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欢想世界-第5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本次报考者中,甚至有些人就是年轻的援建工人。
  若没有这意外而来的两千名生源,牛以平本想采用别的办法。其一就是刚才说的降低入学要求,把录取分数线往下压,具体地说就是只看人数不看分数。
  其二就是到几里国别的地方调剂生源。
  原本非索港大学主要只招收欢想特邦的生源,给几里国其他地区的生源,只留了两百名相当于“留学生”的名额,同时打算送出去两百名本地生源“留学”。
  因为几里国并不是只办了这么一所大学,到今年九月,欢想特邦的非索港大学、班达市的几里师范大学、摩旺市的摩旺大学同时招生,另外还有七所职业技术学院已开张。
  不仅欢想特邦这边的生源紧张,其他学校的生源同样很紧张啊!有了这么一个意外的插曲,确实解决了最头疼的问题,牛校长那边也在偷着乐呢。
  三天后,实验有了结果,将那两头羊将炼妖葫中取出来,仔细检查之后,并未有任何生机受损的迹象。
  这个结果其实早在意料之中,丁奇若没有把握也不会乱提议,但终究还要通过实验证明。这两头立了功的羊没有送厨房,被叶宗清带回五心谷了,说是打算当成吉祥物养起来。
  叶宗清离开芜城的时候,不仅带走了两头白羊,还带走了全套合作计划,内容远远超出了她原先的预期。
  在芜城这三天,她也联系了五心谷中的其他长老与掌花使,基本谈妥了接下来的行动安排。五心谷这个方外家园当然还要保留,但族人可以分为两支,有一支分期分批迁到掩月镇。
  不仅叶宗清本人成了掩月镇项总指挥,五心谷的长老、六境大成修士石仲铭也成了副总指挥。这两人都相当于入职欢想实业了,甚至等于养元谷又多了三位大成修士。
  怎么是三位呢?五心谷还有另一位大成长老顾良亭,则暂时继续坐镇方外世界,但也挂了副总指挥的衔,享受欢想实业的九级相关待遇。
  因为顾良亭也有想法,活也不能只让石仲铭干,适当的时候他可以和石仲铭轮换,将石仲铭调回五心谷坐镇,他则去掩月镇上班。
  叶宗清还没回到五心谷外的仓谷村呢,这些事项基本都已经落实了。世上就有这么一种人,你和他打交道、谈合作的时候,会莫名感觉非常舒适畅快,比如华总导。
  但华真行并非一生下来就是今天的华总导,他也是一步步练出来的。叶宗清今日与华真行谈合作的感觉,很有点像华真行当年遇到约高乐谈合作的感觉。
  很多影响巨大的事件,当它发生时甚至不为人知,在波澜不惊中悄然汹涌。就连参与它的很多人可能都没有意识到,待回过神来了往往已改天换地。
  华真行很喜欢这种感觉,比如新几里国以及欢想特邦的成立,在若大世界中甚至没有激起几朵浪花,仿佛是他对旧世界发起的偷袭。
  三个月后,风津村第三批族人又一次顺利迁徙,紧接着就放暑假了。这个暑假在外人看来也没什么特殊,发生的只是平平无奇的小事,按照既定计划按部就班地进行。
  这个暑假,曼曼大师没有回几里国,她从养元谷调了一支队伍,有十名六级导师和三百名四级学员,组织了一个丹法特修班。
  学员们的集体丹法修炼在五心谷中进行,最终的成果,他们成功炼制了约三千余枚纯圆丹。
  其实一千枚就够用了,但做事总得有点裕量,留下一千五百枚由五心谷收存,曼曼带走了另一半。
  曼曼本不想带走这些灵丹,用人家的道场和材料,带这么多生手来修习丹法,损耗了很多五花谷穗与纯圆豆,原本就很不好意思了。
  三千枚纯圆丹,理论上只需要三千斤纯圆豆,但实际用量高达一万余斤,多出来的都是损耗。
  可叶宗清一再坚持,而且亲手将这一千五百枚纯圆丹带出了方外世界,然后才交给了曼曼。
  方外世界中原有的东西,想拿出来并不容易,首先要有大成修为并执掌控界之宝,其次也会损伤元神,东西拿得越多代价就越大。
  带纯圆丹出来,倒是比直接拿五花谷和纯圆豆的代价小多了,叶宗清已经拿出来了,曼曼也就收下了。这也算是五心谷的一点心意,或者是此番炼丹的报酬吧。
  曼曼收下的这批纯圆丹是养元谷公物,并没有发放给此番炼丹的学员们。
  根据曼曼的研究,纯圆丹最主要的助益作用,是能辅助普通人更好的修炼养元术入门,同时提升初级养元师的修为。
  而她这次带来的学员修为皆有四境,都是中级养元师了,并不是纯圆丹最适合的服用对象。
  这次养元谷最大的收获,可不是这一千五百枚纯圆丹,而这三百名四级学员。他们修习丹法基本都已经初步入门,每人都至少成功炼制了一枚纯圆丹。
  这并非运气,这批人也不是随机召集的,而是事先都经过了考察与选拔。


第559章、圆梦情怀
  在曼曼到达养元谷之前,牛以平提供的入学试卷提前一个月就先到了。五心谷组织了考试,报名者约有五千余人,成绩合格者有三千多人,年纪皆在十五到三十岁之间。
  叶宗清选拔了一千人,综合考虑成绩和年龄两个因素。成绩当然是首要的,为什么还要考虑年龄呢?因为有些人今年若去不成,明年可能就超龄了。
  那么剩下的人怎么办,明年再安排呗,反正在今后几年,五心谷每年都会送一千人入学。这个测试成绩令牛以平都很惊讶,没想到五心谷的教育水平还挺高。
