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狐朋仙友-第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娘……”

 第六十一章 黄仙佳偶(1)

    孙益亨万万没有想到,自己刚一提改名冒籍的事情,杨从循他居然就有这么大的反应。

    虽然改名换姓的事情自古就不太受人们待见,但历史上亦多有个性刚强之辈在势穷之时隐姓埋名,徐图将来东山再起。

    忍人所不忍,能人所不能,这也是君子修心的标准之一,如果能用更名冒籍这件事换来他日在科场上扬名,由此一展胸中的抱负,似乎也不是没有商榷转圜的余地。

    想到这里,孙益亨嘴唇微微翕动,双手冲杨从循一抱拳。

    “杨兄还请三思,这更名冒籍一事虽为下策,但却是唯一可以破局的办法,总好过这十余年寒窗时光虚掷。”

    孙益亨这番劝解之言刚刚出口,就见杨从循瞪着一双通红的眸子,连眼角都挣得开了,冲着自己恶狠狠得咆哮。

    “孙兄若还当我杨从循是兄弟,此事就勿要再言,杨某说什么也不能改了自家的名姓。”

    这时,有两行清泪从杨从循消瘦的脸庞徐徐上滑落:“杨聿这个名字,可是我娘唯一留给我的东西了。”

    孙益亨他事前绝没有想到,杨从循他这个名字居然和杨聿早年谢世的亲娘关联颇深,这才会引起杨从循方才那么大的反应。

    孙生他见杨从循身上隐隐已有心伤疯魔的影子,慌忙和胡三一起上前出言解劝。

    两人费了好大功夫,这才劝得杨从循暂时放下心结。

    待到杨从循情绪平稳,孙益亨连忙上前拱手请罪:“先前都是小弟猪油蒙心迭出昏招,这才唐突冒犯杨兄先妣,小弟这厢给哥哥赔不是了。”

    这时杨从循也已从先前的芥蒂中走出,见孙生态度恭敬向自己请罪,连忙上前搀住了孙益亨。

    “兄弟这就见外了,常言‘不知者不怪’,方才兄弟也有冒犯得罪之处,还望孙兄你海涵。唉,孙兄你有所不知,小弟我这个聿的单字,乃是家母当年亲起的。”

    之后杨从循就把杨家当年一段隐秘的往事,讲给了孙益亨与胡三。

    听了杨从循的解释,孙生与胡三两个这才了解到,原来杨从循的亲生母亲并非出身当地人家,而是杨从循他父亲当年外出贩卖丝绸之时,从官道上捡回来的。

    当年杨家的丝绸生意远没有后来做得那般红火,仅能靠着祖传的一家绸布庄子勉强维持。

    话说杨父名叫杨新笃,自打从上一辈手中接过这家绸布庄子后,就一心想要祖传的生意发扬光大。

    只是这生意场上的事情终归还是要靠实力说话,不论要干何事,这短缺了本钱总是不成的。

    好在此时已是乾隆年间,关墙两边的边禁早已没有清初时那么严苛,只要能拿出一笔银子贿赂守关的旗军,就能将紧俏的棉布丝绸等货物贩售到关外牟利。

    因此杨新笃就打定主意,决心把自家庄子里囤着的上好绸布带到关外,回易成山参鹿茸等名贵山货带回关内。

    这趟生意要是真的做成,那杨家可就不缺另开分号的本钱了。

    之后杨新笃重金请来一位曾闯关外的老客担任向导,然后将家中存着压箱底的好绸缎都拿出来封箱装车。

    那一回,杨新笃在老客的指点下,顺顺利利得将手中大部分丝绸在关外集市上交换成产自当地大山中的名贵山参。

    因为生意做得比想象中的顺利,所以杨新笃和老客一番商议之后,决定不再按原计划继续北上宽城,而是改道向南,去铁刹山附近一处山货集市上将剩余的丝绸脱手。

    之后两人带着回易来的山货启程返家,免得路上夜长梦多,回头再出什么纰漏。

    那一天,杨新笃和老客正赶着满载山货的车子赶路。

    突然,那赶车的老客“吁”得一声,用缰绳勒住了走马,伸手往路边草丛深处一指:“东家你且看,那路旁草丛里躺着的,可是个人么?”

