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狐朋仙友-第28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个多音字,当形容词念wei,若当姓氏则念kui。

    二十四鬼中的“隗”,当高大讲,也就是“长人鬼”。清代经学家洪亮吉在“闻孙大二女皆殇书此慰之并促入都”一文中写:今岁殇两女,陨一奴。缢魄复跳梁,掷此巨绠粗。赫然三重门,常有十幅符,长人鬼伯利弱徒。

    一年死了俩女儿,外加一奴仆,老洪他孙子一家也够倒霉的,于是老洪亲自给孙子写信,叮嘱其打扫屋梁,防止有缢鬼入户,同时还要在房门背后贴符篆,好赶走“长人鬼”之类的鬼物。

    第二十二鬼,魇(yan)

    俗称叫“鬼压床”,也是一种喜欢在人类梦境中搞事情的精怪,比让人做春梦的魅要凶一些。

    第二十三鬼,簦╟hou)

    同繁体的“丑”,嗯,这玩意儿长得很丑啊。

    第二十四鬼,簦▃han)

    《聊斋志异·章阿端》曾提及,“人死为鬼,鬼死为簦9碇肤},犹人之畏鬼也”。是一种可以用来伤害鬼的精怪,未见得是鬼死而成。

    行了,写到这里,二十四鬼就算全叙述了一遍;总得来说,这其中有些小鬼儿还是很值得去写一写的,具体会有哪些,敬请期待正文。

    狐朋仙友

 第四百零二章 鹰神傩面(7)

    十来根墨棒般粗细的上好细碳正在黄铜质地的火盆中无声的燃烧,更有细细淼淼的一缕青烟自闷燃的炭火上飞腾而起,在粗绵纸裱糊的窗格前不断变幻着形状。

    呵,关外隆冬的夜,从未如此温暖。

    疲惫不堪的旅人啊,快些在睡榻上……你他大爷的大半夜不睡觉,对着油灯皱着眉头瞎琢磨啥?

    没看见旁边那条公狐狸已经困得两眼星曛口角流涎,还不停前仰后合地打哈欠么?

    “哈欠……杨兄,时候也不早了,还是早些吹灯……哈欠……睡吧?”

    “奥,三弟你要是困了就早些睡,为兄现在还有些事情需要先想明白。”

    “哈欠……算了,杨兄你到底有啥想不通的,索性说出来兄弟帮你一块想。这黑咕隆咚的屋子若是只点一盏小油灯,总是让我想起老家那个随时会有亲爹冲进来暴砸你脑门的静修室……哈欠,说吧。”

    “也好,集思广益总比我一个人闷在肚里瞎琢磨的好……胡三你说,武勋府老王爷到底瞩意谁在百年之后来接自己的班呢?”

    “啥玩意儿?!咱这回难道不是去替武勋王爷瞧行秽之病的吗?等杨兄你出手收拾了那只附身在鹰神傩面上的魕,老王爷的疯病自然也就不药而痊……别家儿女自有个人娘老子操心,咱们犯得着帮他掰扯这等家务事吗?”

    “三弟这话说得在理儿,可我总觉得老王爷这回不止发疯这么简单。”

    今天下午王管事告诉杨从循近来商队贩来的丝绸销路不畅时,思维敏锐的杨从循本能地感到这其中有猫腻。

    就算武勋王爷因疯癫入魔不能视事发牌,那关我们这些从关内来盛京城内交易的南货商队啥事?

    我们又不去北边倒腾那些可能会犯忌讳的山货,等卖完丝绸,再去盛京城内的山货集上买够返程山货,就可以往回开拔走人了,他武勋王爷算个球!

    果不其然,在杨从循的追问之下,王管事总算支支吾吾地吐露了一些实情。

    这回压根就不是什么铜牌不铜牌的问题,而是城内商货庄合起伙来,以其下辖商队领不到王府当季新颁的铜牌不能北上贸易为由,趁机压价搞惜购!

    这些人想打的……是时间牌!

