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狐朋仙友-第1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虽然刘兆璘他此前一心求死,但那也是指望死后能够轮回转世;如果死后是进那口黑棺材里,眼睁睁得看着自己一点一点得消失那他是说什么也不肯死的。

    想到这里,刘兆璘一咬牙,从怀里掏出那把曾夺去自己性命的小插子,将锋利那头抵在食指尖上,狠狠一刺,挤出几十滴鲜血来摸在活丹上那些尚未彻底干枯的绒毛之上。

    先前那胡僧曾对刘兆璘提到,这颗铸基活丹每隔四五日就要用带有荤腥之物的汤汁喂过如果没有肉汤,那未曾干涸的鲜血也成,反正这活丹就是不茹素。

    待将活丹匆匆喂过,刘兆璘将破庙之中剩余的东西略微收拾了下,将那些得用之物一一揣在怀中,就推门离开了那间破庙。

    虽然刘兆璘因那乞丐的愚蠢与贪婪而侥幸逃过一劫,然而此时的他身无分,又是一个人人避之唯恐不及的乞丐,想要抢在附身这个乞丐倒毙街头之前,及时寻找到下一个可以附身移魂的目标难比登天。

    不过一向和刘兆璘作对的老天爷,这次却出乎意料得帮了刘兆璘的忙就在刘兆璘离开破庙后不久,他在路上竟然撞见一户人家抬棺出殡!

    就这样,刘兆璘他悄悄尾随在出殡队伍的后头,将自己伪装成一个因实在挨饿不过,所以想要等棺材入土下葬后享用坟前上贡祭品的乞丐。

    就这样,刘兆璘他等出殡的队伍哭完丧渐渐散去之后,先是端起墓碑前的祭品美美得吃了个饱,接着就用小插子从种在墓主坟头的柳树上,一点一点得砍下一根鸡蛋粗细树枝,以此为工具,吭哧吭哧得刨起坟头土来。

    天性这户人家不是什么豪富之家,这成殓用的棺木也不是什么木料厚重的好货,连棺盖上钉的棺材钉都钉得七扭八歪。

    刘兆璘他在刨出浅埋在地下的棺木后,又抱起一块西瓜大小的青石,砰砰几下就砸开棺材一头的莲花挡头,得以将手顺着裂开的挡头盖板,伸进棺木里边小心翼翼得摸索其陪葬品来。

    就这样,刘兆璘他从墓主人棺木之中得到一套还算干净整齐的陪葬衣裤,还从尸体右手拇指上摘下一枚虽说不上多么名贵,但也能从小押里换回一两吊铜钱的银扳指。

    靠着这些东西的帮衬,刘兆璘他终于得以乔装成一个因父亲罹患重病,想用身上这枚祖传扳指进城替父抓药却不幸迷路的孝子。

    那一回,刘兆璘他借口自己现在又冻又饿实在行不得路,以想向人讨口残粥喝了恢复体力的名义,敲开一户村民的房门,并趁着主人转身去锅灶处寻碗盛粥的空子,将一早就准备好的活丹粉下到那人留在桌上的粥碗之中。

