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盗门百年-第4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补脾丸……?您吃这个充饥?”冯锦飞跟诧异。

    “嗯,这玩意儿供给没断,也没减少,我领了些。扛不住时嚼几口,顶饱!”肖成汉拉开抽屉,一样一样的拿出来。

    山楂丸、补脾丸、补中益气丸……。能想到的不治病又吃不死人的那些药丸,肖成汉都备了。

    这都什么事儿呀!冯锦飞说不出话。跟肖成汉比,自己到底做了什么?到底又算什么?

    算了,做不到呀!

    “爹爹,午饭时同学都在捡学校食堂大锅边的饭渣!”冯迪说这话时很不安。

    “我也见了,好多同学就捡,还抢了!”赵仁锋也说了。

    一家大人都愣了,又了然了。默默不语。

    “咱们帮不过来的!能自家人吃上饱饭,照顾下亲的近的就行了。武汉百万,全国五万万,你们准备照顾多少?”苗老头生怕这傻女婿再抽风,又得扔出去三四百斤,多会儿是个头呀?这年头谁家宽裕了?

    裴青憋红了脸。她刚才是真的想说能帮就帮帮吧,都是孩子,需要长身体。可一想着自家还是被苗大伯算成能照顾的亲近的,她真没资格让苗家去奉献,去照顾她觉得该照顾的人。

    赵锦成的手都准备伸出去拦他那个炮筒子婆娘了,可看到她忍了就没继续。甭管怎么想吧,别乱说就行。

    苗素馨历来是不参言,听冯锦飞的。

    “你觉得该怎么做?”冯锦飞想看看自家儿子怎么想,也看看自己的传教是否有效。就问冯迪。

    “我……我觉得…我也该去捡!”冯迪吭哧半天,还是说了。

    裴青一脸的懵逼,苗素馨诧异。苗老头眼睛瞬间亮了。冯锦飞和赵锦成却是欣慰。

    “宋解放还分给我一点,挺好吃!”赵仁锋也说话了。

    冯锦飞抚摸儿子的头,这算是赞扬了。

    “小馨,你们学校很困难?肖副市长可是在大会上拍桌子让保证孩子们得吃饱的。”冯锦飞记得有怎样回事,肖成汉还专门跟他唠叨了。

    “总是不够的。其实掉到大锅外面的饭渣很少,每天都是煮旧饭,相当于热饭,溅不出饭渣!”苗素馨似乎很了解。

    “你们学校还能剩饭?”苗老头急着问了,他不相信除了他家居然还有这样富裕的。

    “不是,听说是厨房老师傅说的,米粥煮两三次以后就稠了,能插住筷子不倒。”

    那不是稠,也再是粥了,是浆。

    “爹,明天让孙婶儿也做一次,然后把最后的米浆烤干。最好能做成饼干样。咱试试。”冯锦飞听完苗素馨的说辞后,就想起师父早年讲过以前带干粮的故事。“完了给孩子当干粮带着。别人抢了饭渣给咱,咱也该懂的感恩。但是,冯迪,仁锋,你俩要记住,咱家吃饱饭的事不能说,和同学分享也要有个度!明白吗?”

    “是,爹爹(大伯)”俩孩子还算懂事,一年多了能守口如瓶不容易。

    “肖副市长,您尝尝。”冯锦飞一大早上工就带着米浆做成的锅巴,还献宝似的让肖成汉尝尝。孙婶儿也是过来人,在米浆里加了盐。还别说,挺好吃。

    “不错,还是有钱人啊,这时候还有这稀罕的玩意儿。”肖成汉嚼吧着。嗯,不错,好吃。

    “可别怎么说。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用早年师父教的办法哄肚子!这就是把米粥多煮几遍,等成了浆,在火上烤干的。说味道,就是撒了点盐!”这年月可真不敢戴私藏吃食的名头,要命呀!
………………………………