    正常得讲,像马五爷王管事领得这种关内商队,都是每年七八月从京城购齐丝绸南货之后,一路赶着马车货物走山道奔赴盛京(沈阳)或白龙府(长春)交易。

    这一趟光赶路就要两三个月的时间。

    等到了目的地,基本都离年关腊月不远,商队正好可以趁着人们开始置办年货的机会,将手里的南路俏货卖个高价。

    等正月年节过尽,商队手里的货物基本也卖得差不多了,正好腾出钱和空地来收购兽皮人参等贵重山珍带回京城关内贩售。

    这趟收货装车的流程,咋说都要一个来月才能全部了结首尾。

    等再赶两个月山路返回京城,基本也到五六月份的光景……赶紧卖掉山货再买南货装车吧,不然就赶不上七八月进关了!

    王管事告诉杨从循,长路跑商的获利虽丰,却是个卡着时间点周转挪腾的买卖,随便一个环节出点岔子耽误几天功夫,就有可能耽误接下来的生意。

    他这回被人拿住的,就是时间紧迫这根小辫子。

    “看马五爷的面子,做兄弟的也不能不讲这么多年的交情……这么着吧,这批货的价儿往下压五成,兄弟就替钟礼爷您(王管事)担了这天一般大的关系,收下您手中的南货丝绸可成?”

    呵呵,你怎么不去抢?

    虽然明知道对方借故压价不讲究,可王管事又不能立即和来人翻脸,因为这些人手中牢牢把着整个盛京城南货集散的渠道!

    要想不经这些人的手,要么马武商队上下七八口子集体捧着布样子蹲在街头,你八尺我一丈的卖散货;要么就顶着寒冬腊月的朔风咬紧牙关出城,将几大车货物全部赶到北方七百里外的白龙府(长春)去。

    显然,这两条路都是缓不应急。

    “就算将手中丝绸减价抛售,回头多半还要从这些人手中采购山货返程。因此王管事的意思是尽量别跟这些人起正面冲突,冲其亮一下武勋王爷发给的通关铜牌,借此显示一下咱的关系路子,让这些人知难而退乖乖合作就好。”

    “奥,我懂了。敢情这回给王爷看病只是由头,趁机和武勋王府拉上铁杆关系才是目的?”

    “正是这么个说道……三弟快帮我合计一下,看咱这回要抱谁的粗腿。”

    听王管事介绍,在武勋老王爷病倒之后,整个王府一下子分裂成四派:以王府总管家胡元魁为首的管事派;以嫡长子安布禄为首的嫡子派;有侧福晋在背后撑腰的次子哈朗克领头的庶子派;以及早早过继到王府的侄子索尔果的外府派。

    据王管事打探,四派当中实力最强的是总揽王府财政大权的管事派。

    不过胡元魁为人比较精明,多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只要王府继任者不动管家人事方面的蛋糕,那管事派就在其他三派面前保持中立。

    嫡长子安布禄的身份最为尊贵,但为人也最莽撞,经常在府外惹事生非。

    就在半年前,这个安布禄在行院里喝花酒时与人起了冲突,一时怒起就将一个从京城来关外游玩的青年公子给打了。

    据说这个青年公子背后有京城贵人的关系,是一个开罪不得的狠角色,差点就要派兵上武勋王府拿人了。

    最后还是老王爷亲自上门赔礼道歉,里外前后给了一大笔银子赔偿,才了结的首尾。

    经此一事安布禄在王府地位急转直下,甚至还有人在老王爷面前进言,要将次子哈朗克的生母侧福晋李佳氏扶正。

    这样一来,哈朗克就可以名正言顺地取代安布禄,成为武勋王府的嫡长子。

    另外,还有一个索尔果。

    按理说,武勋王继承权争夺不该有侄子的份儿。

    然而这个过继到王府的索尔果却是所有后人当中为人精明最有心计之人,其手下使用的家奴也最为忠心抱团。

    自老王爷疯魔以来,索尔果每日早晚必到王爷床前请安问礼,不时还到厨下亲熬汤药……这孝子的戏份一旦做足,一众王府下人心中的印象分那是刷刷看涨,渐渐也就有了老王爷要挑继子承佻的传闻。