  “五心谷人才引进项目”,欢想实业这边的联络负责人就是曼曼。将这一千人送到非索港市的罗湖镇的大学校园所在,则是丁老师出手帮忙,以炼妖葫为运输工具。
  华真行在干嘛呢?他本人也在葫芦里。
  炼妖葫这件神器由丁老师掌控,丁老师的修为当然比华真行高得多,但葫芦里面也得有人坐镇防止意外情况。
  用惊门画卷运送风津村族人时,高见瓴亲自待在画卷里,用炼妖葫运送五心谷族人时,叶宗清和长老石仲铭也亲自待在葫芦里。曼曼陪着他们,华真行也混进去了。
  对那一千名新生而言,华真行的身份可不是养元谷的总导师,就是将来的同学。这位华同学是欢想特邦居民,这次也要回国去读大学,半路顺道搭个葫芦。
  华真行怎么又成了非索港大学的新生?这是他自已的决定,甚至可以说是长久以来的愿望。
  华真行小时候从没上过学,而他的玩伴夏尔好歹还混了个中学毕业呢!但非索港那种“黑帮预备营”性质的破学校,不仅杨老头看不上,他自己也不想去。
  他会读书、上网、搜集各种资料信息、了解世界各地情况,所以一直就很羡慕外国尤其东国的那些孩子,能在一个秩序正常的社会中入学读书。
  他身边有很多这样的人,李敬直、李小阳、唐森至、雷大金、王丰收、沈四书……皆是东国的名校毕业,从小都拥有良好的教育条件与学习环境。
  当东国的孩子们在教室里学习的时候,华真行在干什么?他在杂货铺里摆弄伞兵匕首和小手枪呢,偶尔也会拆装AK47啥的。
  当他在春华或淝工大提起这段的经历,都会引起东国同学们的一片惊呼——哇,这也太酷了!
  华真行很想反问一句,假如十几岁的孩子都能拿枪上街,你确定这很酷很好玩吗?真正需要考虑的问题,难道不应该是自己的预期寿命吗?
  曾经非索港的土著居民,只要拿到工资就不想去上班,要把钱花光了再说,这种习惯是怎么养成的?在他们已形成的认知中,确实不知道自己还能不能拿到下个月的工资!
  他们甚至不会去想明天,也不愿意去想明天。华真行与新联盟也许只做了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就是给了他们明天。
  所谓明天也包含今天,因为每一个今天都是昨天的明天,它不仅是一个时间概念,更是每个人真实的存在状态。
  华真行今年二十二岁了,不可能再去读中、小学,但他亲手打造的几里国欢想特邦,终于有了自已的大学——非索港大学。
  在华真行七年前的那个梦里,他就是非索港大学的毕业生,这是梦想成真啊,且不必等到五百年后!非索港大学首批招生的年龄限制,是十五到三十岁之间,他正好合适!
  这种圆梦情怀,他人是难以理解的。
  当初他为了从春华转学到淝工大芜城分校,甚至都动用了几里国的外交资源,就没听说过大学还能转学的,更没听说过有谁要从春华往淝工大转的。
  如今华真行都已经读到大三了,再读一年就可以毕业拿文凭了,居然在这个时候又要转学!说是转学也不合适,他就是回到非索港重新入学,从大学一年级读起!
  就算华总导想以大学生的身份去体验生活、搞社会调查,好歹也可以等一年先拿到这边的文凭再说。但华真行本人对此并不在意。
  其实华真行的想法很简单,他亲手造就了这一切,就似辛苦耕耘后终于见到了收获。他就要成为非索港大学的首批学生,拿到这张最有意义的毕业证书,证书编号就是001。
  这些事华真行也没必要对别人解释,但在炼妖葫中的“杂货铺”里,他向曼曼详细讲述了自已这么做的原因,曼曼则表示完全理解与支持。
  在曼曼眼中,华真行有没有春华或淝工大的文凭,也是无所谓的事。
  华真行在东国留学三年,就算没有拿到文凭,收获也是巨大的,而且有很多事必须由他本人来处理。
  在春华的第一年,通过杨老头的点拨,华真行找到了房隆关这个合作盟友,在昆仑修行界站稳了脚跟,并与各派宗门建立了良好的人脉关系。
  欢想实业则成立了房关发展集团这个海外分支机构,这不仅是跨国合作的前哨站,也是针对东国人才的发掘及中转基地,配合欢想特邦所需的建设项目。
  “小事”他也经历了不少,比如结交了游方、白少流、成天乐,还通过五味道长的关系为养元谷带去了大量昆仑散修,成立了春华学习小组等等……
  看看当初春华的牛处长,如今不就成了非索港大学的牛校长吗?
  用一年时间站稳脚跟、建立基地、发展人脉后,以春华大学为跳板,华真行直接跳到了昆仑修行界的根本重地芜城,在那里成立了房关发展芜城分公司。
  这个分公司,某种意义上比设在平京的房关发展总部都重要。
  华真行眼馋东国的人才储备规模,但这么多人不可能都直接弄到几里国去工作,所以才有了房关发展。
  其实不仅在东国与几里国之间,哪怕在东国内部都存在很大的地域差别,所以才需要首先将房关集团总部设在平京。
  很多人才只有在平京这样的大城市才能招到,有些事情也只有在平京这样的城市才好办。各专业人才在求职或跳槽的时候,不会主动跑到芜城这种地方。
  但如果将东国业务主基地设在平京,各方面成本就太高了,因为房关发展需要引入的各批次人才数量都是以万计的。
  至于人才招进来之后,华真行就有的是办法了,黄凤野和林红珊,不都是这么弄到芜城来了吗?最近他们又时常到欢想特邦出差,下一步也该过去定居了。
  华真行在春华的第一年是做铺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