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诸天一道-第6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天一道

 第44章 高手齐至忒没胆气

    ……

    道字六剑,算是叶千秋集一身所学,融合道家至理所创出的巅峰六剑。

    叶千秋不是一个纯粹的剑道中人。

    在他的眼中,剑道也好,刀道也罢,亦或是其他门道,最终都归附于道中。

    这在其他人看来,或许是疯魔之举。

    人之一生,只钻研一道,穷经皓首也未必能有所成。

    更何况,要融合诸道为一道,简直就是难上加难。

    但叶千秋走的就是这样一条道。

    从天下武学大宗师到道门魁首,他汇聚多方世界所学于一身,融会贯通。

    一身修为放在雪中世界也一样是震烁古今。

    无论是当年吕祖,还是吕祖转世,遇到叶千秋也得往后边靠一靠。

    今日,隋斜谷来看他的剑道,道字六剑齐出。

    瞬息间,天地风云变色。

    刚刚还晴空万里的苍穹,瞬息之间变得昏暗无比。

    天地之间,仿佛只剩下六道剑光。

    一道道剑光在天地之间横行,蕴含着神挡杀神,佛挡杀佛之意。

    站在远处闭目的隋斜谷被这惊人剑意惊的浑身颤栗。

    如果说李淳罡的剑道千年以来唯一能媲美吕祖的剑道。

    那么,叶千秋的道剑已然超过了吕祖之剑。

    远处,斜靠在大树上的李淳罡忍不住坐直了身子,他看着天地之间闪烁的那六道剑光,喃喃说道:“好一个道字六剑,纵使是吕祖复生,也未必能有此光景了。”

    轰!

    磅礴的道剑气机,让天地间所有的陆地神仙都为之一震。

    无论是身在何处,在此刻,所有窃取过天机之人,尽数都感觉到了这股道剑之威。

    叶千秋飞身而去,立于苍穹,朗声说道:“今日我叶千秋以道字六剑上开天门,下启地户,镇道门气运!”

    “谁愿一试道剑锋芒,我在此恭候大驾!”

    叶千秋一言递出,立即传至四海八方。

    ……

    道德宗建于黄河起始处,传闻天门之后有一座浮山,已经超凡入圣的国师便在那里修长生,不问世事半甲子。

    北莽麒麟真人有高徒六人,除了两位真人分别坐镇天门和山脚,其余分散北莽各地。

    一个老和尚坐在道德宗天门雾霭之外,在外布道济世的四位神仙除了王庭那一位,都回到了道德宗。

    面慈目善老和尚不言不语,在天门之外落地生根而坐。

    天门是高耸双峰对峙围抱而成一座天然孔洞,内里云雾缭绕,门外有九百九十九级玉石台阶,便是拾级而上在门外近观,也不得看清内里玄机。

    天门以外有道观十八座,左右各九,香客络绎不绝,终年绵延不绝的香火融入雾霭,衬托得道德宗愈发人间仙境。

    一条主道通往天门。

    老和尚便是在第一级台阶前的平地上,安详禅定。

    先是佩剑紫袍真人自天门而出,飞剑下山,剑旋龙鸣三日不止。

    唯独不得入老僧四周三丈。

    继而有持玉如意真人自浮山山脚掠至天门外。

    紫袍真人驭剑,一阶一阶走下。

    走了三天三夜,已经走至第三百阶。

    再有三名仙风道骨的真人赶来。

    其中两位仙人或站立或盘膝在山脚道观之巅。

    剩余一名国师最后嫡传弟子掐诀走向老僧,每一步踏出都极为缓慢,但每一次踏出触地,便是一次天动地摇。

    半旬过后,老僧开始读经。

    一字一句,诵读金刚经。

    读完一遍金刚经,自认识字不多识法亦是不多的老和尚开始讲述说法。

    越来越多的人聚集在山脚,密密麻麻,不下万人。

    从老和尚坐地以后,将近一旬时光了。

    飞剑已将那件清洗泛白的袈裟划破千百次。

    一位一小步一天雷的道教真人也走到了老和尚背后几尺处。

    老和尚全身金黄,尽是血液。

    老和尚双手合十,已经说完所懂全部佛法,轻声道:“阿弥陀佛。”

