因为他已经在位六十年了,他觉得不能超过康熙在位六十一年的记录,因为那样很不孝,所以他选择了禅让。但是其心里是很想再延续帝业的,接下来就不得不提到他戴的那枚乾隆通宝的王钱。因为那王钱关系到,他能不能说服自己说服群臣,还让自己来做这个皇帝。”
“啊?这王钱还有这个作用?三叔你这哪来的消息,我怎么没听说过?这到底靠谱吗?”
“帝王的秘密,当然不会写到正史里了。事实上,这可能也就是乾隆皇帝的一个尝试,后来也没成功,他还是在五年之后,把帝位让给了嘉庆。他当时佩戴的王钱随着他帝业到了尾声,已经开始出现了裂纹。这就预示着龙气有所涣散,他的王位即将结束。正好在这个时候,安南国提出要为大清铸造安南钱。但是这个铸钱可不是表面意义上的那种铸钱,而是安南国为了讨好乾隆帝,提出的一种非常具有诱惑力的交换条件。”
“交换条件?交换什么?”三叔说的越来越离奇,我听着像一个精彩纷呈的故事。
“交换条件就是。安南国请求大清不再讨伐自己,而安南国利用铸出安南钱的机会,帮乾隆皇帝的王钱来补龙气。龙气补足,就可以让那裂纹重新抚平。这样一来,乾隆皇帝就可名正言顺地昭告天下,说上天昭示,自己要延续帝业十年。至于如何用安南钱来帮王钱补龙气,这个具体的细节是当时上层的高级机密,到最后也没有流出。我们自然也无从知晓,但是我觉得这其中肯定有高明的风水师参与其中了。弄不好云南境内还有一条龙脉也说不定。我只知道,后来乾隆皇帝便将自己的王钱送到了云南,后来也一直没有将其收回。”
“哦?这么说,这枚乾隆通宝的王钱在云南?”我问道。
“只能说流落到云南的可能性更大。谁知道后来,这王钱又被谁得到了呢?不过我想,既然是大海捞针,我们何不在更小的范围内捞呢?”三叔分析道。
“三叔,你想去云南?”
三叔点点头:“我有这个想法。”
我摇摇头:“三叔,听你说的这可有点离谱啊。就凭着这个不靠谱的传说,咱们就去云南,这不等于是没头的苍蝇,乱撞吗?”
“谁说这传说不靠谱,我这可是让黄长富查的。”
“哈哈,三叔,我原来还真以为你知识渊博呢,这正史野史你都能说上一大套,赶情是问了人啊?”
三叔被揭穿了,嘿嘿一笑:“你甭管是问了谁,总之这消息是靠谱的。黄长富的祖上不是云贵总督吗?当时任上督办的就是这件事。只是这个太过机密,没有写入正史,但是黄长富的那个祖上把这段写到了家史之中。只是家史也是一笔带过没敢多写。我是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