    待喝下主人给端来的热粥,刘兆璘他冲主人道了声谢,接着就借口自己还得抓紧时间进替父抓药,假意向主人问明进城的路径,就匆匆告辞离开这户人家。

 第一百八十九章 附身丹宦(24)庆白银第2更

    书接上,却说那刘兆璘喝过主人给盛的热粥之后,就急匆匆得告辞离开,在附近寻了一处僻静街角,悄悄得潜藏下来。

    待窥得四下的确无人后,刘兆璘他赶紧盘膝打坐,催动移魂法决,将自己的魂魄移到那户施粥的主人身上。

    等移过魂来,刘兆璘先是在屋中寻了一件干净衣衫将身上那件粘了呕吐污渍的衣服换下,接着就急急忙忙得赶到村中里正家里。

    刘兆璘向里正伪报称,方才有一陌生人鬼鬼祟祟得向自己低价兜售一只银扳指,而自己见这人举止乖张,怕这厮不是好人,就没有贪便宜买下那只扳指。

    刘兆璘他假称那个被自己移魂离体后扔在小巷僻静处的乞丐就是像自己兜售扳指的鬼祟人。

    刘兆璘还报告里正说这人因见自己起疑,便慌慌张张得夺路逃跑。

    然而他跑着跑着,突然就一头栽倒在地上,一边口吐白沫,一边还口齿不清得叫嚷些“大胆蟊贼,竟敢掘我坟墓,窃我棺椁,还不速速还我扳指!”之类的胡话。

    刘兆璘假称自己因见那人倒地之后显出种种异状一时惊怪,这才急急忙忙得跑来里正这里报案。

    那里正闻得报讯也猛吃一惊,赶忙叫起左右邻舍家中四五个壮健乡民,同自己一起拿着棍棒索子跟着刘兆璘去抓盗墓偷坟的贼。

    却说这一行人咋咋呼呼得赶回小巷,正撞见那乞丐带着一嘴白沫在地上挣扎着想要起身。

    见状,众人立即一拥而上,不由分说就用索子将那人捆了个结结实实,之后没费多少功夫就从其身上摸出一个银扳指。

    那里正见人赃并获,就命刘兆璘几个跟着自己押着这个偷坟的贼前去县衙首告。

    还请各位看官熟思,那个乞丐如何省得是刘兆璘在背后使的移魂换身之术?

    因此,当此人被押到县衙大堂上时,是连声大喊冤枉,只肯招认说自己因一时饥饿而去坟地里偷吃上坟拜祭的贡品,后来被坟茔间徘徊的野鬼上了身,才干出这挖坟窃财的勾当。

    那县太爷听了乞丐的解释,登时就在鼻中发出一声冷哼:“好个胆大妄为的蟊贼,见到本官仍要矢口否认!我且问你,眼下你身上的衣裤难道不是从那棺椁当中盗来的陪葬之物?这枚从你怀中搜到的银扳指难道是你从大街上捡的不成?今天挖坟是被鬼上身,明天调戏良家妇女也可以是被鬼上身,那你后天是不是要用鬼上身的名义来夺老爷我的官印啊?”

    只见县太爷他重重一拍惊堂木,接着从签筒抽出一支红签“啪”得一声丢在堂子:“呔!是要是装神弄鬼就能蒙混过关,那还要国法与本官做什么?若不动刑,量尔不招!来人啊,速与本官将这厮捉下堂去痛打!”

    那个乞丐刚被衙役抓下去“砰砰”打了两板子,就哭天抢地得大喊“愿招”,供认说是自己因见有新发丧的队伍抬棺经过,这才临时起意跟在出殡队伍后挖坟盗棺,并将所盗挖坟墓的位置一并供出。

    话说那一日,县太爷将案子翻过来复过去得问了两遍,见那乞丐所供述的情形分毫不差,这才命人带这乞丐下去画供结案,再以挖坟盗墓的罪名押入大牢。

    之后,老爷又依例赏了捉贼有功的里正与刘兆璘几人,命其各自还家不题。

    就这样,刘兆璘他终于得以脱出乞丐之身,摇身一变成了一个普通乡农。

    之后刘兆璘他凭着自己善识草药的本事,向邻居讨来一把小锄,见天背着药篓四处采药。

    虽然刘兆璘他二度安家的这处小村附近并无深山老林,无从寻找那些名贵草药,但刘兆璘他却熟知各类草药脾性与生长之地,每次采药回来,都能将药篓装得满满当当。

    这一株草药或许只值几个铜板,架不住刘兆璘他实在太能挖就这样慢慢得积少成多,终于再度积累起一些家业。

    只是当年刘兆璘他媳妇上吊自杀带给他的打击实在太大,这些年刘兆璘他一直都没有再娶过妻室,最后干脆就浪迹在那些秦楼楚馆之中,浑浑噩噩得一天天混起日子来。

    “只恨刘某瞎了这一双招子,当年未能看出发妻对咱的一片深情,实在亏欠人家良多刘某既负发妻,如何能再眼睁睁得看着少游和春妮他们这对有情人错失良缘?杨道长,胡大仙!如今小人已囊中如洗,就算心中再急也是有心无力,只能仰仗二位出手,救春妮她出离火坑!小人在这里敢对天起誓,只要您二位能够帮帮这俩孩子,那小人今后就唯二位马首是瞻,如有违逆,天地人神共弃!杨道长,胡大仙,请发发慈悲吧!”

