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盗门百年-第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应该是穿过了茅房,也只是刚刚越过茅房。跟着伙计右拐是一条走廊,已经见着天了,只是走廊两侧都是高墙,右手是隔壁商铺的后墙,左边就不清楚了。走了很远,李锦时都感觉走出了古玩行这条街道了。

    “小兄弟师承…?”说话的是个中年人,大概四十几岁。

    “李景华”

    “你是传承人?”

    “是,李锦时。”

    “早年你师父对我有救命之恩,当初我有过誓言,倘若你们那一脉传承人找上门,高买尽全力。小兄弟请讲!”

    “前辈,我没什么事。路过了,很久没接触江湖,过来拜个门。”

    “哦……也是小兄弟运气。这些年躲重庆去了。一年多前派门派弟子去武汉了却一桩人情。事儿是办了,手尾也收拾了,不料没赶上撤却被出卖了。我是过来看看这边的堂口是不是还需要重建。倘若我不来,你谁也见不着。湖北的点被废了。”

    “前辈,人心难测,更何况这年月。”

    “小兄弟,既然是偶遇我也不留你。世道艰难,别丢了你师父的名头。”

    “前辈,我现在混国军,在周边打游击。进城来纯粹遛弯,没生意。虽不干老行当,但大义不会丢。谢前辈教诲!”李锦时能感觉到对面这位高买祖师爷的冷淡,这还是师父有交情在,否则还真说不定会怎样。也是,自己在沦陷区这样大摇大摆的,又是头次接触。汉奸是不分身份的,更别说高买的点刚被撬了。

    “小辉,弄点酒菜来,这位小兄弟喝两杯。”

    一下就变了。

    陪这位老叔。李锦时讲述了自己这些年的经历就被逼着叫老叔了。陪这位老叔唠嗑喝酒,李锦时心里也爽利了,不是那么心浮气躁了,这两年憋闷着的心也敞亮了。这不仅仅是一位长辈的劝慰,更多是李锦时明白他真的不属于军营,说到底他还是个江湖人。

    老叔答应会让门下弟子帮他留意锦飞和锦成,也特别嘱咐他千万别被执念浸了身心,倘若那样不仅无益于事,反而有害于身。

    离开时老叔给了李锦时一块令牌,告诉他,当初对他师父的承诺,只要传承人不损民族大义,高买便世代履行。

    李锦时带着愉悦的心情回来时曹金彪也愉悦了。这兄弟讲究,没让多等,就两天就回来。

    该回去师部讨价还价了,再继续流浪说不定连建制都被取消了。
………………………………

第34章 民国往事之赈灾

    被人鄙视成为习惯,你最好的做法是自行改变鄙视的概念。可以把鄙视当作谄媚,可以把呵斥当作恭维,甚至唾沫吐脸上你就当天老爷的雨点,虽然有些味道,也不至于比茅坑难闻。

    原第三集团军二十师独立团全团官兵就如此活着。原本后娘养的的状态算是改变了,成了外室生的。原本还算是认祖归宗,现如今连姓氏都不赏。

    一年,如果你没洗,军装还是国军军装,如果你洗过,不好意思,你已经可以去陕北了。一年,如果你没开过枪,恭喜,你还有标准基数的子弹,如果你开枪了,得,你的枪可以耍齐眉棍了。

    李锦时无所谓,他更多的时间在西安城里转。西安的古玩行都知道有那么一个傻大兵,不出手光转悠。见着山东口音就凑上去唠嗑,嘚不嘚嘚不嘚说个没完,几乎全部是让人家回忆逃难。说是忆苦思甜方能同仇敌忾。

    今天,李锦时如往常一样,锻炼、洗涮、吃饭,然后登记外出。军营对他们几乎是放任状态,但必须确保外出人员不得超过三成。

    “今日不得外出!”李锦时默默的回来了,没有任何异议也不得有任何异议,没办法,身上还绑着团部小三十人的命。

    “这是集结号?怎么来咱们团这边吹了?”

