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诸天一道-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北方大地,传来了萧峰的歌声,歌声之中充满了哀伤凄凉之意。
“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亡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雁门关下,独孤灵笙站在叶千秋的身旁,朝着叶千秋问道。
“师父,这是什么歌呀?怎么听的这般凄凉。”
叶千秋道:“这是匈奴人的歌,当年汉武帝大伐匈奴,攻掠塞北,匈奴人被杀的丢盔卸甲,不知有多少人丧命。”
“匈奴人哀泣悲鸣,却是忘了他们是如何掳掠汉人的。”
“从古至今,异族对于中土的掠夺就没有停止过。”
独孤灵笙道:“师父,那为什么天下的人都要打来打去的,死伤了这么多人,和平共处不好吗?”
一旁的江湖群雄听到独孤灵笙这话,只觉得这少年不知世事,数百年的仇怨,哪里是那么容易消亡的。
叶千秋看了独孤灵笙一眼,笑了笑,没有给独孤灵笙解释。
一旁的少林和尚玄渡双手合十,道:“阿弥陀佛,只有普天下的帝王将军们都信奉佛法,尊崇佛祖,以慈悲为怀,那时才不再有征战杀伐的惨事。”
独孤灵笙不禁笑道:“照着大和尚这意思,那世上的人都去做和尚得了。”
“世人都念阿弥陀佛,也不生儿育女,也不传宗接代,留下女人自己生孩子也不知道能不能生得出来。”
“过不了多少年,世上的人,甭管什么汉人、契丹人、吐蕃人、女真人通通都死绝了,哪里还会有什么战争。”
群雄一听,不禁跟着哈哈大笑了起来。
玄渡却是没想到这叶千秋的弟子能说出这番话来,他当然能听出这是嘲讽之言。
玄渡气的吹胡子瞪眼,但却不好和一个少年争辩,只好冷脸站在一旁。
这时,那雁门关守将朝着叶千秋堆着一脸的笑意,诚惶诚恐的说道。
“雁门关指挥使张重九见过叶真人……”
诸天一道
第80章 紫霄清微普度天尊(4200)
雁门关指挥使张重九小心翼翼的朝着叶千秋看去,不敢有丝毫的怠慢之意。
先前叶千秋的神威,在张重九的心里留下了极大的震撼。
无论是谁,看到那一幕,也不敢对叶千秋这样一个陆地神仙有什么不敬。
“叶真人,您此番大展神威,退敌十万,当是大功,末将必定将此事尽快奏报东京,陛下若是知晓此事,知晓真人神威,定然会封赏真人。”
张重九知道,今日之事,是决计瞒不住的。
因为不单单是守城的兵马看见了。
就是这一众江湖人物,也看了个清楚,还有辽兵溃败,辽帝耶律洪基身死,这事太大了。
他根本不敢抢功。
这位叶真人的事迹一旦传到皇帝的耳朵里,那肯定是要被皇帝大加封赏,招入东京的。
到时候,只要这位叶真人随口提自己一句,他都能有不少好处。
所以,不论出于哪方面的考虑,他都要客客气气的对待叶千秋。
叶千秋看了一眼这雁门关守将张重九,没有多言,只说了一句。
“张将军好好守关。”
说罢,叶千秋朝着一众江湖群雄说道:“诸位,贫道还有些事,就先走一步了。”
“吴长老,他日丐帮若有了新帮主的人选,可教他到终南山来。”
“诸位,再会。”
话音落下,叶千秋便带着独孤灵笙拔地而起,踩着那雁门关两边的峭壁,登峰而去。
瞬息之间,便已经消失在了众人的视线当中。
张重九看到这一幕,不禁感慨道:“真乃神人也!”
一众江湖群雄进了雁门关,各奔东西而去。
镇守雁门关指挥使张重九修下捷表,快马送到东京。
短短数十日的工夫,雁门关一战,传扬天下,天下皆惊,一片哗然。
无论是朝堂,还是江湖,宋、辽、吐蕃、大理皆有此事传扬。
叶千秋陆地神仙之名传扬甚广。
……
东京,皇宫之中,正是一片素缟。
太皇太后高氏于几日前病逝。
文德殿中。
宋帝赵煦看得从雁门关传回来的奏表,一脸的惊疑。
他拿着奏表,来回徘徊在大殿当中。
太皇太后病逝,他正式亲政了不过几日。
这边关就传回来了大捷的消息。
终南山神霄派叶真人以一己之力,引天雷轰杀辽帝耶律洪基,斩敌三百余众,喝退十万辽兵。
这可是泼天之功。
这等事,若是落在旁人的身上,赵煦可能不太相信,但是落在神霄派叶真人的身上。
他却是有几分相信的。
只是,他依旧有些迟疑。
毕竟,这种事太过神话。
他虽然知晓那叶真人有本事,但这种事,若是传到朝臣耳中,又不知有多少人相信。
赵煦为了确认消息的准确,直接派心腹太监出了皇城,到雁门关去调查事实真相。
数日后,消息再度传回。
赵煦终于确定了此事。
赵煦大喜,一边传旨关边,犒赏三军,自宰相以至枢密使、指挥使以下,均各加官晋爵。
一边,直接敕封叶千秋为“紫霄清微普度天尊”。
让童贯带着圣旨前去终南山,还将终南山尽数划为神霄派的地盘。
又封赏了诸多金银财宝,让童贯一道带去终南山。
