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唐朝诡事录3:骇人听闻大结局-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历史上确实有一个叫李虞的唐代人。他的诗《题李宾客旧居》存于《全唐诗》“逢时不得致升平,岂是明君忘姓名。眼暗发枯缘世事,今来无泪哭先生。”这是首悼亡诗,写得很一般。故事的主公人李虞与此诗的作者是不是一个人,尚不清楚。只知道故事中的他是山东全节人,今属济南境内。
李虞好游玩,喜打猎。有一段时间,家里对他管教甚严,令他过得很郁闷。后来,上面下来调令,任命其父为某地县令。李虞知道后,表示愿意跟父亲一同赴任。说是为了能让自己增广见闻,其实为的是多一些游玩的机会。
但李虞的计划落空了。到任后,父亲对他的看管一点也没放松,其生活依旧受到诸多限制。
这让李虞更加郁闷了。不过没过多长时间,他得知府邸中有一条秘密地道通往外面。从那以后每到深夜,他就从地道钻出,到外面尽情享受“夜生活”。
一晚,夜渐深,李虞和往常一样,装出一副乖顺的样子,让父亲以为自己已早早睡下,其实是又钻进了那条秘密地道。
李虞钻进幽暗的地道,摸索着走了一段,感到有什么东西堵在前面。李虞顿生恐惧,因为在这个时间,这个地点,不可能再有别人待在地道里。前面那人,背对李虞。李虞壮着胆子大声喝一声,对方却丝毫不为所动。李虞冒险伸手去推,也不起作用。
直到这时,李虞才想起自己腰下佩着宝剑,于是就拔剑刺去。
奇事发生了。按原记载是“剑没至镡”,也就是说,剑一直扎进那人的身体,直至剑柄。
按常理推测的话,那人已被剑穿透而死。但那人还是一动不动。这时,李虞才感到前面那身影并不是人。
不是人,又能是什么呢?想到这里,李虞惨叫一声,连滚带爬逃出地道,从此再也不敢晚上出门。
全节李虞,好大马,少而不逞。父尝为县令,虞随之官,为诸漫游。每夜,逃出自窦,从人饮酒。后至窖中,有人背其身,以尻窒穴,虞排之不动,以剑刺之,剑没至镡,犹如故,犹如故。乃知非人也,惧而归。自是不敢夜出焉。(《纪闻》)
食人者的无间狱
进士赵颜请一著名画师为其屏风作画。画师画了一位年轻貌美的侍女。
赵颜说:“要是能活了就好啦,愿纳为妾。”
画师说:“有何难?此女可叫她真真,呼其名百日,昼夜不歇,她就会答应。接着用百家彩灰酒灌进她的嘴,必能活。”
赵颜按其说的做了,百日之内昼夜不停地呼喊“真真”。第一百天,屏风上女子真的说话了:“我在此。”随后赵颜又以百家彩灰酒灌她,该女飘然下屏。赵颜随即纳其为妾。不久他们便有了一个孩子。
两年后,友人对赵颜说:“此女必是妖怪,当除之!”并交给赵颜一把宝剑。
真真知道后,哭泣道:“您百日呼妾名,为使您达成心愿,我才下屏。而今您却生疑,我不可再住。”说罢,抱着孩子慢慢后退,直至入屏。
赵颜木然,再望那屏风,画面上竟然多了一个孩子!
不知赵颜最后怎么想的,是后悔,还是松了一口气?总之一切都缘于他当初的那句话,“要是她能活了就好啦,愿纳为妾。”一言既出,随后的故事就真的围绕这句话展开了。
长安经行寺僧人行蕴也是这样,只是结局不怎么妙。
故事中的行蕴,于一年秋天的盂兰盆会前,打扫佛殿,抬头见到佛像前的一个女神像,姿容绝美,手持莲花,栩栩如生。
行蕴戏言:“世间女子若有此美貌,我当娶之。”
当夜,行蕴在禅房将睡。忽有女子拜求,自称莲花娘子。行蕴不知何人,开门见到一位美妇人,还带着一个丫鬟。
行蕴说:“法禁严格,现在寺门已闭,你一女子是从哪儿来的呢?”