    顺着眼尖老客手指的方向,杨新笃这才发现,在山道旁一丈来远的荒草丛中,一动不动得趴着一个人形物事,也不知那人是死是活。

    当年关外不靖,山路上时不时就有劫道的恶匪在官道上拦路伤人,因此常走关外的老客中间一直有行善积德的讲究。

    一来是老客们于心不忍,既然这人能从劫道强人手中逃得性命,那就别让人家再屈死在自己眼前,尽力拉这遭难的客人一把;

    二来也是希望将来自己不幸遭难之时,也能有他人仗义伸手施援。

    见路边荒草丛中有人倒卧,老客连忙以手勒缰驻车,再三叮嘱杨新笃待会儿行事时一定要多加小心之后,就让其下车去察看倒卧那人的情形。

    待杨新笃下车之后,那老客从腰中抽出一柄熟铜打就的大烟袋杆子,倒转过来抄在手中小心翼翼的四下戒备,以防附近有强人潜藏。

    原来这被杨新笃高价请来帮衬的老客久走关外,心知这关外多匪,不但有大股绺子当路劫道,时常还有三五成群的小伙蟊贼在官路上四处为恶。

    这些小群蟊贼人数不多,没法将宽阔的官道两头截住,因此就会提前派人趴在路旁荒草之中低声呼救,以此作为诱饵来蒙骗那些在官道上赶路的客商。

    一旦来人上当,将自己所驾的车马停在路旁,过来查看呼救之人的伤势,那些暗中潜藏在一旁的蟊贼就会拥上来抢夺这些暂时无人照管的马车财物。

    因此在惯走关外的老客当中都要一个不成文的规矩,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能将马车独自留在路旁,必须要分出人手在车上控着缰绳时刻警戒。

    那老客担心杨新笃头回行走关外不知其中深浅,担心他年轻气盛再吃了贼人的亏;

    这才亲自留在车上警戒,同时又再三提醒下车救人的杨新笃要多留一个心眼。

    其实老客拎在手里当武器的铜烟袋杆也就是个聊胜于无的样子货。

    真要是那种能前后包抄,彻底截住马车去路的大伙土匪,就算老客手里拿得是一把明晃晃的大刀也是白送。

    要是运气不好撞上了,还不如趁早举手投降,哀求对方只劫财不害命。

    老客这条抄在手里的铜烟袋杆防得就是那些想要抢夺车马的蟊贼。

    只要提前发现附近的情形不对,老客就会立刻催动身前健马,在驾车夺路飞奔的同时,抡起手中这条三四斤沉的烟袋杆子冲着来人伸过来的膀子狠狠抽上一记。

    这一下要是挨的实了,少说也能疼得来人抱着膀子跳脚呼痛,之后只要接应上方才下车的杨新笃,届时两人就可以驾车扬长而去。

    就在老客在车上全身戒备之时,他忽然听到杨新笃冲他大声招呼。

    “马爷,这人是个女的,她背上有两处刀伤,这身体还是温的……哎呦,好大一条黄鼠狼!”

    (注:宽城即今吉林高官春市,古称隆州白龙府,清代改名宽城,嘉庆五年始设长春厅。

    当时该地设有清代关外最大的山货集散交易市场。)

 第六十二章 黄仙佳偶(2)

    当听到杨新笃惊呼“好大一条黄鼠狼”的时候,这驾车老客的心头登时悚然一惊,当下就跳下马车,冲着杨新笃的方向大声招呼。

    “黄大仙慈悲,我这伴当一心只为救人,并无唐突冒犯尊驾多尼弟马之意,还请大仙谅解。”

    也许上了年头的黄鼬当真能通人性。

    这只跳到那个倒卧女子背上,正不停呲牙咧嘴得吓唬杨新笃的黄鼠狼,听了老客大声招呼后,居然真的冲着杨新笃点了点头,之后就默不作声得跳到一边。

    见那只大黄鼬让到一旁,杨新笃连忙伸手在那女子的鼻间一试,惊喜得发现这人仍有微弱的呼吸,立即起身招呼老客过来搭把手,和自己一道将这个背受刀伤的女子抬到马车上敷药救治。