    许多香客都猜到那一刻会是如何画面,都撇过头,不忍踮脚再看。

    一条白虹当空划过,高过天门,身后是一条黄色瀑布。

    我不入天门,我自比天要高。

    白虹停顿,现出身形,白衣僧人朗声道:“贫僧还礼而来。”

    来而不往非礼也。

    天空挂黄河。

    这名白衣僧人,扯来了一整条黄河。

    白衣僧人挟一大截黄河过天门,水淹道德宗。

    就在这时,一道天音从天际深处传来。

    “今日我叶千秋以道字六剑上开天门,下启地户,镇道门气运!”

    “谁愿一试道剑锋芒,我在此恭候大驾!”

    白衣僧人闻言,顿时心中一震,身形一晃,扯断一截袈裟,捆住浑身金黄的老和尚,往九天之上而去。

    登于天际,只见东南方向,风云巨变,有天地异象,数道流光皆朝着那风云汇聚处而去。

    这时,只听得那老和尚道:“徒儿啊,架什么时候都能打,可这场面却不是什么时候都有,带为师去看看吧。”

    随即,白衣僧人一咬牙,也朝着风云巨变之地飞去。

    ……

    北莽边境上空之中,一名年轻女子御剑而行,身后有青衫儒士凌波微步,逍遥踏空。

    此时,天际深处传来一声。

    “今日我叶千秋以道字六剑上开天门,下启地户,镇道门气运!”

    “谁愿一试道剑锋芒,我在此恭候大驾!”

    青衫儒士闻言,面色一变,朝着前方御剑而行的年轻姑娘喊道:“公主,我们掉头。”

    ……

    太安城钦天监,一位正在观象望气的老人神情剧变,匆忙踉跄跑回书阁。

    与此同时,离阳皇庭之内,一位年轻宦官正在扫地,此时,他耳边一震,他直起腰杆,朝着西北方望去。

    望了许久,轻叹一声,又弯下腰,继续扫起了地。

    ……

    北莽,敦煌城外。

    背了一柄无名剑的邓太阿回望了一眼沟壑纵横城垣倒塌,一脸平静的他正欲踏剑而去。

    耳边却是突然响起一道声音。

    “今日我叶千秋以道字六剑上开天门,下启地户,镇道门气运!”

    “谁愿一试道剑锋芒,我在此恭候大驾!”

    邓太阿闻言,眉眼一挑,早已负剑而去。

    就在邓太阿离去之后不久,一袭白衣从敦煌城内缓缓走了出来,那一袭白衣,尽显那具不算十分凹凸有致的修长身材。

    只见那白衣伸了个懒腰,朝着邓太阿离去的方向瞧了一眼,然后淡淡一笑,径直朝着邓太阿所去的方向飘去。

    ……

    白衣李当心离去之后不久,一个不言苟笑,手长过膝的中年男子出现在道德宗天门外。

    此时,一名老道人手持一柄麈尾出现在中年男子的视野之内。

    只见那老道须发如雪,道袍无风自飘摇,真是飘然欲仙,举世罕见的神仙风骨。

    中年男子语气平淡道:“国师,可知挡我者死?”

    老道一挥拂尘,洒然笑道:“我是国师,国师不是我。死不死,贫道都无妨。”

    中年男人一脸厌恶道:“装神弄鬼。”

    下一刻,恍惚有雷在拓跋菩萨全身炸开,原本矮小汉子高达九尺。

    一双如猿长臂再不显得有任何突兀。

    就在此时,二人耳边同时响起一道声音。

    “今日我叶千秋以道字六剑上开天门,下启地户,镇道门气运!”