莲花说:“我曾听到禅师您的一句话,忽生俗念,故来相会。难道您忘记所说的话了吗?”
行蕴道:“我愚昧,持斋向佛,如何见过夫人?又怎会说过些什么?”
莲花道:“你曾在佛前见过我,说如果有人容貌像我,就要娶她为妇。”
行蕴大恐,知其非人。
仓皇中,美妇人对女婢说:“露仙,可备帷幄。”那叫露仙的女婢开始收拾禅房。
行蕴惊恐中亦欢喜,对莲花说:“这样实好,但僧法不容,被他人发现,又当如何?”
莲花大笑:“我乃天人,哪是凡人所能窥视的?放心吧,不会连累你。”
不一会儿,禅房灯灭……
然而没过多久,外面即有僧人听到禅房内行蕴的惨叫,想要推门进去看,却怎么也推不动,只听到牙齿咀嚼骨头的声音,并传出一语:“贼秃奴!辞家剃发,当潜心修行,安敢起此妄心?即便我是真女人,如何能嫁与你做妻子!”
第二天,寺僧看到佛殿壁画上的夜叉像,其嘴唇间滴有血痕。
经行寺僧行蕴,为其寺都僧,尝及初秋,将备盂兰会,洒扫堂殿,齐整佛事,见一佛前化生,姿容妖冶,手持莲花,向人似有意。师因戏谓所使家人曰:“世间女人,有似此者,我以为妇。”其夕归院,夜未分,有款扉者曰:“莲花娘子来。”蕴都师不知悟也,即应曰:“官家法禁极严,今寺门已闭,夫人何从至此?”既开门,莲花及一从婢,妖资丽质,妙绝无伦。谓蕴都师曰:“多种中无量胜因,常得亲奉大圆正智,不谓今日,闻师一言,忽生俗想,今已谪为人,当奉执巾钵,朝来之意,岂遽忘耶?”蕴都师曰:“某信愚昧,常获僧戒,素非省相识,何尝见夫人,遂相绐也。”即曰:“师朝来佛前见我,谓家人曰‘傥貌类我,将以为妇’,言犹在耳,我感师此言,诚愿委质,因自袖中出化生曰,岂相绐乎?”蕴师悟非人,回惶之际,莲花即顾侍婢曰:“露仙可备帷幄。”露仙乃陈设寝处,皆极华美。蕴虽骇异,然心亦喜之,谓莲花曰:“某便誓心矣,但以僧法不容,久居寺舍,如何?”莲花大笑曰:“某天人,岂凡识所及,且终不以累师。”遂绸缪叙语,词气清婉。俄而灭烛,童子等犹潜听伺之。未食顷,忽闻蕴失声,冤楚颇极。遽引燎照之,至则拒户闼,禁不可发,但闻狺牙啮诟嚼骨之声,如胡人语音而大骂曰:“贼秃奴,遣尔辞家剃发,因何起妄想之心?假如我真女人,岂嫁与尔作妇耶?”于是驰告寺众,坏垣以窥之,乃二夜叉也,锯牙植发,长比巨人,哮叫拿获,腾踔而出。后僧见佛座壁上有二画夜叉,正类所睹,唇吻间犹有血痕焉。(《河东记》)
上面是一个关于夜叉的故事。在唐志怪中,只要夜叉出现,那么必定伴随着食人。食人,成为辨识一个故事中主人公种类的最好办法。
发生在武德县(该县可以说是唐朝怪异事件发生最频繁的县城之一,在今河南沁阳附近)的这个故事,亦是一个例证。
唐玄宗开元二十八年,武德县有个女人即将临盆生产。这家很穷,女人的婆婆看到儿媳将生,为她准备了一些米面。
临产那天晚上女人的丈夫不在家。她生了一个男孩,婆婆很高兴,跟邻居一起为儿媳做好吃的。
这时,儿媳一直在喊饿,求食之声不绝。饭做好后,婆婆端上来,儿媳像几天没吃饭一样,把几个人的饭都吃了,但还是喊饿。
婆婆没法,又做了一升的面。儿媳吃完还是说吃不饱。婆婆有些不高兴了,但也没办法,只好再次出去给儿媳做饭。
这时候,儿媳妇下床,把屋子里的剩饼又吃了。婆婆进屋后见此景象,生气的同时有些恐惧,有些不知所措,并对邻居说:“我儿媳为什么这个样子?她要干什么?”