    当听到壶中老鬼刘兆璘居然有投靠托庇之意时,杨从循几乎不假思索得将整件事应承下来:“不就是从花馆里赎个姐儿么,无非就是几百两银子的事情罢了,总之这件事就包在杨某的身上了。”

    说完,杨从循扭头冲着胡三一挤眼睛,瞧那意思应该是想说:“就这样吧,千万别让刘兆璘他知道莺歌馆的那把火是咱俩放的。”

    也不知胡三他是不是有些心疼那笔赎春妮的银子,就见其先是皱着眉头沉吟片刻,这才开口问那尿壶中的刘兆璘:“非得花银子赎人么?那莺歌馆三爷去过,也不是什么龙潭虎穴之类的地方,要不我和杨兄干脆打上门去把人给抢出来不就完了?”

    胡三他话音刚落,就听一旁的应声虫身上突然传出一声大喊:“万万使不得!那莺歌馆可是承德府城中数一数二的大花馆,那花馆鸨母李妈妈在衙们里边也是有些门路的,她虽然畏惧你俩的武力,不敢当面出头阻拦,但她却会去找徐家的麻烦。如果不拿到春妮儿她留在花馆里的卖身契,等你们几个一走,那个姓李的老鸨子就会去衙门投递诉状,说少游他们父子拐带花馆在籍人口,不但要将春妮抢回去,还得连累少游他们吃牢狱官司!难不成你们两个还能留在承德府,从此护着他们徐家一辈子?”

    就听刘兆璘他幽幽得叹了一口气:“看来也是俩舍不得银钱的掯吝人也罢,咱就教你们一个不太花钱的法子,且附耳过来。”

 第一百九十章 附身丹宦(25)庆白银第3更

    上回书说到,那躲藏在夜壶寄魂木当中的附身老鬼刘兆璘开口求杨从循和胡三出手搭救徐少游与春妮这对苦命鸳鸯,而报酬就是自己从此就待在寄魂木里给杨从循他们打一辈子白工绝不食言!

    考虑到刘兆璘他生前是一代名医,这肚子里面有货真价实的医术,所以他许下得这个价码还是比较有份量的,再加上杨从循他因为先前火烧莺歌馆的事情心中有愧,就松口答应了刘兆璘。

    然而胡三他却有些舍不得这笔赎人的银子,于是跟刘兆璘打商量说,你看咱直接上门把人给抢出来如何?

    不出意料的,刘兆璘想都不想就直接否决了小狐狸的提议,还警告杨从循和胡三,说这莺歌馆的鸨母在当地有些门路势力,而徐家父子又是每天要在人流往来密集之处说书挣钱的曲艺人,就算徐家真能带着春妮儿逃离承德,也难保将来不被鸨母的眼线发现,到时还是会遭人家的毒手。

    听刘兆璘讲,要想让春妮她平安脱险,一来得从鸨母手里拿到那张写有春妮姓名的卖身契,二来得让鸨母心甘情愿得领着春妮她去县衙负责登记本地居民户籍的号房书吏那里,将春妮那隶属乐户的乐籍更改为寻常百姓的民籍,即所谓的脱籍。

    办完这两点,春妮她才算真正脱离火坑,从此可以抬起头来当一个正常人了。

    也只有这样徐少游的父亲才会同意她嫁给徐少游为妻乐户属于倡优贱籍,名下不得有土地田产,而由乐户生下的子女,自降生就是倡优贱籍,连家业都没资格继承享受的!

    听刘兆璘讲,从古至今,那商贾人家但凡瞧上花馆院子里的女孩,肯掏银子帮人赎身的多,但真愿帮着给人家一并脱籍的,那就太少太少了就算老爷肯点头,家里的正房多半也不答应。

    然而这些只赎身却不得脱籍的女孩从此就成了再也见不得光的黑户。

    若是那户赎她的人家肯这样养她一辈子,那倒还好;就怕等人家女孩韶华老去青春不再,这户人家就狠心翻脸得将人家赶出门外,届时这个苦命的女孩就算不饿死街头,也会再度沦落火坑!

    “如果只要搞到卖身契就算救了雁翠儿,那刘某早就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