    “谁愿一试道剑锋芒,我在此恭候大驾!”

    中年男人面色微变,朝着东南方向看去,沉默良久,方才道:“好一个神霄掌教。”

    随即,中年男人化作一道流光朝着东南方向飞去。

    须发皆白的老道看着东南方向,抚须叹道:“道门当兴啊。”

    ……

    北莽,某座边城之中。

    一位身形清瘦的灰衣老者正在街上行走,犹如一棵发霉枯树死气沉沉。

    就在这时,一道天音传来,在清瘦老者的耳边乍响。

    清瘦老者轻轻弹指,道:“素王,我们也去看看这天下第一人的风采。”

    ……

    东海,武帝城。

    身躯雄壮的王仙芝正坐于通天阁之上,闭目调息着。

    这时,王仙芝却是突然睁开了眼睛。

    只见王仙芝突然笑了起来,呢喃一句。

    “江湖几多风雨,终于是有趣了些。”

    随即,王仙芝又闭上了眼。

    ……

    留下城的那座小茶馆里。

    喝了酒已经睡下的黄龙士被温华给吵醒了。

    尚且有三分醉意的黄龙士听着温华叽叽喳喳的说着什么,只觉得脑子里有些乱。

    这时,温华直接把他拉出了屋子。

    看着黑压压的天际之中,闪烁着异样的光芒。

    黄龙士一下子就清醒过来。

    他看着城外不断飘来的天光,脸上泛起一丝凝重。

    “数百年来,即便是春秋之时,也从来没有过这样的盛事。”

    “姓叶的,我倒是想看看你如何收场!”

    ……

    李淳罡看着越来越多的人从远方遁来,饶是他见惯了大场面,依旧是忍不住吞咽了一口口水。

    看着面无表情,居高临下的叶千秋,李淳罡忍不住拍掌称快。

    黄三甲那个老东西,肯定想不到叶大真人有这样的豪气吧。

    黄三甲充其量不过是鼓捣一个隋斜谷来给叶大真人添点乐子,但叶大真人直接言传八方,遍请天下群雄。

    黄三甲玩阴谋诡计玩了一辈子,面对叶大真人的浩荡之势,也就算个屁。

    李淳罡抠着鼻孔,想着是不是跑回留下城去,提溜出黄三甲来,让他亲眼看看这百年不遇的大场面。

    ……

    不远处。

    隋斜谷魁梧的身形始终不动如山,这种举动,既是百年阅历积淀下来的谨慎,也是敢与叶千秋这世间第一人叫板的自负。

    就在此时,一道道天光从天穹坠落四方,一道道人影悄然而现。

    隋斜谷仰天大笑,一气骤然长吐,吐出了百年吞食的千百剑气。

    ……

    ……

    哗!

    千百剑气顿时涌出,遮天蔽日。

    但在还未触及到道字六剑之时,就已然消融。

    吃剑吃了一辈子的隋斜谷将自己平生最为鼎盛的剑道给施展了出来。

    但……依旧脆不可言。

    道字六剑横空。

    持静!处后!守柔!内收!凝敛!含藏!

    分别占据六个方位。

    天穹之上,天门洞开,霞光从天门之中溢出,仿佛有仙乐飘来。

    大地之下,裂缝百丈,洪流从沟壑之中淌过,如同幽冥之花绽放。

    隋斜谷拼尽全力一剑,想要领教天下第一的剑道。

    然后……连个水花都没有泛起。

    隋斜谷哈哈大笑起来,起先笑声高亢无比,但没过了一会儿,便已经满是凄凉。

    “一生持剑,不过如此……”

    “萤火之光,岂能与皓月争辉!”

    隋斜谷失魂落魄的踉跄而去。

    吐出了千百剑气的隋斜谷,终于明白了天下第一人的剑道是何等恐怖。

    如果说天不生李淳罡,是剑道万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