    在给那姑娘包扎好伤口之后,杨新笃和老客重新收拾整理了一下车上的货物,在车厢里给那位姑娘以及那只一直守着她,寸步不离的大黄鼠狼腾了一个位置出来。

    忙完这一切后,两人再度催动车马登程赶路。

    也许是擦觉到赶车的两人并无恶意,那只守在女子身旁的大个儿黄鼠狼终于抗不住接连袭来的疲意,张嘴打了一个巨大的哈欠之后,就将头一歪,靠在那女子的肩头,“呼呼”得打起了呼噜。

    见这只品相不凡的黄鼠狼终于睡熟,杨新笃悄悄将嘴附在老客耳边。

    “李爷,您说车厢里这个女子和那只大黄皮子到底是什么来路?”

    谁知杨新笃口中那‘黄皮子’三字,可将赶车的老客惊得不轻,再回身瞥了车厢一眼后,才小声跟杨新笃埋怨。

    “东家切莫混说。这只可不是寻常的黄鼬,而是已经修成人性的黄仙儿。

    关外这几大仙家里就属黄仙的心眼儿最小,东家你今后可得言语恭敬,千万不要开罪了黄仙儿,免得再被他们寻机报复。

    哎,真是作孽啊。”

    原来这山东民间自古就多有黄精狐怪修成人形后,在人世间行走逍遥的诡怪玄谈。

    在康熙年间,山东淄博还出了一位自称‘异史氏’的高人。

    这人靠每日在官道旁给过往客商提供解渴茶汤的方式收集各类鬼狐玄谈,后有编纂出一部《聊斋志异》传世。

    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山东人,杨新笃一早就对各式黄鼬成精的传说了然于胸,也对黄仙家素来心眼小的传说有所耳闻,唯独对老客最后那句“作孽”惊诧莫名,连忙动问老客,这作孽一说又是从何而来,难不成这出手救人还能有错?

    听了杨新笃的诘问,那李姓老客“嘿然”一笑:“东家你想得差了,这救人一命是胜造七级浮屠的好事怎会有错?

    这作孽的,正是世人那颗贪狠逐利的心啊。”

    原来这关外之地多山,尤其以大小兴安岭、长白山等地的深山老林中,盛产出产一种毛皮水润光滑的大鼬鼠,也叫林貂,当地人俗称其为‘大叶子’。

    这林貂的毛皮因为尾长蓬松,尤其受关外旗人贵族的追捧,甚至有‘穿衣不穿貂,富贵全不靠’的说法。

    一领由林貂皮缝制的皮袄在关外轻轻松松就可以卖到千金的价格,就这样往往还是有价无市。

    “东家你有所不知,林貂这东西长得就和关内那边的黄鼬一般模样,只是毛皮的颜色更深,这尾巴也更长一些罢了。

    林貂这玩意儿每逢春夏之交要换一次毛,这新长出来的毛也要比换下来的旧毛颜色更浅一些。

    这位姑娘身旁那个大黄仙就是被眼力差的外行人错当成是刚换了毛的林貂。

    这才引得那些小人贪财起意,从背后偷袭这位姑娘,为得就是要杀人夺貂……真是作孽啊。”

    听了老客的解释,杨新笃这才明白车上那姑娘被袭的原因,忍不住跟着老客一道出声怒斥这背后下手偷袭的贼人卑鄙无耻。

    过了一会儿,杨新笃突然想起一件事情来:“李爷,方才我听您称呼这个女子为多尼弟马,这里面又有什么说道?”

    “奥,这‘多尼’其实是句女真话,意思其实就是咱们那边请仙出马的出马弟子,俗称跳大神。”

    根据关外当地的传说,先代部落首领谢世之后,会继续用灵魂来守护自己的族人,并通过附身并操纵某种山林间的动物跳舞的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