    “集合!集合!”曹金彪边嚎边系裤带。整个团这时候除了李锦时没有起床的,即便醒了也都躺床上打屁聊天,说是省着点力气。

    荣幸,他们团接到任务了,这是整编以来第一次接受战区指挥部命令:全团开拔,赴潼关安置灾民!

    这该是怎样的一副景象,每一个官兵都应该庆幸他们一天两顿饭,不该去在意鄙视和呵斥,不该去埋怨外室生的。

    他们是来到了潼关,是一路看到了潼关,一路饿到了潼关。

    “团长,怎么办?”

    “问我,我知道怎么办?”曹金彪是吼出来的,他担心自己哽咽了。

    李锦时默默的站着,他也不知道怎么会这样。从离开西安他已经不知道怎么做了。

    开始他把随身的干粮拿出一点,给了一个小男孩,他太瘦了,感觉肚皮就长在脊梁上,眼睛窝很深,一眼看去只有一个感觉:干涩!

    然后…然后就一群小孩子眼巴巴的看着他,还有老人、妇女,他把五天的干粮全掰开了分,几乎是碾碎了分。分不过来呀!

    “叔叔,你带我走吧,我会洗衣服,会做饭。我妈妈说我长大还可以帮你暖床。”而她的妈妈就站在旁边拉着她的手,身体已经干了,可泪一样涌。李锦时呆住了,他是听师父说过卖儿卖女的故事,一直以为那只是故事。可…现在,就为了口吃的,不要钱!回头看看才发现全团的人都在碾碎干粮分,地上掉下的碎屑也有孩子们捡起来带着土塞嘴里。

    潼关路边的树已经没有了树皮,枝丫也剥光了。眼里总出现凌乱的倒在地上的干瘪尸体,甚至你能看到有些尸体上的牙印,除非你闭上眼。

    推车的,挑担的,左拖右牵的,一个个磨着步子,有气无力,真正的有气无力,仿佛下一刻就会扑倒,再也起不来。

    李锦时他们躲避着这群把活着希望放在西安的逃难者,无所适从,就是他身上也再找不出可以塞嘴里填肚子的东西。

    “这特么让怎么安置呀?”曹金彪嚎一声蹲地上抱头,双肩不住的抖动。他哭了,忍不住了,实在忍不住了。从西安城出来就有人嚎了,曹金彪终于忍不住了。

    “团座,给指挥部发报吧,总得做点啥。”李锦时面对曹金彪蹲着,手拍拍他的肩膀。完了直接坐地上,呆呆的看着一路向西的人们。

    “再加一勺吧,这不是粥,是涮锅水!”

    “你看看面前的人,再看看身后的粮。真熬成粥能撑几时?这已经把整个战区指挥部的存粮都拉来了。”

    战区指挥部源源不断的送来了救济粮,别管是不是虫吃鼠咬,终归是够每日喝粥了。而李锦时他们也真正成了灾民安置团。

    布片、树杈、铁丝,随便什么都行,密密麻麻的搭建着算是住所的那个玩意儿,算是能避开人躺下去。

    李锦时想起师父说过的办法,把昨天熬的粥冷下来第二天切开吃,不知道是否管用,就跟曹金彪说了。果然,都吃的是干的。

    “团座,这样不行。你看随处都是大小便,连脚都踩不下了。不怕脏,怕疫病!”李锦时这时候一直想师父给他讲过有关大灾荒的故事,从现在看来,那些故事都有用。“要不咱们按营房那样划开,不就是没房子吗,把地方划分好了,要比这样干净。”

    他们团还没着手干这事,战区指挥部派医生来了,还有负责营房规划修造的工兵。

    黄河里的鱼也快没了,从三五斤到了现在的三五两。河南人被黄河吓怕了,根本没敢下水捉鱼,怕惹恼了河神再淹他们。自从官兵摸鱼上来,他们尝了荤腥后,满河滩都是摸鱼的人,没得鱼吃了。也不知道渭河那边怎样。唉…多会儿是个头呀!