    这一家子,还真没一个省油的灯啊。

 第四百零三章 鹰神傩面(8)

    “哎呀,头疼,头疼!这个武勋王府咋比我家里的关系还乱啊……杨兄明鉴,做兄弟的这回是真帮不上什么忙了,这些家长里短婆婆妈妈的事情一听我就脑仁疼。”

    说完,胡三将身一蜷,把身后的大红尾巴扯到身前盖住头脸,居然就这样趴在桌上呼呼地睡了,只留下杨从循一个人继续对着油灯发呆。

    发觉小狐狸撂了挑子,杨从循摇头一声苦笑,而后伸出两根食指,按在太阳穴上轻轻地揉了起来。

    “一定还有我没注意到的情况,这回老王爷不单纯是犯秽病那么简单!”

    刚揉了两下,杨从循唰得一下站了起来:“早不疯,晚不疯,偏偏在长子打人之后就因为回家祭祖的事情疯了,这个武勋王爷为啥那么重视一个百十年前的老祖宗呢?这里面有事情啊!”

    一下子疲意全无的杨从循立时起身出门,三两下敲开隔壁客房的木门,一把将睡眼惺忪的王管事从床上拖了起来。

    不出所料,老王爷回家祭祖一事的起因还真被王管事给打探了出来……只是他觉得这件事与王爷的疯病联系不大,所以才没有告诉杨从循。

    原来安布禄这回在行院里打的,是京城内务府总管桂裎桂四爷大公子的长随跟班(玩伴)。

    别看桂裎不是封爵在谱的帝氏贵胄,人家可管着给帝氏贵胄们发工资(俸禄)的要差!

    您是货真价实的贝勒爷不假,可惜您家得罪当今万岁爷了……拿贝子的俸禄吧您??!(贝勒比贝子封爵高一等)

    他家是贝子,可人家亲娘是万岁爷的奶娘,所以人家封贝子爵,却能吃贝勒的俸禄!

    这工资多还是少,能不能足额足月得发到个人手里,那都是桂四总管一句话的事情。

    (随着领俸禄的王公贵胄越来越多,内务府的开支也是逐年递增,几乎每一朝都有大臣上奏章弹劾内务府浪费国帑;因此历代清帝都私下授意内务府总管找各种茬来扣王公贵胄们的工资。正是皇帝的背书助长了内务府总管的喧嚣气焰。)

    因此桂裎虽不是在谱挂籍的天家贵胄,却是各大王公贝勒都要争相拉拢巴结的大红人。

    居然打了桂四爷的人?还有王法吗?

    漫说只是一个没有实封的空头王爷,就算你家那支承袭超品武勋王的本家来了,也只有巴结讨好桂家的份儿!

    可想而知,为了能让桂裎桂四爷息怒放人,武勋王爷真是下足了血本!

    听说,老王爷这回彻底掏空了祖传的家底儿。

    足足十颗鹌鹑蛋大小的顶级东珠送上,这才换到对方一句轻描淡写地“罢了,孩子们都是不懂事的年纪。”

    然而事情到这里,还不算完。

    为了能将十颗大东珠送进桂府,老王爷这回拜了无数门子,托了不知多少位贵人居中说合,光人情债都欠下了无数。

    只要是债,那就得还。

    问题是武勋王府的家底已经掏得差不多了,而那些人情债主们绝大多数又是家财万贯不重金银的主儿,这人情债可不好还。

    为了能淘换一批珍奇山货回来送人还债,武勋王爷不得不亲自上阵,打着回祖籍祭祖的名义带上全家老少出了远门,同时也打谱趁机敲打一下自家儿孙,莫要再干那些惹祸上门的蠢事。

    “如此说来,眼下武勋王府已是外强中干?有趣,我明白该怎么做了。”

    在杨从循看来,关外大小商队之所以争相给武勋王府送钱上供,看重的还是王府背后那张存续百年的关系网……往后商队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