第62章 休养

    天遂人愿,气候终于温顺了。风雨没有再悖着节令发怒,配合着人们的祈愿,促发着补种的稻谷茁壮成长。

    地头那个老汉一直盼着肖成汉和冯锦飞再去找他唠唠,一直没等到。这份喜悦只能独自享受了,还有凭空出现的几百斤粮。老汉能猜到是他俩帮的忙,也知道他们为什么这样做。也算是自己幸运,都艰难,照顾不过来的。

    肖成汉自那次回来就再没出去过,他担心自己压不住怒气,也不想看到那么好的百姓活的如此艰难。他在躲,不管是不是有用,眼不见心不烦吧,省得看着难受。

    面对如今的情形,他是无力的,有深深的挫败感,根本想不通为什么会是这样!对于组织他是忠诚的,对于未来他也有坚定的信念。可这两年来所看到,所经历都在一点点抨击他的坚守。他无法想通,都是泥腿子出生,怎么会不在意底层百姓的生存。

    肖成汉再次走出办公室是因为冯锦飞的米浆饼子。抛开内容不提,从形式上这是干粮,真正的干货,可以让人嚼着吃的干货。不用担心一天吃的饭,被一泡尿撒完。

    开始肖成汉是不太相信,毕竟冯锦飞的老岳丈攒下些粮食很有可能。更何况当初就有过那么一档子,平价趸给公家那么多粮,说不准还有余粮。有些避人的隐秘也能说的过去,他也知道不可能所有人都有一颗大公无私的心,也不可能所有人都有先人后己的觉悟。

    肖成汉选择的第一站是富源学校。冯锦飞很理解,也很坦然,对于肖成汉的做法也配合。事实就是事实,最不怕验证。

    看着煮了三遍的米粥,经过大火烤干,成型。肖成汉掰一块放嘴里:嗯,一样的味!

    随后肖成汉疯狂的在各个学校推广。两个月时间,武汉所有的学校都开始煮米浆,烤米浆饼子。一下子所有的师生仿佛都吃上了干饭。吃饱就别想了,能有个嚼吧的,人们已经笑逐颜开了。

    肖成汉只在自己分管的口子里推广,没去到处宣扬。不是他敝物自珍,是他这人这两年太讨人嫌,市政厅大楼里没一个领导喜欢听他说话。烦!

    冯锦飞对于是谁发明的的这码事根本不在意。那怕全天下人们都竖长生牌,最好也与他无关。自家能吃饱饭,不费心让大家都能有干粮嚼吧,多少松松心口的闷,行了。

    苗老头就腻歪的不行。整个武汉都在感谢肖成汉的米浆饼子,真快立长生牌了。苗老头很是为自家女婿鸣不平,这是自家的办法,让肖成汉给占了!

    “爹,你就别抱怨了,有些情不是咱的身份能扛得住的,一不小心就被拖进去了。别到时候没沾光,反倒说不清把自家的事给曝光了。您是生意人,知道闷声才能发大财。”冯锦飞真怕老岳丈跟人去辩去,那样就是肖成汉都会有疙瘩了。

    “我就是…我就是……唉…你乐意这样就这样吧!亏的慌!”

    北武当山

    云松道长李锦时听着云慧师兄龚天豪发牢骚,这两年每天如此。开始是对公社征收的粮食数量不满,后来又对公社让道观提高产量不满,再后来也是最不满的,公社让道观建土窑炼钢!好吧,最气愤的是居然让道观把所有的铁器都融了炼钢!

    尼玛呀!你说道观不该有刀剑,行,我们融了。可你不能说我们连香炉都得融了!那不是铁的呀大哥!您见过风吹雨淋这么多年还不锈的铁香炉吗?

    “云松,你说这世道怎么了?刚吃了几天的稳当饭!就不能歇歇吗?都尼玛有病!”云慧守在这道观里,待在这深山上,根本不如冯锦飞的消息全,就是他这个千门主将也是一头雾水,摸不着头脑。

    “这种事你比我懂!”云松啜着茶,头都不抬随口敷衍。这也算茶?就山里的树叶子!这是云慧的定义。

    “你说咱是不是该买个收音机?不然什么消息也没有,就全凭公社来的人说。咱根本不了解到底什么情况,尽被他们蒙了!”