    “听说整个河南被小日本围住了!”

    “围他围吧!”

    “听说又要开打了!”

    “打他打吧。管咱们屁事?好好想想怎么能吃饱吧!”

    “团座,真的不上战场?”

    “上个屁!你看这样子像让咱们上战场吗?别做梦了!该干嘛干嘛去!李锦时呢?”

    “去河里摸鱼了。指头大小的鱼,都是拿网子兜上来的。放锅里煮,好歹有点荤腥!要不咱也和灾民一样了!”

    “跟炊事班说说,剁吧剁吧,往灾民的粥里也撒点沫沫吧。唉……”

    原来就怕打战的官兵见天的来找团长想去打战。不是有勇气打战,是没勇气饿死,也没勇气一直看着有人饿死。

    曹金彪何尝不想去打战,最起码肚子饱,死也别饿死!

    “团座,咱们有可能上战场吗?”连李锦时也问了。

    “没希望!第一战区说是个战区,其实就是个后备。重庆政府让看着那边。”曹金彪朝西北努努嘴。“就是即便打战也轮不上咱们团。现在为救济灾民,部队都在节食,听说指挥部都节食了。除了战场上的谁还能吃饱。说是去参战其实就是去填饱肚子去了。”

    李锦时想想也是。不是重庆觉得那边威胁大,就是李锦时跟肖成汉接触后也觉得威胁大。

    他是真觉得去打战比摸鱼好。打战对他来说根本没危险,还能吃饱饭。现在呢?这还是自己亲手摸鱼,都只能是半饱肚。难啊!

    春草再次出芽了,李锦时都担心灾民会把地上的嫩草也吃掉。“该春耕了!”连护嘴的都没有,那里还有种子可播种。

    “团座,听说洛阳驻军把赈灾粮抢了!还有种粮!”

    “什么?”曹金彪蹦起来了。你抢赈灾粮抢就抢吧,没赈灾粮他们团等着就是。你特么抢什么种粮啊?指挥部已经说了,下发种粮后他们任务就结束了。“狗日的抢什么种粮啊?”

    种粮还回来了,还有赈灾的钱。不知道两个战区的长官怎么商量好的,反正弄一堆法币来糊弄灾民。你真不能说这群灾民是穷人,即便是现大洋你去哪买粮食?

    灾民被地方官带走了,还告诉灾民那里有卖粮食的地儿。终于明白了,粮食和钱都是他们的,只不过是让他们拿自己的钱去买自己的粮。

    黑锅有人背,大家合伙演一场都饿慌了的戏,灾民没吃的,官兵也没吃的,赈灾总不能只赈民不赈兵吧。所以,兵抢了粮,把钱就给民,再由民去买粮,那么兵就有了钱。因为他们从来不缺粮。

    不管长官们怎么瓜分了。他们团接到的命令是:就地驻防。

    一片哀嚎!这里驻防个屁呀,连只老鼠都没有。有的只是灾民排下的便便,用的着一个团驻防吗?
………………………………

第35章 民国往事之曝光

    当春风再次吹来时也把这个后娘养的,不,外室生的团吹回了西安。因为,洛阳那边打热闹了,山西的日军自垣曲过黄河直插渑池,湖北的日军这些年已经自信阳一路往北打穿,直到许昌,而开封的日军也过河直逼郑州,在围攻郑州的同时分兵指向洛阳。

    洛阳已经成为孤城。

    战区指挥部对这个原第三集团军的独立团极度不放心,不只是对他们的作战能力不放心,更是对他们是否投敌不能确定。

    原本拆分他们的意愿在了解他们的经历后也没人再提这事儿。因为他们太烂了,每次意外调防后都可以从他们团部收拾差不多一个师团的日军物质,关键是这些物质都是吃喝玩乐的玩意儿,军用装备一个没有。所有做过他们上司的长官都对他们有个算是赞誉的评价:这是一群被战争耽误了的好商人。

    所以,他们又待西安听战了。这其实也是好事,就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