邻居道:“我从小到大,遇见的临产女人多了,没见过这样能吃的。”
婆婆开口质问儿媳,后者回答:“婆婆别生气,既然没什么可吃的了,就让我把生下来的儿子吃了吧。”话音刚落,她一把抓过儿子!
婆婆大恐,与其争夺,但没成功,恐惧中赶忙跑出去求救。
过了一会儿,等她再次进屋时,见自己刚出生的孙子已被儿媳啃得只剩下骨头了,嘴边的鲜血还在滴。
不出意外的话,故事里食子的儿媳必为夜叉所化。
夜叉来自于地狱。在一种解释里,即饿鬼。每年七月十五的盂兰盆节,即道教中元节,也就是鬼节,地狱之门打开后,它们会集体出动,寻找血食。由于它们是无人祭祀的孤魂野鬼,平时处于饥饿状态,所以一出地狱就吃人这一行为就很好理解了。
在之前的两本书中曾讲过,地狱分很多层、很多种。说起来,每层地狱都有夜叉,最痛苦、最恐怖、进入之后便永世不得轮回的无间地狱也不例外。
下面故事的主人公,就阴差阳错地堕至了无间地狱,而终成夜叉身。
很多时候,恶事不知怎么就降临在自己身上。至于原因,我们却一无所知。在天宝年间,就有这么一个女人遭遇到了意想不到的厄运。
当时,有一个姓崔的士人在巴蜀地区任县尉,可惜英年早逝。章仇兼琼(复姓章仇,名兼琼,玄宗时著名大臣)时任剑南节度使,主政西南。他看上了崔县尉那守寡而貌美的妻子,于是为她在青城山下修建了一所别墅,欲将其收入室中。
但是,章仇兼琼又很惧内,不敢与夫人明说。所以他施一小计,对夫人说:“你贵为诸侯之妻,应找机会展示风采。不如宴请方圆五百里内有名望的女子,以示华贵。”夫人欣然从命。
章仇兼琼叫人把帖子发下去,打算在宴会上将崔县尉之妻悄悄留下,却不想得到消息:此妇已被其族舅卢生纳为妾。章仇兼琼大怒,强邀卢生赴宴。
却说卢生也不是等闲之人,猜到章仇兼琼的意思后,便让崔县尉之妻辞病不去。章仇兼琼更怒,发士兵前去收捕。卢生却不慌不忙,谈笑自若,对崔县尉之妻说:“事已至此,夫人不可不行。我送给你一套衣服,穿着它,既光艳照人,又可保平安。”说罢,卢生乘驴出门而去,士兵虽能望见其在前面,但就是追不上。
很快,卢生派一小童携箱而归,里面有青裙、白衫、绿帔等,彩丽炫目,似非人间之物。崔县尉之妻穿上这套衣服,前往成都。
入章仇兼琼府邸时,美貌鲜衣,风度翩翩,令其他贵妇顿无颜色。很多人都下意识地起身拜倒。但就在宴会完毕后的第三天,章仇兼琼得到消息:崔县尉之妻死了。
消息传到长安,玄宗皇帝很感兴趣,问当时就在身边的道士张果老。后者回答得很谨慎:“我知道这事的真相,但不敢说,请问青城山的王老。”皇帝立即命章仇兼琼前往青城山寻找王老。
颇费周折后,众人终于在山间一草堂发现王老。然而王老一开口,却令人吃惊:“这一定是张果这小子多嘴!”要知道,张果老在仙班中的辈分够大了,但却被这王老呼为“小子”,可见此人更有来历。
王老至长安,玄宗皇帝问崔县尉之妻死亡事件的真相。此时,张果老伴于皇帝身边,见王老后,神情惶恐,一个劲地下拜。
王老说:“你小子啊,为什么不直接告诉陛下,还请我远道而来!”
张果表示自己不敢说。
王老点点头,对张果老的谦卑表示满意。
王老说:“陛下,其实是这样。那卢生,并非凡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