    “你问师父去。问我管用?”

    “这不是师父要去参加什么省里的道协成立大会吗?让他去太原时买一个收音机。好!就这么办!”云慧自问自答,跟着又自做决定。风风火火的去找师父了。

    李锦时现在越发是云松道长了。每天晨练,然后跟着师父打坐诵经,抽空让云慧教自己写字画画。就是每天得把时间耗在土窑那里不如人意。

    一群只会诵经的道士,现在也建起了土窑,被逼着炼钢,还有些任务。是不是合适他也懒得管,反正唠叨师父都把公社来检查的唠叨跑了,这都很久没人来了。都怕师父唠叨,就是公社来人送参加道协成立的通知也是放下就跑,担心被拽住又一通说。

    任何时候都别小看这些传承了几千年的庙观。即便是听说外面都捱饥荒,可道观却从来没缺过粮。山巅、树缝里,总是扣出几垄地,随便栽,到秋后了总能三核桃俩枣的收点。更别说,北武当山已然形成了独特的小气候,无论旱涝,都不太影响犄角格拉的收成。

    就是自己一直不能下山让他无奈,看这一拨又一拨的说法,他就知道现在他还是不能下山。想来两个弟弟该成家了,实在不行等收个弟子,留给下一辈吧。

    一直持续两年的产量攀比终于停下了。报纸上亩产逐步攀升的报道不见了,逐渐有了些针对自然灾害的报道。虽然在很偏的版面,但总算有了舆论的引导,也终于有人看见了。

    今年的公粮不交了,全部留在了公社,而吃供给的都是从上面调拔。当隐约听到遥远的鞭炮声时,肖成汉总算有了些许的笑容。

    肖成汉被再次调整分工,离开了文教口,这都快十年了。或许不是他过于直杠子的脾气早该调整了。而这次他分管农业!看来他带着冯锦飞去郊县转悠的事儿,不是没人知道,是知道了没人管。人都是有心的,面对大势无力阻拦,可错开一道缝,让胆大的钻,还是都可以做的。肖成汉就是那个钻缝的人。

    裴青和赵锦成晚饭也不是每天都来了,毕竟现在供给的粮食恢复了,不再是当初只有三成的供给,也将就够一家人喂饱肚子。裴青还是不了解底细,受人恩惠不可贪得无厌,她总觉得这已经很麻烦了。想不到除了她,都没觉得这算是麻烦。只不过是为了保密而采取的方式。

    裴青恢复工作了,又重新回到了原岗位。可赵锦成没有,还在土窑那儿晃荡,说是动手的性质恶劣。随便吧,别说是公安科,就是棉纺厂赵锦成都不想待了,都是娘们儿,太麻烦!

    老支部书记了解了赵锦成的情况,想组织请示,把赵锦成调到了他手下。他们那群人现在都在车辆厂,这样,赵锦成去车辆厂做了普通工人。没办法,处分还没消除呢,就是老支部书记也只能这样安排。
………………………………

第63章 路线

    事物的发展有其特定的规律,人的理念也一样。

    肖成汉带着冯锦飞再次找地头遇到的那个老汉,这时候肖成汉感觉有了见的脸面。这两年的风调雨顺,公社生产热情高涨,不只是原来的生活改观,更是一次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路走来,是一副真正的丰收画面,真如年画上画的,欣欣向荣,笑语欢声。

    肖成汉的车已经换成了伏尔加,冯锦飞也觉得比吉普车舒服多了。开着车窗,微风带着稻谷的清香。其实没出来稻米根本没啥味儿,一旦看到这成片成片的稻田,脑海里仿佛看到了仓库里一摞摞成袋的大米,然后便感觉闻到了稻香。

    各式各样的运输方式穿梭在田间地头,装载着满满的丰收的喜悦,从田间带回生产队。

    肖成汉被老头热情的拽着,非让去他家里看看,也好说说这两年的变化,同时要诚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