还命人在东京修建了神霄观,想要让童贯将叶千秋请到东京小住一些时日。
这些旨意尽数传下,赵煦自觉英明神武,远迈本朝太祖、太宗,连日赐宴朝臣,又在宫中与后妃日日欢庆,夜夜笙歌,甚至为了大显他男儿本色,日日服用鹿血战斗。
而朝堂上下,皆是歌功颂德之声,洋洋盈耳,庆祝大捷之表,源源而来。
什么若非陛下神武英明,岂会有叶真人这般陆地仙神下凡,助力大宋。
陛下是天命帝王,真龙天子,假以时日,必定威加海内。
反正尽是些溜须拍马之言。
这些话落在赵煦耳中,十分受用,一时间让赵煦是雄心大涨。
这时,有朝臣提议趁着辽国受挫,辽帝身死,一时间辽国无力南下之际,可对西夏用兵。
赵煦听了觉得很有道理,十分符合他的心意,于是开始对西夏跃跃欲试,想要趁着辽国无力南下之时,将西夏给干趴下。
……
话分两头。
只说叶千秋带着独孤灵笙离了雁门关,直接朝着终南山的方向去。
一路上倒也没遇上什么麻烦事。
碰上些江湖上的恶人,叶千秋就顺带着给处理了。
几日后,叶千秋和独孤灵笙终于回到了终南山。
回山之后,叶千秋将独孤灵笙扔在了武道堂,暂时让他在武道堂中呆着。
武道堂是神霄堂治下,就是神霄派的弟子学习基础武学的地方。
目前由十九名灵字辈弟子组成,加上独孤灵笙之后,便是二十名。
武道堂中,林灵素为大师兄,他虽然掌管着山上的许多事务,而且又由叶千秋亲自调教过。
但许多基础的拳法、掌法、腿法之类的,林灵素和叶灵云都一样得在武道堂中学习训练。
不过,林灵素是个大忙人,很少在武道堂露面。
但他还是属于武道堂的人,什么时候,他能过了武道堂的全部考核,他才不用去武道堂。
叶灵云和林灵素的情况差不多,虽然都经过叶千秋的亲自调教,但是基础一样都得在武道堂中学习。
叶灵云的事务不比林灵素少,而且叶灵云参透了《三剑经》,若论战力当属灵字辈弟子中的第一。
但是,叶灵云和林灵素都一样,基础的东西太过薄弱,叶千秋让他们在武道堂中学习,也是要让他们打牢根基。
根基不牢,便是学得了高深武学,将来还是很容易出问题。
叶灵云很自觉,她只要有工夫便会到神霄堂中练基本功。
神霄堂由叶千秋掌管,但武道堂的日常事务却是由三长老之一,阳平真人王守一负责。
其余两位教习是王守一的弟子。
其中一个道号冲虚子,唤作白灵九。
另一个,道号枯木子,唤作王灵一。
这二人本身习武十多年,主要是教授除了林灵素、叶灵云之外的十七名灵字辈弟子。
独孤灵笙到了武道堂中,便是由这二人负责教授基础武学。
在武道堂中的学习,独孤灵笙倒是不觉得枯燥。
只是和一众比他小上好几岁的孩子们一起练武,到底是有些不太适应。
不过日子久了,独孤灵笙倒也觉得没什么。
只是自从回山之后,师父叶千秋便没有再见过他。
这一眨眼都半个月过去了。
独孤灵笙多少有些失望,本以为上了终南山便能跟着师父学习绝世剑术,却是不想师父连着半个月没有搭理他,将他丢在了武道堂里,跟着一众灵字辈弟子整日练习一些基础的拳脚、剑法。
他用了半个月,早已经将那些拳脚,剑法给练熟了。
想要让师兄教自己些别的本事,但却是被拒绝了。
每逢想到在雁门关外,师父那神威盖世,威风凛凛的样子。
独孤灵笙就心痒难耐。
他于剑道之上,有着独特的天资。
那夜在独孤庄上,师父演示的那一套剑法,他至今还清楚的记在脑海里。
既然师父不见他,那他就将这套剑法给练好,等再见到师父的时候,就在他老人家面前施展一番,定然能讨得他老人家的欢心。
独孤灵笙这般想着,于是白天跟着武道堂的两位师兄练习基本的拳脚。
到了晚上,自己又偷偷摸摸的一个人练那套师父演示的不知名的剑法。
如此又是半个多月过去。
独孤灵笙日夜苦练,那套剑法却是没有半分进步。
明明脑海里都已经记住了,但施展出来,却是根本连贯不起来。
独孤灵笙懊恼不已,只觉自己没练对,所以更是愈发的刻苦。
这一天夜里,叶灵云发现了刚入门没多久的小师弟独孤灵笙在偷偷练剑。
但是,他所练的剑法,似乎有些怪异,有些地方根本是牛头不对马嘴。
叶灵云蹙了蹙眉,便上前去和独孤灵笙打招呼。
独孤灵笙倒是不害臊,他在山上也一个月了,自然认得叶灵云这个师姐。
“小笙子,你这套剑法是从哪里学来的?”
叶灵云有些好奇的问道。
独孤灵笙挺胸抬头,有些神气的说道:“这是师父教我的。”
“师父教你的?”
叶灵云闻言,更加觉得的怪异。
叶灵云心中暗道,若是师父教小灵笙剑法,又如何会教得这般似是而非呢。
叶灵云内秀聪慧,这些独孤灵笙在武道堂的表现她也都看在眼里。
大概也能清楚一些独孤灵笙的小心思,知道这小子的表现欲有些强。
叶灵云没有戳破独孤灵笙的小心思,而是和独孤灵笙一起练起剑来。
不过,叶灵云练的却是最基本的神霄剑法。
抽、带、提、格、击、刺、点、崩、搅、压、劈、截、洗。
这一招招,来来回回,认认真真的练。
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